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姑娘的追夢人生——甘田鎮種茶能人丁小妤

2021-01-21 廣西新聞網百色頻道

編者按:在樂業縣的各行各業、各個角落中,有這樣一群共產黨員,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有的只是任勞任怨,默默奉獻,在鮮紅的黨旗下履行著共產黨員神聖的義務和職責;他們吃苦在前、名利在後,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團結帶領廣大群眾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在慶祝建黨92周年之際,本網將陸續推出樂業縣優秀共產黨員代表先進事跡系列報導,激勵廣大黨員進一步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以他們為標杆,「從自身做起,學習身邊人、做好當前事」。

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吳桂群 龍光毅

  今年34歲的丁小妤,是一位勇於追求夢想、勤奮創業的山裡姑娘。通過多年艱辛努力,如今,她在樂業縣甘田馬浪平創辦了茶葉種植基地和茶葉加工廠,年利潤達70多萬元,成為該縣遠近聞名的致富女強人。她先後被評為百色市「黨員創業標兵」、樂業縣「雙學雙比」先進女能手、樂業縣「十佳經濟女能人」、樂業縣「優秀共產黨員」等。

尋夢,外地打工謀出路

丁小妤就讀於百色衛生學校護士專業,1999年7月畢業後便在一家私人診所做護士,開始了打工生涯。那時的她也和其他年輕人一樣嚮往著外面的精彩世界,總想到廣東沿海城市撈一把。2002年8月,她辭去護士工作,滿懷信心地跟隨同鄉姐妹一起到廣東中山市一家玩具廠打工,從事玩具元件加工工作,月收入2500元。當時對於一個山裡姑娘來說,一個月能掙到2000多塊錢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然而丁小妤卻不滿足於現狀,她總覺得這離她的夢想還很遠。尤其是隨著打工的時間越長,更加深了她對家鄉的思念,心中那個為家鄉做點什麼的夢想就愈發強烈。

追夢,大山深處創基業

「幹什麼好呢」,自從丁小妤確定了自己的理想後,她一連幾個月都睡不著,一直在琢磨自己回到家鄉後能為家鄉做點什麼。2004年5月,當地黨委政府出臺外出返鄉農民工優惠政策,提供創業「綠色通道」,鼓勵返鄉農民工在家門口大膽創業,帶領群眾致富。丁小妤得到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後,毅然辭職離開了工廠回到家鄉,開始尋找家門口創業致富的新路子。

在甘田鎮黨委政府的引導下,丁小妤看好家鄉那片長勢茂盛的茶葉基地,對發展茶葉產業生產加工有了一定構想,但又不敢貿然投資。為了辦好加工廠,2004年6月至8月,她多次自費到外地考察茶葉市場,並請教縣直茶葉種植技術員和有關專家,在得知自己的家鄉轄區地理環境、氣候條件非常適宜茶葉生長,轄區內種有一定規模的茶葉時。她把自己打工留下的3萬元積蓄,嘗試著辦起了一個家庭作坊式的茶葉加工廠。初試取得了成效後,她對辦廠有了信心,也積累了一定經驗。為了把加工廠辦出特色,辦出品牌,達到做大做強茶葉加工業的目標,她把原來的家庭作坊式加工廠正式註冊為樂業縣甘田鎮小妤茶葉加工廠,並不斷擴大經營規模,成為甘田鎮規模最大的私營茶葉加工廠,現擁有固定資產200多萬元,年產值487萬元,年利潤達70萬元。

圓夢,帶領村民一起致富

致富不忘眾鄉親。丁小妤在自己生活日臻改善的時候,一心想到的是如何帶領村民們共同致富。2009年,她將自己的茶葉加工廠掛牌成為馬浪平茶葉生產合作社,把一些茶葉種植大戶作為社員加入到合作社中,帶領他們一起種植和加工茶葉。平時,她除了將茶葉種植技術無私地傳授給一些茶農外,每年還組織茶葉生產合作社的社員們,實行包片分工形式,走村串戶,與群眾拉家常,做群眾的思想動員工作。在她和社員們的諄諄引導下,周邊許多群眾紛紛把自家的土地拿來種植茶葉。

為讓新茶農掌握茶葉種植技術,丁小妤充分發揮「農家課堂」培訓戶傳幫帶的作用,結合實際制定了學員的培訓計劃,建立了新品種、速生豐產、無公害栽培等三個茶葉示範基地250畝,作為當地茶農培訓、教學、指導基地。積極推廣高山平臺密植、開深溝保水抗旱、重施基肥、追施有機肥、速生豐產等五大項新技術。截止目前,她共舉辦「農家課堂」培訓班20餘期,培訓學員達1000多人次。在她的培訓下,許多農民都成為了茶葉種植能手。丁小妤告訴筆者:「我辦這個加工廠,不僅要圓我自己的夢想,重要的是想以此為龍頭,帶動和幫助廣大父老鄉親們實現致富夢想。」

話語雖然樸實,卻道出了她為實現心中夢想而不懈追求的人生。為一步擴大覆蓋面,丁小妤打破固步自封的觀念,分期分批吸收鄰近鄉村的茶農加入到她的茶葉加工廠接受各類技術培訓。剛開始的時候,前來參加培訓的茶農只有甘田鎮九洞一個村,現在輻射到該鎮的四合、達道、夏福以及新化、凌雲玉洪等周邊鄉鎮一些村屯。通過合作社的「傳、幫、帶」下,合作社周邊的農村黨員和群眾解放思想,大膽創業,現全鎮已有800多戶群眾發展了茶葉種植,茶農年每戶均增收3000多元,大部分農戶都已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家致富的好路子,走上了小康之路。

【 編輯:韋春雨  作者:吳桂群 龍光毅】

相關焦點

  • 貧窮與坎坷大山裡的南方嘉木——鳳慶普洱
    他說,這輩子不會別的就只會種茶,祖祖輩輩都種茶,也不知道自己還能做啥。在另外一家茶農的小院裡,我們見到的是一位奶奶,閒談中,我們的人員看到臺階上一摞的錄取通知書,一打聽發現還有一個孫女。奶奶的孫女今年考上大學,但是迫於家境,不敢去。我們去到的時候孫女躲在屋裡不願見人。
  • 華田追夢
    酷愛攝影的桂華田先生     攝影:易建高      有夢的人生才有色彩,有夢的生活才有滋味。      年逾古稀的桂華田先生就是一個愛追夢的人。軍旅20年,他追的是強軍衛國之夢;稅務雙十春,他追的是民富國強之夢;退休後,他用攝影豐富生活,用攝影充實人生,用攝影陶冶情操,用攝影升華生命,追的是多姿多彩的人生之夢。
  • 這個姑娘再一次走紅,一首《差不多姑娘》宣洩人生態度
    最後我們來說一下鄧紫棋改編的一首新歌《差不多姑娘》,這首歌改編自MC HotDog發布的一首極具傳奇色彩的說唱歌曲《差不多先生》,其原創歌曲中利用嬉笑怒罵的歌詞來諷刺現實社會中的不良現象。鄧紫棋之所以改編這首歌曲,正是用自身的經歷來回應那些網絡噴子,為那些遭受網絡暴力的女孩發洩公道。
  • 六年級作文:追夢路上
    篇一:追夢路上作文600字有了夢想,才有了前進的動力。為了滿足欲望,人只好付諸行動,踏上追夢路途。仿佛從兒時開始,我的小腦袋瓜裡總是裝著各式各樣的問題「我從哪兒來?又要到哪兒去」?漸漸長大,心智也慢慢成熟,我終於知道,人生於一,終於萬物。可我又搞不明白,既然都要終,那我們來到世上又有什麼意義呢?後來啊,我明白人就算是向死而生,卻也仍需活著,一口氣。
  • 走紅快手的「我說橋邊姑娘你的芬芳」是什麼歌?真相竟然是這樣
    《橋邊姑娘》這首民謠裡有個「橋邊姑娘」。「我說橋邊姑娘,你的芬芳,我把你放心上、刻在我心膛。」「橋邊姑娘」是每個人心中最理想的姑娘,她出現在人生的某個渡口,她站在橋邊,忽而莞爾一笑,忽而皺皺眉頭,每一個瞬間都讓人流連忘返。
  • 今年夏天最火爆的三種口味冰淇淋——荔枝鳳梨、花生牛奶、包種茶
    大心和臺南知名冰品品牌蜷尾家聯名推出三種夏季限定超人氣口味:荔枝鳳梨、花生牛奶、坪林包種茶,皆是使用臺灣在地原料製成,想到可以在炎熱的夏天,吃完酸辣開胃的泰式麵食之後,再來一根超消暑美味的冰淇淋,就讓人好期待呀!荔枝鳳梨其中荔枝鳳梨是蜷尾家這次替大心打造的獨家限定款,以臺灣貴為水果王國的優勢,使用荔枝和鳳梨創造出酸甜又香氣十足的口感。
  • 「城·人」膠州追夢老人,重拾戲曲唱出精彩人生!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他們懷揣夢想執著追求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一天中總有幾個時段,大麻灣一村祥君理髮店裡都會傳來一陣陣動人的旋律,或清脆嘹亮,或娓娓動聽,總能讓人駐足聆聽。原來,在村子角落裡這個不起眼的小店,「藏」著一群中國傳統戲曲的狂熱愛好者。
  • 黃岡:能人回鄉 村裡變樣
    (資料圖片 通訊員 吳句兵 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通訊員 楊輝 董旗禮每年吸引1000名有雄厚經濟實力、有社會責任感的能人,每人回鄉投資一個千萬元以上的高質量農業產業項目,這是黃岡市獨創的能人回鄉創業計劃。2018年3月至今,該計劃已推行兩年多。7月底,黃岡市農業農村局盤點,共有2698個項目落地動工。
  • 大山裡的搖滾樂隊
    大山裡的搖滾樂隊霓虹燈閃爍,隨節奏變化,舞臺煙霧噴出,與山霧攪在一起,「你你你你要跳舞嗎」響徹海嘎小學的上空。8月19日晚,海嘎小學的樂隊舉行了首場演唱會,直播平臺上超過142萬人圍觀。有網友留言說,「這是我見過最搖滾的演出」。
  • 那片大山
    有的人,走出了大山,有的人,沒走出大山。我是大山滋養的孩子,是農村的孩子,是西部的孩子。在這樣相似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還有很多很多人。在我們的生活裡,山,阻隔了交通,也阻礙了視線,山帶來的是物質與精神上的雙重貧瘠。於是,走出大山,成為了我們的願望。
  • 追夢赤子心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奮鬥、而是機遇,有時候最重要的不是機遇、而是選擇,就算你做出了明智之舉,這只是個開始、還需要用心經營,事在人為。天朝江山人才輩出,逝去無多 。不努力,什麼都沒有。努力,總有一些收穫。哪怕是教訓。所以怕什麼付出 ?怕什麼失敗?我們難以抵擋世俗的偏見 ,難以洗刷不精彩的過去 。但我們心存善念 ,恩感萬物。
  • 涇陽:外出能人「燕歸巢」 造福桑梓「領頭羊」
    原題目:涇陽:外出能人「燕歸巢」 造福桑梓「領頭羊」 近日,涇陽縣安吳鎮羅圈巖村村委會掌聲陣陣,返鄉能人陳興全票當選羅圈巖村新一屆支部書記。陳興是村裡公認的致富能人,長期在外打拼,積累了不少致富經驗和社會資源,先後在村上興辦了陝西興輝同達牧業肉牛養殖場和綠如藍純淨水廠,為村裡提供了15個就業崗位。像陳興這樣的能人當選新一屆支部書記的人在涇陽縣還有很多。
  • 《為家而戰》熱映 少女巔峰爭奪賽追夢引發討論
    《為家而戰》熱映 少女巔峰爭奪賽追夢引發討論  少女追夢引發討論 觀眾紛紛表示「看燃了」《為家而戰》女主角佩奇為家正名義無反顧踏上世界巔峰爭奪賽的追夢經歷,引發了無數觀眾熱議。
  • 12年過去,那個穿得像乞丐的女校長,將1800位女孩送出了大山
    「大山裡的女孩兒,不應該只有嫁人一條路。我要改變她們的命運。」說出這句話的人,是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華坪女子高中的創辦人兼校長——張桂梅。如今,12年過去了,現年已經63歲的張桂梅,將總共1804位女孩,從大山送進了大學。
  • 「我的扶貧故事」人傑地靈:走出大山的苗文化丨國家統計局貴州調查...
    挖到了產業發展的「第一桶金」,我和社區幹部商量,乘勝追擊,把藏之於名山的世代苗族文化整合包裝,讓這些具有靈性的文化走出大山。  很快,一批苗族蘆笙舞能人、蠟染能人、刺繡能人在我們的號召下,一呼百應,重拾信心,紛紛拿出世代祖傳的寶貝,秀出他們的絕技。
  • 她是個農村姑娘,靠不懈的努力成為人生贏家
    娛樂圈是美女聚集的地方,漂亮的姑娘就像春天的花朵,凋謝了一茬又開一茬,姑娘們各憑所能,使出渾身解數,爭奇鬥豔,但在娛樂圈這個大花園中,要想出類拔萃,奪得花魁,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但在近幾年新一茬眾小花中,就有一位來自農村的姑娘,一無家庭背景,二不是科班出身,靠自己堅韌不拔的努力成為人生贏家,她就是趙麗穎。趙麗穎,因她說話直爽,人送外號「趙小刀",長著一張圓圓的娃娃臉,一雙大眼睛靈動有神,笑起來甜美可愛,嬌小玲瓏,很討人喜歡,所以網友們又稱呼她「穎寶"。她外表看起來非常柔弱,骨子裡卻有一股韌勁,工作起來非常狂熱,是個很燃的女孩。
  • 全國最牛「增量」能人,齊聚總裁午餐
    12名優秀能人在沙盤模擬中,結合工作中的貨量增長目標,探討市場戰略,分享經過實踐驗證的做法經驗。針對在疫情打擊之下,如何實現貨量突破的話題,現場展開了熱烈的討論。這本書精編了2019年總裁午餐項目中脫穎而出的一百多位優秀能人的分享案例,涵蓋所有工作板塊最精髓的優秀工作經驗,是安能內部員工,特別是一線管理者,了解公司文化、學習工作方法的實用性讀本。在新書發布儀式上,總裁秦興華談到編寫這本書的初衷。它宣導了安能的優秀創業者成長的痕跡,沉澱下來,就是安能的文化。書裡優秀能人為組織目標共同作戰的點滴積累,是真正的企業成長烙印。
  • 通訊:一個水族姑娘被影像影響的人生
    中新網貴陽1月3日電 題:一個水族姑娘被影像影響的人生  作者 任莉 韋忠益 文雋永  1月2日晚,記者與遠在北京的蒙紅梅用微信連線,「當年委婉拒絕了加拿大陸葵龍先生的好意資助,我一點都不後悔。」坐在北京一家汽車公司招商部經理的轉椅上,今年25歲的蒙紅梅用平靜的語調說。
  • 《送一百位女孩回家4》走進大山深處,與瓊中女足一起從人生選擇到...
    勇敢前行的路上從來不止一種聲音,本周觀察者丁丁張前往海南瓊中,與瓊中女足隊員們共同訓練生活,看見在「冠軍女足」光芒之下,這群普通少女面對人生的勇敢選擇。丁丁張體驗瓊中女足「魔鬼」訓練 「復仇之戰」女足能否取得勝利?在海南瓊中這個曾經的國定貧縣,有一支連續三年在「哥德杯」的賽場上奪冠的女足隊伍。
  • 聽歌曲《追夢赤子心》看動漫《那年那兔那些事》淚奔了
    在每一集結束的時候,畫面播放著當年的歷史事件,配這首《追夢赤子心》的旋律,瞬間,一種歇斯底裡的情感噴湧而出。《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後的國內外一些軍事,和外交的重大事件,以動物漫畫的形式展現出來,給本來嚴肅的歷史增添了不少趣味性,廣受大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