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班虐童!如此早教要不得

2021-01-10 騰訊網

近日,有家長發現自己寶寶在早教班遭到虐待,家長因為孩子打鬧查看早教監控,沒想到竟看到了自家孩子被老師打的畫面。

隨後,家長將視頻放在網上,沒過多久就有更多的家長反映自家孩子也受到了虐待。

家長以為這個一年收費兩萬多的早教中心,會把孩子照顧好,沒想到結果會是這樣。

無獨有偶,早教班出事的新聞一直都有,教師虐童或者機構跑路。

同樣也有的早教機構,因為教師的失誤導致孩子受傷,醫生說孩子門牙內嵌太深,可能會影響以後換牙,需要拔牙。

事故頻發的早教機構,讓家長們該如何放心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學習。

看到新聞,也有很多人要問了,既然這麼不放心,為什麼還要把孩子送到早教機構?

早教有必要嗎?

早教,即早期教育,簡單來說,就是自寶寶出生後進行的早期培養。

那麼,問題來了——奶奶用紅色小球在寶寶眼前移動來鍛鍊目光追物的能力,算早教嗎?每次寶寶舒服的洗完澡後,媽媽給寶寶做撫觸,算早教嗎?爸爸在每天臨睡前的親子時間給寶寶念故事書,算早教嗎?

當然算!其實,早教,爸爸媽媽每天都在做著,只是可能自己並沒有意識到罷了。

寶寶的早期引導和培養在每天的育兒生活中都在進行著,寶寶生後的第一年是建立安全感、感官發育、肢體運動及手部精細動作發展的重要時期,這時,離不開爸爸媽媽的陪伴、呵護、關愛和正確引導。

有些家長對早教機構的理解很偏激,一方面認為早教機構是騙錢蒙人的,一方面又認為寶寶去上早教課程能大幅開發智力,甚至變成神童,不論是哪一種理解,都是不正確的,爸爸媽媽要正確看待早教機構及早教課程。

這些機構的確能夠起到輔助引導和培養寶寶的作用,但是對於1歲左右的寶寶來說,更多的在於教會爸爸媽媽如何從生活中正確引導並培養寶寶,幫助家長能夠透過寶寶的行為了解其內心及性格,並加以正確引導。

如果真的想抱早教班,我們先面對這樣兩個實際問題。

一、為什麼要讓孩子上早教班?

如果答案是,增長知識、想提早學本領、讓娃交朋友,那勸你不要報了。

寶寶各項能力的發展都有自己的規律,學習、社交都一樣,揠苗助長大可不必。

相反,如果答案是,家長想學學專業育兒知識,減輕自己帶娃的壓力,更了解寶寶,讓寶寶體驗早教中心的氛圍,那就盡情去吧!

二、早教班的費用對你來說是困擾嗎?

給孩子報早教班是錦上添花的事,如果給家裡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那就沒必要了。

如果家庭情況允許,帶寶寶參加一些早教課程也是不錯的,但是切勿跟風而行。

那我們該怎麼挑選早教班?

一、這樣的早教班,不要信!

1.全腦開發:

學費大多以萬起步;宣傳以「左右腦分工不同,大多數孩子只用了左腦,要激發右腦潛能」「加強記憶力」等說辭為主。

大腦的確是有分區,但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概念。腦部研究專家都不一定敢誇下海口說自己能培養孩子的大腦發育。

真有那麼厲害,早就天才輩出了。

而不良商家只是鑽了概念上的漏洞,把這當成了一種簡單粗暴的營銷噱頭,所謂的方法根本就沒有科學依據。

2.感統訓練:

早教班裡,老師可能會說孩子感統失調,需要訓練。

感統失調是什麼,其實大部分人都是不懂的,只是關係到了自己的孩子,人家說有問題,那家長就會慌了神。

其實感統失調,是一種尚未定論、未經專家統一認可的「疾病」!

專業複雜的臨床診斷都未必能判定,早教班的老師稍微看一看就能給娃「確診」了?

就算寶寶真的有「感統失調」相關表現,也要第一時間去就醫,而不是依靠早教班的訓練。

二、這樣挑選早教班

1. 資質齊全:

通常來說,有口碑的大品牌會更讓人放心,所以儘量不要找不知名的小機構。

另外,有官方認可的辦學資質是關鍵,家長在實地考察時要注意這家早教機構是否資質齊全!

2. 環境好、設施新:

設施陳舊,布置簡陋顯然無法給寶寶帶來好的體驗感。

但也需注意,新裝修的環境有甲醛存留的可能,所以也不要一味地追求「新」,而忽略了健康。

3. 離家近:

遠距離會漸漸消耗家長和孩子的耐心,導致家長懶得送,孩子也不愛去。

4. 教育理念合適:

那些鼓吹讓孩子學知識、開發智力的早教班,首先就要pass掉,這種教育理念不適合2、3歲的孩子!

而正確的理念應該是,尊重孩子成長規律,接納孩子個體差異,在各項活動中對家長進行有益指導。

因為家長給孩子的教育和引導才是早教的基礎,所以早教中心教的不只是孩子,還有孩子的爸爸媽媽!

鈞媽總結

即便寶寶參加了早教課程,也需要爸爸媽媽在上課時與寶寶一起投入學習的環境,並且在平日育兒時積極踐行,將學到的知識和理念用到生活中來,而不是「上完課就完了」。

記住,早教不止是教的孩子!

相關焦點

  • ​青年說|早教不應拔苗助長,這種「天才」要不得
    近日,一篇題為《3歲教背圓周率,一節課售價200至400元不等:早教班的「虛火」該降降了》的報導,將時下仍然十分火爆的早教班各種現狀披露了一番,引發網友熱議。這種行為,一方面使孩子過早地感受了「同輩壓力」,過度的競賽也可能帶來自卑、焦慮、自負等對日後成長不利的情緒,另一方面,增加了機構間的招生競爭,倒逼其他早教機構想出更多無論科學與否但是吸引人的噱頭來打廣告,混亂了早教市場。按理說,科學合理的早教是輔助家庭,而不是強勢地佔據主導。
  • 還在「砸錢」給孩子做早教?父母動動嘴的教育,比早教班好百倍!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朋友小敏帶2歲的兒子去體驗100元3節的早教課,早教班距離她們家比較遠,坐車要20分鐘,體驗45分鐘後結束後,小敏才知道報名早教班需要1萬多元錢,這相當於她兩個多月的工資,而且爸爸媽媽至少一人陪伴孩子去上課。
  • 砸錢給孩子做早教?這種「動動嘴」就能做的教育,勝過無數早教班
    近年來,我們會發現市面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早教機構,開設各種類型的早教班,讓我們感受到了滿滿的教育氛圍。有許多的父母也開始紛紛地投入早教之中,花點錢去上早教班的思想也越來越流行,但其實這份早教班地投資並非很有用。1970年,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做了一個實驗:研究人員從貧民窟裡面挑選了111名新生孩子,並對他們進行早教。
  • 早教班的火熱現象背後藏有哪些問題
    「運動能力強」「體質好」「性格開朗」「看上去不像是只有三歲多的小孩」,很多朋友留下的評價,讓龔華禕把這一切都歸功於早教班。在龔華禕的推薦下,周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帶孩子上早教。說起為何選擇早教?龔華禕說,當初從歐洲回來的朋友告訴他,國外的早教十分普遍,其作用於兒童智力開發的結論「已被證實」。在對比考察後,他選擇了金寶貝。
  • 教3歲孩子背誦圓周率:早教班的虛火該降降了
    「運動能力強」「體質好」「性格開朗」「看上去不像是只有三歲多的小孩」,很多朋友留下的評價,讓龔華禕把這一切都歸功於早教班。在龔華禕的推薦下,周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帶孩子上早教。 說起為何選擇早教?龔華禕說,當初從歐洲回來的朋友告訴他,國外的早教十分普遍,其作用於兒童智力開發的結論「已被證實」。在對比考察後,他選擇了金寶貝。
  • 寶寶有必要上早教班嗎?聽聽有過經驗的媽媽們都怎麼說!
    當寶寶長大了到了一定的階段,家長們就會糾結到底要不要給寶寶上早教班,早教班真的是很好嗎?貴的早教班就一定很好嗎?各種原因都會讓媽媽們糾結,那麼到底有沒有必要帶寶寶上早教班呢,這個每個家庭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可以聽一聽有經驗的媽媽們都是怎麼說的。
  • 你還在花費萬元上早教班嗎?兩款益智小遊戲,幫寶媽省下冤枉錢
    2009年廣州市一項調查發現,70%的家長都認為,不論是否有作用,都應該給孩子報名上早教班。編輯:邱寫寫如今,早教班已經花開遍地,越發火爆,很多有名的早教班想要報名都要費很多的功夫,爸媽們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心情,非常迫切。早教真的有傳言中那麼神奇嗎?早教班又是否能發揮出其宣傳中的作用呢?
  • 早教市場亂象調查:「只要不出事,沒有人管」(圖)
    她認為,小孩都喜歡跟小孩玩,而早教班的課程設計太注重家長參與,少了兒童的自主意識開發。「在很大程度上,早教質量的好壞由家長說了算,所以早教機構會不遺餘力取悅家長,以得到他們的承認和課程續約。」敏敏說。  事實也是如此。南寧的這家早教機構,每節課的課時費達一兩百元,相對於南寧的消費水平,屬於高端消費。但敏敏發現,「門店裡人流不斷,會員很多」。
  • 虐童案背後的紅黃藍:學費1月六千,菜裡吃出蟲,吉林虐童抓5人
    文|AI財經社劉瀟然編|嘉辛近日,紅黃藍教育旗下新天地幼兒園被曝出虐童事件,多名幼兒身上發現針眼、並稱自己被餵食白色藥片。而就在短短的兩個月前,紅黃藍剛剛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獨立上市的學前教育企業。
  • 非洲保姆殘忍虐童遭曝光 全球驚悚虐童事件大盤點
    原標題:非洲保姆殘忍虐童遭曝光 全球驚悚虐童事件大盤點   近日,一則烏幹達保姆「虐童」的視頻在網上瘋傳,引起網友的極大震怒  聯合國曾在2006年發布調查報告揭露全球虐童狀況,表明全球各個國家普遍存在虐童事件。報告稱有77個國家批准對少年犯予以暴力懲罰,包括處決、鞭打、石擊,某些國家甚至存在截肢刑罰。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讓人崩潰的虐童事件,為冷漠的成人世界敲響警鐘。
  • 威創股份旗下幼兒園再現「虐童」風波,兒童教育毛利率超50%
    2015年,威創股份以外延式併購的模式進入兒童成長服務產業實行雙主業運營,威創股份收購的紅纓教育、金色搖籃曾被曝發生虐童事件。2019年年報顯示,威創股份兒童教育服務行業的毛利率為52.84%,與電子視像行業的毛利率基本持平。
  • 要不要給娃做早教?終極答案來了
    我是國內頂尖高校早教基地的負責人,研發的課程被上千家早教機構和幼兒園採用,幫助了超過 10 萬個家庭,也是 2 個孩子的媽媽。圖片來源:作者提供在從事早教行業的這麼多年裡,我遇到過很多家長,他們總是抱著疑慮問我:陽子老師,到底要不要給孩子做早教?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跟大家理清早教的概念。
  • 恩吉拉(ENJOR)致力於教育領域的幼兒早教專家
    有很多人都在諮詢關於早教多方面的問題,接下來就聽聽國內知名早教專家為我們帶來的,關於早教領域的介紹和解答一:問:嬰兒該不該上早教呢?答:從出生開始,爸爸媽媽就可以給孩子提供各種感官刺激聽覺、觸覺、語言等。因此在針對0~6個月小月齡的早教遊戲中,有很多都是感官遊戲。
  • 全國政協委員金鵬輝:儘快完善我國虐童防控救助體系
    他認為,我國虐童事件頻發,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社會法治意識不夠強,公眾對兒童權益認識不足。頻繁發生的虐童極端事件,反映出我國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的某種缺失,部分公眾仍然存在兒童無權利且為父母「私有財產」等傳統錯誤理念。二是虐童問題的法律規制不夠明確。我國在立法層面沒有單獨設置「虐待兒童罪」,在司法實踐中對於絕大多數虐童行為,無法認定為「虐待」和「情節惡劣」予以刑事追究,虐童代價偏低。
  • 奶奶帶娃也能做早教,這個辦法比在家看動畫片強
    從寶寶出生起我就一直有給她做「早教」,主要就是說話,唱歌,講故事,做符合年齡特點的小遊戲等。我們也常常去一些早教班,有音樂的,體育的,還計劃去幼兒舞蹈班……我選的早教班的老師們並沒有真的要「教」給孩子什麼技巧,我也並不期望孩子從早教班學到什麼,我只希望她好好去感受快樂,每一次我們都玩得非常開心,小妞樂得手舞足蹈,像個小陀螺一樣轉。
  • 虐童事件:幼託市場亂象叢生
    資料圖片  事件回放  2017年11月初,一則「攜程幼兒園教師虐童」視頻在網上熱傳  11月26日晚,北京警方就紅黃藍幼兒園幼兒疑似遭針扎、被餵藥一事進行通報,涉嫌虐童的幼兒園教師劉某被刑拘。11月29日,紅黃藍教育機構發布道歉信。
  • 3個月大寶寶上英語課 早教是否拔苗助長?
    家長看法  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不少家長覺得,送孩子上早教班,一方面可以早點開發智力,挖掘孩子潛能;另一方面,可以作為孩子集體生活的前期鋪墊,對孩子未來進入幼兒園的心理過渡有益。
  • 調查顯示「虐童案」施暴者75%為親生父母……
    鐵鉗拔牙、針刺大腿、菸頭燙嘴、熱水澆頭、餵食貓糧……遭受如此非人虐待的是一名6歲女童,施暴者竟然是她的親生母親及其男友。遼寧撫順6歲女童被虐事件曝光後,檢察機關以受害女童母親及其男友涉嫌故意傷害罪、虐待罪向法院提起公訴,法院當天予以立案,表示將依法從重從快嚴懲犯罪嫌疑人。
  • 早教開發全腦?忽悠和靠譜往往只有一線之隔,腦科學這麼說!
    說到這裡,那就不得不提到家長們都很關注的「早教」了。事實上寶寶在3歲之前的早教,確實是很重要的。腦科學顯示,寶寶在0-3歲的時候,頭腦神經元處於發育的飛速時期,這個時期,寶寶接觸到的東西越多,那麼他們大腦裡的神經元的連接也會越多。所以,家長們不妨在寶寶的早教方面下一些功夫。什麼是早教早教本質上來說,其實就是嬰幼兒時期的早期教育。
  • 全家打卡「在家早教」 親寶寶活躍度又攀高峰
    「在家早教」背後有一套完整的科學育兒體系, 整個體系圍繞動作能力、語言能力、社交能力、認知能力、習慣養成、性格養成等六大領域定製,通過親子遊戲和互動,幫助寶寶提升現階段需要發展的各項能力。「在家早教」每個視頻1分多鐘,簡單易學,方便用戶堅持。每天抽十幾分鐘看兩個早教視頻,就能跟寶寶一起完成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