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特色美食娘惹菜:中國走向海外的見證

2021-01-14 魚羊秘史

相信喜歡美食的朋友對娘惹菜並不陌生,這種充滿南洋風情的美味,讓不少吃貨大飽口福。那么娘惹菜到底是怎麼來的?其背後又有哪些傳奇故事呢?

01

峇峇娘惹(baba nyonya)是馬來西亞地區對於土生華人的稱謂。這種文化的形成,承載了海上絲綢之路以及中華文化與南洋土著文化交融的見證。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時期,中國與東南亞、南亞、西亞甚至非洲等地重要的經貿路線。很多來自印度、波斯、阿拉伯甚至歐洲的商人、傳教士通過這條要道,乘船來到中國。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中國人(以福建人、廣東潮汕人為主)離開自己的故鄉,前往國外謀生。從而形成了海外華僑群體。在明代以後,國人海外遷徙的熱潮日益頻繁,到了近代時期,東南亞已經成為除中國外,最大的華人集聚區。

而福建、廣東等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也是造成國人向外遷徙的重要因素。儘管中國人自古就有「安土重遷」的傳統,具有濃鬱的鄉土意識,但如果沒有遇到嚴重的戰亂與天災,或者朝廷的強制移民,基本不會向外移民。可福建等地多以山地為主,可耕種的土地非常有限,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環境下,當地人為了生存,就必須向外拓展。有著「以海為田」傳統的福建人就把富饒的東南亞視為其發展的區域,於是很多人紛紛出海下南洋,這是華僑海外移民的根本動力。

02

當然要向南洋遷徙,需要渡過浩瀚的南海。而宋代以來,中國的造船工藝以及航海技術,都達到了當時較高水平,從鄭和寶船的規模就可見一斑。有了堅實的技術保障,福建人向東南亞移民,也就成了必然。

因此,海外華人群體的形成,乃是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福建惡劣的地理環境以及強大的造船、航海技術所決定的。為福建人下南洋這部歷史大劇提供了舞臺道具,從而演繹了一場中外多元文化融合的美麗佳話。峇峇娘惹文化的形成,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

當時,下南洋的華人絕大多數都是成年男子。他們為了滿足生理需求,繁衍後代。加上某些土著規定,外來人要在當地工作生活,就必須融入他們的社群,而娶當地女孩為妻,則是「效忠」的最好表現。此外,還有的華人富商將當地女子納為小妾。因此,很多在南洋的華人與當地人通婚。而他們所生的混血孩子,男的稱為「峇峇」,而女的則為「娘惹」(一般認為第三代才算,也要注意跟純種的華僑相區分)。這些混血族群,被人們稱為「峇峇娘惹」,從而在東南亞形成了獨特的社群與文化,並一直延續至今。

03

峇峇娘惹文化,是中華與南洋兩種文明相融的產物。在保留中華文化核心價值的前提下,又融入了當地文化。在習俗上,峇峇娘惹仍會在過春節時貼春聯,結婚典禮上也都會以「囍」字作為裝飾。家居陳設上,也能看到不少中式家具。

而在語言上,峇峇娘惹所使用的「峇峇語」就是一種閩南語為主,並混合當地方言的混合語言。而到了近代,隨著英國人到南洋地區,峇峇娘惹也開始接受了西方文明,英語在其中日益普遍。因而現代的峇峇娘惹文化,其實是中、西、巫三種文化融合的產物。

在宗教信仰上,峇峇娘惹基本保持了中國傳統儒釋道的信仰。他們強調孝道,也崇拜從福建帶過去的媽祖、觀音、大聖公(孫悟空)等等神佛。即使近代以後,隨著西風東漸,不少峇峇娘惹接受了西方文明,信仰基督宗教,但其中華文化的根子仍然保留下來,並延續至今。

04

雖然有些極端的民族主義認為,峇峇娘惹接受了太多的外來文化,在精神上已經不是真正的中國人,甚至用「數典忘祖」這樣的詞彙論斷他們。但這是一種極端的,不合事實的論斷。正如馬來西亞華人公會(政黨)的創始人陳禎祿所說:「華人若不愛護華人的文化,英人不會承認他是英人,巫人(指當地人)也不會承認他是巫人,結果,他將成為無祖籍的人,世界上只有豬牛雞鴨這些畜生禽獸是無所謂祖籍的,所以,華人不愛護華人文化,便是畜生禽獸。」

可見,峇峇娘惹儘管在海外繁衍了幾百年,但他們當中有不少人的心還是向著中華大地的。比如華人領袖林文慶就主張「海峽華人改革運動」,推崇儒家思想,強調仁愛、孝義等傳統價值觀。而林文慶後來更是回到中國,擔任廈門大學的校長,他在廈大任職長達16年。為支持學校發展,他將為人診病所得、全年薪金以及夫人的私房錢獻給學校。

峇峇娘惹對於當地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像陳篤生、章芳林、陳若錦、佘連城、林文慶、宋旺相等。到了現代新加坡,林有福、李光耀、杜進才、吳慶瑞、林金山、黃金輝、陳慶炎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鼓浪隱士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十大馬來西亞街頭美食,令人垂涎三尺,就連袁詠儀都讚不絕口
    亞庇隸屬於沙巴洲,位於馬來西亞的東部。亞庇身為沙巴的首府,不僅是政治、經濟的中心,更是美食的集中地。是遊客們品嘗馬來西亞風味絕對不能錯過的地方。亞庇的加雅街,就可以讓人從早吃到晚,餓著肚子進去,扶著牆出來。就連曾經到亞庇拍戲的袁詠儀,都對亞庇美食連連稱讚。
  • 你不太了解但一定會喜歡上的馬來西亞美食,必買必吃全攻略!
    馬來西亞是個由不同文化交織而成的國家,從觀光景點或宗教建築來看,都不難發現這一點,而馬來西亞必買&必吃清單,其實也都和文化環環相扣,從地道馬來西亞口味到中式料理,或是具特色的娘惹菜都在馬來西亞必吃美食名單上。
  • 盤點:馬來西亞這些必嘗一下的神奇又好吃的美食!
    各位小吃貨們,小編又來和大家聊美食啦!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裡,小編帶大家走進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找一找他們當地一些新奇吃法的美食!可以說,東南亞這些年的旅遊業靠中國遊客發展算得上突飛猛進,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去那邊旅遊?
  • 《小娘惹》熱播,紅龜粿、卡峇雅了解一下
    繡珠拖鞋、娘惹糕,體驗獨特的娘惹文化娘惹究竟是什麼?15世紀初期到17世紀,定居在馬六甲、印尼和新加坡一帶的中國移民和當地原住民聯姻,所生的後代被稱為土生華人,男性是峇峇,女性是娘惹。經歷幾個世紀的發展,土生華人既保留了中華文化,又汲取了特色鮮明的馬來文化,從而衍生出娘惹文化。
  • 全世界的美食天堂新加坡,辣椒蟹最受歡迎,「娘惹食物」最具代表
    全世界的美食天堂新加坡,辣椒蟹最受歡迎,「娘惹食物」最具代表新加坡是國際大都會,是全世界的美食天堂之一,其餐飲場所遍及全島,有街頭攤檔式的美食中心、格調高雅的五星級餐廳、美式快餐店、堂皇華麗的中菜館、以輸送帶傳遞食品的日本壽司吧、露天飲食店等
  • 【海口美食推薦】舌尖上的海口丨大馬風情舌尖之旅
    特色小吃、滋味燒烤,重磅熱菜、貓山王榴槤甜品,現場製作飛餅和喇沙等經典美食站點等!  馬來西亞美食節在海口香格裡拉開啟  特邀廣州香格裡拉大酒店的馬來西亞大廚,為海口食客打造地道的馬來西亞風味美食  讓廣大食客不出國門,便可享受一次舌尖上的馬來西亞之旅。  為深入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魅力
  • 又一中國巨頭來新加坡設立全球總部,曾翻拍新劇《小娘惹》
    2020-12-16 13:46:44 來源: 海羊說新加坡 舉報   今年在國內又有一部美食苦情劇火出圈了
  • 娘惹到底是什麼意思,新加坡的娘惹文化又是怎樣的呢?
    馬來語中把生下的男性後代就稱為"峇峇"(Baba),女性後代則稱"娘惹"(Nyonya)。有人稱他們為"土生華人"或"海峽華人"。峇峇娘惹的聚集區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檳城以及新加坡。峇峇娘惹雖然遠離中國本土,但是繼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注重孝道、講究長幼有序,在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中國化"。他們把馬來人的語言、服飾和飲食習慣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美食天堂 匯聚大馬最具特色美食 六樣不能錯過
    導讀:馬來西亞多元化的種族,造就了她成為美食天堂。吉隆坡作為馬來西亞的首都,自然也不例外。在吉隆坡,想要吃到具有當地特色、口味地道的美食,除了去一些高大上的商場餐廳外,美食街才是最能讓遊客大快朵頤的好去處,那裡美食種類繁多,口味純正地道,價格還很實惠,比如茨廠街夜市、小印度夜市和阿羅街夜市等。馬來西亞的美食可以說是散布在各個地方,檳城是華人美食中餐的所在地,蘭卡威和沙巴在新鮮不過的海鮮,馬六甲匯聚著東南亞特色美食等等。
  • 鴛鴦娘惹魚!正面煎反面蒸全杭州獨一家…這家正宗南洋娘惹料理光手工醬料就十幾種,每天慢熬兩小時!
    (拉至文末有獨家福利)▽幾十種香料馬來西亞背回製成全手工醬料,十年留學定居嘗遍馬來西亞的老闆以及來自馬來西亞的高要求大廚,當然,最吸引人的還是「娘惹菜」這三個字!(2008年有部很紅的電視劇就叫小娘惹)百科時間:「娘惹」是指中國人和馬來西亞人通婚的女性後代,在早些時期,馬來人與中國人的後代男性稱為峇峇(ba),女性稱為娘惹。
  • 10馬幣能在馬來西亞吃什麼美食?沒想到可以是大餐!
    1、Sanuki Udon贊岐烏龍麵:烏龍麵(在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也被稱為烏龍麵。是一種以小麥為原料製造的日本面,在粗細和長度方面有特別的規定。烏龍麵也分好幾種,其中贊岐烏龍麵的銷量最高,銷量最好。坐標:吉隆坡營業時間:11:00-15:00,17:30-21:30(周二-周日)2.Selera Jaya 223 椰漿飯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最常見的美食,是馬來西亞的非正式國餚。
  • ...我在中國當大使)——訪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
    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近照。 海外網 謝明攝在馬來西亞,鄭和五訪馬六甲的故事廣為流傳,華人社區遍布全國,走在街頭常常可以看到中文招牌……作為隔海相望的近鄰,馬來西亞與中國友好交往歷史源遠流長。馬來西亞駐華大使拉惹·拿督·努西爾萬的中國情緣,是中馬好鄰居、好夥伴的生動寫照。
  • 娘惹咖喱雜拌蔬菜,咖喱控的小幸福,天冷時吃一口,開胃又暖身
    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馬來西亞的咖喱,做出的娘惹菜甜味比較大,而且添加了椰漿,味覺層次更豐富,也是讓我愛到停不下來。從不同國家和地區來看,泰國的咖喱最為適合中國人的口感;印度的咖喱香料過多,略有苦味;馬來西亞的咖喱尤其是娘惹菜與眾不同,自成一派,甜味比較大,也更喜歡添加椰漿,味覺層次十分豐富;而日本咖喱則顯得稍微細膩了一些,因為他們有時候會在咖喱裡面添加各種水果泥。咖喱實在是個好東西,好吃好做也沒有太大難度,天冷的時候吃一口能暖上半天,天熱的時候吃一口又能開胃,和食材也是百搭。
  • 出境過春節之美食篇[組圖]
    出境過春節之美食篇[組圖]2015年2月10日 14:48 羊城晚報原標題: 出境過春節之美食篇(組圖)  美食是旅行主要的目的之一,有時候最美的記憶也會泛黃,但一口留在舌尖的特別的美味,卻能讓人記住許多年。
  • 必嘗的十大美食之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Laksa叻沙到底是什麼?
    即使沒去過新加坡、馬來西亞旅遊,也一定看過、聽過當地知名的料理「叻沙」,這款麵食曾經被CNN旗下的旅遊網站選為全球50大美食中的第7名,甚至有美國的網絡媒體將它列入必嘗的世界十大美食之一。叻沙是什麼?魅力在哪裡?吃之前先來補充關於它的小知識。什麼是叻沙 Laksa?
  • 去到馬來西亞必吃的這幾道美食,簡直就是美食的天堂
    現在有很多人都喜歡出去外面旅遊吧,不過出去外面旅遊當然就是看看外面的風景,當然重點還是吃到好吃的美食,不過每個地方的美食都是不一樣的,而今天小妖要說的就是馬來西亞的美食啦,如果有幸去馬來西亞旅行的你們一定要嘗嘗哦!
  • 《小娘惹》:又一部《娘道》?
    由郭靖宇擔任總導演和監製,洪榮狄編劇,肖燕、寇家瑞、嶽麗娜、戴向宇等聯袂主演的年代劇《小娘惹》,翻拍自新加坡2008年播出的爆款劇《小娘惹》。當年《小娘惹》在新加坡創下多個收視記錄,在整個東南亞地區有空前的影響力;後來《小娘惹》引進國內,在多個地面頻道播出,同樣創下收視佳績,給不少觀眾留下深刻的記憶。
  • 去馬來西亞必吃的6種小吃,能吃到第3種是幸運,吃不到是沒緣分
    今天就由我來帶大家來一場線上美食之旅,和大家分享馬來西亞的那些經典美食!第一種:榴槤(品種齊全約20元1個)最常見的品種就是金枕榴槤,但在馬來西亞單是榴槤的品種就有十幾種(也許更多歡迎補充),每一種都有自己的名稱,比如:林鳳嬌啦,黑榴槤啦,青刺啦,金瓜啦等等。
  • 新加坡最具特色的村鎮,以前只有本土馬來人,如今隨處可見華人
    新加坡最具特色的村鎮,以前只有本土馬來人,如今隨處可見華人芽籠士乃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個性化,這個小村莊曾經是馬來人居住的地方。後來許多土生華人來到這裡建造美麗的現代別墅和房屋,兩種不同的文化互動並融合在一起,成為當前的芽籠。
  • 漢語的國際地位及海外華語未來的走向
    作為漢語的域外變體,也作為海外華人的身份的標誌,華語已經成了已經成為海外華社的紐帶,也成了世界華人的紐帶。因此,任何看不起海外華語的觀念都是錯誤的。據說有位來自中國的學者,公開地批評馬來西亞的華語,我覺得,這是不妥的。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選擇自己的語言和語言標準的權利,每一個國家也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化等客觀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