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是大家都喜歡吃的一種食材,夏天來臨氣溫升高降水增多,黑木耳也會在野外大量出現,但是在食用黑木耳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因為吃這種東西弄不好是會中毒的。
據《生活報》等媒體報導,廣東東莞一位34歲的女子,因為隔天食用了剩餘的煮食的木耳出現腹痛的情況,去醫院後做了一系列檢查,才發現是木耳病毒,毒素引起了急性肝功能衰竭,進入東莞市中醫院重症監護室治療,但不幸的是,由於治療費用高昂,這位女子被家人接回老家治療,後病情惡化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其實食用木耳導致中毒的事件並非個例,幾乎每年都在發生,關於這方面的新聞報導也並非罕見,那麼為什麼木耳這種很常見的食材也會讓人中毒甚至能把人毒死呢?這需要我們來了解一下木耳人們常吃的食材為什麼會產生毒素。
木耳是一種真菌,含有一定的營養成分,其中鐵元素含量較高,吃起來味道也不錯,不過有兩種狀態下木耳不可食用,一種是剛從木頭或者培養株上採摘的新鮮溼木耳,因為新鮮溼木耳中含有一種化學名稱為「卟啉」的特殊物質,人吃了新鮮木耳後,經陽光照射會在這種物質的作用下發生植物日光性皮炎,引發皮膚瘙癢,暴露部位出現紅腫、皮疹、水泡,水腫等症狀,不過一般沒有生命危險。
另一種情況是木耳浸泡得太久,或者被做成食物後放得太久,出現了糟爛、壞掉的情況,這個時候再吃的話, 就會出現中毒現象了。在這種情況下,木耳會產生一種叫做「椰毒假單胞菌」的致病菌,其含有一種叫做「米酵菌酸」的毒素,其毒性較高,人不是很實用的話,就會引起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甚至眩暈等症狀,對肝臟等器官也會有一定的損傷,治療不及時甚至有可能會有生命危險,這正是上面所講的事例中那位女士的病因。
不過「米效菌酸」這種毒素並非只有黑木耳會產生,很多變質的食材都會產生,如發酵椰子製品,發酵玉米面製品、變質鮮銀耳及其它變質澱粉類製品,都會出現這種毒素,也是引起人們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看到這裡,是不是都不敢吃黑木耳了呢?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這樣想,上面也說了,並非只有黑木耳會產生米酵菌酸這種毒素,很多食材都會產生,只要我們選用的食材沒有質量問題,並且按要求操作,一般就不會出問題,就木耳來說,不要吃剛採摘的新鮮溼木耳,也不要將幹木耳浸泡了兩天以上再去吃,想吃的時候要選用幹木耳,涼水或溫水浸泡3~4個小時即可烹調食用,通常不會出現食品安全問題,而且吃起來口感也好。
參考資料:
《生活報》5月20日文章《雙叒叕一起!女子吃了黑木耳後中毒,送醫搶救無效身亡!這樣的木耳千萬別吃》
《新華社新媒體》2018年8月24日文章《木耳泡久了有毒?5個真相讓你不再吃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