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37B太空飛行兩年神秘歸來 或用作「衛星捕手」

2021-01-16 參考消息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X-37B結束為期22個月繞地球軌道飛行的機密任務,降落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路透社)

參考消息網10月19日報導 英國媒體10月17日稱,美國軍方的X-37B無人太空飛機17日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著陸,結束了為期22個月繞地球軌道飛行的機密任務,這是X-37B第三次試飛。

據路透社洛杉磯報導,X-37B長29英尺(9米),為有翼飛行器,外形酷似小型的國家航空航天局太空梭。X-37B於當地時間17日上午9點24分在距離洛杉磯西北258公裡、加利福尼亞州隆波克附近的沿海空軍基地和發射場降落。X-37B又名「軌道測試飛行器」,於2012年12月11日搭乘「宇宙神」-5型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起飛進入軌道,執行最新的任務。

空軍表示,在674天的在軌期間,X-37B開展了許多未知試驗,是迄今為止該機密項目執行的時間最長的一次任務。該項目由空軍快速反應能力辦公室負責。

X-37B首次飛行是在2010年4月,於8個月後返回地球。2011年3月,第二架X-37B發射升空,在軌運行了15個月。前兩次任務的降落地點都是范登堡。

空軍介紹,X-37B由波音公司製造,「為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技術,執行降低風險、試驗和制定運行方案任務」,但任務的細節是保密的。項目總成本和預算限額同樣是機密的。

上周,空軍和國家航空航天局最終籤訂了一份租約,將該太空飛機項目從加利福尼亞州遷移至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曾經用於太空梭降落的甘迺迪航天中心跑道,今後可能用於X-37B的著陸。

致力於推動和平探索太空的非營利機構安全世界基金會表示,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對在軌活動和X-37B的載荷保密,是因為與國家情報有關的裝備在接受測試或評估。

一名未透露姓名的項目負責人在空軍駐范登堡第30太空聯隊發布的聲明中說:「『軌道測試飛行器』-3的著陸,是該項目的一次標誌性事件。」空軍準備在2015年從卡納維拉爾角第四次發射X-37B。

另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稱,一架絕密的太空飛機17日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安全著陸。自2012年12月開始執行秘密任務以來,又名「軌道測試飛行器」的X-37B太空無人機一直在飛行。

X-37B在執行什麼任務一直是人們猜測的對象。外界的猜測有時頗具戲劇性。

一些專家推斷,X-37B的貨艙中搭載了間諜設備。

其它理論似乎直接源自一部007電影,有的認為X-37B能夠捕獲其他國家的衛星,或監視中國的空間實驗室。

據X-37B的製造商波音公司介紹,該飛機在距離地球110至500英裡(1英裡約合1.6公裡)的低軌運行。相比而言,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約為220英裡。

國家航空航天局上周表示,已與空軍的X-37B項目達成協議,該項目將使用甘迺迪航天中心的軌道飛行器處理設施庫位1和庫位2,即前太空梭機庫。

波音正在對這些設施進行升級,施工計劃於12月完成。雖然X-37B的外形酷似國家航空航天局退役的太空梭,但它具備自身的特點。和太空梭一樣,X-37B由火箭運送至軌道。然而,X-37B降落時使用和普通飛機一樣的跑道。

X-37B個頭很小,無法載人,但具備一個類似於皮卡的貨艙,能夠容納一顆小型衛星。

相關焦點

  • 視頻|推遲兩年後NASA準備發射ICON衛星 以研究地球與太空之間的邊界
    視頻|推遲兩年後NASA準備發射ICON衛星 以研究地球與太空之間的邊界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12 15:05:53
  • 俄神秘間諜衛星綽號太空捕手,今突遭離奇爆炸,美方忙稱事不關己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美國航空專家喬納森麥克道威爾近日在社交媒體上透露,代號「宇宙-2491」的俄羅斯軍用衛星可能因為一場爆炸事故而被摧毀在茫茫太空中,美國空軍的偵測設備近來所記錄到的10枚衛星碎片已佐證了這一假。
  • 厄瓜多唯一一枚衛星被太空垃圾撞致失靈(圖)
    這些太空垃圾以每小時數萬公裡的速度飛行,即使體積很小,撞擊後也可能損毀衛星和太空飛行器。綜合新華社電衛星側撞火箭燃料箱殘骸航天局:電池板受損但未脫離軌道厄瓜多航天局預計這兩天確認,能否重新與失靈衛星「飛馬座」建立聯繫。
  • 延期兩年多!NASA電離層研究衛星ICON終於成功發射升空
    延期兩年多!  2019年10月10日,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Pegasus XL火箭搭載著美國宇航局的電離層連接探測衛星(ICON)衝向太空。福克斯說「電離層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物理實驗室,那裡不僅是一個研究等離子體物理的好地方,也是太空天氣對我們有著很大影響的地區。」長久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渴望這顆自動售貨機大小的衛星能夠離開地面,看看它能告訴我們關於這個神秘地區的什麼信息。根據福克斯的說法,電離層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太陽輻射轟擊了這部分大氣中的原子和分子,最終使它們帶電——這一過程被稱為電離。
  • 俄羅斯生物衛星返回地球 太空乘客壁虎全「殉職」
    據俄新社9月1日消息,俄羅斯「光子-M4」生物衛星於9月1日在奧倫堡著陸,搭乘該衛星的太空乘客——5隻壁虎全部「殉職」,果蠅存活下來了。「光子-M4」生物衛星於7月19日從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升空,進入地球軌道。當時與衛星失去聯繫,衛星一直不接受地面發的指令。7月26日才得以恢復聯繫。
  • 要研製太空戰鬥機嗎?俄羅斯米格-41和美國X-37B已開始角逐
    米格-41主要是要替代米格-31的位置 米格-41戰鬥機定位不再是一款常用的高空截擊機,其作戰空域主要是在平流層和對流層的頂部,其最大飛行速度為4.35馬赫,將會成為一款能夠在太空環境下作戰的太空戰鬥機
  • 俄一衛星返回地球 壁虎等太空遊客將「出艙」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周旭】據俄新社9月1日報導,俄羅斯副總理德米特裡•羅戈津在推特中寫道,攜帶壁虎、果蠅、蠶卵、蘑菇和高等植物種子的「光子-M」生物衛星於9月1日在奧倫堡州著陸。俄聯邦航天署發言人向俄新社進一步表示:「近期將從艙內取出這些小型太空遊客,科學家們到時可以看看它們在經受太空飛行之苦後的表現。」
  • 俄生物實驗衛星返回地球 壁虎、鼠、魚體驗太空生活
    原標題:俄生物實驗衛星返回地球 壁虎、鼠、魚體驗太空生活   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19日宣布,俄航天部門4月19日發射的「生物型-1M」生物實驗衛星當天攜帶壁虎等多種實驗生物返回地球。  俄飛行控制中心說,該衛星的返回艙降落在奧倫堡市東北方向約100公裡處。
  • 星際穿越,一去不返的太空旅行者
    中途我沒有偷懶,在距離冥王星約100萬千米時,我身上的各種設備就已經開始對冥王星和其衛星進行全方位的探測,向地球傳回圖片。怎麼做到的?解釋了你也聽不懂,但是偷偷告訴你,我身上的設備造價7億美元……為什麼來冥王星?
  • 天貓國際「表白衛星」上太空啦 每天路過中國兩次給你發紅包
    天貓國際的衛星上天了。12月7日12時12分,這顆「表白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火箭送入太空。伴隨著火箭轟隆隆升空的,還有全球消費者的深情告白和62萬消費者的互動。據了解,為了迎接第十年天貓雙11,天貓國際啟動了星動告白計劃,發射「表白衛星」與全球消費者做創新互動。在天貓雙11期間,通過手機淘寶搜索「星動告白」,到達天貓國際宇宙告白的手淘互動活動頁面。在雙11當天,全球消費者可搶到限量發行的價值為11.11元的1111份「衛星使用權」。點擊「上傳告白」按鈕後,就能錄製心動表白。
  • 鏟屎官的自我修養:花5000美元,把貓咪的骨灰送上太空繞地飛行
    蒙特的太空夢是送皮卡丘上太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他和探險者1號生於同一天,皮卡丘出現在院子裡的那天也正好是蒙特的生日。他相信這是命運的安排,也因此下定決心,讓已故的愛寵變成「太空先鋒」。皮卡丘死後,他在一家眾籌網站上寫下這樣的文字:「皮卡丘將創造歷史,它將擁有一次前所未有的旅程。」
  • 中國長徵火箭50年前如何敲開太空之門
    1970年4月24日,我國用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徵一號」成功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中國人自此叩開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門。運載火箭進入太空的能力是探測和利用太空的前提與基礎。長徵一號火箭不僅是中國第一枚運載火箭,其誕生標誌著中國從此具備了進入太空的能力,標誌著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真正成為可能。
  • 坐飛行列車從武漢1小時到新疆、乘空天飛行器往返太空!這個論壇上...
    楚天都市報10月19日訊(記者 李月媛 通訊員 呂玉桂 楊建軍)未來,可乘坐空天飛行器,體驗舒適的太空往返旅遊;還有時速達4000公裡的超音速飛行列車,從武漢到新疆只需要1小時……10月19日,第六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再次在漢拉開帷幕,首次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型模式,分享並展出一系列令人興奮的商業航天發展成果
  • 太空貓鼠遊戲的第一隻鼠
    今天,「隱形衛星」早已不是新鮮名詞。隱形是衛星與雷達、探測器之間的貓鼠遊戲。在陸地、海洋和天空中活動著由雷達、探測器、太空望遠鏡組成的監視網。只要衛星經過探測區域,就會被檢測到。不過,隱形衛星可以驕傲地說:我能看見你,但你看不見我,更打不著我。航天史上的第一代隱形衛星,叫「朦朧號」。
  • 馬斯克尬舞開啟新一輪太空競賽,我們如何實現太空漫步?
    2020年初,星鏈以60為單位成建制進入太空,而中國巨型星座還在孕育中。4月20日,國家發改委首次將衛星網際網路納入新基建,這被認為是中國巨型星座即將面世的「伏筆」。截至2020年11月1日,大約3300顆衛星圍著地球繞行,其中約400顆來自中國,而馬斯剋星鏈有895顆,均為低軌衛星星座。
  • 美國小型衛星發射商Rocket Lab復出,成立以來,已發射54顆衛星
    隨著電子火箭(Electron rocket)的第十四次成功發射,太空系統公司和小型衛星發射商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最近恢復了主動發射狀態。在第二階段的飛行中,有跡象表明電子火箭經歷了一個嚴重的故障。遙測數據證實,電子火箭在飛行中遇到了異常,最終導致該公司的任務失敗,失去了7個客戶有效載荷。異常的根本原因很快被追查到第二階段的一個單一的不良電氣連接。事件發生後不到一個月,火箭實驗室宣布他們能夠重建發生的事情,採取必要的糾正措施,並準備好讓電子火箭返回太空。
  • 史上首次進入太空的「動物太空人」-黑猩猩-哈姆(Ham)
    在57年前的今天,1961年1月31日 (農曆臘月十五),黑猩猩哈姆進入太空。黑猩猩哈姆 1961年1月31日(距今57年), 名叫哈姆的美國第一頭宇航黑猩猩,可能是到過外層空間最大的動物, 在距地球150英裡的高空漫遊18分鐘後安全而健康地回到地面,獎給它一隻蘋果。它的飛行是為將人類送上衛星軌道的直接步驟。
  • 美又在太空動手動腳,多國感到大事不妙,衛星或被強行「抓走」
    隨著美國太空軍事化的腳步不斷提速,其太空軍事項目越來越備受關注;或許是為了降低外界的目光,美國將不少軍事項目隱藏在民用科研項目之下,以圖掩人耳目,這也是美國常用的伎倆:最近美國就做了一項看似有積極意義、實則暗藏禍心的太空實驗。
  • SpaceX 發射第二批 60 顆星鏈衛星,任務火箭四次上天
    11月12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周一,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利用回收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發射了第二批60顆Starlink衛星,朝著馬斯克創建天基網絡、在全球提供寬帶服務的願景又邁出了一步。
  • 哺乳動物胚胎首次成功在太空發育——實踐十號衛星小鼠胚胎實驗...
    這是衛星發射前4小時的2細胞小鼠胚胎(圖片由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提供)。隨著人類探索太空的深入,未來人類能否在太空正常生活、繁衍後代?空間微重力和輻射等特殊環境會不會對生殖造成不良影響?迄今為止,沒有人能夠明確回答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