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車企第一次嘗試完全不同的「雙車戰略」,相比外資品牌通常擁有兩家合資企業作為承載主體,實施「一車兩款」戰略,中國車企要付出的成本和努力將幾倍於前者。雖然不知能否成功,但邁出這一步已是突破。
「一車兩款」戰略曾是大眾汽車通過南北大眾兩家企業,在中國汽車市場大殺四方的重要手段,此後只要是有條件的外資品牌,紛紛效仿——簡單地改動外觀設計和內飾,只需增加5%~20%的成本,就可能獲得翻倍的銷量和巨額收益。
今年廣州車展前後,廣豐威蘭達、廣本皓影的同臺問世,更是把「一車兩款」戰略推向階段性的高潮。然而,這種方式也造成同品牌的兩家合資公司之間內耗。長久來看,經歷一段新鮮期後,最後總有一家產品會淪為另一家的配角(個別車型除外)。
對於這種「一車兩款」戰略,有實力研發模塊化構架、渠道能力較強的中國本土車企,也在嘗試給出自己的理解和作品。
11月22日,從廣州車展一款新車的預售來看,反饋還不錯。當日,吉利icon迎來全球首秀,吉利汽車預售的2020輛「吉利icon銀河限量版」在15分17秒被訂購完。這種情況似乎與當前中國汽車消費環境格格不入——2019年前10個月,SUV市場銷量同比減少8.3%,尤其是緊湊入門級SUV慘不忍睹。
然而,作為吉利歷時4年打造的BMA構架下第二款產品,icon的超前設計語言、產品功能,與首款誕生於BMA構架的繽越,風格完全不同,但目標用戶群體卻都是年輕人。值得注意的是,繽越已經獲得市場認可,上市以來銷量一直保持單月過萬,累計銷量近15萬輛。
「繽越是我們給年輕人打造的車,但年輕人需要什麼樣的車,需要我們觀察、思考、做準備。」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CEO、總裁安聰慧在與汽車K線交談時指出,繽越可以佔70%的市場,那麼剩下的30%呢?「所以我們再推出一款icon,跟繽越完全不一樣,可能會佔20%市場,這樣兩款車型就佔到90%的市場。」
安聰慧進一步解釋道:有些企業搞「一車兩款」,只是換一換格柵、側門,甚至連腰線都懶得動,這樣第二款車的投資可能只有第一款車的20%,甚至更低,但我們的成本可能要高40%~50%。
雖然這樣會給吉利帶來較高的前期成本,但這樣做差異化更大,對經銷商來說是好事情。目前,吉利品牌擁有G網和L網共約1000家經銷商,在渠道和產品戰略上對標南北大眾和南北豐田。
所以,從長遠來看,安聰慧認為不能讓經銷商相互殘殺,經銷商不賺錢是很大的問題。對於該戰略,吉利經銷商也表示非常認同。「因此我們在符合消費者需求同時,也要滿足經銷商需求,讓用戶滿意,讓經銷商賺錢。」
這也許就是吉利icon從長遠角度來看的重要戰略意義。另一方面,隨著時間推移,汽車市場用戶群體發生了變化,泛90後逐步成為主要消費群體。他們從網際網路中生長起來,也是網絡原住民,所以這輛90%高度還原概念車、採用「科技語法」打造的產品就是要鎖定這些追求未來科技、強調個性價值的年輕人。
據吉利工作人員介紹,icon由國際頂級團隊進行底盤調校,擁有運動、舒適雙模底盤調校,在內飾設計風格上也更加自主、個性化,充滿科技元素,尤其是智能網聯領域,搭載了吉利最新的GKUI系統。
汽車K線認為, 吉利icon是中國車企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嘗試完全不同的「雙車戰略」,相比外資品牌通常擁有兩家合資企業作為承載主體,實施「一車兩款」戰略,中國車企要付出的成本和努力將幾倍於前者。雖然不知能否成功,但邁出這一步已是突破。
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