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弱的人和強壯的人,哪個得癌的風險低?醫生作答,很多人想錯了

2021-01-11 骨科大夫時代

體弱的人和強壯的人,哪個更容易得癌?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體弱的人,因為體弱,身體對抗外界細菌和病毒的能力就會下降,自然就更容易生病了。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也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身體不是很好,患有疾病的人,常年吃藥,最後壽命比較長,但看著強壯很健康的人,一生病往往就是大病。這好像跟之前的結論矛盾了,體弱和強壯,到底哪種人得癌風險低?下面具體跟大家說說這個問題,很多人或許想錯了答案。

不管是塗若還是強壯的人,生活中總有部分們比較長壽,也有的人經常生病、不行被查出癌症,因此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自己的具體身體健康情況來分析。

首先,我們要走出一個誤區,強壯並不完全等於身體健康

很多人都認為一個強壯的人,身體也會更健康,但其實,人體內有多個系統和器官,身體強壯,可能只能說明某些部位比較好,比如肌肉有力量,但不是所有的病變都能通過肉眼觀察到。強壯、很少生病的人,有可能體內已經出現了疾病,只是隱匿性較強,比如說癌,並不是所有的癌症都有癌前病變,有些平時身體看著很棒,但突然檢查可能就會查出大問題來。

一般來說,強壯的人,若符合下面幾個條件,身體或才是比較健康的,得癌風險較低:

心肺功能好——心率在正常範圍內(60-100次/分),肺活量也正常(成年男性在3500-4000毫升、女性在2500-3000毫升左右)。心臟功能好,血液就能及時被輸送到各個部位,肺功能好,呼吸會更順暢,身體自然更健康。

睡眠好——強壯的人,若睡眠質量也比較好,說明體內的神經系統比較健康。睡眠時間能得到保證,身體就能得到很好的修復,人也會更有精神,免疫力和抵抗力也會比較好。

為何有些體弱、「老病號」,壽命往往更長?

這可能跟他們的心態多少有一定的關係,有一種或多種疾病,對於疾病的態度會有變化,對自己的身體情況也會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會注意調節情緒,保持一個好心態,以免加重病情。而有些強壯的人,可能會比較自信,覺得身體非常健康不會生病,但當疾病敲門時,自己就會非常恐慌,心態容易崩潰。

老病號也比較注重身體的保養,即便是病情控制住了,很多人也會聽從醫生的建議,定期去檢查與保養,在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上,也會做出改變,不會跟以前那樣,依舊熬夜、節食等。

得癌風險低的人,往往沒有下面幾個特點,看看你有嗎?

肥胖:在一定程度上,肥胖會增加患癌機率,比較容易得跟心血管有關的疾病。什麼程度算肥胖?可以計算一下自己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若結果在18.5-24之間,就是比較健康的體重,超出24,就要注意了。

經常吃滾燙的食物:趁熱吃不完全對,超過65度以上的熱飲或食物,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到致癌物的名單中了,如果經常吃滾燙的食物,容易增加患癌風險。食管黏膜容易受到刺激,長此以往,便會增加食管癌變的機率。

不體檢:體檢是預防癌症的一種方法,能夠及時發現一些癌前病變,比如胃炎、惡性結節等,就能早點幹預,避免最後發展成癌,得癌風險會大大降低。但若不體檢,甚至身體頻繁出現同一種不舒服,也一直硬扛著不取檢查,這在無形中則大大增加了風險。

這三個特點,若你沒有,值得祝賀,但哪怕只有一個,也要引起重視,及時調整。體重若超標,要多運動、管住嘴,適當減重,以前從不體檢,以後要養成定期體檢的良好習慣,或能減少一些隱患。

總的來說,體弱的人和強壯的人,不好斷然地說誰得癌風險低,通過以上的具體分析,想必大家也有所了解,不論是哪一種情況,都要注意,學會預防,不能抱有僥倖心理。得癌風險低的人,通常沒有上述三個特點,希望你也沒有。

相關焦點

  • 為何身體強壯的人會突然確診癌症,體弱的卻不會?
    前段時間,小九在讀者群發起提問:身邊有沒有平時很健康的人,突然查出癌症的事例?沒想到很多讀者深有同感:@莊稼遊擊隊:我剛送走了一位同事,身體非常強壯,五十二歲,肺癌走的。
  • 為何強壯的人會突然得大病,體弱的人反而命更長?醫生正面解釋了
    醫生解釋道:並不是身體好的人就不會得癌症,凡事都會有例外。 為什麼平日強壯的人會一病不起? 體質好不能和健康劃上等號,單純體質好不足以抵禦癌症侵襲。
  • 奇怪現象:強壯的人易得癌,體弱的反而活很久?醫生直接解釋了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些身體強壯,平日看似很健康的人突然在醫院查出了癌症,甚至不久後就去世。而一些從小體弱多病的人,仍然好好地活著。很多人想不明白,不常生病的人難道不是免疫力很強嗎?
  • 為何身體強壯的人會突然得大病,體弱的人卻能長壽?與什麼有關?
    人們對此越來越重視,會抽空去鍛鍊自己的體魄,保證自己有一個強壯的身體,但是有這樣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大家,為啥有些平時看著很強壯的人,一旦生病了就會是大病,而平時看著瘦弱的人卻沒什麼大礙,並且相對而言更加長壽呢,這種現象到底藏著哪些秘密呢。
  • 得癌後,不能吃發物?醫生坦言:該忌口的不是豬牛羊,別吃錯
    很多的癌症患者在患病之後,在飲食上面要特別的注意,醫生會告訴患者在飲食上儘量以清淡為主,少吃油膩、膽固醇高、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尤其是發物要少吃。發物是什麼,具體有哪些內容?的癌後就不能吃發物了?發物我們可以片面地理解為引發某種疾病,誘使某種疾病更加嚴重的、再次復發的意思。
  • 浙江人最容易得這6種癌
    浙江人最容易得的6種癌,如何預防和治療,看這一篇就夠了!我國平均每分鐘,就有7人被確診為癌症,4人因癌症死亡。在不少人眼裡,一旦被癌症俘獲,人生就意味著清零,以至於國人談癌色變,成為心結。很多人會問,現在全民補碘,海鮮裡富含碘,沿海地區居民吃海鮮較多,浙江人需要吃碘鹽補碘嗎?補碘會不會導致甲狀腺癌高發?水碘在10微克每升以下為碘缺乏地區,而浙江省外環境平均水碘含量為2.42微克每升,是名副其實的缺碘省份。浙江居民碘營養70%以上要靠碘鹽補充。
  • 很多人不知道:25歲和70歲,中風的風險一樣大!如何預防?
    說到離死亡最近的病,很多人的第一反映都是癌,但你知道嗎?有最新調查表明,中國人死亡原因排名第一的,其實是中風!近40%的中國人可能會中風。說到這,很多人表示中風不是只有老年人才會得的嗎?跟我沒關係,那你可能真的想錯了。
  • 跑步好處多,但晨跑和夜跑,選哪個更好?醫生直言:很多人選錯了
    跑步好處多,但晨跑和夜跑,選哪個更好?醫生直言:很多人選錯了導語:現在人們的健康意識不斷提高,全民進入運動健身狀態。跑步是一項不錯的有氧運動。堅持跑步可以促進身體血液循環提高人體代謝功能,而且長期堅持跑步還有利於改善心肺功能。所以跑步非常利於身體健康。
  • 身邊人得癌症,會傳染給自己嗎?醫生:警惕四種癌,傳染可能性大
    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那麼「倒黴」被癌細胞纏上,但是還是有一些人不幸中招。癌症的到來,不僅僅傷害的是身體,還可能會傷害到親情。
  • 得癌之人都後悔吃過它,快點提醒家裡人看!
    我想我之所以患上癌症,肯定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累積的結果。」于娟反思以前不該晚睡,不該亂吃…其實,我們不應該等到悲劇發生時再去後悔,下面這幾種食物,雖然不是毒藥,但卻是已經得癌的人應該反思的名單,我們要引以為戒,切勿再犯!
  • 人得了癌症,壽命還有多長?醫生:做好三件事,或能實現與癌共存
    很多人在查出癌症以後心裡是絕望的,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中,癌症基本上等同於死亡,活不長的,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在臨床上有近30%的癌症是可以被治癒的。得了癌症,壽命還有多長?跟三個因素是有關係的。第二、癌症的種類癌症種類不一樣,惡性程度也會有所差別,對人身體傷害也不一樣。比如甲狀腺癌,一般發展得比較慢,治癒效果是不錯的,很多甲狀腺癌患者經過治療以後會活得比較長。而像一些惡性程度高的癌症,比如胰腺癌,發展速度快,患者在確診以後就已經在中晚期,治癒效果差,死亡率較高。
  • 得癌後,的確有該忌口的食物,可並不是豬牛羊,不要吃錯了
    相信每一位癌症患者都會有這樣的疑惑,得癌後是不是不能吃羊肉、牛肉,也不能吃海鮮這類發物。豬牛羊在人們往常的印象中屬於發物,患上癌症後就不能再吃了,會加重病情。患癌後確實要忌口,但不是忌豬牛羊,而是其他的食物。
  • 「人只要一直活著,就一定會得癌」
    絕望」的帖子「人只要一直活著,就一定會得癌」一切只是時間問題只要你活得足夠長……危言聳聽?呵呵,此前連專家都是這麼說的▽「人要活到80歲的話,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機會得腫瘤,這個概率是很高的。人的一生中什麼年齡段最容易得腫瘤?
  • 六姐弟3人同患一種癌!出現這種症狀千萬當心,尤其是女性…
    這個過程中,她還感覺到醫生給自己扎了3針,她知道,他不是扎不準,而是為了結果更精確。而且標準操作的穿刺,並不會導致癌細胞轉移(可以說概率比中彩票還低...)儘管如此,看著玻璃片上的組織碎屑和小瓶裡的基因稀釋液,張阿姨心裡還是有種說不出的滋味。「當時只希望沒事就好。」
  • 「人狠話不多」的「癌中之王」—胰腺癌,最容易發生在8類人身上
    沒記錯前幾個月還見他在小區散步呢,挺好的呀。」 「說是胰腺癌,發現沒多久人就沒了……」 胰腺——腹部深處有一個非常不顯眼的小器官,卻是人體的第二大消化腺,掌握著消化與調節血糖的兩大特權。
  • 26歲查出癌前病變!這是癌症的最後一道防線!可惜很多人沒重視!
    小青便去詢問醫生,接受建議後又做了陰道鏡檢查,結果醫生說是已經宮頸癌前病變了。小青一聽,慌了:「癌前病變?是不是就是宮頸癌?可是我之前沒有什麼不舒服的表現啊,醫生,我才26歲,我不想死啊!」 癌前病變其實是一種病理學的診斷,它是一個雙向環節,可能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也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就是說,癌前病變是個可控甚至可逆的狀態。
  • 歸脾丸,補中益氣丸,哪個養脾胃好?很多人會選錯,醫生給了建議
    所以很多人在發現脾胃有了異常之後,都是會想到吃藥來治療的。歸脾丸,就是臨床上用來調理脾胃的藥,不過也有人用的是補中益氣丸,那麼想要調理脾胃,到底是選擇歸脾丸好?還是補中益氣丸比較合適呢?很多人可能都選錯了,大家來聽聽醫生的建議吧!脾虛這個概念其實聽起來是比較籠統的,如果真正想要分清楚的話,還是需要通過辨證分析清楚地,根據自己實際的脾虛類型來對症服藥的。
  • 每個人患癌概率都是22%,但這8類人風險比別人還高很多倍!看看有沒...
    很多人都「談癌色變」,我一輩子到底會不會患癌?估計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其實每個人一生中得不得癌都是有概率的。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曾發布的《2014年研究解析中國腫瘤流行病譜》顯示,如果按照平均壽命74歲計算,人一生中患癌概率都是22%。
  • 洗衣液和洗衣粉到底哪個更好?絕大部分人都想錯了
    今天要和大家說的是家家戶戶都要用到的洗衣粉和洗衣液到底哪個好?我想這也是每個家庭的女主人想要知道的答案。那今天小編就要和大家分析一下。在很多年前還沒有出現洗衣液的時候,大家用的都是洗衣粉和肥皂,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洗滌用品誕生了,那麼現在我們就來說一說,洗衣粉和洗衣液到底哪個洗衣效果會更好,哪個更不傷手。帶大家來扒一扒。
  • 常年吃米飯和常年吃饅頭,哪個對身體更好?或許很多人都吃錯了
    常年吃米飯和常年吃饅頭,哪個對身體更好?或許很多人都吃錯了 時間:2021年01月06日 16:05:09&nbsp中財網   導語:我們在吃飯的時候,無論有什麼美味佳餚,山珍海味,也不能不吃主食,常見的主食就是饅頭或者是米飯。由於南方和北方的地理環境差異,很多南方人更偏向於米飯,而北方人則偏愛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