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黨的十九大以來,全省精神文明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堅持守正創新、務實苦幹,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為了推動全社會樹立文明觀念、提高文明程度、培育文明風尚,為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豐潤道德滋養,今日起,本報特開設《德潤文明三秦 禮讚厚德陝西》專欄,與您一起分享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的故事。
12月24日8時,73歲的陳師傅吃完早飯,準備出門散步。陳師傅家住銅川變壓器廠小區,是個土生土長的銅川人。他告訴記者,以前銅川的發展主要靠煤炭、水泥和電解鋁,銅川人稱之為「一黑二白」。「那時候汙染多大啊,出門散步,白襯衣出去,灰襯衣回來,衛星上都找不著銅川。」
不久前的一條消息讓陳師傅興奮不已: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銅川市榮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稱號。
「你瞧,銅川現在有朱䴉、有天鵝,空氣清新,小區也越變越美了。」陳師傅感嘆道,「創文是真正讓群眾得實惠啊。」
初心工程
2018年,銅川吹響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號角。銅川市委、市政府將其定位為「一號工程」「初心工程」,向全市作出「首創首成、首創必成」的莊嚴承諾。
銅川市創文辦負責人介紹,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銅川市形成「市委統一領導,市創文領導小組安排部署,市創文辦組織協調、督查指導,各責任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局面,全市上下聯動聯創,以實實在在的創建成效兌現三年承諾。
東安巷位於銅川市耀州區解放社區,長約200米,寬約2.5米,是典型的背街小巷。解放社區黨總支書記房俊琴介紹,改造之前,東安巷路面坑窪不平,汙水橫流。「老人輕易不敢出門,怕被絆倒。冬天買麵粉,別的小區加一塊錢就送貨上門,而商家一聽要送東安巷,加五塊錢都不去,怕把三輪車顛壞了。」
今年4月,耀州區根據創文部署,對東安巷進行了一系列改造,更換了地下排水管道,硬化了路面,天然氣主管道也已經安裝完成。如今的東安巷拓寬到6米,路面平整乾淨。「改造時,有些居民不理解不配合;改造後,他們給社區送來了錦旗表示感謝。」房俊琴說,「文明創建,最終受益者還是群眾。」
據統計,創文期間,銅川累計投資近30億元,實施北市區「三疏」和城市「雙修」行動,完成了南市區城市道路提升改造,打通城區10多條「斷頭路」,改造提升農貿市場10個、背街小巷57條、老舊小區81個。一大批民生工程投入使用,為市民打造了一個宜居宜業的新家園。
好人之城
2019年2月26日,銅川下著小雨,氣溫只有零攝氏度左右。王益區漆水河邊,一名婦女落入冰冷的河水中。此時,幾名穿著校服的男生向河岸跑去,其中一名男生迅速跳入河中,奮力將落水者救起。其他4名男生見狀,合力將落水者拉到岸邊,並將校服蓋在落水女子身上。5名少年救人後沒有留下姓名,後來才得知他們都是銅川礦務局一中高三年級的學生。
今年8月27日,一輛滿載蘋果的貨車在宜君縣內發生傾斜,致使車內蘋果散落路邊,隨車人員急需救援。關鍵時刻,巡邏交警和附近群眾及志願者自發趕來、伸出援手,幫客商撿拾散落的蘋果。滿滿的正能量感動了客商和司機,他們連聲感慨「銅川好人多」。
一人文明是盆景,眾人文明是風景。近年來,銅川市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引領,以鑄就「德潤銅川·好人之城」為目標,樹起了向上向善的文明風向標,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豐潤的道德滋養。
如今,做好事在銅川已經成為市民的自覺習慣,成為「好人之城」的標配。截至目前,銅川市有1人榮獲全國道德模範,2人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39人(群體)榮登「中國好人榜」,39人榮獲陝西省道德模範及提名獎,83人(群體)榮登「陝西好人榜」,168人獲得市級道德模範稱號,191人被評為「銅川好人」。
一抹「志願紅」,溫暖千萬人。銅川市率先在全省設立了首個市級志願培訓學院,867個志願服務組織、10萬多名註冊志願者活躍在城市小區、鄉村路口、街巷角落,佔常住人口的12.57%。2018年、2019年銅川市連續兩年榮獲陝西省正能量城市稱號。
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
在十字路口,有中小學生作為文明交通引導員勸導行人和車輛;在敬老院裡,有少先隊員陪伴老人聊天;在街道小區,有小小志願者保持路面整潔……這是銅川市中小學「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暑期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場景。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具有重要意義。3年來,銅川市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給照金北梁紅軍小學學生回信精神,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創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為抓手,持續用力,不斷提升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水平。
不久前,耀州區南街小學劉胡蘭小組來到鄰德社區4位高齡老人家中,教老人使用手機,為老人打掃衛生、表演舞蹈節目……「就盼望著他們過來,看到他們,我心裡就樂開了花。」趙奶奶笑盈盈地說。50年來,劉胡蘭小組累計做好事1萬多件,榮獲「三秦學雷鋒先進集體」等50多項榮譽。
一個個「小氣場」,匯聚成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大氣候」。圍繞傳承紅色基因,銅川市編撰了《英雄模範讀本》《紅色照金》等紅色教材,創編了《紅嗩吶》《照金這片天》等紅色戲劇,舉辦了「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少兒春晚,開展了「小小童心跟黨走」研學實踐等活動,形成了「紅色基因代代傳」「太陽花工程」等品牌,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文化大餐。
作者/來源:陝西日報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