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這個部位比砒霜還毒,有人誤食導致腎衰竭,嚴重還致命

2021-01-07 澎湃新聞

不可否認,魚是一種非常有營養的食材,富含蛋白質,專家、營養師都極力推薦大家多吃魚。

然而魚可並非全身都是寶,坊間傳聞魚膽有清熱、涼血、明目之功效,不少人信以為真,極力忍著苦味也要吃下去,殊不知卻釀成了一樁樁悲劇!

魚的這個部位比砒霜還毒!

新聞曾報導,貴州開陽縣有一名男子,食用魚膽後腹瀉嘔吐不止。一開始以為只是腸胃問題,輸液2天不見好轉,最後被轉至大醫院腎內科,被診斷為腎功能衰竭,其實就是吃魚膽中毒。

魚膽中毒,是沒有特效藥可醫治的。如果搶救不及時,可能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甚至致死。魚膽中毒死亡率可高達20%,是僅次於河豚的魚中殺手,魚膽毒性堪比砒霜!

而且魚膽無論生吃、熟吃還是泡酒,都有毒性,都會導致中毒。

雖然並非所有魚膽都有毒,比如烏魚、鯰魚的膽就是無毒的,但大部分魚的魚膽都有毒性,不要隨便嘗試為好。

魚的2種吃法,毀營養還傷肝

烤 魚

做法介於烤與油煎之間,有的商家為了節省時間還會直接進行油炸。

這樣的烹調方法需要使用大量油脂,且高溫下魚肉中的omega-3族不飽和脂肪酸、DHA、EPA、維生素等優質營養成分都會被破壞掉,魚肉蛋白則可能因高溫產生致癌物質。

加上醬料中還含有大量鹽、辣椒,這樣的吃法不僅得不到吃魚的好處,還可能有害。

生 魚 片

還有一些人喜歡吃淡水生魚片,雖然味道鮮美,但也對健康很不利。

淡水魚、淡水蝦、淡水螺中都大概率含有肝吸蟲活囊蚴,生吃這類淡水水產很容易感染肝吸蟲病,每年在廣東省就有數以百萬計的患者。

有些人以為蘸蘸醋、辣椒或芥末就能殺蟲,其實魚片如果沒有完全煮熟,都不一定能殺滅蟲卵,區區蘸料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

肝吸蟲病初期只是引發疲乏、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肝區隱痛等症狀,一些晚期患者還可能出現肝硬化、腹水,甚至引發肝癌或死亡。所以別小看這種寄生蟲感染。

其實吃魚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清蒸或燉煮的方式。

不需要太高溫,不需要太多油脂,新鮮的魚也不需要太重口味,這樣的烹調方式才能最大化利用魚的優質營養。

揭秘吃魚三大問

1.魚眼能明目?

想要達到明目的效果,有三種可能性:提高視力、減少眼疲勞和保證眼部血液供應。能夠起到這三種作用的,有兩種營養素,一是多不飽和脂肪酸,二是維生素A和蛋白質。

這兩種營養素在魚眼中雖然都不缺乏,但魚眼實在太小了,根本不足以對人的眼睛起到作用,專門吃魚眼,還不如吃魚肉,魚肉中這兩類營養素的含量還更高。

所以靠吃魚眼並不容易達到明目效果,只是以形補形的臆想而已,多吃胡蘿蔔和優質蛋白質比較實在。

2.魚頭能補腦?

吃魚能補腦,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魚的營養中有DHA、EPA,都屬於Omega-3 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這種脂肪酸對人的中樞神經和視力早期發育有重要作用,因而能起到一定補腦的效果。

不過,魚身上究竟哪個部位更補腦呢?

很多人認為是魚頭。魚頭的確富含上述兩種營養素,補腦效果不錯,但相比起魚腹,魚頭還略遜一籌。所以吃魚補腦別光顧著吃魚頭,魚腹也不要放過了。

3.魚籽能壯陽?

魚籽營養價值很高,富含卵清蛋白、卵粘蛋白、魚卵磷蛋白、球蛋白等,這些營養素有助於神經系統發育,適當使用是挺好的。不過,有些人認為魚籽能壯陽,大量食用魚籽,可就不太健康了。

一方面魚籽根本沒有壯陽作用,另一方面魚籽吃多了,脂肪、膽固醇攝入過量,會造成消化不良、膽囊負荷增加等問題。何況若誤食鯰魚、河豚的魚籽還會中毒,所以吃魚籽也要謹慎。

延伸閱讀:

魚刺卡喉嚨,別再喝醋吞飯糰了!

吃魚多了,總難免遇到魚刺卡喉嚨的意外。在這裡科普一下,遇到魚刺卡喉嚨時,千萬別用喝醋或吞飯的方法來解決。

醋雖然能軟化魚刺,但需要長時間浸泡,臨時喝醋根本起不到效果,多次吞咽還可能使魚刺刺得更深;吞飯糰則更危險,很容易直接把魚刺擠入食管更深處,甚至刺入黏膜。

被魚刺卡喉嚨,正確的自救方法應該是咳嗽,或用手指催吐,讓氣流或嘔吐物幫忙帶出魚刺,但此法容易損傷黏膜,引發咽喉炎症。

如果有旁人在場,可讓旁人幫忙用湯匙或筷子壓住舌頭,檢查咽喉處,若能發現魚刺則小心地用鑷子夾出。

若上面兩種方法都不可行,就要儘快到醫院取出,以免引發炎症或更嚴重的事故。

參考資料:

[1].烤魚把魚肉營養全毀了!.健康時報,2015-1-9.

[2].4種吃魚方式會讓你短命.光明網,2016-7-11.

[3].被魚刺卡住喝醋?當心要了你的命!急救方法請你收藏備用.健康時報,2018-11-19.

原標題:《魚的這個部位比砒霜還毒!有人誤食導致腎衰竭,嚴重還致命》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男子生吃魚膽導致腎衰竭,殊不知魚膽比砒霜毒性還大
    魚是我們常常吃的食物,魚類營養豐富,常吃魚有很多好處不僅可以促進發育預防哮喘還可以保護視力.降低心臟病風險預防類風溼性關節炎等。而且魚肉富含豐富的蛋白質是豬倆倍。魚的價值這麼高但不是魚提眉所有東西都是好東西,魚膽就是個例外,可在民間有偏方說魚膽可以清熱解火,特別是老人大多知道。
  • 吃魚的禁忌有哪些?魚身上這個部位萬萬不能吃
    魚身上一個部位千萬碰不得,比砒霜還毒,還有4個部位,一定要少吃,最好從今天開始別再吃了!1魚膽長沙市第一醫院急診科主任、主任醫師酈俊介紹,吃魚膽會中毒者幾乎毫無懸念,青魚、草魚、白鰱、鱸魚、鯉魚等淡水魚,其魚膽中含有毒性很強的膽汁毒素,因膽汁毒素不易被加熱和乙醇(酒精)所破壞,因此,不論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成年人一次攝食超過2.5克,就極有可能導致中毒,甚至使中毒者死亡。一條1-2公斤的魚,魚膽就能達到、甚至超過這個劑量。
  • 魚身上的這個部位千萬別吃,有劇毒!快告訴家人
    魚身上有一個部位千萬別吃!它就是魚膽,即便吃下去少量也可能引起中毒基本上每年都會有因不知道魚膽有毒,而導致中毒的事件。但是,為什麼我們前文說的魚「幾乎全身是寶」,而偏偏魚膽就會有毒呢?魚膽為什麼有毒?魚膽汁中還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如組胺、 氫氰酸、膽酸等。這些物質經過人體器官肝、腎代謝後進入血液,會導致腎臟組織和心肌損傷。氫氰酸能抑制多種酶反應,中斷細胞內的化學反應,進而引發細胞變性、壞死;膽酸可破壞細胞膜;組胺刺激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增加臟器毛細血管通透性,導致血漿大量進入組織。
  • 比砒霜還毒!吃了魚身上這部位,阿姨險喪命!很多人都信這個……
    家住廣東東莞的張阿姨信了結果差點丟了命阿姨把4斤大魚的魚膽吃了,結果……張阿姨是湖南安仁縣人,今年65歲,跟著孩子住在東莞。5月27日,感覺視力下降的張阿姨,聽說魚膽對眼睛好,一餐飯裡就把一條4斤大魚的魚膽給吃了。
  • 百合很香,卻是貓咪的砒霜!誤食嚴重可致死,這些植物也別讓它碰
    不僅會引起貓咪上吐下瀉,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導致死亡。貓咪吃草是出於本能及身體不適1、幫助消化肉類一般來說,貓草的植物纖維和植物性維生素,可以幫助貓咪消化肉類和排出體內的毛球,並補充維他命C、礦物質和葉青素。養貓主人可以在家種些對貓咪有益的貓草,有助貓咪消化系統。
  • 這種樹比「砒霜」還毒,毒性堪比五步蛇,在中國有一個霸氣名字
    不過野外並不是只有蛇類才有毒,像一些植物它們的毒性可能跟蛇類相當,就好比如這種名為箭毒木的樹木一樣,它的毒性之猛烈比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砒霜還要毒,可能砒霜殺人還需要一段時間,但是這種叫箭毒木的樹木,它的液體殺人也就短短一會兒就能夠搞定了,以後在野外看到它,千萬記得繞著走。可以說,這種樹比砒霜還毒,毒性堪比五步蛇。而且它在我們中國有一個非常霸氣的名字,那就是見血封喉。
  • 深圳人警惕這些「毒物」,廣東有多人吃後中招,嚴重會致命!
    導致食物中毒。 不同種類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狀也不同,常見的胃腸中毒型的主要症狀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全身無力等,嚴重甚至致死。 斷腸草全株有劇毒,中毒的潛伏期短,主要症狀包括呼吸麻痺、眩暈、言語含糊、視力減退、咽喉灼痛、腹瀉腹痛、口吐白沫、噁心嘔吐等,嚴重可致命。
  • 世界十大最致命生物還包括哪些?
    一旦強大的毒素控制了中樞神經系統,抽搐和癱瘓是常見的,通常隨後是腎衰竭、心臟驟停或完全呼吸衰竭(導致死亡)。杜布瓦(Dubois)海蛇的咬傷是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因為未經治療的叮咬幾乎百分之百地被認為是致命的。然而,由於蛇的棲息地偏遠,尋求治療往往成問題。這反過來又妨礙個人及時尋求幫助,導致大多數蛇咬傷病例死亡。
  • 河豚魚等毒魚引起的食物中毒
    河豚魚又名「純」,俗稱「氣泡色」、「雞抱魚」或「乖魚」,該魚肉味極其鮮美,營養豐富,但因體內肝臟含有劇毒的河豚毒素,人畜誤食後可致中毒,甚至死亡,河豚魚多產自沿海和內河水系。我國和日本、南中國海沿岸各國都有人有「拼死吃河豚」的愛好,所以每年都有多起因河豚魚中毒而死亡的悲劇發生。
  • 這種樹比砒霜還毒,毒性不亞於5步蛇,名字在中國很「霸氣」
    這種樹比砒霜還毒,毒性不亞於5步蛇,名字在中國很「霸氣」文|生戀百家提起「見血封喉」這四個字,大家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孔雀膽」「鶴頂紅」這些毒藥,恐怕有些朋友還會想起砒霜。動物裡面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毒舌了,尤其是「五步蛇」,令人聞風喪膽。
  • 英國公布世界上最致命毒藥名單 炭疽和砒霜上榜
    英國媒體公布了世界上最致命的毒藥名單
  • 因為一串葡萄而引發的狗狗腎衰竭,你怎麼還不長記性?
    前段時間是夏天較為炎熱的時候,所以小編基本上每天都能在寵物醫院看到因誤食而導致腎衰竭的狗狗們,看著狗狗搖搖欲墜的狀態以及主人傷心愧疚的眼淚,小編的心裡也是五味雜陳,所以為了大家能夠更加全面的對狗狗腎衰竭的內容進行了解,從而避免這種情況,小編就主要的為大家整理了以下的知識內容
  • 貓咪誤食布繩,​導致的「貓胰腺炎」痛似刀絞,嚴重會致命
    比如被繩子纏住窒息亦或「誤食」。有時會在某些情況下導致嚴重的併發症,甚至讓貓咪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今日,通過這則由寵愛國際內科、皮膚科專家「項夫」醫生接診的一則「貓的腸道異物、胰腺炎、腎結石病例」病例,希望家長們能夠意識到吃掉繩子的危險。
  • 魚的這個部位不能吃,損傷力極強,一定要處理乾淨
    一說起魚,那真是做法多樣,水煮魚,烤魚,炸魚,煎魚,燉魚,不光吃整魚,就連魚的部位也有單獨的菜式,比如大名鼎鼎的剁椒魚頭,芥末魚皮,就連魚鱗,也有人喜歡吃。記得我小時候,去大姨家,大姨每次做魚都不刮魚鱗,我一直覺得她是懶得刮魚鱗,然而大姨告訴我吃魚鱗美容,我當時還就真信了,但對帶魚鱗的魚還是拒絕的。其實,魚鱗倒是可以吃,確實含有膠原蛋白,但是含量就比較少了,而且膠原蛋白也沒那麼神奇,魚鱗也沒啥美容作用,除非是喜歡魚鱗的口感,否則想補充蛋白質,吃魚肉多好。
  • 帶狗子出門一定要小心誤食這種植物,哪怕接觸都有可能造成腎衰竭
    但是,廣大鏟屎官們出門時一定要注意,有一種植物在野外碰到的話一定要繞得遠遠的,千萬別讓狗子們觸碰,甚至誤食,狗子一旦接觸它以後很可能會致命!這種可怕的植物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金銀花……相信很多人對金銀花的了解僅限於中成藥類,什麼金銀花口服液、金銀花衝劑等等。
  • 十大毒之鵝膏毒素,寄身於蘑菇中,誤食可致命
    肉毒桿菌、蓖麻毒素、炭疽、沙林毒氣、河豚毒素、氰化物、汞、士的寧、鵝膏毒素、毒鼠強,這些物質毒性極強,可以致人死亡,總稱十大毒。如何為害,如何防。今天說說鵝膏毒素。鵝膏毒素是從劇毒蘑菇中分離出來的一種多肽物質,屬於毒傘肽類毒素,服下後可在幾天內損害肝和腎,人會感覺極度疼痛,繼而昏迷,死亡。鵝膏毒素橫行全球,它每年都會造成成百上千人死亡。在歐洲,誤食含毒蘑菇導致死亡的95%是由毒鵝膏所致,在美國、南非、馬來西亞、墨西哥、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也有中毒事件發生。我國鵝膏菌種類相當豐富,迄今為止已記載約100種。
  • [視頻]誤食大肚魚 1死1人昏迷
    前兩天,海南省萬寧市的兩名打工人員,就誤食了一種大肚魚,造成了一人死亡一人昏迷的慘劇。    1.07死者劉某的老鄉吳某告訴記者,當天傍晚,劉某從海邊撿回了一條已經死了的大肚魚,說是要做下酒菜。吳某一看,這魚似乎不像他們平常所吃的魚。    死者的老鄉吳某:我叫他不要吃,他說天下沒有不能吃的魚。
  • 毒藥中的泥石流 什麼鴆毒鶴頂紅斷腸草 在它面前都弱爆了
    誤食斷腸草後應立即以鹼水或催吐劑輔助清胃,然後用綠豆、金銀花、甘草煎熬解毒,並且儘快就醫。儘管鉤吻的毒性猛烈,但在中藥中卻是祛風攻毒、抗炎消腫的良藥,入藥後外用對於麻風溼疹等都有療效。有些養豬人士也會添加適量的鉤吻為飼料,用於防止豬熱病。
  • 野生魚比養殖的更健康?魚有個部位不能吃,丟掉別怕浪費
    其中人工養殖和天然野生魚,形成了兩在幫派,備受爭議。有人認為,人工養殖出來的魚大多都不健康,肯定不如野生魚好。那麼,高價的野生魚,真的比養殖魚營養更豐富嗎?很多人可能都想錯了,一文給你解釋清楚,教你安全健康的吃魚。野生魚與養殖魚,究竟誰優誰好?
  • 魚攤老闆說了實話,最毒的部位並不是它
    吃魚時候,總會發現魚肚子部位有層黑膜,感覺很髒。若是長輩看見了,肯定會讓你把它撕掉,有毒的,吃了不好。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小編去諮詢了一下,附近菜場的魚老闆,學了不少的知識,知道了黑膜是什麼,不能吃魚的哪些也了解清楚了,今天就來告訴大家。魚肚子的黑膜「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