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世言淑真詞斷腸 我言才女有志向

2021-01-16 唐詩宋詞天地

說起宋代的女詞人,大家腦海中第一個浮現出來的名字,一定是李清照,「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作品傳誦度極高,畢竟「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可不是鬧著玩的。

在宋代,還有另一位女詞人的作品,文詞清婉,藝術上成就頗高,然而其國民知名度卻與藝術成就不相匹配,那便是朱淑真。晚清著名詞家陳廷焯認為,「宋婦人能詩詞者不少。易安為冠,次則朱淑真,次則魏夫人也」,才能被評價為僅次於李清照,可見朱淑真在古典詩詞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覷。

或許,朱淑真這顆遺珠,是因其流傳於世的《斷腸集》中「斷腸」二字所耽誤了吧!朱淑真出身自書香門第,才華橫溢且生性敏感,雖為女兒身,卻有著敢於衝破封建束縛的勇氣。

在少女時代,她對愛情抱有美麗浪漫的幻想,無奈造化弄人,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逼迫下嫁給一個俗吏。朱氏與丈夫的溝通日益減少,皆因此人只熱衷功名利祿,對琴棋書畫一竅不通,夫妻之間幾無共同語言,後來丈夫更是娶妾,令朱淑真心灰意冷。最終其作品被父母焚毀,自己也與寂寞長伴,老死故鄉。因此,她的作品多瀰漫著憂傷、哀愁與孤獨,常見「愁」、「恨」、「斷腸」這樣的字眼。

但在我看來,朱淑真的詩詞呈現出的遠大志向和崇高的人生追求,並不如世人所想像的那種深閨女子的哀戚,反倒有幾分溫婉版「女中豪傑」的模樣。

一、菊花之傲骨:「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菊花開放在秋季,正是百花凋敗之時,菊不與眾多在春天盛開的花卉爭奇鬥豔,反倒是經霜不敗、凌寒不凋,可謂是不走尋常路,獨樹一幟美。無怪乎陶淵明獨愛菊,將菊的淡泊素雅、高潔傲骨與自己不隨波逐流、不同流合汙的高尚情操聯繫在一起。由於陶淵明對菊的賞識與吟詠,使得後世文人亦愛以菊花自比,愛菊詠菊的人很多,朱淑真就是其中的一個。她在《黃花》一詩中寫道:

土花能白又能紅,晚節由能愛此工。

寧可抱香枝上老,不隨黃葉舞秋風。

朱淑真自喻為「黃花」,寧願在枝頭綻放芬芳獨自老去,堅守晚節,也決不願意隨黃葉在秋風中亂舞,失去對自己人身自由的控制和人格的獨立性,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倔強、有原則並且具有反抗精神的女子形象,表現其如同菊花般的高潔與錚錚傲骨,也表達了她對自由和獨立的嚮往。

自古以來,「菊花」是文人偏愛且慣用的意象,多以獨立不倚、高潔不俗的道德人格出現在詩詞中,文人學者常常在創作中託物言志,將個人的高尚情操及美好品質與精心選擇的意象結合在一起,以此表現自己的遠大志向和崇高的人生追求。朱淑真正是藉助菊花的審美內涵抒懷言志,言明立場及自身原則,表達個人的精神追求和自己的人格之美。

二、木樨之脫俗:「一味惱人香,群花爭取當」

木樨一般指的是桂花。桂花的身影在朱淑真的作品中並不算多,但是卻能令人感受到朱氏對桂花的喜愛與讚美之情。如《菩薩蠻·木樨》:

也無梅柳新標格,也無桃李妖嬈色。

一味惱人香,群花爭取當。

情知天上種,飄落深巖洞。

不管月宮寒,將枝比並看。

桂花雖然沒有動人心魄的美貌,但是芬芳撲鼻,沁入人心,足以讓群花黯然失色,頗有些「潤物細無聲」的韻味。更何況在朱淑真的眼裡,木樨是「天上種」,是不懼月宮清冷的仙物,豈是凡花俗草所能相比。

朱氏就如同這桂花,比起可人的麗容,更加重視內在的修養,是由內而外散發出魅力的才女,凡夫俗子沒有資格將之輕視。古代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束縛和壓抑十分沉重,類似「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些不平等的規範比比皆是,婦人更要謹遵「三從四德」,因此大多數女子並無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更遑論深厚的文學素養了。

而朱淑真因自幼受到家庭的薰陶,聰穎智慧,習文有成,才華橫溢,不少男子的能力亦比不上她,故朱淑真對自己的才能還是較為肯定的,性格中多少帶著些自傲的成分,藉助脫俗、有內涵的桂花表達了自己的心志:不與流俗為伍。

三、竹之氣節:「四時同一色,霜雪不能侵」

「歲寒三友」之一的「竹」,是古代詩詞中常見的意象。竹幹筆直高聳,比喻人正直的氣節;竹心中空,比喻虛心、謙虛的優秀品質。除此之外,竹四季常綠,質地堅硬,生命力頑強。故此,不少文人墨客喜歡詠竹,並將竹的特點與自身的品質氣節結合在一起,託物言志。朱淑真也曾盛讚竹,如《詠直竹》:

勁直忠臣節,孤高烈女心。

四時同一色,霜雪不能侵。

朱淑真以質樸直白的語言讚賞竹的高風亮節以及強大的生命力,並與自身「孤高烈女心」相聯繫,傳達出自己同樣具備「霜雪不能侵」的氣節。她與竹一樣,既有外在的秀美,也有內在的風韻。

在另一首詩作《代謝人見惠墨竹》中亦贊道「紛紛桃李皆凡俗,四時之中惟有竹」,可見朱氏對竹讚賞有加。友人所贈的墨竹圖,更是讓她興奮不已,珍之重之。

在外人看似文靜柔弱的外表之下,朱淑真深藏的這顆「烈女心」,折射出多少封建時代裡的女子不願妥協、奮力掙扎的形象縮影,頗有種要與霜雪抗爭的意思,倒是「烈」得孤高又美麗,勇敢又帥氣。即便抗爭的結果不盡如人意,但囿於彼時的社會環境氛圍,封建時代的女子若有此類意識的覺醒,已經實屬不易。這也使得朱淑真的作品在表現常見的深閨之情之餘,還能跳脫出來,進而大膽吐露真實心跡,倜儻剛強的情態躍然紙上。

四、梅之頑強:「梅花恣逞春情性,不管風姨號令嚴」

同在「歲寒三友」之列的「梅」,在歷代詩詞作品中可謂是花中主角,流傳至今的詠梅詩不計其數。在這些作品中,作者賞花即是賞己,詠梅即是詠己,梅花獨有的凌寒盛放、不懼嚴寒的品性,引得無數文人忍不住為其留下筆墨,深情禮讚。朱淑真在《雪》中寫道:

一夜青山換玉尖,了無塵翳半痕兼。

寒鴉打食圍沙渚,凍雀藏身宿畫簷。

野外易尋東郭履,月中難認塞翁髯。

梅花恣逞春情性,不管風姨號令嚴。

表面上看,朱淑真雖則是寫雪,但那白茫茫的蒼雪終究是為了詠梅而服務的。越是寒冷嚴酷的環境,越是襯託出梅花在「風姨」的無情摧殘下,依舊孤芳高潔、傲雪燦爛的姿態,生命力之頑強,精神之皎潔不染,觸動了人們的心。

但詠梅的作品何其多,朱淑真的詩詞又有何新意呢?我們可以看到,在封建時代這個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中,作為女性的朱淑真將個人的際遇跟梅花的盛開凋零聯繫在一起,梅花此時已不是單純的花卉,而是封建女子不屈命運進而勇敢抗爭的化身,甚至可以說,梅花就是朱淑真。

當詩人在進行創作時,將自身情感投注進作品中的意象時,便生發出獨屬於此人的高尚審美情操,以及特別的人格力量。這或許也算是梅花的另一種生命形態吧!

世人常說朱淑真的詩詞「斷腸」,其中多多少少帶有一種在男性佔主導的話語權之下,對女性創作的偏見。

誰說女性只能寫出格局小的閨閣之詞?朱淑真用自己的才華對這個世界扔下硬核宣言:我本志存遠大,奈何為女兒家,總歸不願屈服,筆墨成就佳話!

作者:小柴,喜音樂美食,愛電影品茗,只想快快樂樂過日子,不想唯唯諾諾度一生。

相關焦點

  • 女詞人朱淑真的身世正史語焉不詳,野史說法不一
    素有才女之稱。文友陳二虎兄(筆名紅葉)曾發表過一篇關於朱淑真的文章,敘述了這樣一件事,曾布之妻魏玩也是一個大才女,能詩善賦,初聞朱淑真做得好詩,無論如何不相信,遂擺下一桌佳餚美酒邀朱淑真前來,要親自證實真偽。請她以「飛雪滿群山」五個字為韻賦詩,朱淑真研墨落筆,依韻立撰五絕句。魏玩夫人拍手稱奇。
  • 朱淑真最大膽的一首詞,被道學家貶斥其為「淫娃蕩婦」
    說起兩宋的才女詞人,最為人所熟知的莫過於李清照和朱淑真。李清照自不必多說,千古第一才女、婉約詞宗,其歷史地位勝卻無數男兒。而朱淑真則是繼李清照之後最為傑出的女詞人,其詞悽厲斷腸,令人為之一悲。朱淑真本生於官宦之家,但因所嫁非人,婚姻不幸,一生鬱鬱寡歡。據野史所傳,朱淑真與丈夫分居,另覓情人,後又與情人分手,最後抱恨而終。
  • 朱淑真最特殊的一首詞,既不悲苦,也不斷腸,只有綿綿情意
    今天狗子要介紹的還是南宋最傑出的女詞人朱淑真。我們都知道,朱淑真因所嫁非人,婚後不久便失望抱怨:鷗鷺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依。夫妻不和的生活也讓朱淑真終至抑鬱而亡。朱淑真婚後鬱鬱寡歡,所作詩詞皆悽婉悲苦,讀來令人斷腸泣淚。因而其詩集名為《斷腸集》、詞集名為《斷腸詞》。
  • 朱淑真斷腸詩詞全集(帶賞析珍藏版)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貫籍說法不一,南宋初年,生於仕宦家庭。家境優裕,自小穎惠,博通經史,能文善畫,精曉音律,尤工詩詞,素有才女之稱,與李清照、吳淑姬、張玉娘被稱為宋朝四大女詞人。然而人間豈能有如此極致的完美,縱使歲月默許,紅塵亦有殘缺。相傳因婚嫁不滿,抑鬱而終。
  • 清代大才女的一篇神作,僅56個字共用17個數量詞,才女當真有水平
    那麼這類炫技作品中,有沒有真正的精品呢?有的!比如文壇有幾位大才女的炫技,就炫出了高水平。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東晉蘇蕙的《璇璣圖》,這位大才女的炫技當真是炫出了規格。全詩共寫了841個字,正、反、縱、橫、斜、退字、迭字均可成詩,目前一共發現了3700多種讀法,讓世人好好地感受了一把什麼叫漢字的博大精深。
  • 丈夫另結新歡,才女寫下首詞鬱鬱而終,新歡留下20個字令人氣憤
    宋代才女絕不只有一個李清照!吳淑姬、朱淑真、張玉娘等一個個才女,為宋代詞壇帶來了不一樣的風情。然「自古紅顏薄命,不信人間有白頭」,這些才女卻並不能像書中的才子佳人一樣有個完滿的結局。「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這流傳千年的詩句,或許能道出她們中不少人的心聲,比如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位北宋才女名叫魏玩。與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相比,她的夫君曾布官位更高,一度做到宰相。但這並不意味著身為宰相夫人的魏玩就過過好日子,她被丈夫留在了江西老家,出身名門的她就這樣等了半輩子,也盼了半輩子。
  • 父親棒打鴛鴦,才女偷寫此詩寄給愛人,句句似繞口令卻流傳了千年
    無個性不才女!只有才華,卻沒脾氣的女子,早就葬在了「三從四德」的荒唐禮教下,沒了光彩。而能青史留名的才女,卻個個都是個性張揚之輩。這一點李清照是如此,魚玄機、朱淑真、班昭、蔡文姬也無一不是。面對南宋朝廷的懦弱,李清照的一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讓世人對這位一向以悽美婉約為名的才女刮目相看,這是才女在大是大非面前的節操。面對男子的不屑,魚玄機一句「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讓世人見識了女子的豪氣,這是才女在愛情面前的骨氣。面對女子無法從文的局面,朱淑真一句「女子弄文誠可罪,那堪詠月更吟風」,讓世人見識了女子的不甘,這是才女在爭取自我面前的勇氣。
  • 才女給閨蜜寫了首詞,短短幾句用了24組疊字,被稱「清代李清照」
    雖然在千年文壇,才女的數量比起才子來說少了很多,但歷朝歷代還是出現了一些聲名卓著的大才女,像漢代的卓文君、唐代的四大女詩人、宋代的朱淑真等。所以整體來說,千年文壇出現的才女數量並不少。但不管其他才女如何出彩,都無法動搖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
  • 納蘭容若很斷腸的一首相思詞,句句驚豔,最後四句感動無數人!
    納蘭容若很斷腸的一首相思詞,句句驚豔,最後四句感動無數人!文|小航的紅樓夢「清代三大詞人之一」納蘭容若的愛情,坎坷情感一直是歷年來無數男女傾訴的終點,容若的詞有一種痛點,可以刺痛每一對痴情人。因為大多數都是寫柔情和相思,所以在讀起來很容易感動。
  • 不要與志向不同的人交朋友
    孔子說:「想做一個君子如果不嚴於律己則難以服人,學問之道就不能堅持,以忠信為做人之本,不要和與自己志向不同的人做朋友,有過錯不要害怕改正。完成啟蒙,知道了求學的方向後,就要有更高的目標來要求自己。《論語》中,君子一般和小人相對而言,君子指道德高尚之人,達不到君子標準的則是小人。
  • 詩詞欣賞:(宋)朱淑真,綠楊影裡,海棠亭畔,紅杏梢頭
    替換高清大圖眼兒媚·遲遲春日弄輕柔【宋】朱淑真 遲遲春日弄輕柔,花徑暗香流。清明過了,不堪回首,雲鎖朱樓。午窗睡起鶯聲巧,何處喚春愁?綠楊影裡,海棠亭畔,紅杏梢頭。午睡醒來,聽到鶯兒美妙的鳴叫聲,卻又喚起了我的春愁。這鶯兒卻在哪裡呢?是在綠楊影裡,是在海棠亭畔,還是在紅杏梢頭?【賞 析】朱淑真是中國宋代著名女詞人,與李清照「差堪比肩」,並稱「詞壇雙壁」。其雖家世顯赫,婚姻卻十分不幸,她又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多才多藝的她只能將愁思寄予詞的寫作。詞率性悽清,清空柔媚,感情真摯,情韻俱勝,此詞正是其詞風格的寫照。
  • 才女對聯招親:「雨無門戶能留客」,才子下聯有點尷尬!
    到了五代十國的後蜀時期,對聯才真正的出現,至此,對聯文化才開始興盛,對聯不同於其他文化,對聯可以用來慶祝喜慶,也可以用來談情說愛,甚至抨擊時政,文人調侃都可以用對聯,而正是因為對聯的多樣性和包容性,使得歷代的皇帝對於對聯都有難以言的好感。
  • 才女黃娥,只此一生,只為一人
    黃娥《寄外》石刻這首詩的作者黃娥,明萬曆年間工部尚書黃珂之女,小字秀眉,明大才子楊慎之妻。黃娥畫像婚後的黃娥是幸福的,這對舉案齊眉的夫妻是天作之合,才子佳人心有靈犀,恩愛羨煞世人。黃娥詩作之中難掩對丈夫的款款深情。託物抒懷。以含蓄的語言,巧妙的譬喻,寫下這首《庭榴》
  • 才女上聯招親:雨無門戶能留客;才子巧對下聯,卻視美人如無物
    這種形式直到五代十國才算是發生了改變,真正的對聯也差不多出現在這個時期,但是這時候的對聯作用就比較廣泛了,不僅是可以用來表達志向,抒發情感。也可以用來發洩不滿,抨擊朝廷。當然作為文人展現自己才華,對聯也具有著「撩妹」的作用,古代女子對於有才學的才子仰慕之情,是不輸於我們現在追星的小迷妹的。
  • 王安石說她顏色如花命如葉,一生抱恨常諮嗟 ▏千古才女半生悲
    有一次,蔡中郎給文姬彈琴聽,可不巧,琴弦斷了,文姬隔著一扇門便聽出這是第二根琴弦斷了。蔡中郎不敢相信自己年幼的女兒竟有如此才智,笑她說「你這一定是瞎矇的,不然我再給你斷一根弦,看你還能不能猜出來!」說罷再斷一弦。而文姬胸有成竹辯道:「父親,這次斷的是第四根弦!」這是蔡文姬的第一段佳話。此時,一代才女已經初見端倪。到蔡文姬中年時,第三段佳話因曹操而生。
  • (妄談人生志向,品德修養。)
    凡成大事者,必先立志,三國時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曾言到,「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這裡談到志向,然而欲成事先成人,成大事者,必要有好的德行,它們是密不可分的。德行是在一路的披荊斬浪中慢慢體現和修煉的,德與志並存,先立志才能向前進,有了德才能走得更遠…「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立志需要自信,自信是一切動力的源泉,做一件事,努力了不一定會成功,在這同時還伴隨著機會、機遇,機會是可遇不可求的。
  • 尹志強遺體火化 米雪情緒崩潰哭斷腸(圖)
    連日表現堅強的米雪昨天為摯愛低調舉行喪禮,情緒終於崩潰,傷心哭斷腸,令人心酸。  擁有「亞洲第一中鋒」美譽的尹志強(尹佬)抗癌18年,於大年初三病逝,享年53歲,遺下相戀26年的米雪。昨天,米雪與尹志強親人將按照他的生前遺願,低調舉行喪禮。米雪沒有理會春節辦喪事的忌諱,在尹志強逝世四日後(即昨天),安排其遺體在歌連臣角火葬場火化。
  • 鬥羅大陸91集:貓鷹真身上場,為什麼獲得相思斷腸紅的不是我?
    看點三、為什麼獲得相思斷腸紅的不是我鬥羅大陸動畫91集的第三個精彩看點,就是武魂殿的菊鬥羅了。其實在原著中,這才是菊鬥羅首次登場的畫面,一個極度愛花的封號鬥羅匪夷所思的表現,暫時緩解了大家因為對戰而產生的緊張感。因為菊鬥羅實在太好笑,歪樓歪得太明顯了,畢竟大家當時都使出渾身解數在戰鬥,菊鬥羅卻突然出現來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