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寒潮來襲,最近國內迎來了近年來的氣溫新低,在這種情況下,取暖就成為了目前的當務之急,而煤炭則是取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由於在去年國際貿易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國進口煤炭的訂單開始下降,但隨著寒潮到來需求上升,國內煤炭價格大幅上漲,可以說在這個時候和我國在煤炭貿易上合作的國家,可能都樂開了花,但只有一個國家怎麼也高興不起來,那就是曾作為我國第二大煤炭進口國的澳大利亞。
據金十數據1月7日報導,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中國共計進口了26482.6萬噸煤,但由於氣溫低降低,煤需求量的增加,能源調研機構預估在2020年12月份,中國對熱能煤的需求將同比增長12%。因此煤炭的價格也一路飆升,從85美元/噸上漲到了130美元/噸,上漲了近50%。
這對於其他深處疫情中經濟面臨崩潰的國家來說,無疑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消息,而隨著中國進口煤需求的增大,與中國合作的雙邊國家也將得到不小的實際利益。但一直和中國鬧得不愉快的澳大利亞,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中國煤炭市場這一杯羹,卻沒澳大利亞什麼事了,因為他們已經被除名。
而澳大利亞媒體對此並沒有什麼意識,甚至在此前因中國禁止進口澳大利亞煤炭而幸災樂禍,澳大利亞天空新聞臺主播史密斯稱,「中國一些地方氣溫都降到了零下40度,就是那些拉閘限電的地方,超過十億人在寒冬中掙扎,就因為中國幼稚地抵制澳貨,不進口我們的煤炭」!他這樣的表態,或許代表了不少澳大利亞人。
但身為一個新聞主播,對國際上其他國家情況太不了解,又張口就來確實是有點搞笑了,這種驚人的言論估計也只能從澳媒口中說出來,論胡編亂造和瞎扯還是澳媒有一手。只不過事情不如澳媒所想,中國的取暖完全沒有問題。至於不進口澳大利亞的煤炭,只是因為中國對澳煤沒有多大的需求和依賴性。
澳大利亞在中澳關係破裂了這麼久後,還是沒有完全認清楚自己的定位,在中澳貿易的雙方合作中,澳方還是本末倒置了。首先中國煤炭保有量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和美國,更是遠遠高於澳大利亞,所以對於澳煤可以說完全沒有依賴性。
其次是在對我國出口的五大煤炭國中,澳大利亞只是佔第二,並且那還是因為此前兩國貿易合作關係沒有破裂的時候。而對於所謂的煤需求量,在禁止進口澳煤之後我國已經迅速地找到了替代者,蒙古和和俄羅斯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替代被更換掉的澳大利亞。且俄羅斯方面準備將每年對中國出口煤炭訂單,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升一倍。
對此,雖然寒潮來臨,但是不勞澳大利亞操心。澳大利亞要是有這個時間,還是趕緊將手頭的煤找到下家才是當務之急,畢竟降價都沒人要的煤估計也只有澳大利亞了,所以在禁止購買澳煤後誰更可憐一瞅便知。而且,澳煤還是除了鐵礦石以外澳大利亞的另一經濟來源,不知道澳大利亞在鐵礦石已經無處可銷的情況下,怎麼去解決煤炭的問題,畢竟除了中國市場,很難有其他國家能吃下這麼大的出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