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4000字,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本文由以下部分組成:
一、拖延症的表現
二、拖延症的原因
三、和拖延症共處的方法
第一部分、 拖延症的表現
看到這個知乎問題是在一周前,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著我要把這個問題寫好,我想寫的既有深度有啟發,又要幽默風趣有共鳴,讀者既能學到東西,又能輕鬆讀完,寫出一篇有價值的回答來。
理想狀態下,我規劃的非常好,第1天搜集關於拖延症的資料,把有關拖延的內容全都收集過來。
第二天整理匯總梳理思路,按照黃金思維圈的方法整合出來,從現象原因方法三個角度把資料進行分類。
第三天對分類好的資料整合處理。整合處理成有條理有邏輯有遞進的部分初稿來。
第四天整合三部分,成一篇初稿。
第五天修改,第六天繼續修改潤色,第七天再做調整,bingo大功告成。
這是我理想中的計劃。
然而,事實是,第1天第2天過去了,算了,先休息兩天,時間夠用的接下來再搜集資料整理吧,第3天第4天,還有兩天呢,不著急。第五天的時候,有些慌,不過一想其實用一兩天的時間也能做完這些事,我再幹會別的。第6天的時候哎呀,明天就要截止日期了,轉念一想,還有一天時間呢,不著急。
第7天的時候,哎呀,不寫不行了,不得不寫了。
於是,這篇問答是我「構思」了一個星期,計劃用一個星期來寫,最後拖延到還剩3個小時匆匆完成。
所以,關於拖延這個問題,深受其害呀。不過我想我不是一個人。
上學的時候寫作業,拖到最後一刻才寫(抄)。
工作的時候寫方案做到最後一刻才做。寫稿子的時候裡面有很多時間準備,拖到最後一兩個小時才寫。日常生活中想早點洗澡休息的,結果拖到12點還沒去洗澡。想換上跑鞋跑步的,結果一癱到沙發上刷手機,刷刷視頻,看看微博,10點了算了不跑了。
拖延症患者的一大特徵是:
明明知道自己在拖延,眼睜睜的看著時間流逝,並且會為自己的行為焦慮自責,可我就是不想幹啊,渾身難受,自己也不想這樣子,自己的身體和理想狀態作鬥爭,最後真的來不及了,只能硬著頭皮趕緊趕進程。
慌裡慌張地把事情趕完,然後對自己說一聲,下一次我絕對不這樣了,太痛苦了。
emmm,至於下一次,又周而復始。
網上有這樣的段子:
2020年的新年計劃,就是搞定2019年那些原定於2018年的安排,只為兌現2017年時要完成2016年計劃的承諾。
這很大原因都是拖延搞的鬼。
不僅我們普通人因為拖延深受其害,很多大師也拿它沒辦法。
比如,達文西。我們都知道他的名畫《蒙娜麗莎》,卻不知因為拖延症,這幅畫他整整畫了四年,差點搞砸了買賣。《最後的晚餐》他畫得稍微快了那麼一點點,也畫了足足三年。達·文西這麼有才,但是因為拖延症,他的傳世畫作只有十幾幅,其中有五六幅到他去世了還壓在手裡沒畫完,沒能交付給客戶。他本人為此也非常苦惱,在筆記裡控訴道:"Dimmi, dimmi se mai fu fatto cosa alcuna." (告訴我,告訴我,有哪樣事情到底是完成了的?)
第二部分、拖延症的原因
1.大腦的生理學角度
拖延症看起來是一個很強大的對手,為什麼他如此強大呢?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深受其害呢?這還要從我們的大腦的生理結構說起。
請看下圖:
(備註:圖片來源於公眾號,簡畫生活)
總之我們需要get到兩個概念:原始腦和高級腦。
其中原始腦負責,我們的本能、情緒、感性、直覺類,是無意識的。
高級腦負責理性決策思維等,是有意識的。
人類的高級腦很耗能量,不是一直在做事的,也就是我們的「有意識」不是一直在工作的。
而我們的原始腦,「無意識」從不休息,它幫助我們保持警惕,從而在億萬年的進化長河中生存下來。
可以想像這樣一個畫面,原始腦相當於是一匹馬,高級腦相當於馬夫。
我們在這匹撒歡跑著的馬的控制下生存下來,半路突然殺出一個馬夫,馬肯定不高興了,你算老幾啊你還來管我,看我把你栽坑裡去,狠狠虐你一把。(參考《象與騎象人》)
腦子解剖完了,這事和拖延有啥關係呢?
關於大腦的生理結構,只是想說明這樣一件事:我們所做的很多事情是受制於原始腦的無意識影響,原始腦又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所以我們很多時候都在受環境暗示而採取行動。
可怕的是這種暗示是非常隱蔽的,我們根本意識不到自己被暗示了。(和可怕的不是我們不知道,而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一樣的道理~)
比如說:
不是說好的要寫方案的嗎,我怎麼去刷微博了;計劃好今天要寫論文初稿的,怎麼啥也沒幹,一天就過去了。
原因在於我們的原始腦一直在無意識地回應外界刺激,沒有主動執行我們的計劃。
不幸的是,大腦會合理化我們的「無意識行為」。(沒錯,腦迴路就是個小賤人)這樣一來,我們根本意識不到「無意識的存在」。
舉個例子:下了班我要看心理學的第一章節,為下周的論文做準備,回到家發現喜歡的綜藝節目更新了。
要不要看呢,我們會合理化看節目的要求,把寫論文的計劃延後。比如說,最近挺辛苦的,看一會沒關係的。
所以,面對拖延,我們缺的並不是【時間管理技巧】,缺的是對【無意識力量】的認知,也就是對強大的原始腦的認知。
時不時的問自己:我現在的行為是否受到了環境暗示,只要不被暗示,去做那些沒必要的事情,時間自然就省出來了,我們也自然會朝著理想化的計劃走去。
花大篇幅講解了原始腦的無意識的強大,我們只有意識到它的強大,警惕自己是否被它操控,才能把自己扳回原航線,而不是在環境暗示的原始腦無意識的操控下隨波逐流。
2.心理角度
這理由太多了,都是拖延的藉口,比如說:
沒動力,時機不成熟,沒準備好,黃曆不對,怕做不好,怕搞砸。
001迴避型拖延——完美主義
怕失敗,怕做不好,怕達不到自己的預期,怕不夠完美。
所以乾脆就不做,做了會失敗,不做就不會失敗。(沒毛病)
002 缺乏動力型拖延
我就是不想做啊,沒有動力,能躺一會就躺一會。把那件事想像的很難很消耗能量,有排斥情緒。
003瞎忙型拖延
尤其是現在的移動網際網路,把我們的時間切割成碎片,我們的注意力也面臨著很多誘惑,微信群,短視頻,直播等等都在爭奪我們的注意力。
表面上看上去挺忙的,多線程工作,一會忙這個一會幹那個,但最後忙下來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結果,結果啥也沒幹成。
004過度思慮型拖延
這種情況下是太過理性,一直衡量這件事的利弊,事情的投資回報率,考慮了很多因素,掂量了很多,最後仍然拿不出定主意,在頭腦中考慮了很多可能,最後還是不知道要不要下手做,然後再等等看,左等右等事情就給拖黃了。
(目前一共想到了這4種拖延的情況以及拖延的心理,後期如果有想到更多,會繼續更新補充的)
第三部分、和拖延共處的方法
第3部分一直在想這個標題,我們很常見的是打敗拖延症,戰勝拖延症。在我看來我自己都沒有做到,我還在路上,我能做的是了解拖延這件事的原理,並且嘗試和它和平共處。而不是一上來就一棒子打死。
接下來介紹的和拖延共處的方法是和第一二部分一一對應的。
1.原始腦的無意識回應——創造環境
把那些幹擾因素都屏蔽掉,自己營造一個更適合行動的環境。
比如你要寫論文了,要麼直接去圖書館,要麼打造一個沒有其他幹擾因素的環境。
比如你想每天看書準備考試,那麼就不要把手機之類的電子設備帶到房間裡來。
比如第2天要去跑步,那就把跑鞋還有運動服放在床邊,可以第一時間拿到它。
2.針對完美主義——較低期待
與其追求完美,不去把結果預期降低。
拿寫文章來說,總是想一口氣寫出有價值的有深度,有乾貨,又有趣又幽默的文章,實際上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這句話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海明威說的。
所以在寫文章時,第1句話敲上,這是一篇很狗屎的文章。
給自己降低期待,降低壓力,先做到50分,再慢慢提高到60分,70分,80分。慢慢優化改善,而不是一開始就要求自己交出100分的答卷。
3.缺乏動力型拖延——降低啟動成本/降低行動門檻(5分鐘法則)+外包激勵
向內求:(降低心理排斥,降低啟動成本)
對於這種情況的拖延症人群說,最難的是開始。
如果這件事需要你花費一個小時的時間,有排斥心理是很正常的。
比如要去健身一個小時,光是想想那些很虐動作就很痛苦,如果把堅持一個小時變成趴下做一個伏地挺身,是不是就容易簡單多了?
這樣的如果一件事情需要花費的時間比較長,那麼告訴自己先去做5分鐘再說。這就是5分鐘法則。
啟動5分鐘法則,把事情簡單化,啟動成本降低,行動的門檻也降低,這樣心理的排斥感就會減輕。最關鍵的是,開始行動了。
向外求:(外包激勵)
綁架環境,這也是《意志力》提到的外包激勵。
目前常見的外包激勵包括以下三種。
①綁架金錢。
我們平時看到的訓練營交押金、完成任務退回押金也是同樣的道理。
②綁架承諾,在朋友圈公開承諾我要完成xx目標,完不成的話有懲罰,懲罰越大越好。
③綁架環境,讀書社群,寫作打卡社群,看到別人那麼努力自己還在偷懶,你的行動小宇宙也會被點燃的。
以上,最重要的是,你要找到這件事背後的目標動力野心,否則就算把親媽壓上也沒用。
4.瞎忙型——專注高效
一段時間內專注一件事,並且保持的足夠長,是那些高效人士之所以高效的秘密之一。
減少任務切換的頻率,減少暗時間的損耗。
5.過度思慮型——mvp法則
這種人很理性,會衡量事情的資源投入產出,mvp法則是產品研發中的概念,是最小可行性產品的意思。
就是你想推出一款產品,不用非得在盡善盡美的時候才推出,先做一個基本款,具備核心功能就行,這個基本款就是咱們剛才說的最小化可行產品MVP 。
快速迭代快速試錯,先做出最小化的產品,然後不斷迭代優化它。
以上,是針對拖延從現象原因到解決方案的維度展開的,最後奉上一首小詩:
拖延這個小妖精,深受其害很要命。
完美是個好藉口,事事都能給拖走。
凡是先做5分鐘,開始行動不騙眾。
孤身作戰沒動力,組團打怪來升級。
準備好後才開工,等著去喝西北風。
原創不易,如果有啟發的話,辛苦客官點個讚再走唄。(或者動動小指頭點點底下的小廣告,戳一下就好了,不用關注哦)
歷史文章
成長記錄:
2019的最後一個月,以兩倍速奔跑,不負自己不負時光
【剽悍財富進化讀書營成長記錄】走好腳下每一步,不怕未來充滿變數
【剽悍財富進化讀書營尖子班成長記錄】七天也可以是一輩子
很多時候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不知道——1天10本書10張筆記,你也可以
知乎問答:
人究竟為什麼要努力,努力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你真的通過一些方法變得自信了嗎?
你最慶幸自己養成了什麼習慣?
哪些讀書方法極為有用高效,但大多數人不知道?
有哪些高效的學習方法推薦呢?
讀書思考:
又懶又慫又拖延,我是如何和這個小惡魔做朋友的
跟富人比起來,窮人看起來似乎更「笨」一些,目光更短淺一些,真的是這樣嗎?
1.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2.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兩個觀點是否對,為什麼?
文案復盤:
文案復盤1:前期洞察,制定戳心的文案策略
文案復盤2:進入文案領域,你需要這樣練習基本功
文案復盤3:想讓讀者買買買,你得學會這三招
文案復盤4:那些讓人不下單都不行的文案,原來是這樣撩人的
32句廣告語/金句改寫(最喜歡第28句)
我的小日常:
我的小日常(一)
我的小日常(二)
我的小日常(三)
生活感悟:
兩種氣味
夢到喪屍後。。
好喜歡好喜歡秋天呀
有煙火氣的地方才叫人間
愛自己,就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寫在六一兒童節丨小王子寫給大人的一封信
陷入情緒低谷怎麼辦?《吸血鬼日記》告訴我一點
我訂好了明天見你的車票,你今天和我說分手
加我個人微信
一起來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