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地瀘州憑兩江舟楫之利,扼川滇黔渝要衝,從來商賈雲集,歷代市井繁華。古有詩人蘇東坡在瀘州邀明月醉美酒,留下了佳釀飄香自蜀南,且邀明月醉花間,三杯未盡興猶酣。的豪句。而楊慎則以江陽酒熟花似錦,別後何人共醉狂。又以瀘州龍泉水,流出一池月;把杯抒情懷,橫舟自成趣。表為人雅致。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樓紅處一江明。張船山描述了文人雅士齊集酒城瀘州以酒歡趣的情景。近代也有遊客璀璨明珠熠生輝,老窖飄香譽八方之感嘆!瀘州是老窖之鄉,是名聲在外的中國酒城。當我真實地生活在酒城之時,就深深地感受到了瀘州是泡在酒裡繁華在酒裡的一個城市。瀘州因瀘州老窖而有著酒城的美譽,瀘州的人也如同老窖一樣熱情。離城三裡,酒香猶存。瀘州沒有象成都那樣佔平原魚米之鄉的天時地利,瀘州也沒有象重慶山城後起之秀的富饒,但瀘州的酒文化可謂歷史悠久,尤其瀘州人對酒文化的貢獻,卻是不能忽視,也不可小覷的。
傳說,公元225年諸葛亮屯軍瀘州古城江陽,適遇瘟病流行。他叫人採集草藥百味製成曲藥,用城南龍泉水釀製成酒,令軍民飲之以避瘟疫。在民間瀘州老窖龍泉井的傳說更是代代相傳,傳說一位善良的老樵夫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每日出沒於深山採藥。一日晚歸,忽見白、黑二蛇相鬥,白蛇弱小黑蛇粗大。老樵夫心想,人間恃強凌弱以大欺小之事屢見不鮮,未料蛇中亦有此事,於是揮斧將黑蛇砍死。返家時天色已晚,途中忽見一線光明,循光而去則見一座宮殿,一白髮白髯白袍長者自稱君龍,將老者迎入殿中設宴擺酒,醉中分別並贈美酒一瓶。樵夫醉歸,將抵家時被門口井欄絆倒,懷抱的美酒亦掉入井中。樵夫頓時醒來,忽覺井中酒香撲鼻。從此樵夫改行以釀酒為生,這井水釀出的酒清冽甘爽、遠近馳名,這就是後來的瀘州老窖龍泉井。到了明朝一位姓舒的舉人用龍泉井水釀製曲成功,始舒作坊,這便是瀘州老窖制曲的傳說。
歷史變遷,歲月滄桑,多少灰飛煙滅。而在瀘州至今保存下來的1000多口窖池中,年歲在百歲以上的就有400多口,其中舒聚源、溫永盛等明代老窖池都在400多年以上。它們自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年)開始使用,數百年曆經歲月洗禮,未曾損壞改建,一直保持著原始的風貌,堪稱我國釀酒史上的奇蹟。這400多年的瀘州老窖池,1996年就被相關部門確定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此外,這400多年的老窖池還作為世界文化遺產載入了吉尼斯記錄。說起這些酒文化,瀘州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因為國寶窖池就是瀘州活的文物,散發著的不僅是酒香,更有酒文化氣息。
古代的文人墨客約聚瀘州把酒當歌;天下梟雄車頓於此以酒長嘆;而今天人們舉家親朋遊玩於此以酒慶聚;個人清閒涉足於此以酒抒情。物境不同、心緒不同、方式不同人文卻一脈相承。溶入瀘州這個大家庭,你馬上就會知道瀘州人愛酒、釀酒、品酒、敬酒。有朋自遠方來,先是美酒奉上再談佳餚佐酒。紅白喜事高朋滿座,酒是主打曲目,而能喝善勸又是瀘州人的待客之道。酒席上瀘州人來者不拒,飲之不醉,醉後不亂。滿大街但見三兩知已聚首,更要一醉方顯其情深。當舊友久別重逢,你來我往推杯換盅間暢所欲言,酒中自有真情在。即便無人相陪無菜佐酒,亦見大排檔上一人一杯,一桌一椅,聽著竹葉沙沙,歸鳥啾啾,獨酌獨飲,好不快活。
在酒城裡走上一圈,我發現酒已不是瀘州男人的專利,瀘州女人也善飲,溫語淺笑間,略一揚杯,酒已下肚,含著嘴角淡淡一笑,灑脫地亮出杯底,那份優雅不懂愛酒的人是學不來,也妒不去的。不少瀘州女人比男人更能喝,而且酒量更大。女人天生帶著七分酒量。然而酒中巾幗沒有濫飲,她們用特有的敏銳分場合看人事,時而淺酌算是敬意,時而半斤對八兩表達誠意,因人而異因時而異。讓我這個來自紹興酒鄉的醉仙佩服得五體投地!如果說成都女人是甜膩的米酒,重慶女人是典雅的紅酒,那瀘州女人一定是高純度的百年老窖白酒,樸實無華入口醇香而回味無窮。短短幾日的聚首,我的心中有了酒城的酒香,又怎麼能放得下夢裡的愛人?那淡淡的酒香,那濃濃的情愛將會縈繞在我的心中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