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4日晚,市民曲某約好友矯某和吳某一起到位於市區幸海裡某飯館嘗鮮,點了河豚魚等菜餚。半小時左右,三人出現中毒症狀,被迅速送往中醫院。當晚,芝罘區衛生防疫站迅速趕到現場調查。由於搶救及時,矯某、吳某暫無生命危險,曲某仍處於高燒中,目前三人仍在醫院觀察治療。
芝罘區衛生防疫站提醒,《食品衛生法》明確規定禁止生產、經營、銷售河豚魚等有毒、有害的動植物食品。近期我市陸續發現市民貪食河豚魚中毒案例,市民應加以提防,切莫圖一時口福,給自己的生命安全帶來危險。(紅兵 振遠 初陽)
河豚雖小巨毒無比 一兩小河豚放倒夫妻倆
誤食河豚放倒一對中年夫妻 妻食用較多仍未脫險
河豚魚公然叫賣 工商:春節期間是河豚中毒高發期
河豚:市場現身食用:慎防中毒
酒樓公開製售河豚被查 有關部門稱慎食河豚
不識毒河豚吃了險喪命 9名外地打工者全部脫險
廣東發出食品安全預警:遠離果子狸禁食河豚魚
河豚: 美味指數: 危險指數:1克河豚毒素能使500人喪命,但「無毒不美味」。河豚肉之鮮美已成中國美食界之「貂禪」,越是危險,越是垂涎。宋人梅堯臣《河豚魚》詩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河豚食客由此更添「風瀟瀟易水寒」之氣概,只是他們在動筷之前,總會先讓服務員試吃,沒倒下,才大快朵頤。東瀛食客亦有此種氣概,他們已經研究出吃河豚的安全做法。中國人的土法是河豚肉+蘿蔔,每年春天,總倒下N個,但在中國永遠會有後繼者。
衛生局衛生監督所日前發布餐飲單位禁用慎用食品建議名單。本名單一部分食品是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禁用,一部分是無規定、但考慮工作實際而列入,所以稱建議名單。
禁用食品(原料):除嚴格禁用《食品衛生法》第九條規定的各類食品外,還必須注意以下要求:
1、非本單位自產的散裝易腐敗直接入口食品,如熟滷菜、涼拌菜、冷加工糕點等。2、非當日加工的涼菜食品,如鹽水雞、醉雞、糟雞等。3、直接入口生食的海產品、水產品,包括海蟄、海產魚、貝類、蝦、蟹,及其熗制、醬制、醃製、冰製品。4、作為原料,已死亡的甲魚、黃鱔、烏龜、蟹、貝類。5、河豚魚、金槍魚、毛蚶、織紋螺、荔枝螺、泥螺、狗肝、鯊魚肝、青魚膽、青佔魚、馬交魚、鮐魚等青皮紅肉魚類、不明野蘑菇、杏仁、琵琶仁、木薯、發芽馬鈴薯、牲畜甲狀腺及其它不明動物的器官、組織和腺體。6、改刀熟食不得作為外送盒飯供應。7、工業鹽、硝酸鹽、亞硝酸鹽。8、剩飯菜。
慎用食品(原料):1、需燒熟煮透的:豆漿、四季豆、扁豆、蝦、海蝦仁、較大的肉、整雞、整鴨。2、需要特殊加工的:白果(去皮加水煮熟煮透後棄水使用)、鮮黃花菜(用開水燙,棄水後燒制食用)等。3、防止有毒有害物質汙染的:水發食品、腐竹、粉絲、狗肉、鹹菜、醬鹽醃臘食品。4、強調洗淨浸泡的:新鮮葉菜、水果等。5、需注意存放溫度和存放時間的:熟肉製品、涼拌菜、色拉、鮮奶製品、鮮奶油裱裝食品、改刀裝盤食品、生鮮啤酒、鮮榨果汁。6、需特別注意防止加工過程工具、用具、操作人員手交叉汙染的有:生家禽及其內臟,鮮蛋、海產品、水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