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跟老百姓生活最緊密接觸的無疑是住宅和商業,近幾年來由於房價的大幅度上漲,特別是住宅市場,讓大量人群都夠買了房產,炒房者與投機客對於房地產市場熱情高漲,但是對於商業市場卻是一直在降溫,從以前重點投資對象逐漸淪落為門可羅雀,而由於住宅市場的快速上漲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商鋪市場也逐漸無人問津。
目前來說商鋪市場逐漸遇冷這些情況體現在三線四線城市,三線四線城市本身的城市容量它是有限的,大量的去開發土地增添新房的同時也是在加大商業體量,原來就沒有過多的人口和消費需求,那麼它的商業市場自然也就不鹹不淡,而且老百姓的經濟都已經被住宅房所掏空,從財富升值的角度來說,住宅房的價值遠遠超於商鋪,住宅房價格的上漲也導致了商鋪價格一路上漲以及商鋪租金的上漲。
三四線城市的商鋪首先大型商場的規模以及數量在上升,但是運營情況卻不怎麼好,地段偏遠的商場,可以說是無人問津,同質化狀況嚴重,商場以及商鋪都在日漸消瘦,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住宅周邊的商鋪配置,大多以藥房、餐飲店以及便利店為主,其他行業的商鋪基本上是待出租或者準備關門階段,可能有人會想那為什麼不轉行或者好好經營打理一下?
首先我們要知道打理一家店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論是進貨還是重新裝修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如果說是老小區商鋪,那還好點,畢竟客源已經穩定下來,但是新小區周邊卻是很難維持,名聲沒有打出去,都是新般入戶沒人知道你賣的是什麼東西,位置在哪兒,而且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大家都習慣上網購物,實體店鋪競爭壓力大,雖然現在連鎖便利店競爭壓力不大,但是其它行業由於不景氣大部分商鋪都轉行開始做起了百貨的生意,周邊住戶還可以送貨上門。
三線四線城市社區類的商鋪其實是很難運營的,一方面因為是電商的原因,確實是導致一大批實體商業關門倒閉,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不成正比的租金與收益,房價的上漲也導致了商鋪價格上漲,雖然上漲幅度不大,但是成本划算下來依舊不小,在大部分人身上都背負著沉重房貸,他們除去房貸所剩的資金也就只能夠消費生活用品,畢竟還要養家餬口維持自己正常生活。
從目前來看,這種現象或許會持續一段時間,由於三線四線城市過度開發,雖然城市規模在擴大,但是人口持續流失的情況越來越凸顯,沒有消費者,那麼商業市場就會越來越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