國內電動車行業品牌眾多,但不得不說,小牛電動車是其中最特殊的存在。小牛電動車外觀設計簡潔獨特,騎小牛電動車的群體會產生一種歸屬感,小牛電動車已經超脫了傳統電動車的範疇,成為「牛油」精神寄託。
小牛在全國設立了50多個社交平臺——牛油同城會,覆蓋超過110萬用戶。在這裡,大家會交流改裝、騎行經驗,組織志同道合的車友一起去看大千世界,也或許會通過這種另類的社交方式邂逅不一樣的幸福。牛油孟林在西安同城會上遇到了相伴一生的那個姑娘,他說,小牛讓他收穫了人生最大的財富,是他們最好的媒人。
小牛電動車不僅可以旅行,它還能載著你,找到生命中的那個「他/她」。去年7月,在「騎行的一部分是相遇」的社區活動中,一對牛油的愛情故事獲獎了,小牛還把他們的相識、相知、相戀拍成了一部微電影,在線下觀影活動的當天,他向她求婚了。
除了偶爾客串丘比特的角色,小牛還常常被牛油們作為婚車來見證幸福。在萌貓Tony大婚的日子裡,「酸」了的賓客開玩笑地說:「這買的哪是一臺電動車,分明是一張彩票。」
小牛真的不僅僅是一輛電動車,可以對NIU做任何事,包括「送它上天」。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位牛油真的會有一千臺不一樣的小牛。改裝,已經成為小牛車主們的「特權」。
給電動車塗裝、將外形改造成「old school」、為小牛「插上翅膀」……這些都很酷!但還有更酷的,那就是把小牛電動車送上摩託大賽的現場。如果你混跡於改裝界,一定知道一個改裝牛人——菠蘿嶺,也正是他,把親手改裝的小牛送上了三水森林賽車會摩託大賽的賽道,並在2018年獲得了3場冠軍1場季軍,並且最終獲得了年度總冠軍。
你可以對小牛做任何「酷」的事情,包括「送它上天」!不久前,潘小瓜為了給小牛慶生,在經過短短兩周的準備工作後,用一隻探空氣球,在空曠的烏蘭察布火山草原放飛小牛電動車模。三個小時的浩瀚星際之旅,小牛電動車直上平流層,在兩萬米海拔的高空,俯瞰壯闊的藍色星球……潘小瓜說:「小牛曾帶我去過很多地方,這次,我也帶他,看看世界。」
所以,如果你還認為電動車只是上不了臺面的「買菜車」,那你一定還沒見過小牛。所有見過它的人,第一眼通常都是被那「骨骼清奇」的外觀所吸引。而當長久相處下來,會發現,在它好看的皮囊下,有趣的靈魂更具吸引力。
作為城市裡的浮萍,它可以帶你真正揭開傾慕已久的城市的神秘面紗。騎上小牛,那些曾經只出現在公交線路圖裡的地鐵站名,如今在腦海中也有了明晰的模樣。他說,騎牛以後,才發現真正「見到了」北京,而不是北京地鐵圖。
作為有車一族,它可以讓我們暫時忘卻堵車和停車的焦慮,盡情地感受風拍打在臉上的節奏,讓通勤不只是通勤,也是在生活。他說,開車有開車的舒適,騎牛有騎牛的幸福。
刨除對於電動車產品本身性能、參數上的考量,小牛電動最打動年輕消費群體的,正是它和用戶之間「微妙」的情感連結。對於很多人來說,「騎小牛」並不完全等同於騎電動車,它更多代表的是一種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以及自由新潮的生活方式——帶著小牛,去看未曾謀面的風景,體驗不一樣的百態人生。
由小牛電動車誕生出來的NIU×騎行團成員也非常不一般。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來挑戰自我,實現自我突破,從而讓自己的心靈產生升華,讓自己的生活更有趣。其中,千條叔、17哥等人靠電動車實現了自我超越,同時也收穫了非常多的感動。
千條叔騎著小牛電動車從南到北穿越了116座城市、歷時261天、長達30530公裡。整個騎行中,千條叔經歷過一望無際的荒蕪得新藏線、睡過零下41度的雪原,也穿越了1500公裡的未完全通電區域,翻越過10座5000米高山……雖然碰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但幸運的是總有牛油們在身旁相助。就這樣,磕磕絆絆卻充滿溫暖的旅程使千條叔成為了國內騎電動車完成環中國行的第一人。
對千條叔來說,騎行是一種信仰,他出發並不是為了讓誰相信。秉承著這種信念,千條叔義無反顧辭掉了光鮮的白領工作,開始騎著小牛電動車去實現他環遊中國的夢想。
17哥作為NIU×騎行團裡的資深前輩,他一直覺得去西藏太容易了,新疆才是真正的挑戰。因此,在去年8月,17哥騎著小牛電動車從北海出發,直奔千裡之外的新疆。
如果沒有小牛電動車過硬的質量,17哥的每一次挑戰都可能面臨失敗。在四川境內的環山公路上經歷了十萬公裡第一摔;也曾在貴州長達15公裡的連續下坡路段避坑急剎車,連人帶車在空中畫出一條「拋物線」;還曾在穿越新疆時遭遇沙塵暴,在能見度只有五十米的荒涼沙漠中硬著頭皮開。就這樣,17哥和小牛電動車一起在6500公裡的艱苦旅行中並肩作戰,完成了人生挑戰。
2019年8月,LC和黃同學騎著小牛一路從南寧向新疆阿克蘇環行。為了給旅行增添更美好的體驗感,LC和黃同學給小牛NQi1安裝了邊箱,用來裝備用電池,從而將續航延長到了500公裡。
全程既挑戰了特斯拉沒走出過的400公裡無人區,也在有狼出沒的戈壁灘上寸步難行。最終在38天內完成13000公裡的往返騎行,在中國地圖上畫了一個大大的「雞腿」。
擁有一輛小牛電動車的劉燁有一天突發奇想決定和朋友張巖一起騎電動車進藏。四個人,兩臺車,20天完成從鄭州到拉薩4000多公裡的騎行。
雖然一路上收到了很多善意的「勸返」,但他們依然很倔強,越是別人不讓做的事,越是要幹成。
凡事總有兩面性,雖然不被看好,但也因為是電動車受到了「一路綠燈」的待遇:在金沙江堰塞湖,受洪峰影響,汽車無法通行,但看守的警察看他們是電動車就放行了;在成都折多山,大雪導致交通管制,而騎著小牛電動車的四人組卻順利通行。
85後小新信心滿滿騎著小牛電動車開啟自己的旅行,卻不料遭遇「人在囧途」。進藏路過雁石坪時,因為當地沒有通電,本來想去鎮政府尋求幫助,卻被路過的警察「叔叔」帶回了家;本來想一路騎行到尼泊爾,卻因為清明假期與加德滿都失之交臂……
但是,有困難的地方就會有「牛油」們。從張家港到拉薩,橫跨中國的小新在小牛店及牛油同城會中「蹭了」16頓飯;初次相識的牛油們為小新準備了慶生聚會;重慶店的老闆也曾暖心地對他說「回家啦」......
對於他們來說,他們所擁有的不止是一輛電動車,比小牛電動車本身更有吸引力的,是成為有夢想、有膽量、有勇氣的牛油群體的一份子,在這裡和興趣相投的人一起踏過崎嶇泥濘,品位日出日落,感受山巒大海,實現夢想、找尋自我,而這種在產品之外的品牌精神內核為用戶帶來的幸福感,則更加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