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中俄聯姻是權宜之計,還是真的志同道合?

2021-01-08 觀察者網

中國人是最喜歡以史為鑑的民族。毛澤東在領導中國革命戰爭的實踐中,曾靈活運用有2500年歷史的《孫子兵法》;與孫子大約同時期的孔子,為後世留下了儒家思想,它至今仍然是中國社會思想的核心。

所以,當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時,他對古代歷史符號的借用並不讓人意外。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一帶一路」通稿裡寫道:「2000多年前,亞歐大陸上勤勞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條連接亞歐非幾大文明的貿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後人將其統稱為『絲綢之路』。」 引用悠久歷史來支持新學說一向是中國人的長項。

這裡的新學說是「多極化」,也就是世界是由(或應該由)多個具有吸引力的極組成。與之相對的是(由美國或西方主導的)「單極」世界。

多極化是種政治思想,但它的含義遠不止大國關係。它否認世上存在某種萬流歸宗的理想文明。因為世界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歷史,所以不同人民對生活、自治和謀生有不同的想法。各國的歷史都值得尊重,不存在所謂「正確的」通往未來之路。

歐亞主義是一種從歷史中復興的思想。近期的歷史研究重現了幾乎被世人遺忘的古代絲綢之路。已故的美國社會學家珍妮特·阿布-盧格霍德提出,從13世紀到14世紀之間,在蒙古強權的庇護下,西北歐和中國之間存在八條相互重疊的「商貿線路」,它們構成了當時的世界體系。

阿布-盧格霍德認為,在舊有商貿線路的基礎之上,西方建立了帝國主義;伊斯蘭教跨越了地理和政治邊界;中國和印度的移民也走向世界各地。

如今,經濟和政治的發展來到了一個重要關頭,歐亞大陸有機會從歷史的沉睡中覺醒。2008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以及中東地區的政治災難,使西方放低了過於自信的姿態。與此同時,歐亞大陸的兩大潛在建設者——中國和俄羅斯——似乎開始追求共同的利益,至少表面上是這樣。

中國恢復「蒙古主導之世界秩序」(觀察者網註:作者用了Pax Mongolica這個詞)的動機十分明確。中國過去靠向發達國家出口廉價商品的增長模式已難以為繼。西方經濟受長期停滯的威脅,貿易保護主義情緒不斷上升。而且,雖然中國領導人了解經濟從投資與出口轉向消費轉型的必要性,但這樣做可能產生國內政治風險,將對執政的共產黨提出嚴峻考驗。重新調整投資和出口方向,朝歐亞大陸腹地開拓或許是另一種選擇。

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生產從東部沿海地區向西部內陸省份轉移。新絲綢之路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未來中國製造業的天然出口。發展「一帶一路」,運輸和城市基礎設施都需要巨額投資。降低運輸成本將開闢新的貿易市場,這一點與19世紀沒有什麼不一樣。

俄羅斯也有經濟動機去開發歐亞大陸。作為現代化和經濟多樣化嘗試失敗的國家,俄羅斯至今仍主要依靠出口石油產品換取進口製成品。中國為俄羅斯的能源提供了一個可靠且不斷擴大的市場。要挖掘歐亞大陸的經濟潛力,就需要建設巨大的交通項目,這有助於俄羅斯重振蘇聯時期工業工程的雄風。

截至今年,俄羅斯、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已經加入了歐亞經濟聯盟。倡導者認為,這個含有防務元素的關稅同盟是各國出於自願原則組建的經濟和政治聯盟,它以歐盟為藍本,朝著恢復蘇聯疆域邁出了新的一步。這個項目旨在拔除西方冷戰「勝利」後插在該地區的尖刺。

俄羅斯的官方輿論對歐亞經濟聯盟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相互滲透與融合」表示期待,其構建的「大歐亞共同體」將保障「俄羅斯和中國的共同鄰國安全穩步發展」。5月8日,普京與習近平在莫斯科籤署合作協議,計劃成立一系列中俄合作政治機構、投資基金、發展銀行、貨幣體系和金融系統,以服務於連接中國與歐洲、中東和非洲的廣大自由貿易區。

這個夢想的現實性如何?俄羅斯和中國都覺得自身處於美國及其盟國的「包圍圈」中。中國以晦澀的語言表達了它的反霸權目標,是確保「不同文明之間的寬容」,並尊重「各國選擇的不同發展模式」。

而俄羅斯方面,自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普京明確地提高了反美調門,認為烏克蘭是西方幹涉俄羅斯內政的典型例子。增進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在政治和安全問題上的強化協調,將減少中俄受外界幹擾的脆弱性,並發出信號:世界強國的新中心正在崛起。

中俄這兩個老對手曾在中亞爭奪權力和影響力,如今卻共同尋求將西方勢力擠出該地區未來的發展圖景,這或許也算得上西方政治家非凡的「成功」。美國拒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改革方案,阻撓中國獲得決策影響力;阻止俄羅斯加入北約,錯過了將中俄拉入單一世界體系的機會。這使得中國和俄羅斯不得不在對方的陪伴下尋找新的未來之路。

中俄之間的權宜聯姻是否會產生長久的同盟——或者像索羅斯判斷的那樣,將對世界和平造成威脅——都還有待觀察。在哈薩克斯坦,勢力範圍問題已經顯現出來;而且中國一直在雙邊協議中儘量多佔俄羅斯的便宜。不過,中俄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拌拌嘴,也好過忍受西方的「教誨」,至少目前來看是這樣。

(觀察者網楊晗軼譯自《世界郵報》)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中俄跨國婚戀展:海參崴聯姻行
    俄羅斯姑娘幾乎都是舞蹈天才,只要音樂聲起,無論旋律是古典的還是現代的,俄羅斯姑娘都會即興跳上一段美麗的舞蹈。活動現場最耀眼的兩位姑娘安吉麗娜和達吉亞娜,她們是俄羅斯遠東國立大學的學生。聯姻是最好的文化交流問起金鑽婚姻的林總為什麼會做中俄跨國婚介服務,他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林總原來從事的是俄語翻譯工作,經常來俄羅斯,尤其是遠東這邊。通過接觸和細心的觀察,雖然不像網上傳聞得那麼誇張,但俄羅斯確實存在女多男少的問題,有些在中國人眼中條件非常不錯的適齡女孩子居然也不太好找結婚對象。再加上中國適齡男性比女性多,這個生意非常有前景。
  • 中俄聯姻傳佳話 吉林舒蘭有個「俄羅斯新娘村」
    中俄聯姻的美滿結局,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從一九九六年開始,舒蘭市小城鎮四合村的農民大部分都去了莫斯科。據四合村黨支部書記趙景森介紹,四合村現有六百五十戶共兩千多人,其中,在莫斯科經商的農民就有七百人。  趙景森說,在莫斯科經商的村民,一年少則掙五六萬元人民幣,多則上百萬元。四合村村民周克勤一家四口人,在出國前,全家人均年收入不足一千元。
  • 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才幸福
    可跟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是最幸福的一件事情吧!她也許是和你喜歡同一個明星,喜歡同一件事物,又或許是你們都喜歡小動物。張若昀和唐藝昕的愛情是很多女孩子羨慕的愛情吧,張若昀最終還是娶了他備忘錄中的女孩。我還記得我每次刷到他們的視頻都被甜一臉時的感受。
  • 中俄元首關於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10周年聲明
    條約汲取了長期以來中俄關係發展的有益經驗,以及公認的國際法準則,成為當代兩國關係的基礎性國際法律文件。條約充分體現了中俄兩國人民睦鄰友好的深厚歷史傳統和兩國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    條約確定以平等互信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作為中俄關係模式,這至今仍具有現實意義。
  • 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多重要,你知道嗎?
    今天是2019年2月27日,是一個還不算太忙的兔兔,今天的兔兔上課、看書、準備考證,但還是會想起你們這些人,不知道兔兔不在有人想兔兔嗎?兔兔今天想講述的就是:在3月23日,也就是前兩三天發生的事情。晨陽接下來我們就聊聊到底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多重要。
  • 「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首個中俄地方合作園區在青島啟動
    李夢 攝   中新網青島4月21日電 (記者 胡耀傑)4月21日,「中俄地方合作園(青島)啟動儀式暨2018青島中俄地方合作交流活動」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國際經濟合作區舉行。  據悉,中俄地方合作園(青島)是首個在「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啟動的中俄地方合作園區,中俄雙邊將在此展開多元化創新合作。
  • 親歷中俄邊界談判
    經過中俄雙方長期不懈的努力,中國外長李肇星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於今年6月分別代表中俄兩國政府共同籤署了「互換《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批准書的證書」,標誌著中俄長達4300多公裡的邊界線走向以法律形式全部確定下來。  作為中俄聯合勘界委員會中方副首席代表,本文作者回顧了中俄邊界談判前前後後,並批露了作者所參與的幾次談判過程中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
  • 激發地方合作熱情 對接中俄發展戰略——來自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
    新華社哈爾濱2月7日電題:激發地方合作熱情 對接中俄發展戰略——來自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開幕式的觀察  新華社記者孫奕、許正  「中俄兩國都處於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重要時期,發展藍圖高度契合,地方合作大有可為
  • 走訪中俄東段邊界之二:中俄邊界談判歷經40年
    走訪中俄東段邊界之二:中俄邊界談判歷經40年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趙嘉麟報導 距離黑瞎子島最近的黑龍江省撫遠縣邊防大隊工作人員近日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電話採訪時指出,2004年《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籤定後,中俄雙方於2005年6月開始就黑瞎子島勘界做一系列的準備工作,今年6月下旬將開始新一輪的實地勘界,勘界預計將持續到2007年。
  • 中俄邊界遺留問題解決
    新華社黑龍江撫遠電 中俄雙方昨天在黑瞎子島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國界東段界樁揭幕儀式」。中國外交部大使趙希迪和俄羅斯外交部一亞局副局長馬雷舍夫共同為中俄界樁揭幕。兩國外交、國防、公安等部門及地方代表共同出席了儀式。
  • 中俄是文明交流與對話的典範
    在此形勢下,屬於不同文明類型的中俄兩個大國,正在用實際行動促進雙方理念溝通、文化融通、民心相通,用事實證明,文明可以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鑑而豐富。中俄兩國正以對話而非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方式,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首先,中俄兩國已成為「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世界文明交流典範。毋庸置疑,中俄在文明起源及文化特性上存在差異。
  • 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你會更快樂
    有句話說,不論你承不承認,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就是會更快樂。細細想來,說的還真是這麼一回事。志同道合,無論對友情,還是愛情,都同樣適用。簡友星月說,前行的路上,遇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人,該有多重要?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共同的奮鬥目標,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你才會覺得在前行的路上不再孤獨。他會給你溫暖,你也不會太累。無需客套寒暄,在一起自在無比。畢淑敏曾說:我很喜歡一個詞,叫做「志同道合」,人們常常以為這句話是指事業,我覺得寫與婚姻更妙。彼此三觀一致、志向相合的人在一起生活,該是多麼美妙。
  • 中俄邊界談判,如何解決爭端?
    無論是外交工作還是其他工作,只有胸懷國家利益,同時具備對人類、對世界、對未來的責任意識,才會產生成就事業的無盡動力,即使有時候困難重重。大國風範:知之非難,行之惟艱——專訪資深外交官、原外交部檔案館館長魯桂成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壇坫周旋、折衝樽俎,只是對外交斡旋的一種形容,實際上並不足以描述外交鬥爭的波詭雲譎。
  • 我國最靠北的大學,有著「中俄之窗」的美譽,是很多學子的夢想
    它就是有著「中俄之窗」美譽的黑河學院。之所以說黑河學院是最北的大學,主要也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它是位於黑龍江的黑河市,與俄羅斯的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是中俄邊境線上唯一一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黑河本就是個邊境城市,與俄羅斯交往很密切,目前中俄大橋也正在建設中,以後的交通肯定是更加便利的。
  • 中俄邊境,俄軍哨所無人把守,那中國解放軍每天是對誰敬禮的?
    說到中國的小夥伴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俄羅斯了,中國和俄羅斯作為鄰居,兩國在互相幫助下發展十分迅速,不管是經濟方面,還是軍事方面雙方都給了彼此很大的改善意見。
  • 中俄貝加爾湖聯合科考圓滿結束
    中俄貝加爾湖聯合科考圓滿結束     中國和俄羅斯的科學家29日在此共同宣布,兩國的首次聯合科考――中俄
  • 21日,川普對中俄同時出手,第二天,中俄果斷聯手幹了件大事
    川普同時對中俄兩個世界級大國下狠手,將美方政客的剛愎和瘋狂暴露得淋漓盡致。同一時期,比埃斯珀還「忠誠」於川普的米勒主導五角大樓對中俄雙方的挑釁同樣令人髮指。12月22日,美軍「麥凱恩」號驅逐艦擅闖我國南沙島礁附近海域,遭我人民軍隊果斷驅逐。此前不久,「麥凱恩」號還闖入俄彼得大帝灣領海線2公裡外,被俄軍強攆出境。川普當局已完全視國際法如無物。
  • 中俄邊界問題徹底解決
    永做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  兩國元首回顧了建交55年來雙邊關係發展的歷程,一致認為,堅持睦鄰友好是雙方共同的方針,開展戰略協作是兩國的戰略選擇;一致同意,遵循《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原則和精神,不斷充實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內涵,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一致表示,採取切實措施落實好《〈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實施綱要》,永做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
  • 樂享孤獨,在孤獨中尋找志同道合的人
    當今自媒體的高速發展,我可以在不同的平臺勇敢的表達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就會不約而同的出現。人在表達自己的觀點的同時難免和其他的觀點碰撞在一起,贊同或者不贊同,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因為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屬於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無法強迫別人去接受或者去適應,我們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改變自己對整件事情的看法。
  • 中俄邊界聯檢議定書及附圖生效
    新華社聖彼得堡11月7日電11月7日,中俄總理第二十一次定期會晤期間,兩國政府就國界聯合檢查發表聯合聲明。全文如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中俄國界第一次聯合檢查成果的聯合聲明(2016年11月7日聖彼得堡)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以下簡稱雙方),根據2006年11月9日籤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於中俄國界管理制度的協定》的有關規定,於2011年至2016年開展了中俄國界第一次聯合檢查(以下簡稱聯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