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詹克團退出經理職位,新增吳忌寒為總經理。
持續已久的比特大陸控制權之爭終於塵埃落定。
雖然結局並不意外,BCH在13日還是漲了5.7%,反映了市場對此結局看好態度。
但是關於比特大陸內鬥依然有很多疑雲。
比如吳忌寒和詹克團真的和解了嗎?比特大陸後續會拆分嗎?經歷內耗之後,比特大陸和BCH還能重歸正軌嗎?
意料之內
之所以說此次工商變更並不意外,是因為早在9月14日,吳忌寒就已經是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了。
而且吳忌寒還是北京比特大陸唯一股東——香港比特大陸的授權代表。
所以吳忌寒調整職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畢竟在吳忌寒擔任法人的第二天,已不再是法人但仍是經理的詹克團,召開了全員大會,緊急轉移比特大陸在北京、深圳兩地的物資。
而且詹克團此前就已經以極低的價格將比特大陸在北京的場地出租出去——承租方是北京算力大陸科技有限公司,這是詹克團新設立的公司。
更早之前的扣留礦機、搶礦場、破門而入辦公、60名大漢圍堵搶營業執照等狗血事件就不再一一贅述了。
總之從9月14日吳忌寒重新擔任法人開始,就已經預告了今天的結果。
和解還是觀望?
吳忌寒回歸比特大陸已經過去1個月了,雖然內鬥的結局可以說塵埃落定,但關於吳忌寒與詹克團二人是否和解,外界仍然不得而知。
據了解,吳忌寒和詹克團雙方建立了5人談判小組。
由於雙方訴求嚴重對立——都要求控制比特大陸,且詹克團想布局AI,而吳忌寒則想深耕礦機。
所以談判和解的難度非常大。
除非,有一方讓利足夠多……
比如有外部投資人拿出足夠多的錢,支持一方收購另一方的股份,然後出局的拿著錢去實現自己的願景。
從目前吳忌寒重回比特大陸,且詹克團新設立了北京算力大陸科技有限公司來看,只可能是吳忌寒收購詹克團股份了。
以上推理邏輯堪稱完美,只不過唯一的問題是,誰來出這筆錢?
上市的友商和內鬥的比特大陸
假設有白衣騎士會站在吳忌寒一方,出錢買股權來拯救比特大陸,那麼白衣騎士的驅動在於未來比特大陸的價值。
可根據三大礦機巨頭中的另外兩個巨頭——嘉楠耘智、億邦國際的表現來看,比特大陸未來的日子可能不會好過。
而且據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統計,比特大陸現在估值300億人民幣,與去年相比下降了500億。
「比特大陸估值下降,主要因為嘉楠耘智上市後股價表現一般,區塊鏈行業估值受到壓力。」胡潤表示。
再加上最近比特大陸內鬥白熱化,嚴重影響了比特大陸的正常經營。
比如為了爭奪員工,詹克團表示員工可以獲得1.5倍工資,吳忌寒表示員工在奇數月可以獲得2倍工資……
更不用說轉移礦場託管礦機、扣留要發給客戶的礦機等直接影響業務的行為了。
塵埃落定之後,儘管比特大陸仍然擁有優勢的品牌和技術,但嘉楠耘智、億邦國際兩位友商的日子都不好過,經過內鬥消耗的比特大陸就更要經歷一番陣痛了。
礦機歸礦機,AI歸AI
所以比特大陸最終的結局,很可能是雙方各退一步。
吳忌寒以較低的估值(50億?)來收購詹克團的股份,並且將比特大陸的算豐晶片、AI算力、自營算力等AI業務線劃撥給詹克團,同時保留螞蟻礦機、螞蟻礦池、BTC.COM等礦機業務線輕裝上陣。
雖然這不是雙方心目中最好的結局,但一定不是最差的結局。
畢竟,再僵持下去,比特大陸只能更受影響。
畢竟,寶二爺說,吳忌寒和詹克團互相都有髒東西、黑材料,能把對方搞到監獄,所以兩人才能談判。
從此,詹克團向左實現自己的AI理想,吳忌寒向右重新提振比特大陸在礦業的地位。
與其相互撕逼,不如相忘於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