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醞釀已久的網上藥店終於面世。北京時間11月17日晚,亞馬遜在美國推出了一家提供處方藥在線配送的線上藥店,正式向藥房連鎖企業宣戰。籌備三年,一朝問世,與此同時,傳統醫藥零售巨頭股價應聲而跌,在疫情這個特殊節點,亞馬遜線上藥店有備而來。然而,巨頭們盤踞多年,亞馬遜能否衝出層層圍堵,前路依舊未知。
線上藥房的春天
與傳統醫藥零售不同,這家名為「亞馬遜藥房」的新店允許顧客在該公司網站或應用上購買藥品時進行比價。購物者可以在結帳時在保險支付和非保險選項之間切換,亞馬遜還為該公司忠誠俱樂部Prime會員提供大幅折扣。據介紹,美國大多數保險適用於亞馬遜線上藥店,Prime會員在不通過保險支付的情況下可以享受普通藥8折、品牌藥4折的優惠,並可享受兩天送達。
亞馬遜為何看上了藥品零售呢?
「亞馬遜看中藥房業務,顯而易見的就是參考了阿里健康和京東健康的商業模式和高市值規模。」物業和經濟社區分析師黃昇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與傳統零售藥店相比,亞馬遜這種電商擁有獨特的優勢,即自身強大的雲計算能力和物流服務效率。因此,對於亞馬遜來說,醫藥零售就是一個具有巨大潛力且未經開發的富礦。
摩根史坦利表示,通過進入藥品行業,亞馬遜打開了一個價值超過3000億美元的消費市場。該分析機構認為:「藥品需要反覆購買的特性,以及較小的包裝尺寸,應該也能很好地融入亞馬遜現有的物流訂單,以增加每批貨物的毛利率。」
新冠疫情之下,線上藥店的發展迎來利好,而亞馬遜全球超過1.5億的Prime會員都將成為亞馬遜網上藥店的潛在客戶。北京商報記者聯繫亞馬遜進行採訪,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根據HealthcareWeekly測算,目前美國藥房業務市場規模大約在3120億美元,每年3%的增長几乎全部來源於在線藥房和配送服務帶來的提升。考慮到目前所處的特殊時期,網購處方藥比以往更加吸引人。
資本市場也頗為看好,受上述消息影響,美國多家藥房連鎖企業以及分銷商的股價大幅下跌,而亞馬遜的股價則上漲了近1%。具體來看,Walgreens跌幅超過了9%,美國最大藥房運營商CV的股價也下降了9%,RiteAid下跌超過16%,總部位於加州、與7.5萬家美國藥店提供折扣合作的GoodRx公司股價下跌20%。
經紀公司EvercoreISI的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亞馬遜給這個由CVS、信諾和聯合健康等幾家大型配送藥店主導的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處心積慮」
雖然推出線上藥店的舉措處於疫情這個特殊節點,但亞馬遜早已籌謀許久。與常規的電子商務或在線雜貨業務不同,在線銷售處方藥是一項受到嚴格監管的業務。
據悉,亞馬遜藥房能夠提供一系列非專利藥和處方藥,類似於曲安奈德類固醇乳膏,控制血糖的胰島素、二甲雙胍和治療偏頭痛的舒馬曲坦等常用的處方藥等都能在該藥房買到。此外,亞馬遜並不提供屬於《精神藥物公約》中二類分級表的藥物,例如奧施康定等許多常見的阿片類藥物。
而在亞馬遜藥房購買處方藥時,買家需在亞馬遜網站註冊個人帳戶,並讓醫生把電子處方發送至帳戶中。值得注意的是,醫生可以直接將處方發送給亞馬遜藥店,患者也可以要求CVS、Walgreens等藥店連鎖巨頭將個人處方藥記錄轉移到亞馬遜。
而這一切,早在三年前,亞馬遜就已經開始布局。2017年,亞馬遜向美國多州製藥委員會申請許可,成為藥品的網上分銷商。
一年後,亞馬遜斥資10億美元收購了在線藥店PillPack。消息公布當天,包括RiteAid、Walgreens和CVS在內的大型連鎖藥店的股票下跌了8%-10%。
令醫藥巨頭蒸發130億美元的PillPack到底是何許人也?實際上,在亞馬遜收購PillPack的前一年,PillPack的銷售額僅為1億美元,而全美藥品和美容產品的電子商務銷售總額約為300億美元。
真正令巨頭們害怕的是PillPack手裡銷售處方藥的許可。據悉,PillPack已經在美國49個州獲得了當地監管部門銷售處方藥的批准。
而據傑富瑞證券研究公司的分析師介紹,在過去兩年裡,亞馬遜一直在努力爭取更多州的牌照,以便在全國範圍內配送處方藥,這一直是它向藥品供應鏈擴張的一個障礙。
龍盤虎踞
彼時,與亞馬遜共同競購PillPack的還有零售巨頭沃爾瑪。儘管敗北,但新冠疫情以來,藥品送貨上門和相關線上服務需求增長,美國多家藥品銷售企業又紛紛布局。CVS和Walgreens在許多市場提供當天送達服務,以及幫助消費者監控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病情服務,而亞馬遜線上藥店目前不提供後一種服務。
歸根結底,亞馬遜進入零售行業都是與傳統醫藥零售搶食,「亞馬遜做藥房業務會在一定程度上搶佔CVS等企業的零售市場,在符合美國法律法規和醫藥行業的準則上,此舉將長期利好亞馬遜的市值和增產預期」。黃昇指出。
而巨頭們也紛紛放出「狠話」。CVS表示:「在競爭激烈的藥品市場,新進入者對我們來說並不意外。雖然藥房是我們業務的核心組成部分,但CVS健康提供的服務要比街角藥店多得多。」公開資料顯示,CVSPharmacy是美國最大零售連鎖藥店,70%的美國人生活範圍5公裡內至少有一家CVS藥店。
Walgreens在一份聲明中說到,它已經為顧客和病人提供了全面且不斷增長的藥品、健康解決方案,並提供免費的當天和第二天送貨選項。
不過,亞馬遜則表示,如果Prime會員更喜歡親自購物,它在非保險商品上的折扣適用於超過5萬家實體藥店——包括競爭對手經營的藥店。
據悉,本周開始亞馬遜將在美國45個州內面向18歲以上的用戶提供這項服務。不過,醫藥專家趙衡指出,儘管亞馬遜拿到了監管的許可,但在藥品的存儲和運輸方面,依然存在合規性的問題,有可能給亞馬遜帶來巨大的障礙,需要該公司去想辦法解決。
趙衡解釋稱,購買處方藥的消費者,往往很信任當地藥師,會一直從同一位藥師那裡購買藥物,這一現象的一部分原因是藥物治療的敏感性。這些消費者的年齡也通常較大,因此可能不太習慣網絡購物。他說道:「賣藥要比賣食品困難得多。這個細分市場有著錯綜複雜的問題,從關係的角度看,藥品行業可能比其他零售業的細分市場更難打破。」因此儘管亞馬遜曾成功撼動多個消費行業,但是如果想要顛覆傳統藥店,該公司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延伸閱讀:
一鍵下單 送藥上門
藥品完備、價格實惠、物流方便,網上買藥正成為新潮流
核心閱讀
網上買藥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惠及更多消費者,正成為買藥新潮流。藥品不是普通生活用品,事關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規範發展尤為重要
網上買藥需求旺
調查顯示,疫情發生後,網上購藥用戶增加了16.86%。80.65%的受訪者選擇線上渠道因為其「購買便捷,不用特意出門」
「眼藥水等常規藥我都會選擇在網上購買,一鍵下單,快遞送上門,省時又省力。」江蘇蘇州市居民王青平時工作比較忙,經朋友推薦後,她開始嘗試網絡購藥。「一開始心裡有些不放心,總覺得在實體店買藥更踏實,也不習慣在網上買藥,試了幾次後發現真的很方便,就和點外賣一樣,隨時需要隨時下單。」王青說。
隨著網際網路不斷普及,網上藥店正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消費者只需在電腦或手機上輕輕點開網站或APP,一些過去只能在醫院或線下藥店才能買到的藥品,很快就會通過物流公司配送到消費者手中。
2月下旬至3月上旬,浙江省消保委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了一次網絡問卷調查。調查顯示,53.15%的受訪者在網上購買過醫藥用品。疫情發生後,網上購藥用戶增加了16.86%。選擇線上渠道的動因主要有:「購買便捷,不用特意出門」佔比80.65%、「物流方便,能及時送達」佔比51.34%、「品類豐富,選擇餘地大」佔比43.01%。
阿里健康副總裁、醫藥事業部負責人汪強表示,網購藥品的優勢是高效快捷,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藥品可及性方面,電子商務具有中心化供給的天然屬性,完備的藥品種類,彌補了實體藥店藥品有限的短板。用戶可以不出家門網上購藥、配送上門,買到當地零售藥店不方便買到的藥品,減少交易成本。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由於網上藥店省去了房租、人力等成本,其所銷售的藥品要比實體藥店價格便宜一些。「實體藥店進藥有很多中間環節,而網上藥店大多是直接從廠家拿藥,省去了很多中間環節。」河南鄭州市一家藥房的銷售員馬瑤說。
北京好藥師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張丁丁告訴記者,網上藥店最開始是從銷售血壓計、血糖儀等醫療器械開始,後來消費者會在網上購買常見保健用品。疫情發生以來,心腦血管、消化科、精神失眠類的慢病藥品在網上的需求量顯著增長。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4億多慢病患者。汪強認為,疫情期間,部分高血壓、糖尿病、哮喘、癲癇等長期需要服用治療藥物的慢病患者面臨買藥難問題,醫藥電商為他們提供了便利買藥的新方式。
日前,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等先後推出了「慢病關愛計劃」,聯合線下連鎖藥店、製藥企業、醫藥流通企業,通過電商平臺,保證慢病藥品供應。
線上服務在優化
通過在線開具處方,「網訂店取」或在線配送,幫助患者以更經濟的方式獲得藥品銷售服務
近日,福建福州市患高血壓需長期服藥的廖女士通過一部智慧型手機,輕鬆地在定點藥店的「雲藥房」下訂單,並在線進行醫保結算,半小時左右就收到了常用降壓藥。
日前,福州市上線了「雲藥房」平臺,對於經特殊病種備案且近6個月內有醫保門診藥品結算記錄的高血壓、糖尿病參保患者,若有長處方續方配藥需求的,可選擇合規接入福州市醫保處方流轉管理服務平臺的「雲藥房」,「雲藥房」依託線下實體藥店,為患者續方配藥提供「網訂店取」「網訂店送」雙通道服務。
專家表示,疫情期間,一些地方加快探索「網際網路+」藥品供應服務,逐步落實長處方政策。通過「網訂店取」或在線配送,幫助患者以更經濟的方式獲得藥品銷售服務。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城市和醫院,推廣線上複診、續方、購藥、醫保直結的方式。
張丁丁介紹,根據去年12月1日開始實施的《藥品管理法》規定,疫苗、血液製品、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藥品類易製毒化學品等國家實行特殊管理的藥品不得在網絡上銷售。
《藥品管理法》部分解禁了處方藥的網絡銷售途徑,只要患者可以提供醫院開具的真實有效的處方單,並經過藥師認證即可網購處方藥。此外,網際網路醫院的正規醫師可以為複診患者在線開具部分常見病、慢性病處方。
易觀分析數據認為,受益於網售處方藥合規、醫保對接等政策利好、醫藥電商與醫院等機構的聯動,以及消費者對醫藥電商接受度增強等因素影響,醫藥電商有望快速增長。2020年中國醫藥電商市場規模將達1756億元,市場增量達900億元。
在「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駛入發展快車道的過程中,醫藥電商大有可為。經過多年不斷完善,醫藥電商已從流程、供應鏈資源、技術等方面不斷調整和升級,基本實現線上線下協同、醫療服務和藥品流通協同,搭建了完整的業務閉環。可以憑藉自身技術、運營以及資源整合的優勢,為醫院和醫保定點藥店提供服務,推動線上藥品零售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網際網路+」的應用和現代物流體系的建設,也為藥品零售連鎖企業發力線上提供了基礎,越來越多線下連鎖藥企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建立互通互聯信息化管理平臺,與顧客開展線上信息共享及互動服務,實現線上下訂單,線下送藥,通過零售藥店APP、微信公眾號以及官方網站等方式方便患者購藥,讓消費者足不出戶即可購藥並獲得專業的藥學服務。
規範發展尤重要
不僅要在處方藥的銷售環節上強化監管,在醫師、藥師、開處方等方面,也應出臺相應的配套管理辦法
「我經常在網上給自己和家人買維生素片、鈣片等保健品,還有一些常用藥品。」北京市某銀行員工邵梅是網上藥店的常客,對網上買藥駕輕就熟。
「大多數網上藥店都會在首頁顯著位置或藥品介紹處詳細公示營業執照等信息,藥品介紹比較詳細,能清晰查看相關禁忌、適應證、使用說明等,也可看到其他用戶對藥品的詳細評價內容。」邵梅說,她也曾遇到一些影響消費體驗的事情,比如同一種藥品在不同網上藥店裡的價格相差較大,一些在線醫師的服務態度和專業水平還不能讓人滿意等。
網上藥店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藥品不是普通商品,事關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規範發展尤為重要。
我國藥品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進行管理,處方藥需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大部分處方藥是在醫院進行購買,患者也可以到藥店購買,此時需要醫師出具的處方,並且經過藥店執業藥師的審核。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健康經濟研究室主任陳秋霖認為,網絡售藥尤其是處方藥,關鍵在於處方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網售處方藥,並非僅僅指通過網絡平臺買賣處方藥,更應包括處方的開具、審核、驗證,以及處方藥的存儲、運輸、售後等各個環節。因此,不僅要在處方藥的銷售環節上強化監管,在醫師、藥師、開處方等方面,也應出臺相應的配套管理辦法,進而形成全過程、全環節、全鏈條的監管。
汪強表示,在線醫藥用品平臺要嚴格按照國家法規要求,制定各項安全防控措施,保障藥品的質量和安全。加強對網際網路醫師和執業藥師資質真實性的監督,通過網際網路醫師複診開方、藥師審核用藥合理性等兩道關口保障用藥安全。在平臺防控機制建設方面,可以設置合理用藥系統,比如通過適應證、配伍禁忌、用法用量、特殊人群、重複用藥、相互作用等功能模塊,逐步引導用戶合理購買藥品、醫生合理診療。
來源:北京商報 人民日報
流程編輯:u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