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吉祥又一村,減貧摘帽記在心。幹部群眾齊上陣,世上少了貧困人。」這是我在歷經多年的駐村工作後,為自己寫的打油詩,也是為自己駐村工作立下的莊嚴承諾。
2016年4月,我被派駐到貓洞鄉吉祥村開展駐村工作,在開展駐村工作之初,為了提高村幹部對駐村工作的認識,凝聚村支兩委力量,我認真思考,仔細分析,對吉祥村做了全面的了解和摸底。
何良平到辣椒基地研究種植工作
兩個月的時間,我走遍了吉祥村的犄角旮旯,摸清了吉祥村的村情及產業發展現狀。同時,深入田間地頭,與群眾談心,了解發展意願,對低保戶、精準扶貧戶做了全面的走訪和調查,172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已深深刻在了我的心裡,也為我日後的駐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016年12月,吉祥村村支兩委組織有學之士,在外工作的領導幹部及企業老闆討論研究吉祥村發展規劃,集思廣益,最終決定在吉祥村修建5米寬,2.25公裡長的入組路,5公裡的機耕道;在吉祥村發展辣椒種植1500畝,擬發展小微企業10戶,專業合作社3家,公司2家。
基地工作人員正在對收穫的辣椒進行挑選
要想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吉祥村必須實施「大手術」,一定要有「大動作」。
為了按規劃實施1500畝的辣椒種植產業,我們以辣椒產業為基礎,築巢引鳳,積極帶領駐村工作組與貴陽老乾媽公司取得聯繫。經過幾番洽談,終於與老乾媽集團下屬公司達成協議:由該公司在吉祥村流轉500畝土地種植辣椒,示範帶動全村農戶種植,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及培訓,並預付種植辣椒所需要的肥料、地膜、種苗等支出,農戶所種的辣椒公司以每公斤1.2元收購。
辣椒豐收村民們在採摘
在吉祥村的產業發展中,我和我的團隊日以繼夜地忙碌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將吉祥村的發展記在腦中,掛在心上,認認真真紮根于吉祥村的泥土地,帶領吉祥村在同步小康的大道上闊步前行。
挑選好的辣椒被裝車運到貴陽
【人物小傳】
何良平,普定縣貓洞鄉吉祥村駐村第一書記。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梅世桂 整理
編輯 趙雨思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