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寂寞的瑞幸又有大瓜了。
2021年1月6日,某社交平臺用戶爆料稱瑞幸7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總監籤署聯名信,指控董事長郭謹一三大「罪狀」:一是,控制採購體系人員,和供應商關係過近;二是,任人唯親,致使員工士氣低落,內部人才大量流失;三是,不具備領導瑞幸咖啡能力,戰略規劃能力不夠。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封聯名信發給了瑞幸董事會及大鉦資本,信中除了指責郭謹一三大罪狀,還要求董事會和大股東罷免郭謹一董事長及CEO職務,儘快任命新的公司管理層。
聯名信尾部有31人籤名和手印,包括7名副總裁和多位總監及個分公司總經理,幾乎囊括瑞幸所有分公司領導。
對此,瑞幸咖啡董事長、CEO郭謹一發全員信回應,提請董事會設立調查組進行調查,並保證不幹預調查組工作,全力配合。
郭謹一
郭謹一與神州租車及陸正耀關係密切,2016年至2017年,郭謹一任神州租車董事長助理,還曾任瑞幸咖啡聯合高級副總裁,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爆發後的2020年5月12日,郭謹一就任瑞幸咖啡代理CEO,於當年7月14日,任瑞幸咖啡董事長一職。
他還在信中兩次提到「舊勢力」,表示公司治理和改革必須堅決推進,徹底割斷舊勢利,稱舉報信是陸正耀、錢治亞等人組織起草,部門當事員工不明真相,被裹挾籤字。
從郭謹一口徑看出,聯名信是瑞幸造假事件出局人——顯然是指陸正耀和錢治亞——發起的,「造謠」、「挖角」,意在破壞公司正常經營。
當日晚間,瑞幸咖啡副總裁周斌、李軍再發聲明,稱「郭謹一非但沒有自我反省,反而在全體員工面前極力狡辯,混淆視聽」,詆毀真相,要求董事會調查他們,「更可笑的是還甩鍋給陸總和錢總」。
目前為止,瑞幸董事會方面沒有正面回復。
商業世界歷來少不了利益紛爭,網際網路公司也不例外,瑞幸陸正耀和郭謹一反目,只是今年網際網路圈爆發的眾多宮鬥大劇之一,這些鬧劇有的至今仍在發酵。下面就讓小榜為大家盤點一下今年網際網路圈宮鬥事件吧。
2020年的「喪」,延續到年末。
12月25日晚上,聖誕氛圍尚未褪去,遊族網絡發布一則公告,表示收到了董事長暨總經理、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林奇家屬通知,林奇因病救治無效,於12月25日逝世。
年僅39歲的上市公司董事長林奇被毒死,新聞一時間被傳得沸沸揚揚。
林奇
2020年12月17日,警方接到報警稱,某醫院診治時發現林某(男,39歲)疑似中毒,經調查,林某的同事許某(男,39歲)有重大作案嫌疑,目前,許某已被警方依法拘留。
上述說的許某,便是許垚,當時已經從公司離職。許垚和林奇都是1981年出生,林奇畢業於南京郵電大學,許垚先後考入法國保羅塞尚大學保險法學院,後來考入美國密西根大學法學院。
2017年5月入職至2019年1月離職,從復星集團空降到遊族網絡的許垚總共做了兩件事,一件是幫助遊族網絡打擊風控體系,另一件是梳理雜亂的《三體》版權事宜。
在許垚加入前,遊族收購《三體》全版權談判已經開始,但進展緩慢被暫時擱置。他學法律出身,在與版權方籤訂版權協議時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大半年時間便完成《三體》版權談判。這場合作既保護了遊族的版權利益,也為三體IP開發推廣提供了優勢。
入職一年後,許垚任新成立的三體宇宙(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CEO,發布了《三體》影視在內線上線下全品牌IP項目。而在上年9月遊族一份通稿海報中,劇集核心主創名單中沒有許垚的名字。
後來據晚點報導,「隨著後來影業對《三體》的開發工作步入正軌,沒有影視行業從業經驗的許垚暴露出職業短板。」遊族影業雖然有項目,但沒有明確項目負責人,導致在後來合作談判中,遊族十分被動。
傳聞林奇因此對許垚工作十分不滿,還對其言辭侮辱。在新一輪職級調整中,林奇顧及同事舊情,未裁員許垚,而是減薪讓其另謀生路,但拿著2000萬年薪、心氣高的許垚,或許因自尊心受挫而投毒。
林奇12月16日病發入院後,病情迅速惡化,搶救多日才識別出多種毒藥,錯過最佳治療期。許垚被警方控制後,並未及時交代準確的毒藥名稱和類型,而後得知其從國外購入100多種慢性毒藥,採用持續投毒的方式下手,毒藥後來幾乎投完。
2008年,28歲的林奇在上海創立遊族。成立後第一款產品《三十六計》一經推出月流水破千萬元,成就遊族第一桶金。而後兩年間,《十年一劍》《七十二變》等產品,幫助遊族順利出海。
2015年的林奇34歲,就在一年前,僅5歲的遊族網絡借殼登陸A股主板,躍入10億美金俱樂部。
商業明星隕落時,除了留下一片唏噓,背後血淋淋的真相讓人驚詫。
2020年,當當網上演「老闆重奪股權,老闆娘被掃地出門」戲碼。
2020年4月26日,當當網發聲明稱,當日早上9點34分,創始人李國慶夥同5人,闖入當當網辦公區,搶走十幾枚公章、財務章,公司當即報警。
當當網而後發出嚴正聲明,當當網以及關聯公司公章、財務專用章失控期間,任何人使用該公章、財務專用章籤訂的合同協議其他書面文件,公司將不予承認。公章、財務章、財務部門章當即作廢。
李國慶等人當日拿了公章就離開了噹噹,走之前,還在噹噹貼了一張「告當當網全體員工書」,列舉七點俞渝「不當行為」,包括俞渝無視李國慶作為噹噹創始人一事,先後逼迫李國慶退出對公司的管理權;俞渝長期把持公司,無視公司股東權利等。
俞渝和李國慶
李國慶和俞渝尚未離婚,二者是合併大股東,而李國慶搶奪公章,意在為裁撤裁員等不適當的決定。
2020年4月24日,李國慶召開臨時股東會決議,由李國慶、俞渝、陳力等擔任董事,選舉李國慶為董事長和總經理。並且,從4月24日起,俞渝不再擔任當當網執行董事、法人、總經理,選舉其為董事。此事前,俞渝並未設立董事會,公司只有她一名執行董事。
據李國慶公開表示,當當網裁員100多人是「奪章」事件導火索,這些人中很多都是他招的,曾得過總裁認同獎員工也在被裁之列。李國慶還在《言之有李》節目中表示企業應該慎重裁員,招聘員工和融入時間都很長,裁員會影響企業凝聚力。
李國慶成為新董事長後,將全面接管公司經營,先前被開除的員工不僅能重新返崗,還會有股東分紅。
其實在「奪章」事件前,俞渝與李國慶早已反目。2019年10月,李國慶在微博發言稱,已經在2019年7月底起訴離婚,但俞渝以感情未破裂為由,不同意離婚。
到了11月29日,李國慶夫婦離婚案開庭,他的訴求是離婚和平分股權,但噹噹方面表示,股權在三年前已經合法分割。
李國慶和俞渝離婚案尚未宣判,「公章事件」又為離婚案風波著色不少。
去年6月3日在北京奧北科技園,一人帶著幾十名黑衣保安隨從,撬開了一家科技公司大門,並揚言自己是這家公司負責人,其餘人統統不算。
事件主角叫詹克團,是比特大陸前董事長。而作為礦機界巨頭「比特大陸」,全球70%的比特礦機和一半挖出比特幣的礦場,都出自這家公司。
公司管理權搶奪戰源於一次公司管理層變更。2019年10月28日,北京比特向海澱區市場監管局提交外商(合夥)企業變更登記申請書等材料,申請對公司法人代表變更登記。
北京比特只有一位股東,即香港比特。香港比特做出決定的同時,免去詹克團在北京比特執行董事和法人代表身份。
詹克團最初通過法律程序反擊,對海澱區市場監管局行政複議,撤銷變更法人代表的登記,而這是比特大陸第三次向海澱區市場監督局申請法人變更。作為每年向海澱區納稅超10億元的納稅大戶,政府部門慎重對待股東大會決定。
即便複議結果如詹克團所願,但股東會決意沒有絲毫變動。
詹克團意識到,行政複議不能解決問題,就採取了武力行為:撬鎖、奪章。
鏡頭拉回2013年,信仰奧地利學派的自由主義經濟的吳忌寒,聯合技術合伙人詹克團,共同創立了如今世界排名第一的礦機廠商——比特大陸。
彼時,ASIC礦機市場競爭十分慘烈,阿瓦隆礦機和烤貓礦機在國內礦機市場發展正風光無限,前者是全球公認的ASI礦機創始者,後者佔據比特網全球算力30%,外加國外的礦機企業,一度超過國內廠商。
比特大陸此時乘比特幣東風,順勢崛起。畢業於清華大學的詹克團,帶領團隊僅用了幾個月,就研發出首款55納米礦機螞蟻S1,其0.68W/GH/s超能耗比,瞬間佔據市場。
在比特大陸中,吳忌寒和詹克團同為核心人物,只是二者分工不同,吳忌寒是戰略決策者兼投資人,詹克團是技術團隊核心。2018年9月26日,在比特大陸IPO申請中,詹克團持股36%,為第一大股東,吳忌寒持股20.25%,是第二大股東。
同樣在2018年,比特幣遇熊市。比特大陸發展方向面臨選擇,技術出身的詹克團認為,行情走低時公司應即刻轉戰AI等領域,而負責業務的吳忌寒堅持繼續加碼礦集研發。二人關係就此惡化。
2018年底,幣價觸底。詹克團要求比特大陸員工站隊,公司內部開始分裂。經數月商榷,吳忌寒卸任公司所有職務,詹克團出任董事長後,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在各部門安插親信。
2019年,幣價回暖。其他礦機廠商開始搶奪比特大陸市場份額,眼看著一手打下的江山被敵軍蠶食,退居二線的吳忌寒在詹克團不知情之餘,解除其一切職務,禁止詹克團進公司辦公,勒令員工不得執行詹克團的指令。
二人徹底反目,隨即發生開頭的那一幕。
2020年,迅雷再次陷入輿論旋渦。
10月8日,迅雷公告稱,公司前CEO陳磊等人涉嫌職位侵佔罪,被深圳公安立案偵查。
就在4月份,迅雷董事會發布人事調整命令:陳磊不再擔任迅雷集團和下屬迅雷、網心科技及其他關聯公司CEO,小米集團首席戰略官王川卸任迅雷董事長職務,兩個職位均由原迅雷技術負責人李金波接任。迅雷高層就此「改朝換代」。
免去陳磊CEO職務後,迅雷向警方報案,控告陳磊。而控訴全圍繞陳磊個人推出的「玩客幣」業務。
2017年,陳磊推出「依託共享經濟雲計算和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資產」——玩客幣。這是基於「玩客雲」智能硬體所出,用戶可以通過玩客雲搜索帶寬,獲得獎勵「玩客幣」。
但在2017年底至2018年初,迅雷和中國互金協會先後指出,玩客雲沒有任何區塊鏈技術,利用非法交易所變相ICO。
迅雷當時並未給出明確回復,玩客幣而後更名為「鏈克」,陳磊在2018年9月將鏈克業務出售給新大陸科技,同時收購深圳市興融合科技有限公司,以規避風險。
外界稱,陳磊利用興融合轉移巨額資產,還將迅雷核心員工轉移至該公司,侵佔公司資產,挪用公司數千萬資金用以非法炒幣。而陳磊在5月20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興融合是用以規避風險的殼公司,本質是通過灰色途徑賺取廉價帶寬,嚴格意義上是工信部要查處的自建網絡,兩家公司的關係在迅雷內部是公開的,但迅雷拒不承認二者關聯性。
陳磊轉讓鏈克的確是規避風險的方式。鏈克最初非官方開盤價0.1元,最高漲至10元,隨著各項監管及「變相ICO」等消息,鏈克價格不斷下跌,這個幣種隨著陳磊辭任也被迅雷放棄。
鏈克貼吧群裡,投資人還在討論「鏈克」,有用戶問,「鏈克是不是沒希望了?」與之同步的是,迅雷的股價已經由巔峰時期24.91美元跌至3美元左右。截至2021年1月7日文章發布,迅雷報收3.37美元/股。無數投資者利益受損。
看上去,陳磊對迅雷的責任難以推脫,不過,迅雷管理層內訌是根本原因。陳磊與老員工難以融合,導致陳磊想通過網心科技另起爐灶,團隊間的不信任加劇分裂,投資者們則為這場內鬥,買了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