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魚等毒魚引起的食物中毒

2020-12-05 小磊老師

河豚魚又名「純」,俗稱「氣泡色」、「雞抱魚」或「乖魚」,該魚肉味極其鮮美,營養豐富,但因體內肝臟含有劇毒的河豚毒素,人畜誤食後可致中毒,甚至死亡,河豚魚多產自沿海和內河水系。我國和日本、南中國海沿岸各國都有人有「拼死吃河豚」的愛好,所以每年都有多起因河豚魚中毒而死亡的悲劇發生。中毒者搶救困難,死亡率達到食用者50%以上,因此餐飲企業要對河豚魚有足夠的重視。

河豚魚毒素的分子式為C11H17N3O8,是小分子化合物中毒性十分強烈的神經毒素。其主要存在於河豚魚的卵巢和肝臟中,因此這兩部位具有劇毒;其次是腎臟、血液、眼睛、魚鰓和魚皮等部位也具有毒性。新鮮的洗乾淨血液的河豚魚肉可視為無毒,但河豚魚若死後時間較長,內臟毒素逐漸溶入體液而進入肌肉中,也會使魚肉有毒。

河豚魚中毒發病急速而劇烈,食用後幾分鐘即感到手指、唇、舌有刺痛,然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瀉、四肢無力、發冷、指端麻痺等症狀;重者出現瞳孔及角膜反射消失,甚至全身麻痺,呼吸衰竭以至死亡。

我國衛生部門和市場管理部門都曾大力宣傳河豚魚的形態特點及其嚴重的危害性,規定禁止出售河豚魚,一經發現有市售賣河豚魚或幹品,要立即追查其來源,並會同有關部門協助組織銷毀。飲食店也不能應食客要求製作河豚魚菜餚,否則出現問題後,將要承擔嚴重後果。

毒魚類中毒除河豚魚外還有其他一些毒魚,若誤食也會引起中毒,這些毒魚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 肉毒魚類

這是指魚肉或內臟含有毒素的魚類,我國肉毒魚類有20多種,南海產的有:花斑裸胸鱗(肉有毒)斑點九棘鍾(肉有輕毒)、棕點石斑魚(肉有微毒)側牙鯨(肉有輕毒)、白斑笛鰓(肉和內臟均有毒),南海和東海均有產的:黃邊裸胸鱗和斑點裸胸鱗(肉有劇毒)等。飲食業不要選用這些魚類作為海鮮。

2. 血毒魚類

指血液中含有毒素的魚類。魚血中的毒素能被熱和胃液所破壞,所以只要魚煮熟後再食用者均不會出現中毒現象,只有飲用生色血才會中毒。血毒型魚類有江河產的鯉緬和黃鱗。民間傳說生的鱗魚血液能滋補強身,但經動物試驗證實其血清有毒,生飲鱗血者會出現腹瀉、噁心、皮疹、呼吸困難等症狀。

3. 膽毒魚類

指魚膽含有毒的魚類。傳說魚膽有「清熱解毒」、「明目」、「止咳平喘」的作用,因而吞服魚膽以求治病,但卻反而引起中毒。具有膽毒的魚類屬於鯉科,平時食用量最大的青魚、草魚、鯉魚、鯨魚等都屬於此類,這是飲食業常用的魚類,食用烹調前一定要完整的去除魚膽。

最後在這裡小編提醒大家,如果非要食用河豚魚請去專業的餐廳。畢竟;「美食有價、生命無價」。

相關焦點

  • 這種魚含有劇毒,已有人吃它發生食物中毒!
    河豚魚,又稱「河魨」「龜魚」「雞抱」「氣泡魚」「氣鼓魚」等,因其體內含有一種劇毒的神經毒素——河豚毒素聞名。近年來,因食用加工處理不當的河豚魚或誤食含有河豚毒素的食物,造成河豚毒素中毒死亡的情況時有發生。
  • 勿吃河豚魚和毒蘑菇
    本報訊 日前,市食藥監局發布春節期間餐飲消費提示,居民在外出聚餐活動中,一定要注意高風險食品,尤其切勿食用河豚魚和毒蘑菇等含有毒有害成分的食品。請勿食用河豚魚和毒蘑菇等含有毒有害成分的食品。    市食藥監局提醒,大家還要注意個人衛生,養成餐前洗手的習慣,降低「病從口入」的風險。注意餐飲具衛生,就餐前要觀察餐飲具是否經過消毒處理,經過清洗消毒的餐飲具有光、潔、幹、澀的特點,而未經清洗消毒的餐飲具往往有茶漬、油汙及食物殘渣等。
  • 這些食物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顧名思義就是因為使用了受到汙染的食物或者被寄生蟲寄生感染的食物所導致的。食物中毒可能會出現的症狀,有發熱休克噁心嘔吐等症狀,食物中毒一般都潛伏期較短,會突然的爆發,食物中毒往往都是因為我們沒有仔細的去關注我們所吃的食物,是否健康乾淨衛生?那麼生活中又有哪些食物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的症狀?
  • 常見的9種食物中毒
    五、沙門氏菌屬食物中毒   1、病原菌:沙門氏菌屬是很大的一組細菌,其中最常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門氏菌有鼠傷寒,豬霍亂,腸炎沙門氏菌,付傷寒甲、乙等。這種細菌在外環境中的生活力較強。在水、牛乳及肉類食品中能生存幾個月,其繁殖的最適溫度為37℃。乳與乳製品中的沙門氏菌經巴氏消毒或煮沸後迅速死亡。
  • 福建省食藥監局:河豚有劇毒 發現經營河豚魚應舉報
    據福建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河豚又名「鈍魚」、「氣泡魚」等,產於我國沿海等地。雖然其種類很多、肉味鮮美,但是它的某些臟器及組織中均含有河豚毒素,0.5毫克便可致人死亡。在這當中,尤以卵巢毒素最強並較為穩定,即使經過炒煮、鹽醃和日曬等,也不能將其破壞掉。
  • 漁民私自烹飪河豚魚至一男子中毒休克!
    大家都知道,河豚魚是一道極其美味的料理!很多人都很想嘗嘗它的味道。但是,河豚魚既是一道美味料理但如果在烹飪過程中處理不當很容易引起食用者中毒、休克。嚴重點的甚至會危及生命!近日,上海的一名漁夫在為他人烹製河豚魚因此卻惹來了牢獄之災!
  • 一家4人河豚魚中毒 如何預防河豚魚中毒
    9月20日晚,因為誤食一條河豚魚,在沙溪打工的王先生一家人先後出現頭暈、嘔吐等不適症狀,而一雙兒女更因中毒較深,雙雙被送進了兒童重症監護室。23日,記者從市博愛醫院獲悉,經過搶救,哥哥的病情已經好轉並即日可出院,但妹妹仍處於昏迷中。
  • 河豚魚產業調研報告(下)
    在河豚控毒養殖技術攻關方面,中洋集團長期與科研院校合作,根據暗紋東方豚的產毒機理、採用無毒源活餌料和全價配合飼料餵養,從親魚的選擇和良種培育抓起,創造了獨特的「三段養殖法」,營造良好的控毒環境。目前,中洋集團有自已的種苗繁育中心,有8000多條種魚,確保了種苗的純正。
  • 專家提醒清明前後河豚最毒切勿食用
    本報訊(記者皇甫萍)據新華社報導,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西連鎮近日發生了多名村民因進食海魚「雲斑裸頰蝦虎魚」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16人出現症狀,其中1人在送醫院途中死亡。據介紹「雲斑裸頰蝦虎魚」屬有毒魚種,所含毒素為河豚毒素。
  • 人工養殖的河豚魚為啥就沒毒(20140811)
    人工養殖的河豚魚為啥就沒毒(20140811) 2-你知道嗎?人工養殖的河豚魚為啥就沒毒(20140812)
  • 全世界「最毒的魚」無藥可救,一定要小心,趕緊告訴身邊人不要吃
    全世界「最毒的魚」無藥可救,一定要小心,趕緊告訴身邊人不要吃河豚,俗稱"氣泡魚"、"吹肚魚"、"河魨魚"、"蛤乖魚"、"氣鼓魚"(江蘇、浙江)、"乖魚"(廣東)、"雞泡"(廣東)、"龜魚"(廣西)、"街魚"(用閩南話讀)(福建)、"蠟頭"(河北
  • 寧波海曙一餐飲店公開售賣劇毒河豚魚
    河豚魚,味道鮮美,但含有劇毒,越來越多的人都知道這種水產品不僅不能吃,而且不能買賣。不過,海曙區棕櫚灣餐飲有限公司卻在公開售賣河豚魚,寧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支隊在該店查獲河豚魚82條共計33.5斤。  8月22日,執法人員來到該店,發現點菜區的魚缸內,養著很多河豚魚。現場清點,總共有82條,共計33.5斤。
  • 「危險美味」河豚魚正從「灰色地帶」走進陽光裡
    其中,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這兩個品種人工養殖的時間最長,養殖和控毒技術最為成熟。據了解,目前上海市場已有河豚魚製品銷售。在河豚魚養殖解禁前,合作社只能把養好的魚銷往有著河豚魚「消費特區」之稱的江蘇揚中。「那裡河豚魚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家家戶戶都會做、會吃河豚魚。」與河豚魚打了20年交道的合作社經理顧建培說。即便銷售渠道單一,但河豚魚的銷售利潤要比一般魚類高出不少。
  • 養殖河豚魚可上餐桌 河豚毒性最強部位是哪
    「我國沿海常見的河豚魚有40餘種,此次有條件放開的是已經完全成熟的、經過20餘年經驗積累的兩個品種,即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崔和表示。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多部委多方做了工作,研究河魨到底有沒有毒和能不能食用。隨著近些年條件技術純熟,檢測數據顯示,養殖的河魨含有毒素遠遠低於風險值,檢測得到的最高毒素數值僅達30微克。這個數值是非常安全的,可以安全食用。
  • 探訪河豚魚之鄉:河豚能不能吃?
    千百年來,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不食河豚不知魚味,食了河豚百魚無味」「一朝食得河豚肉,終生不念天下魚」。河豚雖是極品美食,但必須控毒養殖,野生河豚含劇毒,決不能食用。近年來,我國河豚魚食用政策的寬嚴一直在變。政策的變化直接影響著河豚魚產業的發展。
  • 現在正是河豚最毒的時候
    也就是說眼下正是河豚魚最毒的時候。 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就河豚魚發出消費警示: 近期是河豚魚產卵季節,此時的河豚毒性最強,也是河豚中毒事件的高發期,市民要特別注意! 引起中毒的主要是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毒素和肝臟毒素。
  • 台州市場現野生河豚魚 傳說做成魚鯗食用無毒
    近日,有網友爆料,溫嶺等地的水產市場上,一些攤販在悄悄銷售野生河豚魚。  河豚魚有劇毒,而且國家明確規定河豚魚是不能流入市場的,攤販真敢賺這「性命錢」?  昨天,記者來到被網友舉報的松門水產品批發市場,轉了一圈,並沒有看到河豚魚的影子。隨後,來到一個攤鋪前,向老闆詢問有無河豚魚,對方馬上有些緊張。
  • 秋天吃海鮮,碰到這種「魚」真不能張嘴,不然腸子都悔青了
    請您明確,河豚魚中的毒素主要存在於「河豚肉之外的卵巢、肝臟、腎臟、眼睛、血液、皮、鰓等組織」,卵巢和肝臟的毒性最為「強悍」;當然,也不能說所有的河豚魚肉都無毒,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正是因為河豚毒素的特殊性,才有了「河豚去毒師」這個職業,只有殺河豚經驗非常豐富的「專業人群」才能將河豚魚的毒素去除完全,之後才能烹熟提供品鑑。
  • 一顆小螺,可要人性命,比河豚魚還毒,這樣的螺類千萬不要嘗
    毒素為一些神經麻醉毒素,一顆小螺,可要人性命,比河豚魚還毒,食用後可能引起頭暈、嘔吐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狀。織紋螺攝食有毒藻類,有毒藻類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主要是工業、養殖及生活汙水的大量排入,造成沿海地區常常發生赤潮,赤潮中繁殖的藻類產生毒素。這說明加強環保建設的重要性,現在沿海地區都在重視生態建設,加強河口生態環境保護,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