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拖延症」孩子的背後,都有天才的影子?

2020-11-27 騰訊網

裡面探討了一個話題:如何跟娃講對道理。發出後,引起媽媽們強烈反響,紛紛表示自己要學習一下,儘量避免成為嘮叨、討人煩的老媽子。

但也有姐妹們表示,有時的確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因為,生活中,娃讓我們「看不慣」的壞毛病,實在太多了!磨蹭、拖拉就是最要命的一種。

尤其是上學後,更明顯。

6點叫他起床,非要磨蹭到6點半起;

吃早餐的時候,不是愣神兒就是拿著勺子敲敲敲;

好不容易吃完早餐要去學校,不是鞋子穿不上就是要去尿尿;

放學後寫作業,那更是一個煎熬,7點開始,摳摳橡皮、玩玩小熊......結果到了9點,作業還沒寫一半......

每當看到娃這樣子,嘮叨都嫌不夠,甚至能動手就不想動口,心裡還潛藏著一絲隱憂:這麼磨蹭,將來可咋整?

1

誰還沒點「小毛病」?

雖然,娃磨蹭讓我們很不爽,但實話實話,拖拉跟年齡真沒多大關係。

這是席捲現代人的一種流行病。

心理學家皮爾斯·斯蒂爾曾調查遍及全球的2.4萬多人,結果顯示其中95%的受訪者承認至少偶爾會犯拖延症的毛病

但是,雖然拖延症人人都會犯,看起來行為也很相似,但實際上背後的原因並不相同。

我們要想「治療」孩子的拖延症,弄清「病因」很重要。總體來說,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心理原因

1.「犯懶」·享樂型

典型代表:胡適

病症:明明有任務,卻遲遲不肯動手,經常被其他更輕鬆的事物誘惑。

大文學家胡適,可謂犯懶「拖延症」的翹楚,那本《胡適打牌日記》形象記錄了其犯懶行為。

7月4日

新開這本日記,也為了督促自己下個學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讀完手邊的莎士比亞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適之啊胡適之!你怎麼能如此墮落!先前訂下的學習計劃你都忘了嗎?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

......

2.「完美主義」·苦難型

典型代表:王家衛

病症:對每一個細節要求盡善盡美,無形中延長作戰戰線,加重作戰任務。

鬼才導演王家衛,每一個作品都特別難產。

劉鎮偉的《東成西就》一個月拍完,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卻拍了兩年;「一代宗師」拍了4年,被人調侃為「一代失蹤」;《2046》籌備更是耗時長達5年......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王家衛太苛求完美,一個鏡頭讓梁朝偉拍了30個通宵;為了使人物更富張力,讓張震學京劇、太極等十八般武藝......

3.「自我懷疑」·逃避型

典型代表:寫論文的學生

病症:感嘆工程浩大,懷疑自己完不成,產生畏難心理,乾脆拖著不做,想逃避,但又逃不過去。

4.「內在動力不足」·尋找意義型

病症:缺少內在動力,缺乏意義感,內心不願意做所拖延的事情。

二、生理原因

1.ADHD(多動症)

典型代表:達文西

病症:持續拖延、無法完成任務、精神不集中以及身體和心理上的焦躁不安。

「達文西的馬」是其拖延症典型表現種的典型。

他30歲時,曾答應米蘭公爵為其父親雕刻一座英勇的青銅像。

結果創作開始沒多久,興趣就轉移,想要先雕刻公爵父親的坐騎——馬。

他心想,既然要雕刻馬,就要研究馬,於是翻閱大量資料研究馬這個物種。

研究過程中,又迷上了馬的身體結構,想要寫一本書討論這個問題。

後來又沉迷於養馬,還特別設計了自動餵食器和自動清理馬糞的機器......

結果10年過去了,只留下了一幅草圖,公爵父親青銅雕塑的毛都沒見著......

對照以上5種原因,我們是不是更清楚地看懂孩子的「拖延症」?

有可能不是我們簡單想像的怕吃苦,貪圖享樂,而是過於追求完美,感覺事情沒意思不想做,或者目標過於遙遠、沒希望,甚至就是像達文西那樣難以克服的生理原因。

更了解」病因「,於是也能更了解孩子心裡的感受和想法。

2

「病人」自己,其實也很難受

不光我們看著難受,孩子自己也因為拖延症飽受煎熬。

首先,效率低。

天才達文西的一生,留世的作品不到20幅,而同期的拉斐爾僅活了37歲,卻創造了300幅作品。

其次,招人煩。

等王家衛的劇本等不及的黃百鳴,厲聲呵斥他:

「你要知道,《搭錯車》用了48小時,《靈氣逼人》寫了72小時,甚至破全香港票房紀錄的《最佳拍檔》也不過寫了7天。你浪費了幾個月居然一個字也寫不出來。限你兩個星期,趕快把劇本交出來。」

曾經僱傭達文西的神父,被氣得捶胸頓足:「這個人一生完不成任何事......」

更重要的是,即使不被別人diss,拖延症患者內心也很痛苦,尤其是在Deadline來臨之前。

研究者Ferrari Johnson認為,拖延症存在於整個人類社會中,但在工業革命之後才具有了許多負面含義,在不發達的農業社會卻很少有人受到拖延症的困擾。

為什麼?

學者N Milgram 認為,人們在現在之所以經常會為拖延症感到焦慮,是因為認為現代社會節奏加速,需要大量的承諾和時間截點。

這些承諾和時間截點是如何引發人恐慌的呢?

TED演講者蒂姆·爾班給出了其中一種形象生動的解釋。

他把拖延者的大腦系統分為三個部分:即時滿足的猴子,理性的決策制定者,恐慌怪獸。

當我們著手一項工作或任務時,理性的決策制定者會思考全局的重要性,制定按部就班的計劃。

但「及時行樂的猴子」就會來搗亂,誘使我們去獲得一些不勞而獲的快樂,比如胡適的「打牌」,娃寫作業時的愣神。

大腦中的理性決策者會任憑這隻「猴子」嗎?短期內會,因為理性決策者也會照顧身體休閒娛樂的需求。

但這種不勞而獲的快樂長時間持續後,在Deadline時間截點越來越逼近時,理性決策者就會召喚出大腦的恐懼怪獸。

引發身體產生內疚,恐懼,焦慮,自我憎恨等情緒,從而迫使自己回到正軌,完成任務。

焦慮情緒與Deadline 的關係呈現圖

這種不良情緒的長期積累,不僅會導致對新任務的厭惡感,致使形成愈來愈拖延的惡性循環,而且還會引發抑鬱症、焦慮症等問題,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3

對症下藥,才有效

由此可見,其實,孩子自己也在痛苦地與「拖延」作鬥爭。

明天就要交假期作業,晚上10點還沒完成,也慌的不行;

老師布置超級困難的手工作業,心裡著急卻無從下手;

返工了3遍依然不滿意的小報,撕了之後開始跟自己生氣;

......

這種情況下,我們一味地呵斥孩子是沒用的,反而會讓他們一拖再拖,情緒崩潰,這時需要對症下藥、積極引導,才能有效」治療「。

1. 針對「犯懶」·享樂型拖延症的引導

將那些充滿誘惑的事物從孩子的視線中移開

比如,儘量保證孩子學習桌面的整潔乾淨,將能夠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玩具、桌遊等等都收起來。

胡適先生自從戒除打牌後,日記中再也沒出現打牌幹擾學習的記錄。

同時,在學習環境中換上與任務相關的東西,通過這種高連接的事物,促使孩子保持足夠的專注力。

比如,孩子被要求編寫一張關於昆蟲的小報,在清除其他幹擾物品之後,擺上和昆蟲相關的書籍、資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專注度。

2. 針對「自我懷疑」·逃避型拖延症的引導

將長期目標劃分為若干短期目標

「自我懷疑」型拖延症孩子,遲遲拖延任務不可開始的原因往往是自我信心不足。任務難度越大,行為動機水平越低。不妨將任務分階段,降至適中難度。

比如,要完成一項較複雜研究項目的孩子,可以將任務分成若干階段,每一階段又分成若干環節。將一個終極時間截點劃分為若干時間截點,降低任務難度,減輕畏難心理。

同時,每一個小階段任務的完成,要給予及時的獎勵。比如,可以適當休息放鬆一下,看會書或動畫片,吃點好吃的等等。

3. 針對「內在動力不足」·低價值感拖延症的引導

將任務與內在動機掛鈎

將任務與孩子的長期目標掛鈎,特別是孩子的內在動機掛鈎,讓孩子感到真正的價值感。

比如,孩子遲遲不看我們給他買的書(或者老師布置的閱讀書單),這時,我們就可以把看書和他的長期目標——成為一位記者勾連起來。

和他深入討論,現在大量閱讀書籍的作用,特別是對於實現他遠大理想的意義。逐漸給他建立一個心理暗示:閱讀是你成為記者不可缺少的關鍵一步。

然後,把閱讀任務當成通關遊戲一樣,每一次都儘可能更快、更好、更高效地完成。在一次次的過關中,他們會逐漸找到成就感和價值感。

4. 針對「完美主義」·猶豫型拖延症的引導

幫助孩子適當降低自我期許,告訴他先完成更重要。

過於追求「完美」的孩子,經常會因為對現實狀況的不滿意,而反覆推倒重做,或者遲遲不願動手。

這時,我們如果不明就裡地催促甚至逼迫他們趕快動手,很可能會引發他的情緒問題、親子衝突(別問我,為什麼會知道)。

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認清現實的條件,比如,現在家裡缺少特殊的繪畫顏料;你剛開始學習,畫不好很正常。

幫助他適當降低自我期許,告訴他只是現在暫時做不好,以後慢慢會好起來的。

但如果想以後越來越好,現在就要開始動手做。不動手做,先完成一個,永遠看不到更好的可能。

至於,因為ADHD而拖延的孩子,相比其他複雜也更難引導,需要我們有更多的專業知識和耐心,以後有機會單獨再來聊。

但有一點,也許會讓家裡有ADHD孩子的父母心裡輕鬆一下。

倫敦國王學院的Marco Catani教授指出:臨床顯示,許多幼年時期患有ADHD的人,長大後往往會表現出聰明的特質,同時擁有更敏銳的直覺。

ADHD人群跳躍性的思維往往更能激發想像力、創造力。

達文西,就是ADHD人群擁有較強藝術天賦的典型代表。

川媽說說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

家有「拖延症」娃,仔細審視的話,往往在家裡至少還能找到一個同樣會拖拉的家長。

除了自身的原因,孩子也有可能耳濡目染其他人的觀念,模仿其他人的拖拉行為。所以,想要孩子不磨嘰,我們也得以身作則、麻利起來。

比如,給孩子展示專注該有的樣子,別一邊工作、一邊陪他,還一邊刷手機;分享我們如何攻克複雜、困難項目的成功經歷;我們如何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好放棄追求完美,但儘量完成做好的過程等等......

如此這般,一家人共同進步,多好。

相關焦點

  • 做事有拖延症的孩子,背後少不了這些原因,家長要對症下藥
    可自從有了孩子後,小麗的熱情就逐漸消失了,到如今,更是抱怨多于欣慰,甚至偶爾會有後悔生子的念頭。 小麗的女兒剛滿3歲,遺傳了父母的相貌優點,任何人看了都會覺得可愛。但作為母親,小麗有時候卻覺得女兒很煩人,甚至很可恨。
  • 孩子做事總是拖拉,可能是因為出現了拖延症,用對方法糾正並不難
    大家在聽了小麗的吐槽後表示,小麗孩子可能並不是性格慢吞吞,而是因為孩子有拖延症的緣故,才會在各個時間段,都有非常拖延的表現。 但是小麗對此卻非常不認同,覺得他家孩子只不過是性子比較慢罷了。但事實上,出現拖延症的小孩往往會有一系列的表現,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這些表現,來判斷他們是否存在拖延症?
  • 孩子做事拖拉怎麼辦?只需5招治好孩子的拖延症!
    原標題:孩子做事拖拉怎麼辦?只需5招治好孩子的拖延症! 急脾氣的爸爸媽媽們,生了一個有「拖延症」的孩子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 「拖延症」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做什麼事都很磨蹭、慢吞吞、不著急。 讓我們來還原一下場景: ●吃飯——吃一口玩一會兒,每天吃一頓飯至少要催十遍; ●睡覺——到了晚上就精力充沛,玩玩遊戲、聽聽故事,怎麼都不願意睡; ●出門——已經三番四次告訴他快來不及了。
  • 「孩子愛拖延?」了解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有助於改善孩子拖延
    如果說生活當中孩子們的什麼問題,最讓父母感覺到困擾的話,那麼肯定是孩子擁有拖延症的問題。有些孩子時間觀念的確是比較差的,以至於不用做什麼事情都會往後拖延好幾個小時,這讓很多父母不明其中的原因。
  • 拖延症背後的心理原因是什麼?如何有效戰拖?
    有一個你很感興趣的新方向或崗位,你有一定的基礎很想轉到這個新方向,但又有很多擔憂和顧慮,進退兩難。 以上這些問題,都屬於拖延症的範圍。這些年本人深受拖延症的困擾,而且發現越是從事思維型工作,越容易拖延。後來研究了一下,發現拖延如果說是一個時間管理問題,不如說是一個心理問題。
  • 眾症時代:拖延症、囤積症、選擇障礙改變我們
    11年後,這部名為《大家都有病》的漫畫集結出版,扉頁上有句話:「是我們每個人那顆受傷的心病了?還是這整個時代病了?」  有趣的是,近幾年來,「大家都有病」正在成為中國當下都市人群的標籤。越來越多的人自嘲「神經病」,抱怨自己的「拖延症」和「購物癖」。  對於網絡新人類而言,「病症」不再是一個冷冰冰的醫學詞彙,它被網友們廣泛接納,其字面含義也在被無限放大。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怎麼辦?父母學會這3招,改善孩子拖延症
    做事情沒有計劃拖拉磨蹭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點:做事情從來沒有計劃,例如:放長假老師留的作業,從來不會有計劃地完成,而是到快開學的前一天著急忙慌的潦草寫完。不到迫在眉睫的時候永遠不會主動完成。3.沒有正確的時間觀念無憂無慮的小孩子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殘酷,不知道時間緊迫的重要性,時間觀念比較模糊,他們並不知道儘快做完一件事情和慢慢做完一件事有什麼好處與壞處。拖延症的具體表現1. 總是在找藉口父母給孩子布置任務後,孩子總是不能及時地完成。
  • 「拖延症」英語應該怎麼表達呢?
    ( ̄△ ̄)每天晚上一篇英語知識普及英語罐頭本文是我的第319篇英語知識文章相信身邊很多小夥伴,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當中,經常會犯一個毛病,那就是「拖延症」。罐頭菌有時候也會有「拖延症」的毛病。但其實,拖延症不分國度,畢竟是人「懶惰」的本性,因此全世界很多人都會有「拖延症」。那英語裡面,「拖延症」如何表達呢?1.procrastination 拖延症英語裡面,procrastinate就是我們常說的「拖延」動詞,而假如我們要表示「拖延症」,則可以用它的名詞形式procrastination。
  • 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對拖延症說不
    近日,單位組織「書香能致遠」的讀書活動,無意中堵到了《戒了吧,拖延症》一書,書中主人公「胡小懶」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時常令人忍俊不禁,深受「拖延症」困惱的「胡小懶」不就是某時某刻抑或是此時此刻的自己嗎?正如書中所提,不知從何時開始,好像「拖延症」已經成為當下年輕人的一個時髦談資,很多人認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是形成拖延的元兇,這類人往往以自己在最後關頭完成某個重要使命而略顯得意,甚至還有點沾沾自喜。
  • 孩子拖拉磨蹭的毛病怎麼改,不用打不用罵五招改變孩子的拖延症
    正確認識孩子的「拖延症」孩子拖延、懶散怎麼辦?估計很多父母都會被這個問題氣的七竅生煙,甚至大打出手。現在大部分孩子都在家上網課,從打卡,聽課,交作業各種情況看,很多孩子不自覺的養成了「拖延症」的習慣。拖延症不僅是青少年,在小孩子身上也經常發現,拖延症既不是一個性格缺陷,也不代表著你在時間管理上真有多爛,它無非是你應對消極情緒的一種方式。研究發現,有拖延症的人往往壓力較大,同時在自我同情這方面做得不夠。
  • 孩子拖延症嚴重?善用「3隻青蛙」管理法,輕鬆糾正寶寶拖拉毛病
    01孩子拖拉毛病多我常常聽身邊的寶媽吐槽自己的孩子的"拖延症"有多麼的嚴重。比如叫孩子吃個飯,三叫五請都搬不動家裡的小祖宗,只能硬生生地把孩子從玩具堆裡拉出來。就算如此,吃頓飯都十分費勁。大人就算吃慢一點半小時也該結束了,孩子自己能吃一個鍾,媽媽只能在一旁陪吃,還要吃一口催好幾句,實在是頭疼。再者晚上要讓孩子去洗個澡,從晚飯前叫到睡覺前,孩子能在電視面前屹立不倒幾個小時,不帶挪動的,都要讓大人們心生佩服了。這就更別提孩子的作業了,如果不是父母的督促和要挾,怕是天天都要在學校補作業了。為什麼孩子年紀小小就拖延症這麼嚴重呢?
  • 「天才」阿斯伯格?把數學書當玩具的孤獨症孩子
    今天我們說說第二種理解傾向,對於高功能孤獨症覺得是「天才啊、孩子愛鑽研、沉浸自己的興趣多好啊」的另一種極端思想。給一段對白:「你現在可以休息了,你去玩會吧?」「看數學書。」「」馬上就要兒童節了,你想要點什麼呢?「」「三年級數學書!」「馬上你就要生日了,送點什麼給你呢?」「四年級數學書。」
  • 如何才能克服嚴重的拖延症?
    本文由以下部分組成:一、拖延症的表現二、拖延症的原因三、和拖延症共處的方法第一部分、 拖延症的表現看到這個知乎問題是在一周前,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著我要把這個問題寫好,我想寫的既有深度有啟發,又要幽默風趣有共鳴,讀者既能學到東西,又能輕鬆讀完,寫出一篇有價值的回答來。
  •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吼孩子不管用,5個方法幫他擺脫拖延症
    家裡有個有「拖延症」的寶寶是什麼體驗呢?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 拖延症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做什麼事都很磨蹭、慢吞吞。 其實,孩子的磨蹭都是有原因的。
  • 有職場拖延症的人,是因為對行為後果估計不足
    你沒有發現催促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沒有老師說話管用。這種現象並不僅僅發生在兒童身上,成年人也同樣如此。我認識一個老闆,他菸癮比較大。一天,老闆想抽菸了,身邊有煙卻沒有打火機,司機也剛好不在。副總說有個人找他匯報工作,而且事情比較急,所以耽誤了一會兒。一件小事讓老闆有了其它想法,看來拖延的確不可小覷。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拖延就像抽菸一樣會成癮。如果幹什麼事情都是拖拖拉拉,久了就會變成習慣。我們都知道習慣有好有壞,拖延也同樣如此。
  • 英語詞彙:拖延症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詞彙:拖延症英文怎麼說?   「拖延症」並不是嚴格的心理學或醫學術語,而是用於描述人們拖延的行為和狀態。有人認為,這是一個近年來興起的網絡名詞,因為切合現代人的生活而流行開來。「拖延症」的典型心態似乎可以用電影《亂世佳人》結尾的經典臺詞「After all, tomorrowis another day!」(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來概括。
  • 雙語:拖延症基因找到了,只對女性有影響
    人們通常認為拖延症是一種選擇,而且這種讓人推遲必要工作的人格特點是懶惰的表現。   However, new research suggests that genes may play a role.   但有新研究表明這是受基因影響的。
  • 如何克服嚴重的拖延症?明確目標,想做的事馬上採取行動
    拖延症,指的是計劃做某事,結果一再延遲,最後甚至沒有採取行動。這種症狀可以說每個人都有,會讓我們做事拖拉,延誤了時機,如果很嚴重,更會讓我們一事無成,內心產生嚴重的焦慮、自責、負罪感,甚至出現抑鬱症。那麼怎樣克服嚴重的拖延症呢?拒絕誘惑。
  • 拖延症很嚴重,連生活的基礎衛生都做不好怎麼辦?
    本文整理自「人生答疑館」精華回答By 壹心理答主>>>來自壹心理小蘑菇的提問:拖延症很嚴重,連生活的基礎衛生都做不好怎麼辦?覺得自己拖延症好嚴重,老熬夜,很困,可是還是熬夜。有時候好幾天都拖拉,基本的生活衛生都沒做好。拖延症之後就是各種自責,覺得自己很沒用,很想死。
  • 英語熱詞:「拖延症」用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拖延症」用英語怎麼說? 2019-07-31 17:10 來源:天津新東方 作者:姚麗美   」拖延症」英文可以用procrastination表示,而「做事拖拉的人」即「拖延症患者」則可以用procrastinator來表示,動詞procrasti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