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人力不可違抗。一個日日相見,相處聊天的人,憑空就從世界上消失,相信這是他身邊親戚朋友都無法接受的。雖然人死不能復生,但是它們永遠都活在最親近人的心裡。祭奠先人的方式有很多,特別是在人剛去世時,往往都會舉行一系列的儀式,不讓其悄無聲息的離開這個世界。
中國作為一個傳統大國,在紅白喜事上有很多習俗。農村又是較為封建迷信的地方,尤其在白事上的講究更多。參加白事時,一言一行都很重要,說不好就會有「晦氣」。那麼去農村參加白事時,什麼事應該避免不做?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一、抬棺材時不能說重
農村人去世後,下葬方式一般為土葬。從家中把棺材抬至土葬的地方。棺材是很重的,需要很多人來抬,而逝者的親人在下葬的路上基本上是負責哭喪的,所以抬棺材的往往都是同村的其他人。
棺材很重,路途又遠,所以難免有人會說「很重」「很累」「走的太慢」的話,發些牢騷。但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是對逝者的不尊重。說這些話會讓棺材變得越來越重,大家也會走的越來越慢,反而加重了負擔。所以,如果去抬棺材的話,一定不要有抱怨,這是對逝者的一種尊重。
二、入土回來的路上不能哭
雖然親人去世,是非常令人難過的,難免會讓人忍不住哭泣。哭喪是白事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場喪事辦下來,有很多時候都需要哭喪。但是該哭的時候哭,不該哭的時候一定不能哭。例如,在逝者入土之後,親朋好友在回來的路上是不能哭的。
哭喪是讓逝者知道親友對他的掛念,當然還有其他迷信的說法。但是老話講「入土為安」,既然已經下葬,那就應該讓逝者安靜的離開。另外,在回來的路上也不能回頭,否則逝者的靈魂會難以安息,會跟著親朋一起回家,得不到超生。所以,為了讓逝者安息,切記在逝者入土後回家的路上,一定不能哭,也不可以回頭看,讓逝者安心的離開。
三、這些人最好不去參加白事
因為白事是在祭奠逝者,雖然都是親朋好友,但農村很多人還是覺得白事有些「晦氣」。像小孩,因為其生理結構發育不完全,而且體制本身較弱,村裡老話講,怕小孩子看到什麼不好的東西,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因此,除非有特殊原因,小孩子就不要去參加白事了。
孕婦最好也不要參加白事,怕煞氣傷害到腹中的胎兒。正在升官的人同樣也是,不要讓白事衝撞了喜氣。肯定會有人說,僅僅是去送逝者最後一程,哪有這麼多講究。雖然大家知道這是迷信,但是入鄉隨俗,為了避免傷了鄰裡和氣,大家還是儘量遵循農村的規矩。
以上風俗希望大家一定要了解並做到,參加白事時,一定要以逝者為大。不可嬉笑,也不可穿著過度豔麗,一言一行都要足夠尊重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