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文章來自網易財經,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前有李國慶「搶奪」當當網公章,今有比特大陸爭奪營業執照被曝光。
5月8日,據媒體報導稱,詹克團在海澱區政務服務中心領取以其為法定代表人的比特大陸公司的營業執照時,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員從工商行政人員手中搶走了該執照。有消息稱該群不明身份的人員由比特大陸現任CFO劉路遙指揮。
當天下午,比特大陸發聲明稱,詹克團已不在比特大陸擔任任何職務,劉路遙為比特大陸現行合法有效的法定代表人。
政務大廳上演「全武行」
大漢圍攻、強行圍攻……李國慶的任性可算是給天下存在控制權之爭的公司們提供了一個壞榜樣。
5月8日上午,有消息稱,北京市海澱區政務服務中心發生聚眾衝擊政府辦事機關、搶奪營業執照的事件。
在詹克團前去領取北京比特營業執照之時,60多名大漢出現在並強行搶走營業執照,劉路遙與王文廣出現並指揮搶奪事件。有消息稱,比特大陸劉路遙出現在現場,並指揮了搶奪事件。
劉路遙和王文廣何許人也?
公開信息顯示,劉路遙為北京比特當前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比特大陸CFO,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吳忌寒在南開中學和北京大學的同學。王文廣則是比特大陸挖礦中心的負責人。
詹克團方面已經向轄區派出所——上地派出所報警,上地派出所已出警進行處理。
隨後,比特大陸官方微博發消息稱,網傳所謂的「比特大陸法定代表人已變更為詹克團,詹克團領取新營業執照時被搶奪」等為不實信息,比特大陸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以公司決議文件為準,公司唯一合法的法定代表人為總經理劉路遙。公司營業執照依法屬於公司財產,不歸屬於任何個人,因此公司營業執照只可由公司明確授權的人士領取,任何其他人士均不具備領取資格。詹克團不在本公司擔任任何職務,也未經本公司授權,無權領取本公司營業執照。
當天晚些時候,有媒體報導稱,劉路遙已被警方逮捕。而比特大陸方面稱,劉路遙被警方逮捕一事純屬謠言,比特大陸會保留追究造謠者刑事責任的權利。
同一天,比特大陸還發布了一則聲明,稱目前詹克團已不在比特大陸擔任任何職務,市場監管部門公示登記顯示詹克團為公司法定代表人屬於登記錯誤,且嚴重違反《公司法》的規定,劉路遙為比特大陸現行合法有效的法定代表人。在此期間,詹克團冒充比特大陸法定代表人違法從事的任何行為,「我司均不予承認,並保留追究詹克團及相關方法律責任的權利。」
記者聯繫詹克團方面採訪,對方未有回覆。有媒體當天引述詹克團的說法稱,「比特大陸法定代表人劉路遙出現在現場並指揮了這一行動,而海澱區市場監管局也已就其文件被搶這一惡劣事件向公安機關報警。」
吳忌寒:就是幹,不要慫
據比特大陸內部流出的微信群聊天截圖顯示,比特大陸董事長吳忌寒5月8日在群內斥責詹克團,稱其摧毀了公司的上升勢頭,毀滅了公司數十億美元的價值。讓大家不要相信詹克團的「鬼話」。
「就是幹,不要慫。」吳忌寒在微信群裡寫道。
此次鬧劇的導火索是北京市海澱區司法局4月28日做出的一項撤銷決定。
今年1月2日,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由吳忌寒變更為劉路遙,劉路遙同時出任北京比特經理,吳忌寒仍為執行董事。對於變更的原因,比特大陸方面表示,為進一步提升內部管理效率。而詹克團則抓住了這個機會,再次發起反擊。
2月12日,詹克團向北京市海澱區司法局提起行政複議,申請撤銷北京比特1月2日的法定代表人變更並恢復其為法定代表人。
4月28日,北京市海澱區司法局作出了撤銷北京市海澱區市場監管局於1月2日作出的準予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的複議決定。
行政法和公司法專業律師尹繼濤表示,海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比特大陸變更法定代表人的工商登記行為被有權機關經行政複議程序撤銷,但法定代表人的變更屬於公司內部人事關係的變化,應遵從公司自治原則,只要比特大陸公司內部有關變更法定代表人的決議是有效的,比特大陸新任命的法定代表人就可以代表比特大陸的意志,行使對內和對外的權利。
他認為,詹克團要想成功阻止比特大陸法定代表人變更,只能向法院訴訟,請求法院確認比特大陸變更法定代表人的決議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撤銷比特大陸變更法定代表人的決議。在比特大陸變更法定代表人的決議被法院撤銷之前,很難說詹克團成功幹預了比特大陸法定代表人變更。
其實,比特大陸內鬥早在去年已經公開化。
2019年10月28日,工商信息顯示,比特大陸董事長詹克團卸任法定代表人及執行董事職務,由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接任。
10月29日,即工商信息變更後的第一天,吳忌寒發送全員郵件,稱決定解除詹克團在比特大陸的一切職務,即刻生效。
2019年11月7日,詹克團發表聲明稱,自己被逐出比特大陸。他說,「身為比特大陸創始人,第一大股東的我一直不知道,在政府部門登記的法定代表人居然會在自己因公出差,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突然改變。」,並稱「會通過法律途徑儘快回到公司,結束這段非常時期,恢復公司的正常秩序。」
就目前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商登記信息來看,其變更次數相當頻繁。據此前比特大陸上市文件披露,詹克團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6%,吳忌寒持股20.25%。
港交所IPO折戟後,赴美上市無下文
就在比特大陸兩大創始人之間內鬥不止之際,其上市進程也顯著受到拖累。
比特大陸成立於2013年,是全球最大礦機生產商之一。曾於2018年9月向香港聯交所提交招股書。該招股書披露,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陸收入28.45億美元,礦機銷售收入佔到比特大陸總收入的94.3%;其淨利潤從2017年上半年的8300萬美元增長至2018年上半年的7.43億美元,同比增長近8倍。
2019年3月26日,比特大陸在遞交招股書後6個月內未進入上市聽證階段,根據規則,其上市申請自動失效。彼時,比特大陸發布內部信稱,未來會在合適的時間重新啟動上市工作。
對於拒絕礦機廠商,港交所給出的理由是「不滿足港交所的核心原則——上市適應性」。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曾深入淺出地形容,「你過去通過A業務賺了幾十億美元,但突然說將來要做B業務,但還沒有任何業績。那我就覺得當初你拿來上市的A業務模式就沒有持續性了。那你還能做這個業務,還能賺這個錢嗎?」套用在比特大陸身上,顯然所指為礦機業務和AI業務。
但比特大陸並未放棄上市之路。
據悉,2019年10月下旬,比特大陸已向SEC秘密遞交了上市申請,保薦人為德意志銀行,為了給此次赴美上市增添成功機率,比特大陸甚至還聘請了納斯達克前中國區首席代表鄭華,作為公司顧問為其出謀劃策,計劃在2020年初完成上市,至多募資5億美元。
這次上市消息發布不久,兩位聯合創始人之間的矛盾開始逐漸公開化。
且到目前為止,並未有關於上市的進一步消息透露出來。
曾經是兄弟的兩人,如今成為陌路,雙方圍繞比特大陸的爭奪戰還將繼續。在雙方劍拔弩張之際,這場內鬥或許還將上演更多劇情。
(本文綜合來源:新京報、券商中國、澎湃新聞等)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