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城第一場大雪來了,天寒地冷:印軍步槍被凍,印軍燒開水煮步槍

2021-01-09 騰訊網

近期,從斯利那加通往拉達克的Zojila Pass公路開始下大雪了,這是一條非常危險的道路。我們可以從照片看到,這已經是第一場大雪了,周圍都是盤山路,而且路況很差,印軍運輸卡車就在盤山道上緩慢前進。

實際上拉達克主要特點就是高山,北面是喀喇崑崙山,南面是喜馬拉雅山西段。境內主要是海拔6000米的拉達克山脈,而且還是一個斜著的川字,因此,整個地形支離破碎,地形地貌非常複雜。導致交通極為封閉,同時,在這些高山山區,還有很多河流,這些河流非常湍急。

最有名的河流就是什約克河,拉達克語意為"死亡之河",它發源於錫亞琴冰川南側的中央裡莫冰川。而且還是一個爪字型的流向。夏季水多,秋天經常乾涸,冬季冰凍。因此進入拉達克地區的交通基本上只能依靠公路,而公路只能沿著河谷修建,且實際出口只有印度河谷一條路。

因此,這條交通線非常危險,同時,道路修建畢竟差,基本都是單行線,而且沒有護欄,現在再開始下大雪,這條道路就更加危險了。

對於印軍來說,還有一個非常大的麻煩,就是步槍。印度軍隊的英薩斯步槍在低溫條件下,非常容易故障。從照片看,印軍正在給幾把英薩斯步槍加熱!印軍英薩斯步槍採用透明塑料彈匣,好處是可以看到彈匣還有多少子彈,缺點就是天氣寒冷的時候,就容易炸裂,容易出現部件損壞或破裂的現象。

因此,印度山地部隊的英薩斯步槍在高寒高海拔地區的可靠性非常低,從照片來看,印軍在使用鐵桶燒熱水,給幾把英薩斯步槍加熱,否則,在太冷的時候,這種步槍就會發生很多讓人根本無法理解的故障。說白了,就是設計,製造,零件加工,裝配工藝全都不過關造成的。而且,這麼多年,都沒有改進和升級,該有什麼毛病,到現在還有。因此,印度著急向阿聯訂購93000支突擊步槍。

沒錯,印度現在還在向阿聯訂購步槍,印度的步槍研發和生產水平,還不如阿聯。這就是現在印度軍工的現狀,包括,印度汽車工業也是如此。

現在拉達克的氣溫在夜間已經下降到了零下10-15度,第一場大雪已經降臨,印軍煎熬的時候,已經到來了。實際上,在零下十幾度的山區,每天住帳篷,就算帳篷是加厚了的,每晚寒風當中,在海拔5000米山區睡帳篷睡袋,這其中的煎熬,也是可以想像的。從10月開始,印軍必然出現大量病號。下一步考驗印度的是醫院夠不夠了。

相關焦點

  • 列城深夜降溫,數萬印軍困守壕溝:印軍空投上萬個煤油爐取暖
    據《印度防務新聞》網站,印度XIV軍團前後勤主管,退休的少將Amrit Pal Singh表示,現在在克什米爾相關地區,有近20萬印軍和支援人員。但是,這裡大部分都是支援和後勤人員,駐紮在拉達克山脈西面。如果真的在拉達克山脈東面部署那麼多人,印軍後勤保障根本無法支撐。
  • 大雪封山後勤補給中斷,列城醫院人滿為患,印軍司令開始撐不住了
    知情人士稱,進入10月份以後,拉達克地區的氣溫開始驟降,突如其來的大雪封住了印軍列城一線的後勤補給線,位於列城的醫院裡面已經人滿為患,住院的士兵多是被凍傷的。印度陸軍副司令的言論,說明其一線部隊已經開始撐不住了,如果禦寒物資不能及時到位,印軍士兵還會出現更多凍死凍傷的情況。
  • 拉達克地區大雪封山!列城醫院凍死者激增,印軍開始從班公湖撤離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5日的報導稱,拉達克地區從14日開始大雪封山,印度氣象部門已經預測此後兩天該地區將會有惡劣天氣來襲。目前,斯利那加至列城的NH-1戰略公路已經因為降雪而關閉,何時能夠重新開啟還是一個未知數。
  • 印軍高調展示美棉衣和步槍,宣稱贏得美國支持,開始主導邊境局勢
    印媒高調展示美棉衣和步槍,宣稱贏得美國支持,開始主導邊境局勢!美國緊急提供的11000套棉衣已經到位,並且配發給了部分印軍士兵手中。同時印軍從美軍購買的大量步槍也開始到貨,不少印軍士兵已經開始配備。在印軍獲得了美軍棉服和步槍之後,印軍進行了高調展示。
  • 中印邊境印軍士兵剛從美國獲得「極寒天氣服裝」和新式步槍 趕緊在...
    【大軍事消息】中印邊境印軍的新裝亮相了。印媒11月3日報導說,在中印邊境的印度軍隊,已經從美國獲得了一批「極寒天氣服裝」(extreme cold weather clothing),數量是6萬套,在所謂的「拉達克地區」,一線士兵已經穿上這種防寒服。後續還將有3萬套到貨。這些服裝將幫助印軍承受嚴酷冬季的考驗。
  • 拉達克印軍配備防彈衣,換裝7.62大威力突擊步槍:適合峽谷山地戰
    因此,印度陸軍決心為邊境印軍更換武器,訂購72400支西格紹爾突擊步槍和9萬支CAR-816型卡賓槍。報導援引印度軍隊的說法稱,SIG716型7.62毫米口徑步槍的交付工作將在1年內完成,目前正按照印度國防部的「快車道國防採購」規程進行採購。
  • 印媒:列城氣溫即將降至零下30℃,印軍仍考慮增派一萬兵力,還要擴建...
    開往邊境地區的印軍運輸車隊 報導稱,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印度國防部此次計劃增派的1.2萬人的部隊在抵達列城東部地區後需要先花費一定的時間熟悉當地環境,以便於在必要的時候直接進行作戰部署
  • 列城突發地震,交通線被擠壞,印軍基地後勤物資或大面積受損
    印度媒體消息,印度高原軍事重地列城在一周之內發生了4次地震,最高級別為5.4級。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山體滑坡,部分交通線被損壞。莫迪政府正在對地震損失進行統計,同時儘量減少地震災情對印軍基地後勤物資運輸的影響。
  • 高原暴雪突襲邊境印軍!士兵硬綁繩子放哨,一不小心就被吹走墜崖
    印軍士兵自拍的視頻顯示,漫天的暴風雪中,印軍士兵放哨,大雪幾乎已經填平了壕溝,狂風裡的印軍士兵抖個不停,站都站不穩。 後勤保障困難也打亂了印軍的部署節奏。大雪封山後,印軍通往邊境僅有的戰略公路,陷入中斷狀態,這也導致印軍物資供應出現問題。
  • 中印邊境,印軍要重用「雙峰駱駝」
    《今日印度》:印軍將使用雙峰駝在「拉達克地區」進行運輸巡邏 據報導,印軍將在「拉達克地區」東部使用雙峰駱駝。由於該地區地形險峻,雙峰駱駝可被用於巡邏和運輸物資。報導稱,使用駱駝的計劃於3年前制定,並在中印在邊境實際控制線(LAC)對峙期間被決定開始實施。
  • 邊境局勢再次惡化,印軍精銳揮師北部高原,大批特種部隊奔赴前線
    近日印度軍隊再次做出危險舉動,大批精銳部隊調轉槍口揮師北上北部高原邊境,顯然,巴基斯坦未能完全拖住印軍主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印軍此次調動的多支精銳部隊中,印度陸軍的「拉什特裡亞步槍隊」格外引人注目。
  • 印軍自殺率為何居高不下?看他們的吃穿秒懂,軍迷:簡直如同飼料
    對此,國內網友們進行過多場激烈討論,分別列出印軍自殺率居高不下的原因,讓我們可以知道近些年來印度軍隊內部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網上多數軍事分析人士和軍迷認為,印軍自殺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印軍之中貪汙腐敗嚴重,然後是印度軍人本身在國內的社會地位比較地下,再次則是他們執行的任務壓力導致。
  • 印軍深夜零下五十度棲身雪坑,恐畫虎不成反類犬
    近日,有媒體公布了一張印軍士兵的特殊照片,照片中的印軍士兵是印度山地部隊的一員,隨部隊駐守在邊境拉達克地區海拔五千米左右的錫亞琴冰川,由於近日一場暴風雪來襲,此地的氣溫已降低到了零下50度。而照片中的這名印軍士兵由於連一個最基本的容身帳篷都沒有,所以只能身處簡易雪坑過夜,在凜冽寒風中難以入眠最終木呆呆地坐起身來。
  • 印軍在邊境部署「駱駝」,我軍用無人機給戰士們送外賣,氣不氣?
    根據印度媒體的報導稱,該計劃早在3年前就已經開始規劃,目前第一批飼養的駱駝將會在6個月內交付印度陸軍。不過和印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解放軍在整個喀喇崑崙山脈的所有前沿哨所已經開始推行無人機"送餐",以確保每一位戰士都能定時吃上熱乎飯菜。(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飼養的雙峰駱駝,印軍計劃用這些駱駝來運送補給)動物作為士兵參與人類的戰爭其實古已有之。
  • 印媒:印軍將在中印邊境地區「部署」雙峰駱駝,以用於物資運輸和巡邏
    據報導,印軍將在「拉達克地區」東部使用雙峰駱駝。由於該地區地形險峻,雙峰駱駝可被用於巡邏和運輸物資。報導稱,使用駱駝的計劃於3年前制定,並在中印在邊境實際控制線(LAC)對峙期間被決定開始實施。《今日印度》稱,雙峰駝生活在海拔超過12000英尺(約3657米)的「努布拉山谷」中。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將在列城飼養這些駱駝,以確保駱駝的數量滿足印軍需求。
  • 班公湖地區印軍陣地,出現一種神秘建築物:酷似白色半圓形飛碟
    在班公湖南岸,有一個DBO機場,是印軍在拉達克東部地區最重要的補給基地。這座機場位於,「道拉伯格玉爾地(也叫鬥拉特別奧裡地)」。這裡也是班公湖附近印軍最重要的戰略補給基地和重要支點。    印軍高原施工能力低下,一般只能依託天然平坦地形來開機場。兵力部署也往往圍繞野戰機場展開。DBO機場就是印軍一個重要的戰術支點。從整個地形來看,通過了班公湖,就是道拉伯格玉爾地?DBO機場。
  • 拉達克暴雪凸顯中印差距:印軍「放棄抵抗」,我軍3天清通運輸線
    去年12月30日,印度斯坦時報透露,印軍在拉達克山區的道路沿線連續發生5.1級和5.3級的地震,山體滑坡和雪崩瞬間切斷了什約克河谷公路。而這條長達二百多公裡的狹窄河谷公路,是拉達克首府列城通往德桑平原和DBO軍事基地的唯一一條生命補給線。為了搶通列城到德桑平原的運輸線,印度軍隊正在什約克河谷奮戰,由於積雪混雜了地震滑坡的泥沙和石頭,他們不得不用雙手來挖,靠肩挑人抬清理障礙。
  • 印軍承認已支撐不住,前線部隊大面積減員,撤兵已成唯一選擇
    據印度「防務論壇」網站11月30日報導,印度陸軍第14軍團前軍長帕努-辛格中將透露,印軍前線部隊頭號敵人其實是高原的惡劣極寒環境,當地駐軍出現了大面積的非戰鬥減員傷亡,實際上已經支撐不住,在這種情況下,儘快撤兵已經成了唯一的選擇,否則時間越長的話,印軍遭受的損失也就會越大。
  • 列城持續大雪,物資奇缺,印度邊防軍還要咬牙堅持?
    印度官方已經承認,在列城附近駐紮了22萬印度邊防軍,雖然印度後勤部隊在緊鑼密鼓地運輸物資,但是禦寒設備依然不能滿足前線需求。現在已經進入了秋季,還有時間窗口,不過,今年的大雪比往年來的更早一些。在列城地區,已經連續5天大雪紛飛,個別時候還是雨夾雪,印度邊防軍還能咬牙堅持多久? 據印度Swarajya Ma網站消息,為了讓邊防軍熬過冬天,印度軍方加緊採購各種禦寒設備,從全球購置極地帳篷,能夠保暖的大型貨櫃,以及半永久式房屋。
  • 印軍戰機趁夜大舉出動,沒到邊境就遭雷達鎖定,巴:再無秘密可言
    印度空軍近期向克什米爾的列城、斯利那加等前線機場部署了大批戰鬥機、武裝直升機和重型直升機,這些俄制和美制戰機定期在克什米爾東南邊境空域進行戰備巡邏,但基本只限於白天。據《今日印度》7月7日報導,當地時間6日深夜,上述基地的印軍戰機趁著夜色掩護大舉出動,計劃對列城以東空域展開巡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