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大力支持企業開展畜禽自主育種

2020-12-04 瀟湘晨報

「十三五」省級財政每年安排1575萬元用於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我省大力支持企業開展畜禽自主育種

從2010年至2020年,我省擁有的國家級生豬核心育種場從1家發展到4家,在省級種豬場認定方面,由於加大了審核監管力度,省級種豬場從高峰時的40多家優化為目前的14家,具備了開展種豬場引進品種本土化選育和省內聯合育種的能力

(記者郝東偉)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近年來,我省通過引導宣傳,鼓勵大型養殖企業積極開展優秀畜禽新品種的創新與開發工作,建立政府引導、企業為主體、科研單位參與的創新機制,充分整合資源開展畜禽種業創新與開發,畜禽種業創新機制初步建立。

「十三五」期間,我省大力支持企業開展自主育種,省級財政每年安排1575萬元用於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據了解,從2010年至2020年,我省擁有的國家級生豬核心育種場從1家發展到4家,在省級種豬場認定方面,由於加大了審核監管力度,省級種豬場從高峰時的40多家優化為目前的14家,具備了開展種豬場引進品種本土化選育和省內聯合育種的能力。

日前,記者走進張家口大好河山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種豬繁育基地。由於管理科學,防疫措施跟得上,這裡的每頭種豬豬崽膘肥體壯,成為市場搶手貨。

「豬育種是整個生豬供應鏈條的最前端環節,技術含量很高。」該公司總裁閆學軍介紹,豬育種包括育種方案制定、核心群組建、生產性能測定、遺傳評估、選種選配等多個環節。為做好豬育種工作,他們從2016年以每頭大約1萬元的價格引進了加拿大系原種豬1000多頭。如今,大好河山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形成了完整的種豬繁育體系,每年可提供高品質種豬20多萬頭。

位於安平縣的裕豐京安養殖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豬養殖和種豬繁育為主的企業。早在1999年和2010年,該公司先後兩次從國外引進斯格配套系原種豬800頭。2012年,又從美國引進杜洛克、長白、大約克原種豬350頭。如今,裕豐京安形成了斯格配套系和杜、長、大兩大種豬繁育體系,年可生產種豬8萬多頭。

為何養殖企業紛紛從國外進口原種豬?閆學軍告訴記者,養豬企業獲得優質種豬的方法有兩種,一是自主育種,二是直接進口。但前者周期長、投入多、見效慢,一般養殖企業就選擇直接進口,我省在生豬生產中的種豬資源主要也是依賴進口。

以農為本,以種為「芯」。如今,畜牧業的競爭已演變為畜禽良種的競爭和基因資源的競爭。業內專家指出,在原種豬高端領域,由於缺乏系統的自主育種能力,導致豬種多年來對外嚴重依賴,造成「引種-繁育-退化-再引種-再繁育-再退化」的尷尬局面。

近年來,加大引進種豬的消化吸收本土化培育能力,建立起完善的種豬培育體系,已成為我省大型養豬企業的重要工作。裕豐京安積極開展豬育種工作,加大對種豬繁育體系投入力度。大好河山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傳統育種和全基因組選擇育種方式,探索嘗試自主育種。

【來源:邯鄲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河北省大力支持企業開展畜禽自主育種
    從2010年至2020年,河北省擁有的國家級生豬核心育種場從1家發展到4家,在省級種豬場認定方面,由於加大了審核監管力度,省級種豬場從高峰時的40多家優化為目前的14家,具備了開展種豬場引進品種本土化選育和省內聯合育種的能力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近年來,河北省通過引導宣傳,鼓勵大型養殖企業積極開展優秀畜禽新品種的創新與開發工作
  • 聚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之農業領域——七大農作物育種 畜禽重大疫病...
    本項目的實施將建立水稻、玉米、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品種分子設計信息系統和高效育種技術體系,形成大量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發明專利及技術標準,推進優質高產抗逆與資源高效利用育種的相關理論與技術創新,顯著提升我國作物育種技術自主創新能力。通過培育推廣突破性新品種,大幅提高作物單產,降低生產成本,大幅度減少農藥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節約水資源。
  • 回首自主育種之路,看康普森生物如何「霸佔」70%市場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升畜禽養殖業的綜合競爭力,國家相繼出臺了多項相關政策,強調加快突破農業關鍵核心技術,組織畜禽良種聯合攻關。作為國內農業基因組檢測領域的佼佼者,北京康普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普森生物」)自主開發了多款適合中國種質資源選育的基因組檢測產品,打破了國外對優質種質資源的壟斷。
  • 國家(四川綿陽)生豬育種創新中心在綿成立
    該創新中心是根據國家生豬種業發展規劃布局,由綿陽明興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牽頭,四川鐵騎力士實業有限公司、四川大北農農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全省六家大型生豬龍頭企業聯合發起成立,由國家生豬產業體系崗位專家、四川農業大學李學偉教授任中心負責人,是全國率先成立的生豬育種創新中心。
  • 育種技術的新寵——全基因組選擇,正在改良豬肉的肉質
    隨著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全基因組選擇技術,在豬的育種工作中開展規模化的應用,成為人類最新發明的育種技術中的一款新利器。 什麼是全基因組選擇?在動物育種工作中,對肉質的測評有一套完整的評審步驟,如測定的數據包含肉色、大理石紋、PH值、系水力、肌肉脂肪含量、滴水損失等複雜的指標。 育種學家對即將上市的商品豬開展大量在線測定,得到其DNA晶片信息,再通過晶片追溯這些商品豬與其父母代的親緣關係,建立「晶片系譜」。通過「晶片系譜」,我們吃的商品豬與開展育種工作的種豬之間就建立起了聯繫。
  • 遼寧:下發通知保障畜產品有效供給嚴禁盲目限制飼料畜禽及其產品運輸
    2月3日,我省下發通知,明確要處理好防控疫情和生活物資保障的關係,嚴禁盲目限制飼料、畜禽及其產品運輸,不能影響飼料加工、肉雞屠宰等畜牧企業正常生產。通知要求,必須保證飼料生產原料能夠及時運送到飼料廠,各類飼料能夠及時運送到養殖場,畜禽養殖場達到出欄體重的生豬、肉禽等能夠運送到屠宰廠,相關畜禽及其產品能夠運送到市場。各地要積極主動協調解決畜牧企業在運輸過程中遇到的各類難題,保障疫情防控期間飼料及其原料、獸藥、畜禽及其產品調運順暢。
  • 我校畜禽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圖文)
    郭忠 攝影  本網訊 10月27日,教育部科技司組織專家對我校建設的「畜禽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項目進行了驗收。  專家組由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孟安明為組長,中山大學教授、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陳瑤生,國家家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院副所長楊長鎖,農業部畜禽遺傳資源與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院研究員李奎,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馬月輝,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奶牛研究中心主任仲躋峰,北京華都峪口禽業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
  • 品種選育量佔六成 企業已成中國育種創新主體
    保障糧食安全要從種子抓起  種業發展在國家農業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研發推廣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良品種,才能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主要農作物水稻、小麥、大豆都是自主選育的品種,自主選育品種佔種子市場的總體份額達到95%。蔬菜自主選育品種也比5年前上升了7個百分點達到87%。種業市場規模達1200億元左右。
  • 農業農村部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科群召開2019年度學術年會
    吳興宏代表吉林省農科院向蒞臨本次會議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表示歡迎,並對各同仁,各兄弟單位多年來對吉林省農科院畜禽產業發展建設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介紹本次會議特別增加了3位特邀專家學術報告交流環節,強調使用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條件建設資金購置的設備或設施要實現共用、共享,提出加強學科群內部實驗室、觀測站間的交流與合作的管理,以問題需求為導向開展學科群各單位的協作。他希望各實驗室、實驗站對比任務書提出問題,利用本次會議一起協商,一起交流,為下一步「十四五」的規劃再上一個臺階。
  • 畜禽特色養殖助推科技精準扶貧
    如今,保和雞養殖產業正逐漸進入標準化、規模化的發展軌道,也使扶貧工作隊開展的「企業 + 基地(合作社)+ 能人 + 貧困戶」扶貧模式發揮出更大的成效。這不僅給養殖戶創收、貧困戶脫貧裝上了加速器,還培養了一批養雞能手。
  • 滇南小耳豬、茶花雞…我省對47個畜禽品種開啟「省級保護模式」!
    滇南小耳豬、茶花雞…我省對47個畜禽品種開啟「省級保護模式」!2020年5月29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以下簡稱《目錄》)。《目錄》首次明確了我國畜禽遺傳資源涉及的物種種類和範疇,在動物分類學「種」的層次上共收錄家養畜禽33類,其中豬、牛、羊、雞、鴨、鵝等傳統畜禽17類,梅花鹿、珍珠雞、水貂等特種畜禽16類。
  • 山東省畜禽養殖糞汙處理利用實施方案
    一、畜禽養殖糞汙綜合利用現狀  (一)畜禽糞汙產生情況。  1.畜禽養殖量大。我省是畜禽養殖大省。  (二)大力推行標準化清潔生產。  1.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組織環保飼料研究開發。積極推廣飼料科學配方、新型飼料添加劑、分階段高效飼養技術,提高畜禽生產效率,降低汙染物排放量。完善技術、設備的組裝配套,引導大型奶牛場和養豬場不斷完善精細化管理制度,採用先進適用生產技術,加強養殖全程監控,提高生產管理水平。
  • 科學網—聯合育種,讓肉牛「牛」起來
    當年,我國成立了國家肉牛遺傳評估中心,開展全國肉牛生產數據收集、肉牛遺傳評估和結果發布工作。 組織機制的創新 據統計,目前我國有國家級核心育種場38家,核心育種群達2.14萬頭。 肉用西門塔爾牛育種聯合會理事長耿繁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雖然近年來我國肉牛育種相關工作正有序開展,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良種覆蓋率低、品種對外依存度高等問題仍制約著肉牛種業的發展。 例如,除西門塔爾牛外,引進品種幾乎不能自主供種,每年花費大量資金從國外進口公牛、胚胎和凍精。
  • 我國生豬育種如何從根兒上解決豬業「種慌」?
    長期以來,由於我國多數的育種企業同時也是養殖企業,產業鏈式的發展模式基本上造成了「優質種源大多為自身企業所用」的現象,並且由於競爭的關係,國內的核心育種場之間多數彼此間基本無關聯,這都導致了國內育種工作的數據信息難以共享。育種資金投入不足。
  • 吉神黑豬正式成為國家審定畜禽新品種
    日前,農業部發布公告第2637號,根據《畜禽新品種配套系審定和畜禽遺傳資源鑑定辦法》的規定,由吉林省精氣神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吉神黑豬經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通過,且公示期滿無異議,由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頒發畜禽新品種證書。
  • 吉林:山黑豬品種通過國家畜禽新品種現場審定
    10月22日,從撫松縣傳來喜訊,經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專家現場評審,吉林精氣神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山黑豬,通過國家畜禽新品種現場審定。,了解育種、養殖等情況。當日17時,在山黑豬品種現場評審會現場,山黑豬品種技術創新工程領導小組組長、吉林精氣神有機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秀坤作了山黑豬品種審定技術工作報告,報告圍繞山黑豬產業政府支撐情況、培育背景、育種目標、培育過程及結果、雜交利用、配套飼養技術、山黑豬的存欄情況、山黑豬產業化開發、育種成果的創造性及先進性與發展規劃等方面進行了匯報,介紹了山黑豬的培育及產業發展工作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