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一去不返的太空旅行者

2021-01-08 浙江在線

2015-01-15 18:06

文 / 寧採陳

你好,科學大片賞,今天開張了!

雖然名字有點拗口,但我們想得很簡單,所謂大片賞,就是希望你用看大片的心情看看科學故事。

神馬?科學,一定是人見人困的費腦欄目吧!且慢,我不是來高大上,也不是來升格調的。

你知道在大名鼎鼎的誠品書店裡,always有一套叫做《大人の科學》的書籍被擺在櫃檯最顯眼的位置嗎?

這套由日本學習研究社出版的科學類書籍,已經成為日本的手作圖書品牌,非常受歡迎。

其實,科學你也是可以來碰一碰的。

我們關注的每一個話題,都只是用尊重科學的態度,琢磨一些有意思的事,學習一些有用的知識。

也希望你,用看電影的心情,輕鬆、愉快、零負擔地欣賞它——

2014年1月15日,「新地平線」終於抵達距離地球47億千米的冥王星附近。

冥王星,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人類對它並不陌生,但在太空探測領域,它卻仍是一張全新面孔。

「新地平線」將是第一個抵達此地的太空旅行者。9年前,美國人把它送上太空,它披星戴日夜兼程終於結束星際間漫漫旅途,開始人類賦予它的神聖使命——尋找關於太陽系起源和地球生命起源的線索。

我們的故事,從這裡開始,在蒼茫太空,那些一去不回的探測器,賦予他們一個美好的名字:太空旅行者。

新地平線、好奇號、旅行者1號、哈勃……如果你不曾想過自己能夠航行太空,那來聽聽他們的自述,也算做過一場華麗的夢。

【壹】

新地平線:我要來了,冥王星

你好,我叫「新地平線」,來自NASA,2006年1月19日啟程,至今飛行9年整。

按照NASA推算的時間,我或許將在今年7月抵達冥王星,終於就快到了。

我已十分疲憊,不要覺得我動作慢,其實我以每秒14公裡的速度衝向冥王星,中途數次加、減速,科學家頒給我一個獎——「迄今為止飛得最快的太空飛行器」。

中途我沒有偷懶,在距離冥王星約100萬千米時,我身上的各種設備就已經開始對冥王星和其衛星進行全方位的探測,向地球傳回圖片。

怎麼做到的?解釋了你也聽不懂,但是偷偷告訴你,我身上的設備造價7億美元……

為什麼來冥王星?因為科學家們認為這裡存在太陽系早期形成的物質,這裡南極可能存在冰凍區域,溫度低達-211攝氏度,更難能可貴的是,科學家還發現這裡存在神秘的地下熱源……所有的一切,都將成為生命起源的線索。

說點悲壯的,我一路披荊斬棘,要克服寒冷和陰暗,更可怕的是,冥王星周圍可能存在更多數量的衛星,甚至擁有微弱的碎片環,它們都有可能對我構成致命損害。

但還是期待我的好消息,如果能一切順利,我將告別冥王星,奔赴宇宙更深處,奔向其他星球。

就像負責研發我的首席科學家斯特恩所說:「此次抵達冥王星,感覺會像走進糖果店的小孩子一般興奮。探索冥王星和柯伊伯帶就像是對太陽系外層進行考古挖掘工作。通過考察這片區域,我們可以一窺行星形成的古老時代。」

【貳】

好奇號:這裡可能有過河流和生命

你好,我是「好奇號」,不要膜拜我,沒錯我是太空明星。

在說自己之前,請允許我回憶一下我的兩位火星前輩——「勇氣」和「機遇」,我們仨的名字都由美國的小學生所取,NASA想說,科學要從娃娃抓起。

勇氣、機遇曾發現神奇的火星曾經是溫暖和潮溼的,我接替他們的使命,一路「跟著水走」。稍有科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水對探測外星是多麼重要。

兩年多來,我比地球上的每一個你都更加忙碌,因為火星的日與夜都更長,晝夜溫差也大得驚人。

常有人描繪關於宜居星球的夢想,火星總被寄予厚望。但我想勸各位科學粉一句,不要著急,我工作的時間已經比預期長出許多,我所做的是細緻而繁瑣的活,比如我在火星表層鑽洞取樣,通過自身設備傳回NASA,科學人員再經過精密分析,才能推測火星的真面貌。

但你們也要有信心,迄今為止,我已經發現過光滑的鵝卵石,這或許證明火星上曾有河流,我還曾發現甲烷,這或許成為火星上曾有生命的證據。

所以,再等等我,我會一直好奇下去的。

【叄】

克卜勒:重獲新生更加努力

我是克卜勒,一位太空老人家。

記得2009年我初上太空時,NASA給我的使命非常之艱巨——對天鵝座和天琴座中大約10萬個恆星的光度展開觀測。

6年過去,我算是能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迄今,人類發現的系外行星總數超過1800顆,其中由我確認的超過1000顆。

克卜勒-9b、克卜勒-9c、克卜勒-10b、克卜勒-22b……這些由我命名的系外行星候選者,你可能聽說一二,它們都由我親自發現。

2013年,東家NASA曾低調宣布,放棄對我的修復,打算讓我結束了長達數年的地外行星探測工作。但在去年,NASA又批准我繼續開啟太空工作。

就這樣,休息滿一年的我,重獲新生。就在今年1月,我還發現了8顆太陽系外行星,其中兩顆被科學家認為是迄今為止最像地球的行星。

一些老的科學迷一定記得我的綽號「神探」,所以,相信我會繼續為你們製造驚喜的。

【肆】

旅行者1號:聚散有時等待離場

我是旅行者1號,在1977年升空。

我曾經和我的雙胞胎弟弟,旅行者2號一起探索太空,我們升空的時間只間隔了3個多月。

科學粉一定知道,我的身上攜帶著一張大名鼎鼎的銅質磁碟唱片,人類錄製了35種語言的問候和歌曲,放心,唱片至今完好。因為科學家說,即便過去10億年,它的音質也能如新。

38年間,我負責探測木星、土星、天王星、冥王星等太陽系內的星球,迄今為止,我和我的弟弟「旅行者2號」,拜訪過的星球和衛星數量無人能及!

到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已經不負眾望飛出太陽系,飛向更遙遠的恆星,而我,也成為首個衝出太陽系的人類製造的飛行器。

美國愛荷華大學的唐納德·格尼特及其同事在《科學》雜誌發表報告時表示:「這是太空飛行史上一座偉大的裡程碑,簡直可以和人類第一次登月相提並論。」

聚散有時,我終將有告別太空的一天。NASA已經決定,到2020年,地麵團隊將一個個地關閉「旅行者1」號上的科學儀器,而到2036年,連訊號傳輸的電力都將消耗殆盡……

即便如此,那張唱片仍將留在宇宙,我相信太空終會聽到人類的問候。

1421316396000

相關焦點

  • 旅行者1號在太空飛了42年,為什麼它沒有撞上天體?
    自1977年發射升空以來,旅行者1號的太空之旅已經持續了42年。由於旅行者1號趕上了百年一遇的天象,它經過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加速之後,速度已經超過了第三宇宙速度,所以它能夠朝著太陽系外飛行,直至最終飛入星際空間中。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飛行,旅行者1號從未與其他天體發生過碰撞。
  • 美媒:「旅行者2號」發回首批星際數據
    參考消息網11月6日報導 美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11月4日說,「旅行者2號」探測器從行星之外發回了一系列數據,標誌著其已進入星際空間,這一時刻醞釀了42年。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4日報導,科學家們說,這個探測器最初的設計目的是造訪木星和土星,從未打算走這麼遠。
  • 旅行者一號的信號僅有原來的60萬億分之一,還能夠與地球聯繫嗎?
    作為一個星際探測器,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能源供應以及強大的通訊能力才行,尤其是通訊更要強大一些,否則等旅行者一號飛得太遠了,就無法跟我們取得聯繫。旅行者一號既然是一個星際探測器,那麼它上面的科技含量自然是非常高的,可以說是集合了當時地球上最先進的太空科技。
  • 旅行者1號歷經40多年進入星際空間其攜帶金色唱片到底有什麼含義?
    上世紀60,70年代的米國正與前蘇進行太空競爭時,於1977年發射了旅行者1號。或許當時的設計者們可能自己都想不到,在多年後的今天,設計者們都已經不在了,而他們的作品旅行者1號依舊在未知宇宙空間中堅守崗位。
  • 旅行者二號這次又「撞牆」了!
    旅行者系列太空探測器 基於航空航天技術的蓬勃發展,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率先將目光投向了廣袤的宇宙。1977年9月5日,美國發射了旅行者1號探測器。除了探索太陽系其它行星的環境之外,旅行者1號還肩負著另一個任務:衝向宇宙深處,尋找可以溝通的外星文明!
  • NASA收到旅行者2號的「求救信號」,距地115億英裡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旅行者2號」已經在太陽系航行了近43年,但在本月出現故障之前,「旅行者2號」現在在哪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能讓它恢復正常工作嗎?年12月抵達太陽系邊緣,擺脫了太陽的影響,進入星際空間。
  • 旅行者1號能飛出銀河系嗎?
    自1977年被大力神號運載火箭送入太空以來,旅行者1號作為「太空旅客」已經漫遊了42年。那麼,這艘無人太空飛船目前飛到哪裡了呢?它最終又會飛到哪裡?它能飛出銀河系嗎?它會有怎樣的結局呢?在2012年,旅行者1號衝出太陽風層頂,進入星際空間。目前,旅行者1號距離我們大約220億公裡(20.4光時)。
  • 《星際穿越》誕生史:成就「諾神」的12塊拼圖
    這部關於太空的冒險科幻史詩激發了他對於科幻片的好奇心。在看了庫布裡克的《2001太空漫遊》後,他受到這兩部電影的啟發,用父親的超8膠片攝影機拍攝了他的處女作《太空大戰》(Space Wars),時長2分30秒。  37年之後,這位小男孩成為了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在成功執導《盜夢空間》、《蝙蝠俠》三部曲之後,他帶著《星際穿越》回歸。
  • 旅行者1號帶黃金唱片飛行200億公裡,科學家稱遇見外星人為時尚早
    1977年9月5日,一艘重為815千克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在美國被發射升空,開啟了人類歷史上最為精彩的太空之旅。這就是舉世聞名的旅行者1號太空探測器。它就像它的名字那樣是一個太空旅行者,在深邃的太空中飛行了41年了。
  • 《星際穿越》能拯救好萊塢嗎?
    《星際穿越》新派營銷手法《星際穿越》和諾蘭此前的《盜夢空間》一樣,通過社交媒體上對電影鋪天蓋地的解讀激發了更多觀眾前去觀影。除了這點以外,《星際穿越》的推廣團隊還使出了幾招有別傳統電影營銷的新手法。《星際穿越》並不驚豔的票房《星際穿越》一直被寄望於帶來今年電影市場的轉機,繼續確定好萊塢將超級大片作為頂梁柱來維持整個行業的商業模式。但《星際穿越》的實際票房並不算驚豔。
  • 旅行者1號已經飛了222億公裡,它為什麼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
    旅行者1號旅行者1號發射的時間為1977年9月5日,旅行者2號發射時間為1977年8月20日,由此可知這兩個深空探測器在太空中飛行的時間都已經超過40年,在40多年的時間裡面,旅行者1號飛越了222億公裡的距離,旅行者2號如今距離地球也有185億公裡,這是什麼概念?
  • 「旅行者2號」成為第二個脫離太陽系的人造物
    【文\觀察者網 堵開源】12月10日,英國《自然》雜誌網站報導,美國科學家宣布,「旅行者2號」探測器已於當天離開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成為繼「旅行者1號」之後第二個進入這一空間的人類飛行器。 NASA公布的示意圖,旅行者2號已經離開太陽圈,進入星際空間 報導稱,現在兩枚「旅行者」探測器都已經脫離太陽圈
  • 上海電影節丨梅耶斯:她影響了《地心引力》《星際穿越》
    上海電影節丨梅耶斯:她影響了《地心引力》《星際穿越》 澎湃新聞記者 張喆 2019-06-21 14:13 來源:澎湃新聞
  • 飛行200億公裡,傳回上萬張照片,旅行者號的貢獻你了解多少?
    宇宙似乎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似乎從未停止,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人類就已經觀測到了過去幾千年都未曾見過的景象,各個國家都對外面的世界感到好奇,各種各樣的探測器發向太空。就在人類短暫的航天史中,有兩枚探測器成功帶領我們觀測到了太陽系的其他景象,那便是旅行者一號與旅行者二號,迄今為止飛得最遠的兩個探測器,累計飛行了200億公裡,創下了奇蹟,也為地球傳回了珍貴的數據。那麼旅行者號,飛行200億公裡,到底為人類做出了哪些貢獻呢?
  • 「旅行者號」離開地球40周年:《三體》的忠實粉絲很不安
    40年前(美國當地時間8月20日),宇宙飛船「旅行者二號」發射升空。「旅行者二號」和它相隔兩周發射的孿生哥哥「旅行者一號」,一南一北,分頭向太陽系的兩端前進。它們是目前服役最久、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類太空飛行器,其中「旅行者一號」已經離開了太陽風的勢力範圍,正在星際空間穿行。旅行者號它們的存在可能令《三體》的死忠粉感到不安。
  • 星際唱片:地球的呢喃
    1977年飛往太空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便是後一種嘗試的代表。 這兩架宇宙飛船,分別攜帶了一張鍍金的銅質密紋唱片,其中包括了描繪地球、人類和我們的文明的相關信息,期望在遙遠的未知時空,與某些外星生命不期而遇,他們被視為一份來自地球的「禮物」,更是一份來自過去對未來的牽掛。
  • 《轟炸機小隊》多平臺續作《星際小隊》即將開啟太空冒險新時代
    在新作《星際小隊》中,玩家的任務是通過精心招募小隊隊員、設計自己的宇宙飛船及冒險穿越星際,以保護地球免受神秘外星人的威脅!視頻欣賞:Runner Duck聯合創始人Dave Wingrove 表示:「我們一直是《異形》、《星際迷航》、《星際穿越》和《星球大戰》等科幻電影的忠實粉絲。
  • 星際天才之太空貓
    星際天才之太空貓是一款非常好玩的趣味休閒小遊戲,這款遊戲畫風卡通可愛一蹦一跳的太空冒萌萌的,這款遊戲專門為兒童打造的每個遊戲都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遊戲體驗可以鍛鍊孩子的想像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快點下載和孩子一起體驗這款遊戲的樂趣吧。
  • 如果沒有它,《地心引力》《星際穿越》可能不會誕生!
    又比如《星際穿越》中,導演諾蘭和諾貝爾物理學家基恩·索普共同打造了宇宙黑洞的奇觀影像。男主角庫珀在黑洞中五維空間與女兒墨菲實現穿越時空的聯絡,從而拯救了世界與人類文明。《黑衣人》中的多元宇宙、《星際穿越》裡的黑洞理論,都離不開現實科學的基礎。其中必不可少的「功臣」之一,就是哈勃天文望遠鏡。就在昨天,哈勃望遠鏡迎來了它30歲的生日。
  • 人類寄到太空的唱片,保質期只有10億年,能送到外星生物手裡嗎
    但人類卻被囚禁在地球數百萬年了,如果不是近兩年間人類科技突飛猛進,人類走出太空的時間恐怕還會被延遲。而且,考慮到資源、食物以及人類的壽命問題,人類想要在宇宙中進行長時間的旅行還是一件難事,於是,為了彌補人類的不足,科學家決定發射無人探測器到太空,以實現人類探索宇宙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