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說:低碳水飲食可改變「棗核」、「蘋果」、「鴨梨」身材?

2021-01-21 騰訊網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越來越好,任何想吃的、愛吃的都可以隨時吃敞開吃。然而,在大飽口福的同時,人也變「富態」了。

看看自己和周圍人,許多人都成了「棗核」、「蘋果」、「鴨梨」等等之類的體形,毫無美感可言,且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許多相關疾病也接踵而來。早在1997年,肥胖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了疾病,為了健康和美而瘦身勢在必行。

01

為什麼推薦低碳飲食?

其實,所有的減肥方法都是要將身體裡面儲存的脂肪物質轉移出去。

想要抑制肥胖,一方面需要降低身體的能量攝入,另一方面加速體內能量的代謝,這是最健康、最有效、最安全的辦法。通過飲食調節能量攝入量,讓身體不再過多攝入能量,是減脂大計的第一步。

推薦大家採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簡稱低碳飲食。

人們日常生活中,食物裡的能量來源有三大部分: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這三部分裡面碳水化合物的日常攝入量又是最多的,平均佔到了總能量攝入的大約65%左右,所以控制碳水化合物在每天的飲食中的比例,就會很好的控制體重。

所謂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Low carbohydrate diet,LCD),是通過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從而限制熱量攝入,增加蛋白質和脂肪的消耗,以替代原有碳水化合物作為主要熱量的一種飲食結構。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入可以避免更多的血糖生成,而身體需要消耗的能量直接從蛋白質和脂肪的消耗中獲得。隨著脂肪的消耗,可以看到腰圍、臀圍甚至全身脂肪較為明顯的減少趨勢,對於「蘋果」、「鴨梨」身材非常有效。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雜誌曾在2014年發表一項研究報告:對於減輕體重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而言,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比限制脂肪攝入量更有效。

《時代周刊》也才能專門發表一篇封面文章《TIME: Eat Butter. Scientists Labeled Fat the Enemy. Why They Were Wrong.》。意思就是說脂肪並不是我們的敵人,科學家們都錯了。與其限制脂肪,不如限制糖(即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低碳水飲食時,很多人一開始會有點不適應,因為習慣吃米麵了,一旦缺了就好像少點什麼似的,其實這只是我們頭腦中的慣性思維罷了。我們可以逐步降低每一餐的碳水化合物比例,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改變感覺上的變化,比如多吃蔬菜,大幅度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並多喝水,以滿足膳食纖維吸水膨脹的特性,形成滿滿的飽腹感,減少對饅頭米飯的依賴。

當然,我們還要注意飲食營養均衡,注意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其他營養的膳食攝入,這樣才能保證足夠的能量供給,又能重新找回失控的體形。

02

低碳水需要專業指導下進行

低碳水飲食因為行之有效而頗受歡迎。這種飲食方式,除了幫助減重,還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低碳水的飲食方式也是一種非均衡飲食方法,最好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低碳水1-2周內,由於碳水化合物被嚴格限制攝入,體內的糖原被完全消耗。可能會引起頭暈、虛弱無力。長期只吃極少量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食物中缺少膳食纖維對腸道的刺激,可能導致便秘。長期缺乏血糖供能還可能會使大腦記憶力減退甚至變笨。

總體來說,我們的身體是離不開碳水化合物的,它是新陳代謝主要的熱量來源。說到這裡,很多小夥伴就會迷茫了。碳水化合物使我們發胖,但是我們又不能不吃,好矛盾啊。

其實呢,同樣是碳水化合物,有些會使你發胖,有些不會。這要看它們的GI值。

Glycemic Index(簡稱GI)叫做血糖生成指數,是反映食物引起人體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標。GI值小於50時可以食用,大於70時減肥人群應謹慎食用或禁止食用。

GI值高的食物,血糖升高快,胰島素分泌也快,多,所以脂肪的儲存也多。這類食物往往比較精細,比如白米飯、麵包、糕點、麵條等,比較容易消化。

而GI值低的食物,血糖升高慢,胰島素分泌慢一些,消化時間更長一些,一邊消化一邊為身體提供熱量,所以脂肪儲存相對少一些,如各種水果、蔬菜、粗糧糙米等。

所以,我們腸道低碳飲食並不是完全摒棄碳水化合物,而且是選那些低GI的食物。拒絕精緻的米麵食品、美味糕心,選擇那些燕麥穀物等優質碳水,就可以讓你擁有勻稱完美的體態了。

相關焦點

  • 還在低碳水飲食?不如多吃點好碳水!
    還比如在養生界中流行的「低碳水飲食」,可這種方式真的好嗎?低碳水飲食是什麼?「低碳生活」本來是說減少碳排放,是一個積極的環保理念。但有些人做了進一步引申,變成了「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甚至是拒絕一切碳水化合物。就比如網上吹得神乎其神的「生酮飲食」,其實這麼吃並不健康。科學證據表明,人體需要的50%的能量由碳水化合物提供才最佳。
  • 健身基礎營養知識——碳水化合物,正確全面的了解碳水這類營養素
    #碳水,蛋白質,脂肪作為人體最重要的三大營養素,它們三個維持著人體的正常運轉,對於健身者來說相關的營養知識就應該從最基礎的這三大營養素著手了解,退一步說不論健身與否,飲食營養也應該是大多數人切實關注的東西。今天我們就從三大營養素中的碳水化合物講起,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營養素,你可能聽過各種飲食的減肥方法,基本都是和碳水化合物有關,那它到底是什麼?
  • 高碳水早餐,讓你越吃越胖;低碳水早餐,減肥還健康
    其實,不吃高碳水食物,還有很多種食物,而且是營養密集度更高的選擇,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國外社交媒體INS上就有一個名叫「低碳早餐」(lowcarbbreakfast)的話題。低碳水早餐,減肥還健康放棄包子、油條、稀飯、饅頭、胡辣湯等為主的早餐,轉而以優質蛋白和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食物為主,帶來的好處多了去了:→血糖更平穩,有利於糖尿病患者高碳水化合物類食物能很快提升你的血糖,從而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
  • 每天吃多少碳水,才能減肥?10種簡單方法減少碳水攝入量!
    同時,最好在專業醫生或一個月營養師/健管師指導下進行。能吃的碳水化合物:大量的低碳水蔬菜一些碳水含量低的水果和堅果種子類食物,如亞麻籽、奇亞籽這個階段,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從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低碳水水果和種子中獲得。要完全避免其它的碳水來源,包括澱粉含量高的根莖類蔬菜,如土豆、胡蘿蔔、紅薯等,以及燕麥、藜麥、玉米等穀物。注意!
  • 燕教授推薦35種低碳水食物
    2020-09-25 17:35:12 來源: 燕教授健康研究所 舉報   之前燕教授營養師已經給大家介紹過有關於碳水飲食的減肥方法了
  • 純植物性飲食到底能不能代替雜食性飲食?
    所以問題不在於採取植物性飲食的健身者在哪裡可以得到碳水化合物?而是一個以植物性飲食為基礎的健身者如何在需要的時候保持低碳水化合物攝入?作為雜食動物的健身者和作為植物性飲食者的健身者之間的主要區別之一是,作為植物性健身者的食物來源並不總是像純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或脂肪來源那樣明確。許多植物性食物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宏量營養素,所以了解每種宏量營養素中哪些食物含量高,哪些食物含量低是很重要的。
  • 愛吃高碳水的日本人,為啥肥胖率世界最低?專家:原因還在飲食上
    但是我們再回看日本人經常吃高碳水化合物為什麼還可以把身材維持得很好,不禁讓人心裡疑惑,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愛吃高碳水的日本人,為啥肥胖率世界最低?專家:原因還在飲食上第一日本人雖然經常愛吃高碳水化合物,但是與我國不同的是,喜歡清淡飲食,在日本人的飲食中很少可以看到很多有你重口味的食物,哪怕是經過高溫油炸過的食物也很少可以見到孜然粉、味精這些重口味的調味品,他們更願意選擇水煮或者清蒸這樣的方式進行烹飪,這樣做出的美食不僅可以保有食物本身的味道,還有益於我們的身體可以吸收更多的營養,並且熱量也不會很高,所以日本人無論是對於身材的控制還是疾病的預防都做得非常到位
  • 堅持這4個飲食原則,不餓肚子也能瘦下來!
    然而,這樣的飲食方式是極為不合理的。過度節食狀態,你會處於過度飢餓狀態,容易暴飲暴食,一旦放縱飲食你的努力就會白費。即使你能夠堅持下來,不暴飲暴食,但身體也會缺乏足夠碳水化合物進行運轉,肌肉沒有足夠的蛋白營養進行維持。長期缺乏碳水,身體的血糖比較低,你會覺得不快樂,容易感到抑鬱,氣色也會變差慘白,人會變得乏力。
  • 想減肥,減肥必備的低碳水食物,低脂肪食物
    管住嘴,邁開腿,可是對於減肥的人來說,那些食物能吃,那些不能吃是一個疑問,下面醫生來告訴大家,那些食物都是低碳水和低脂肪食物吧!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哪些?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氫、氧等元素組成的一類物質,是我們人體功能的主要來源。
  • 我的假期減脂早餐,營養健康、低脂低碳水,冬天減肥也輕鬆
    說是減脂餐,其實不是水煮菜或者吃很少的東西,一日三餐也正常吃,只是少油少鹽的做法,早餐、午餐沒有限制,可以吃飽,晚餐就蔬菜、粗糧為主,七八分飽就好,堅持一周體重就回來了,倒是也不難,平時也就是靠這個方法來清理腸胃和保持體重,遇到好吃的還是痛快的吃,吃完好好刷減脂餐就好,身體緩過來體重也就不會暴增,說白了,就是你不能一直很自律的保持飲食的規律,那一定要很自律的去刷減脂餐,習慣了也就會很適應
  • 『讀書九條』223:生酮飲食:高脂肪中蛋白低碳水,顛覆傳統飲食方式,煥新健康生活
    酮體可被視為身體內除胺基酸、脂肪酸和葡萄糖以外的第四種能源。若身體已經有其他能源可以使用,就沒必要使用到酮體,所以一般人的體內血酮值都很低。 根據我自己執行生酮飲食法的體驗,我認為生酮飲食真真正正的價值在於它能給你自由。什麼樣的自由?就是不再被進食成癮與固定的用餐時間綁架的自由。
  • 貓咪營養需求之:蛋白、脂肪、碳水
    什麼樣的飲食屬於合理飲食呢?餵貓糧是不是最好的方式?今天我們先來說說貓咪需要的三大營養物質: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通常,動物體型越大,牛磺酸濃度越低,這也是為什麼野生貓咪會捕食老鼠。需要注意的是,貓咪對於碳水的利用率極低。當日糧中含有25%的葡萄糖時,貓就會出現糖尿現象。
  • 她是一位營養師,身材凹凸有型,運動起來很有耐力,很多人羨慕她
    Natalie Rizzo是一位營養學者,也是一位馬拉松運動員,她想提高耐力,對於她的個人目標,無論是跑五千米還是舉重,她都會在鍛鍊前幾個小時吃一頓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大餐,這樣可以建立糖原的儲存並獲得持久的能量。
  • 燕教授營養師分享30天減肥食譜搭配公式,可長期使用
    最近有好多小夥伴私信燕教授營養師說減肥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吃才是健康的,希望能給她們一些小建議,應她們的要求,今天燕教授營養師就來給大家分享30天減肥食譜搭配公式,可長期使用哦!需要的趕緊收藏起來!
  • 脂肪、碳水、蛋白質,哪種最容易變成身上肥肉?很多人搞錯了
    不論是碳水還是脂肪,不想他們變成身上的肥肉,只能控制整體熱量攝入不要超過每日消耗。脂肪、碳水、蛋白質這三者,最不容易變成脂肪的就是蛋白質了。所以,很多人健身餐採用的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碳水飲食法,這種飲食法確實不容易讓人變胖,因為蛋白質能夠增加飽腹感,又不容易變成肥肉。但是從健康的角度看,我們人體需要脂肪、碳水、蛋白質,三者要合理搭配。
  • 低碳生酮能吃多少碳水?20克、50克碳水是多少食物?
    很多朋友每天都擔心,今天是不是碳水吃多了?到底應該吃多少碳水?今天這篇文章,希望你看完能有一個概念,低碳到底能吃多少碳水,生酮到底能吃多少碳水?我會列出一些比較常見的食物,做出份量的對比,教大家如何評估常見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來說,低碳飲食的要求是一天的淨碳水攝入量,少於50克。
  • 高脂肪和高碳水頻繁切換,可以嗎?
    這個問題十分具有代表性  本喵覺得有必要給大家「嚴肅」科普  揭秘1:生酮之後為什麼渴望碳水  從理論上來說,由於高脂肪中蛋白低碳水的飲食配比,大部分小酮人都感覺生酮帶來的飽腹感很強,食慾相應降低,也沒有很想吃碳水化合物。
  • 低糖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者的水果清單
    如果您遵循特定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計劃或由於糖尿病而限制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那麼您吃的水果量可能會有所不同。大多數水果的血糖指數(GI)較低,這是由於它們所含的纖維量以及其糖主要是果糖。但是,乾果(例如葡萄乾,棗和甜蔓越莓),甜瓜和菠蘿的GI值中等。水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用途廣泛且美味。憑藉其天然的甜味,水果是滿足渴望甜食的絕佳方式。
  • 飲食須知:「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常識
    碳水化合物,其實就是一種人體必須的能量營養元素。也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糖」。 (能量營養元素:為身體提供能量維持「運轉」) 人體所需的能量營養元素主要就是三種: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而碳水化合物為人體最主要、便捷、以及「無公害」的能量來源。
  • 健身為什麼要吃碳水?一篇文章讓你了解碳水對於肌肉增長的重要性
    那麼碳水化合物有助於合成蛋白質的原理在於碳水化合物能夠誘發胰島素分泌,而胰島素能夠讓身體的合成代謝水平大於分解代謝水平,胰島素是一個能工巧匠,它喜歡在我們的體內建造任何東西,比如建造蛋白質、儲存糖原、儲存脂肪,這都是它的強項,所以在我們攝入碳水之後,胰島素就會大顯身手幫助我們合很多的蛋白質,當然帶來的附加效果就是體脂率的升高,所以建議在每一次的訓練之後攝入大量的快碳水,其餘的時間控制碳水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