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吃河豚魚和毒蘑菇

2020-12-05 中山網

    本報訊 日前,市食藥監局發布春節期間餐飲消費提示,居民在外出聚餐活動中,一定要注意高風險食品,尤其切勿食用河豚魚和毒蘑菇等含有毒有害成分的食品。
    市食藥監局建議,市民外出就餐時應選擇證照齊全、環境衛生清潔、具備良好量化等級的餐廳就餐,推薦到建有「明廚亮灶」的餐廳或者食品安全示範單位及食品安全示範街就餐。外出就餐時,應該注意葷素搭配,營養合理。燒滷熟肉、涼拌菜、生食海產品屬於高風險食品,在外就餐時應選擇具有操作專間和相關加工資質的餐廳進行點餐。另要注意不吃感官異常和未燒熟煮透的菜餚,不吃顏色鮮豔的醃製肉類,慎重選擇熟滷菜、涼菜冷食、四季豆、野生菌等高風險食品。吃火鍋時儘量避免生熟食品堆疊擺放,防止交叉汙染。請勿食用河豚魚和毒蘑菇等含有毒有害成分的食品。
    市食藥監局提醒,大家還要注意個人衛生,養成餐前洗手的習慣,降低「病從口入」的風險。注意餐飲具衛生,就餐前要觀察餐飲具是否經過消毒處理,經過清洗消毒的餐飲具有光、潔、幹、澀的特點,而未經清洗消毒的餐飲具往往有茶漬、油汙及食物殘渣等。儘量選擇分餐方式就餐,減少交叉汙染的風險;在集中聚餐時,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儘量避免用個人使用的餐具在公用的餐盤中夾取食物或為他人夾菜。節日聚餐、公司聚餐,應選擇滿足供餐需求的餐廳用餐。集體聚餐應符合《中山市集體聚餐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超過100人以上聚餐活動應向聚餐所在地村(居)委會報備。聚餐時應按要求進行食品留樣。
    市食藥監局特別提醒,當在餐飲單位消費時發生食品安全問題,消費者要保存好認為存在問題的食物、消費票據等有關憑證。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情況,消費者要及時就診,保存好消費憑證、就診記錄、檢驗報告、剩餘食品、嘔吐物等證據並向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報告,避免因錯過最佳的調查時機而導致食物中毒無法認定。舉報投訴電話:12331或12345。

記者夏亮紅 通訊員黃美霖 責任編輯:新聞編輯

相關焦點

  • 河豚魚等毒魚引起的食物中毒
    河豚魚又名「純」,俗稱「氣泡色」、「雞抱魚」或「乖魚」,該魚肉味極其鮮美,營養豐富,但因體內肝臟含有劇毒的河豚毒素,人畜誤食後可致中毒,甚至死亡,河豚魚多產自沿海和內河水系。我國和日本、南中國海沿岸各國都有人有「拼死吃河豚」的愛好,所以每年都有多起因河豚魚中毒而死亡的悲劇發生。
  • 野生蘑菇別亂吃,有的毒蘑菇致死率高達80%!
    山東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住進ICU毒素導致男孩心臟和腎出現衰竭症狀經記者採訪知其家人是被民間流傳的「土方法」誤導了(認為顏色鮮豔的蘑菇有毒,淺淡顏色的蘑菇沒毒)這種判斷方法是不科學的野生蘑菇毒性難以辨別毒蘑菇又稱毒蕈(dú xùn),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野生蘑菇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長,但毒蘑菇的發生季節主要集中在6-9月,由於部分有毒的野生蘑菇與平常的可食用蘑菇在形態上很相似難以區分,因此容易導致誤食進而引起中毒。
  • 永嘉一家誤食毒蘑菇五人身亡 這17種毒蘑菇請離它們遠點
    還有哪些類似的毒蘑菇,需要我們提高警惕?我們搜集了17鍾比較常見的可致命毒蘑菇,請大家看仔細,勿誤食。  一家六口中僅剩的小潘仍在危險期  醫生說,目前還沒有能治癒的特效藥  「毒蘑菇」事件發生後,潘老伯一家六口的治療安排及接受社會捐款等事情,基本由潘老伯的外甥女黃少榮女士負責處理。  黃少榮說,中毒的六人中,潘老伯和妻子年紀稍大(70多歲),在住院兩天後就去世了。
  • 青島一老人採食毒蘑菇中毒身亡!青島常見白毒傘菌等10餘種毒蘑菇...
    在青島,常見的毒蘑菇有10餘種,市民一定要注意不採不食不賣。上山採摘野蘑菇吃後中毒4月7日中午13時,海慈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名疑為蘑菇中毒患者。患者是一名老年男性,來到醫院時神志還清晰,但是煩躁不安,不能自己控制。這位患者告訴醫生,他在食用野外採摘的野蘑菇之後,幾乎立即出現了喘憋、全身麻木、腹痛、噁心、嘔吐的症狀。
  • 人工養殖的河豚魚為啥就沒毒(20140811)
    人工養殖的河豚魚為啥就沒毒(20140811) 2-你知道嗎?人工養殖的河豚魚為啥就沒毒(20140812)
  • 白雲山對毒蘑菇「有殺錯,冇放過」
    菌物學家提醒,最毒的蘑菇往往長在樹底下,切勿採食。白雲山風景名勝管理局方面表示,對毒蘑菇實行「有殺錯,冇放過」。大樹底下蘑菇最毒近日氣候一度回暖變溼,野外的毒蘑菇開始孳生。今日,中國菌物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李泰輝博士帶著數名研究人員登上白雲山和帽峰山調查,找到了一些能導致胃腸炎的絲膜菌科毒蘑菇,當即摘除,但未發現致命白毒傘等劇毒菌種。
  • 江湖毒物排行榜——毒蘑菇和有毒植物
    江湖毒物排行榜——毒蘑菇和有毒植物 2020-08-17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仙境傳說RO毒蘑菇卡片屬性 毒蘑菇卡片掉落途徑
    仙境傳說RO毒蘑菇卡片怎麼獲得,在哪掉落?毒蘑菇卡片屬性是什麼?今天小編帶來仙境傳說RO毒蘑菇卡片屬性及掉落途徑。 卡片類型 飾品卡片 卡片屬性 可使用技能毒刃Lv.1 獲取途徑 毒蘑菇
  • 《紅色毒蠅傘毒蘑菇》青面獸-協助拍攝
    毒蠅傘(學名:Amanita muscaria),又稱毒蠅鵝膏菌、蛤蟆菌,英文俗稱fly agaric或fly Amanita,是一種含有神經性毒害的擔子菌門真菌,鵝膏菌屬之一。生長環境遍及北半球溫帶和極地地區,並且也無意間拓展到南半球,在松林裡與松樹等植物共生,現在成為全球性的物種。
  • 探訪河豚魚之鄉:河豚能不能吃?
    河豚雖是極品美食,但必須控毒養殖,野生河豚含劇毒,決不能食用。近年來,我國河豚魚食用政策的寬嚴一直在變。政策的變化直接影響著河豚魚產業的發展。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去年末再度重申「禁止食品經營者銷售河豚」。但在2014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員會發布徵求意見函,擬批准養殖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為新食品原料。
  • 寧波海曙一餐飲店公開售賣劇毒河豚魚
    河豚魚,味道鮮美,但含有劇毒,越來越多的人都知道這種水產品不僅不能吃,而且不能買賣。不過,海曙區棕櫚灣餐飲有限公司卻在公開售賣河豚魚,寧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支隊在該店查獲河豚魚82條共計33.5斤。  8月22日,執法人員來到該店,發現點菜區的魚缸內,養著很多河豚魚。現場清點,總共有82條,共計33.5斤。
  • 官方:勿食用勿恐慌
    齊魯網8月15日訊 今天,朋友圈和微信群裡一張關於「海灘發現河豚魚」的通知,經煙臺芝罘區海洋發展和漁業局相關部門核實確認,此通知是真實的
  • 你以為蘑菇越漂亮越有毒?你錯了,這些蘑菇不僅長得醜還有毒!
    有過野外生存經驗的人都知道野外的東西不能隨便亂吃,特別是一些瓜果蔬菜,更不可以隨便食用。特別是野外的蘑菇,更不能隨便食用,且不可拿著那句「鮮豔的蘑菇才是有毒的,無毒的都是樸素型的,也就是說越好看越有毒,越醜越安全」。
  • 一顆小螺,可要人性命,比河豚魚還毒,這樣的螺類千萬不要嘗
    大家好,隨著天氣轉暖,吃螺類等海鮮的人多了起來。最近,在福建泉州,當地正處於織紋螺旺汛期,這種螺類產品比較多。不過,這裡的海洋與漁業部門及時發出提醒,要求市民不要吃這種螺類產品。泉州,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臺灣島。
  • 上月毒蘑菇猖獗毒倒31人 湖南這些毒菇最常見
    2015年,通過「食源性疾病暴發監測系統」顯示,湖南因毒蘑菇導致的事件數、發病人數、死亡數都是最多的,分別佔總數的57.77%、28.26%、84.62%,且基本發生在農村家庭用餐中。 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醒市民,千萬不要隨意採摘、食用野生蘑菇。新湖南客戶端記者採訪專家,為您送上湖南常見毒蘑菇識別手冊。 快跟著專家一起認識這些「惹禍」的野生毒蘑菇吧。
  • 狗狗吃蘑菇也中毒,有時一命嗚呼
    雖然99%的蘑菇沒有毒或者說毒性很小,但那剩餘的1%卻是毒性極高的蘑菇,常常給人類帶來致命的危險,這是一件讓人很糟心的事,畢竟愛吃野生蘑菇的人是那麼多。除了人類以為,動物也深受毒蘑菇的困擾,今天我們介紹狗吃蘑菇中毒的故事。
  • 廈門六月要防水痘流感 雨季恙蟲病來襲別吃毒蘑菇
    原標題:廈門六月要防水痘流感 雨季恙蟲病來襲別吃毒蘑菇 根據我市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數據,結合國際國內傳染病疫情動態,經過廈門市疾控專家會商評估,預計未來一段時期,廈門本地需特別關注的傳染病為: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水痘、流行性感冒;重點預防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包括: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 《紅色的毒蘑菇》鼓上蚤-協助拍攝
    毒蘑菇又稱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實體食用後對人或畜禽產生中毒反應的物種。我國毒蘑菇約有100多種,引起人嚴重中毒的有10餘種,分布廣泛。我國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發生,以春夏季最為多見,常致人死亡。2001年9月1日江西永修縣有1 000多人中毒,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毒蘑菇中毒事件。
  • 阿姨吃了兩塊被毒倒!現在正是河豚最毒的時候
    她也知道河豚有毒,但是蘇阿姨一家認為,只要處理乾淨就沒關係,而且吃了這麼多年,從來沒出現過不舒服的症狀。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以前吃了沒事?現在吃就出問題呢? 也就是說眼下正是河豚魚最毒的時候。 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就河豚魚發出消費警示: 近期是河豚魚產卵季節,此時的河豚毒性最強,也是河豚中毒事件的高發期,市民要特別注意!
  • 三市民吃海鮮後出現中毒症狀 疑為河豚魚中毒(圖)
    本報訊24日晚,市民曲某約好友矯某和吳某一起到位於市區幸海裡某飯館嘗鮮,點了河豚魚等菜餚。半小時左右,三人出現中毒症狀,被迅速送往中醫院。當晚,芝罘區衛生防疫站迅速趕到現場調查。由於搶救及時,矯某、吳某暫無生命危險,曲某仍處於高燒中,目前三人仍在醫院觀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