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名錄的松茸 今年國內年產量也遇低谷

2021-01-11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做松茸生意做了快三十年,雲南昆明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的商戶張子福說,今年國內松茸的產量可謂是近幾年來的低谷。在今年松茸提前集中上市的7月初,這種被譽為「萬菌之王」的菌類,因在近50年評估期內,數量下降了30%,首次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張子福覺得,今年國內松茸產量的下降,與氣候和松茸自己本身的生長周期有關,但即便脫離了這些影響,未來松茸的產量也未必能夠實現大量恢復。

50年下降30% 松茸成「易危」物種

據此前媒體公開報導,在今年7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布的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譽為「萬菌之王」的松茸首次「上榜」。新京報記者從該名錄官網獲悉,名錄會將每年數以千計、存在絕種風險的物種分為9個不同的保護級別,而松茸與冬蟲夏草等真菌一樣,首次被列為易危物種(VU-Vulnerable),也就是9個保護級別中的第5級。

開了傘的松茸。圖片來源: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據紅色名錄信息顯示,松茸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昂貴的食用菌之一,在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歐洲和亞洲地區分布廣泛。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松茸已經被歐洲大多數國家被列入紅色名錄,也是我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一般情況下,合理採集並不會威脅到松茸的數量。

那麼為何松茸在今年首次被IUCN列入紅色名錄?名錄顯示,這是由於在50年評估期內,松茸的存有量下降了約30%。這其中關係到棲息地質量和數量,也就是松樹林面積的下降、松樹線蟲等疾病的威脅,同時,為了出售而大量採集松茸的人類活動也使得松茸種群數量快速下降。

據紅色名錄信息顯示,松茸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昂貴的食用菌之一。圖片來源: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名錄以松茸主要消耗國之一的日本舉例,1940年以來松茸產量的下降幅度超過95%。上世紀四十年代以前,日本松茸年產量為6000-12000噸,而到了2011年,因為受到松樹線蟲的影響,日本松茸年產量下降到了37噸。

集中上市期較往年縮短一倍

而在國內,今年松茸的產量也並不算樂觀。雲南昆明的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是國內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場,商戶張子福在這裡做菌類生意近30年,他告訴新京報記者,每年五月份到十一月下旬,是國內松茸的上市期,今年上市初期,松茸數量稀少,曾經賣出過每公斤13000元的「天價」,如今上市期過半,在張子福看來,今年國內松茸的產量比往年要少得多。

張子福介紹,國內松茸主要分布在雲南迪慶香格裡拉、四川甘孜州雅江、四川甘孜州丹巴縣斯達納、以及四川阿壩州小金,其中甘孜州的產量佔到全國松茸市場的六成。受訪者供圖

張子福介紹,按照以往,松茸大量上市的時間應該是七月下旬到八月之間,去年松茸產量很大,大量上市期超過了40天,「但今年比較特殊,7月初各個產區的松茸就集中上市了,而且增量很快,比如說有一天這個產地只有100公斤的量,到了第二天上市松茸的量就超過一噸了。而且減量也非常快,非常集中。」

張子福告訴記者,去年此刻(8月份)正是上市松茸猛增量的時候,「我們經常說這也是最『掉價』、或者說松茸最便宜的時候。去年八月份,我每天經手的松茸量基本以噸計算,但如今每天也只有一兩百斤的量。」今年松茸的價格低谷出現在七月末,「量大的集中上市期也就15-20天左右,對我們和菌農來說『戰線』縮得太短了。」

氣候影響 松茸也有上市的年份周期

為什麼相隔兩年,上市量會出現這樣的波動。在張子福看來,這與今年的氣候和松茸生長的年份有關。「有的產區雨水很多,但松茸還是在減量。也就是說如果氣候太溼潤,天天下雨,山裡的溫度也會低,也不適合松茸的生長。」

被譽為「萬菌之王」的松茸。受訪者供圖

今年的松茸上市期過去大半,依照以往經驗,張子福覺得今年的松茸產量稱得上是多年做松茸生意以來的低谷,但他預測明年松茸的產量會相對穩定,「菌類隔幾年會出現一個減量的周期,對應的,也會出現增量周期,一般來說3-5年就有一個產量上的增長。」

但這並不意味著國內松茸產量就會在明年出現大規模的恢復。「至少去年的產量是很難再達到的。」張子福說。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編輯 唐崢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日媒:吃日本松茸和椰子蟹要犯法了 已經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中國小康網7月10日訊 老馬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9日公布了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最新版。與日本有關的動植物中,高檔菌類松茸和棲息於衝繩縣的椰子蟹等此次新被列入分為三級的瀕危物種中的第三級。日本鰻依然位於第二級,嚴峻狀況持續。
  • 松茸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日本吃貨要傷心了
    7月13日,據媒體報導,日前被譽為「萬菌之王」的松茸,首次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日本是松茸的主產區,也是松茸的主要消費國家,其更是影響著全世界松茸的價格走向。也正是由於日本人對松茸情有獨鍾,雖然作為松茸的主產區但仍然是供不應求。
  • 日本鰻魚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原標題:日本鰻魚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據新華社東京電 (記者樂紹延)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宣布,已將日本鰻魚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呼籲日本等有關各國加強對日本鰻魚的保護,嚴防日本鰻魚滅絕。
  • 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冬蟲夏草首上名錄
    :澎湃新聞 7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了一年更新一次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冬蟲夏草首上名錄
    澎湃新聞記者 錢成熙 綜合報導7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了一年更新一次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根據此次更新,馬達加斯加近三分之一(31%)的狐猴物種現在處於極度瀕危狀態——距離滅絕僅一步之遙,其中98%的狐猴生存受到威脅。而我國的冬蟲夏草出現在了易危物種之列。
  • 日本鰻魚被列入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6月12日公布的紅色名錄將日本鰻魚列為瀕危物種,在三個瀕危級別中屬於第二等級「不久的將來野生瀕危可能性較大的物種」。據日本共同社6月12日報導,紅色名錄是對生物生存狀況的科學評估,但即使上榜也並不與捕獲或國際交易限制直接掛鈎。然而,紅色名錄是討論根據《華盛頓公約》實施國際交易限制時的重要參考材料。
  •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得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達到105732個。其中,共有28338個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威脅。名錄顯示,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有500種深海硬骨魚、16種鰩魚被列入名錄,鱗腳蝸牛成為首個瀕危深海軟體動物。
  • 藍鷳,一種瀕危物種,已列入世界瀕危鳥類名錄一級
    在若干保護區域內,有較多的族群生存著,但是在非保護區中,族群數量會因棲息地開發及人為獵捕壓力而減少許多全球僅臺灣本島山地有本物種分布。藍鷳是臺灣特有鳥種已列入世界瀕危鳥類名錄一級。
  • 瀕危的稀有動物,第三在野外已滅絕,第二已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是世界上稀有的大型哺乳動物之一。稜皮龜,屬稜皮龜科、稜皮龜屬動物。稜皮龜體大,是龜鱉目中體型最大者,頭大,頸、尾短,四肢槳狀,無爪,前肢特別發達。 稜皮龜屬於變溫的爬行動物,遊泳迅速且能力極強,雜食性,每年5-6月之間產卵,一次產卵90-150枚,主要棲息於熱帶海域的中上層,分布於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稜皮龜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這種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海獸首現長島
    北海獅是海獅科中最大的一種,天資聰明伶俐,主要分布於太平洋海域,目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最新極瀕危物種名錄:紅須伶猴快速走向消亡
    新浪環球地理訊 北京時間6月28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近日公布本月最新瀕臨滅絕物種列表(紅色名錄)。數據顯示,卡奎塔紅須伶猴、王攝蜜鳥、緬甸金絲猴等名列極度瀕危物種榜單。  1.
  • [視頻]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瀕危動物「紅色名錄」
    進入[國際時訊]>>    央視網消息(國際時訊):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2008年度瀕危動物「紅色名錄」。從1996年開始,每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都會根據其調查的數據,公布這樣一份名單,並且根據物種的瀕危程度從高到低分為5個等級,分別是:滅絕、極度瀕危、接近瀕危、無滅絕危險和數據缺乏。下面我們就來一起關注一下,今年都有哪些珍稀動物擺脫了滅絕的危險境地,又有哪些動物進入了瀕危的行列。
  • 用好物種名錄 促進自然保護
    從那以後,保護自然生態系統、拯救瀕危物種的理念開始廣為傳播。人們還制定了許多物種名錄,瀕危、紅色名錄、保護名錄等詞彙漸漸普及,不時見諸報刊網絡。如果在網上搜索大熊貓,就可以看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易危(VU)等概念。很多公眾並不清楚這些概念的具體涵義和它們之間的關係。
  • 松茸、歐洲倉鼠瀕臨絕種 未來30年內可能完全消失
    (圖/取自免費圖庫Wikimedia Commons)實習記者劉雪兒/綜合報導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9日公布最新「紅色名錄」,記錄著高達12萬372個瀕危物種中,包含3萬2,441種瀕臨「滅絕」的風險,而松茸、歐洲倉鼠和非洲靈長類動物等都列入名單中,可能在未來30年內完全消失。
  • 上百隻加拉帕戈斯群島象龜被人偷盜 已被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加拉帕戈斯群島象龜在2016年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2020年「德國瀕危物種名錄」的部分植物
    每年,德國環境和自然保護協會都會將一些其生存環境尤其受到威脅的植物列入「瀕危物種名錄」。以下是被列入「2020年瀕危物種名錄」的部分植物。 蘭花中的"美人魚"
  • 河南輝縣丨世界瀕危物種驚現八裡溝景區
    那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瀕危物種——黑鸛此次世界瀕危物種黑鸛的發現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此次黑鸛的出現
  • 雲南發現白腹針尾綠鳩,已被IUCN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副主任張國鋼介紹,白腹針尾綠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主要分布於寮國、泰國和越南等國家和地區。
  • 林麝,麝香來源體,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目錄
    林麝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998年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0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專家:青頭潛鴨已極度瀕危,應儘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錄
    專家:青頭潛鴨已極度瀕危,應儘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名錄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2018-03-21 18:12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