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礦業霸主到內鬥滑坡,比特大陸這些年經歷了什麼?

2020-12-05 騰訊網

作者 | 哈希派 - Adeline

「礦機巨頭」、「估值上百億」、「穿越2014年的礦難」.....

這些都是比特大陸的標籤,如果故事在2018中旬結束,無疑這將是一個「happy ending」,但現實世界不會就這樣完結。

根據btc.com最新數據顯示,比特大陸的比特幣算力全網佔比降至24%,在去年6月,這個數字還是41%。此外,近期鬧得人盡皆知的內鬥紛爭、去年的裁員風波等負面新聞也甚囂塵上,一度讓比特大陸未來發展變得撲朔迷離。這個風光無兩的行業巨頭,是怎麼走到如今內外交困的境地的?

為此,我們整理了比特大陸自誕生以來的發展路線,希望從中找到答案。

興於礦機

2012年,經濟學的吳忌寒,與搞集成電路的詹克團初識。

2013年10月,二人一拍即合,比特大陸就此誕生。

根據彩雲比特的消息,這一年,比特大陸第一顆比特幣晶片成功流片,螞蟻刀片礦機S1上市。數據顯示,當年11月比特幣價格一度從200美元漲到1140美元,幣價的刺激加上優越的性能,售價22000的S1礦機很快被搶購一空,也為比特大陸之後的發展積累了資本。

2014年11月,螞蟻礦機S5問世。S5的性能與同時期的烤貓BE300相比並無亮點,此時正值比特幣價格大跌,整個礦業陷入低迷期。當時將大量資金都投入生產礦機S5的比特大陸並不佔優勢,甚至岌岌可危。但這時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烤貓創始人的突然失蹤讓比特大陸的命運開始扭轉。

2015年,比特幣市場進一步遇冷,無數礦機企業宣布破產,市場上還在持續迭代礦機的只有比特大陸,於是等到市場回暖時,市場上的選擇只剩下螞蟻礦機。這一年,比特大陸憑藉新款礦機S7拿到了80%的市場佔有率,奠定了其壟斷的地位。

同年12月,礦機S9問世,憑藉其算力高、功耗小的優勢,更是讓比特大陸賺得盆滿缽滿,自此走上問鼎之路。

隨後的年頭裡,比特大陸逐漸建立起在礦池、礦場等多個領域上的領先優勢,它的命運依舊與幣市漲跌緊密相連,尤其在2017年大牛市,吳忌寒曾回顧道,在這一年比特大陸發展得最好,行業發展超乎想像,公司享受到了行業增長的巨大紅利。

困於礦機

根據比特大陸在港交所披露招股說明書顯示,比特大陸的營收從2015年的1.37億美元迅速增至2017年的25.17億美元,並在2018年上半年營收28.45億美元。

圖片來源:比特大陸在港交所披露招股說明書

但亮眼的財務數據背後,我們還可以看到,過去幾年,比特大陸絕大部分收入來自礦機銷售,礦機銷售平均佔總營收的80%左右,且呈逐年上升趨勢。

單一業務佔營收比重過大,加密市場的波動直接影響礦機銷售,礦機銷售又直接影響其財務表現,這為比特大陸之後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圖片來源:比特大陸在港交所披露招股說明書

16年到18年這兩年的時間裡,比特大陸礦機的核心晶片研發進度落後,比特大陸仍然依靠礦機S9維持市場,沒有推出換代新機,12nm、10nm晶片研發失敗,不僅損失了高額的投片費用,還遭到後起之秀步步緊逼,市場優勢地位喪失。儘管2018年11月,比特大陸推出新型礦機S15和T15,但因幣市低迷,兩款礦機價格雙雙下跌,銷量不濟。之後在7nm機型的更迭上,比特大陸的動作也較嘉楠耘智慢了一步,直接造成了礦機份額的下降。

轉型受阻,弊病初現

比特大陸的雙創始人也早早意識倚靠單一礦機業務帶來的風險,開始尋求新的發展機會。一方面,吳忌寒希望繼續更新礦機,同時看好BCH,拋售了大量BTC以換取BCH,根據Blockstream的首席戰略官Samson Mow的推文,據統計,到2018年3月底時,比特大陸持有的BCH數量超過100萬枚,投入資金共計15億美元;另一方面,詹克團寄希望將挖礦領域積累的算力優勢轉入到AI領域,以開拓新戰場。

圖片來源:Samson Mow在推特上公開的比特大陸pre-IPO的資產報告

按理說,保持在礦機方面的領先優勢,繼續深耕區塊鏈技術領域,是當下較穩妥的方式;而礦機晶片企業開拓AI新戰場也是必然趨勢,如果順利地推進的話,似乎也能實現比特大陸的華麗轉身。但往往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兩者間需要做出選擇,雙創始人也由此產生了分歧,多個項目就在這種分歧中並行推進著。

到了2018年下半年,比特大陸在幣市行情低迷與政府監管雙重擠壓下,受到劇烈衝擊。

熊市之下,作為主營業務的礦機首當其衝,銷量不盡人意。

詹克團主導的AI業務作為全新領域,同樣面對技術挑戰,需要主營業務持續輸血「以礦養AI」,然而AI業務短時間內難以為繼,甚至出現危機,基於AI-ASIC晶片的比原礦機B3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款礦機上線堪堪一個月,就被礦工以虛假宣傳為由聯合維權。巨大的研發投入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這讓吳忌寒開始心生不滿。

圖片來源:哈希派文章《一代礦霸也難逃被割韭菜的命運》

而吳忌寒押注的BCH比特幣現金市值蒸發超80%,據估算,這將導致2.992億美元的損失,成「燙手山芋」。據接近比特大陸人士的消息,詹克團對吳忌寒在BCH上的大動作早有異議,熊市中的損失更是讓矛盾激化。2019年初的年會上,詹克團意有所指地提到「未來要客觀中立地對待各類幣種」。吳忌寒立馬上臺反駁「你的礦機失去競爭力,被搶走了市場,為什麼要怪到BCH身上。」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熊市下,公司戰略上的左右拉扯帶來了一系列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讓公司的發展受到了延誤,財務數據也一片慘澹。

牛市中盲目擴張的弊病初現,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裁員,2018年末和2019年初比特大陸分別進行了兩次大規模裁員,以求「優化業務,精簡流程」。

比特大陸2018年度報告 圖片來源:比特大陸官方博客

矛盾凸顯,「突襲」奪權

小磕小碰積累多了,就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眼前的選擇困境已經到了不得不正視的時刻。

根據媒體流出的比特大陸站內信,2019年3月26日,董事會任命王海超擔任CEO,詹克團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吳忌寒繼續擔任公司董事,正式終結此前「雙CEO」模式。這次的架構調整是吳忌寒退讓的結果,據騰訊新聞《潛望》的消息,之後的公司戰略方向以詹克團所負責的人工智慧為主導,吳忌寒繼續負責區塊鏈方向。也是在這一天,比特大陸港股IPO的申請徹底失效,以IPO擴大融資、為AI的研發提供支撐的計劃再一次擱淺。

然而,這次的架構調整並沒有收到成效。等到2019年豐水期到來時,礦池方面反而出現了問題,據澎湃新聞,比特大陸疑為回籠資金,縮減了挖礦業務,低價甩賣大量S9礦機。根據比特大陸公司每月發布的算力披露,截至5月7日,運行SHA265算法(比特幣和比特幣現金網絡所基於的)的所有比特大陸硬體的算力相較上月下降了88%。同時主營的礦機業務也受到神馬礦機的威脅,據接近比特大陸人士透露,詹克團對於礦機營銷上的策略也招來非議,導致大批訂單流失。

自8月份開始,在面臨主營市場被擠壓,礦池、礦場皆受影響的情況下,詹克團再一次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據吳忌寒在全員大會上的說法,詹克團在組織架構上效仿華為,希望徹底改變比特大陸的組織體系,這造成了大批員工的離職,內部動蕩。

內憂外患下,吳忌寒發起了「突襲」,10月29日上午11點,此時詹克團正率隊在外參展,毫無預兆地,吳忌寒向比特大陸員工發送內部郵件,稱決定從即刻起解除詹克團在比特大陸的一切職務。接下來的兩個月裡,吳忌寒重掌大局,針對目前礦機業務出現的危機,宣布了礦機分期付款、礦工合作挖礦、提供BTC看跌期權以對衝價格風險等一系列新策略,以期自救。

未來,「路在何方」?

自救之路艱難行進,吳忌寒的實際控制人的位置也不是那麼的牢固,詹克團在11月7日作出的回應中就曾強調「將會通過法律途徑儘快回到公司」。儘管目前來看,吳忌寒獲得了較多支持,但要將公司第一大股東單方面完全踢出公司,並不太現實,這場看似平息的風波,早晚還會再掀波瀾。

詹克團在11月7日作出的回應部分截圖

但最近亦有好消息傳來,據騰訊新聞《潛望》報導,在吳忌寒發動「政變」突襲的前一周,比特大陸已重啟IPO,已向SEC秘密遞交了上市申請,保薦人為德意志銀行。同時,有接近臺積電的消息人士稱,比特大陸的5nm礦機晶片已經完成封裝,如此一來它就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款5nm晶片。這次的性能提升約在7%到15%,如果這些消息屬實,則又給比特大陸增加了幾分籌碼。

而回顧比特大陸的這些年,我們可以發現,它靠著加密貨幣這棵大樹開始萌芽、逐漸枝繁葉茂,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在牛市中的無度擴張、研發上的巨額「水漂兒」、戰略轉型上的拉扯等隱患都在熊市來臨後爆發,換帥之後,主營業務上的優勢下滑、內部紛爭等問題亟待解決。而就近期比特大陸的動向而言,無論是重新聚焦區塊鏈業務,還是重啟IPO,我們都能看到這家企業自救的決心。

將迎來比特幣減半行情的2020,礦業收益將更加捉摸不定。活下去,是比特大陸的首要任務。

(作者:哈希派,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臺「得得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

相關焦點

  • 比特大陸內鬥大結局,和解然後拆分?
    持續已久的比特大陸控制權之爭終於塵埃落定。 雖然結局並不意外,BCH在13日還是漲了5.7%,反映了市場對此結局看好態度。 但是關於比特大陸內鬥依然有很多疑雲。
  • 比特大陸營業執照被搶幕後:內鬥、奪權、驅逐、清算
    內鬥背後,比特大陸本就波折的上市路,也被打上了問號。 早在2018年9月,比特大陸就向香港聯交所遞交招股書,最終上市未果。 但在2019年10月,有媒體報導稱,比特大陸再次向美國證券交易所委員會(SEC)秘密遞交了上市申請,計劃於2020年初上市,保薦人為德意志銀行。
  • 現場搶營業執照,比特大陸內鬥無休或影響上市
    有分析人士指出,法定代表人涉及公司治理,頻繁變更將對公司經營、品牌形象等多方將造成損害,尤其是對於礦機巨頭來說,頻繁發生「內鬥」,更將影響到公司整體估值和上市計劃。公司內鬥則起因於2019年10月29日,吳忌寒率先掀起「政變」,以「比特大陸創始人、董事集團主席、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的身份向公司員工發內部郵件,決定解除詹克團在比特大陸的一切職務,即刻生效,並要求「比特大陸任何員工不得再執行詹克團的指令。」
  • 比特大陸內鬥升級為爭搶營業執照 上市之路屢受挫
    有消息稱該群不明身份的人員由比特大陸現任CFO劉路遙指揮。當天下午,比特大陸發聲明稱,詹克團已不在比特大陸擔任任何職務,劉路遙為比特大陸現行合法有效的法定代表人。內鬥升級為爭搶營業執照礦機行業巨頭比特大陸的內鬥愈演愈烈。
  • 比特大陸內鬥續篇:扣留礦機,角力籌碼,玉石俱焚
    2020 年 4 月 28 日,「螞蟻售前」公眾號發文稱,螞蟻礦機官方商城收款帳號變更為重慶矽原大陸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矽原大陸)。據深潮TechFlow 此前報導,矽原大陸為比特大陸新加坡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其前法定代表人劉路遙為吳忌寒的親信。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 5 月 26 日,矽原大陸法人由劉路遙變為葛越晟,葛為吳忌寒的另一位親信。
  • 世界第一礦機生產廠商比特大陸要上市了
    在此之前,比特大陸已經完成兩輪融資:今年7月6日完成紅杉資本領投的3-4億美元的B輪融資,估值為120億美元;去年9月,獲紅杉資本、IDG資本等5000萬美元A輪融資,公司稱估值有「數億美元」。其實,礦業霸主比特大陸並不差錢,融資一方面利於完善股權結構,另一方面也利於給上市後的業務擴張準備充足彈藥。此前,第二礦機廠商嘉楠耘智和名列市場第三的億邦國際,都相繼在港交所披露招股書。
  • 律動研究院:2020年礦業報告
    比特大陸劣勢 : 1. 此前公司創始人內鬥嚴重影響礦機業務,雖最近疑似已解決,但仍需時間恢復市場佔有率; 2. 根據媒體報導,吳忌寒及詹克團達成協議後,礦機部門歸屬詹克團負責。
  • 億歐早訊丨比特大陸內鬥無休或影響上市;金山雲登陸納斯達克
    來源:億歐核心要聞1、現場搶營業執照,比特大陸內鬥無休或影響上市5月8日,多方消息稱,當日上午11時左右,在海澱區政務服務中心二樓52號窗口,比特大陸前任法定代表人詹克團在領取比特大陸公司營業執照時,營業執照突然被一群不明身份人士從工商行政人員手中搶走
  • 礦業春秋時代:比特權貴列位,新幣草莽廝殺
    他當時受後者邀請,加入HaoBTC,成為第六號員工,後來一直負責礦業方面業務。未成霸業的比特大陸,2014年剛嘗到一點甜頭,也遇上了行業的冰點。為了渡過難關,比特大陸當時還賣掉了一些機器。「當時價格下跌太快,但我們整個商業計劃是在幣價高的時候做的。」吳忌寒表示,「所以當價格下跌的時候,我們的比特幣礦機的需求量並不大——2014年底,我們迎來了最艱難的時刻。」
  • 嘉楠科技董事會巨變孔劍平出局,礦業三巨頭暴富之後均遇艱險
    在2018年就發布了招股書、啟動美股上市進程的比特大陸已深陷創始人奪權漩渦之中,作為曾經的全球礦機霸主,比特大陸當下的業務進展被嚴重影響。兩位創始人在開曼群島的訴訟正在進行中,「陸」死誰手,尚無定論。異軍突起的比特微則遭遇囹圄之災。
  • 比特大陸創始人內鬥進展:詹克團撤訴
    天眼查App顯示,9月25日,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新增法律訴訟信息:詹克團與Bitmain Technologies Limited等與公司有關的糾紛一審民事裁定書,審理法院為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案號為(2020)京04民初143號。
  • 「礦業」江湖生變,嘉楠耘智7nm晶片能否破局
    經過四五年的大浪淘沙,當年腥風血雨的礦業江湖,如今只剩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兩個巨頭。吳忌寒及其比特大陸後來居上,成為行業霸主。  礦業春秋爭霸時代被比特大陸趕超,新三板借殼上市又遭交易所三度問詢。再後來,轉戰港股IPO,布局人工智慧,再到如今搶灘7nm ASIC晶片量產,嘉楠耘智將走向何方?  1.敗給技術商人  在技術上並無太大差距的時候,3個月的時間差,嘉楠耘智敗給了比特大陸,錯失了成為行業第一的機會。
  • 比特大陸內鬥訴訟進入關鍵期 內部信稱糾紛後爭取最快IPO
    一封內部信,讓明星礦機公司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特大陸)兩位創始人的恩怨情仇再次被推到臺前。8月11日晚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取的一份「比特大陸全員內部信——關於開曼庭審進展」顯示,2019年12月,詹克團就吳忌寒在2019年11月13日取消比特大陸B類股10倍投票權一事向開曼法院提起訴訟。
  • 礦業十年發展史(下)——礦機終有落幕日,但礦業永存
    但嚴格來說,這其實並不是什麼新想法,早在2013年前後的礦業領域,這種思維其實就已經大行其道了。而其衍生的初衷,則是很多人發現:做礦工雖然在當時的幣圈頗為流行,但它並沒有像傳說中的那樣「一本萬利」,恰恰相反,其風險實際上很大——在收益方面,幣量和幣價要麼不甚確定,要麼波動甚巨。
  • 2020年礦業報告:四大礦機商佔有率 算力 成本 收益
    比特大陸劣勢 : 1. 此前公司創始人內鬥嚴重影響礦機業務,雖最近疑似已解決,但仍需時間恢復市場佔有率; 2. 根據媒體報導,吳忌寒及詹克團達成協議後,礦機部門歸屬詹克團負責。
  • 比特大陸版「權力的遊戲」:免職、搶營業執照、和解共識被刪
    而在比特大陸股東內鬥不斷的同時,競爭對手嘉楠耘智和億邦國際已經成功在美股上市。有業內人士向雷達財經表示,如果比特大陸大股東內鬥遲遲不解決,不排除被競爭對手超越。兩大股東內鬥,法定代表人已3次變更公開資料顯示,吳忌寒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主要負責比特大陸市場業務,而來自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的詹克團則被看作比特大陸「技術大腦」。在二人的努力下,比特大陸發展迅速。
  • 比特大陸宮鬥不已,億邦國際啟動上市
    據公開信息顯示,億邦國際擬發行1932.36萬股,發行價區間為4.5美元至6.5美元,擬募資金額為8695萬美元到1.25億美元。雖然行業老大陷入內鬥泥潭,但億邦國際的資本運作也讓外界捏著一把汗,因為礦機商第一股嘉楠耘智自登陸美股後,市值一路走低。礦機商界的三巨頭,前途均未卜。
  • 比特大陸營業執照被搶,創始人反目成仇
    有媒體當天引述詹克團的說法稱,「比特大陸法定代表人劉路遙出現在現場並指揮了這一行動,而海澱區市場監管局也已就其文件被搶這一惡劣事件向公安機關報警。」吳忌寒:就是幹,不要慫據比特大陸內部流出的微信群聊天截圖顯示,比特大陸董事長吳忌寒5月8日在群內斥責詹克團,稱其摧毀了公司的上升勢頭,毀滅了公司數十億美元的價值。
  • 比特王國生態通證KBTC上線KG平臺 礦業生態鏈條加速轉動
    Defi的火爆並不是曇花一下,從2018年開始Defi生態初具萌芽但是Defi因為安全問題難成體量。從比特幣誕生到被賦予價值開始,數字貨幣自帶了金融屬性,所以說區塊鏈最先落地的領域一定是金融領域。而對於Defi則是建立在數字貨幣有價值共識的基礎上的「二級金融」。
  • 讓挖礦更簡單——比特大陸首次公開發布螞蟻哨兵
    在近期舉辦的「比特大陸——乘風破浪 再度起航」三亞礦業峰會上,比特大陸宣布正式對外推出礦機智能運維管理系統——螞蟻哨兵AntSentry。螞蟻哨兵是由比特大陸旗下團隊自主研發的基於雲服務的礦機監控、運維和管理系統,為礦機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支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