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劇形成了一個持續輸出的狀態,之前,冷靜復古的《丹斯》用三集的篇幅,講了距今最近的英國最變態連環殺手的故事。一轉眼,又有一種變了風格的劇集,在觀眾圈子裡吸引眼球了——這次,人家走的是小清新的心靈雞湯路線,不僅僅好看養眼,還潤肺清甜!
這不,世界級的心靈鴨梨湯——《萬物既偉大又渺小》再次重啟,用雞犬牛羊的英格蘭鄉村風情,和舒緩細緻的故事,來熨燙逐漸焦躁的人心來了。
心靈雞湯的再一次影視化改編!
這一部被觀眾簡稱為《萬物生長》的劇集改編自小說《萬物既偉大又渺小》。大體情節講述了一位剛畢業的年輕獸醫從城市去到英國鄉村約克郡小鎮應聘獸醫助理後,發生的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故事。
作為英國出版界資深雞湯文學的「萬物」系列小說總5冊,包括《萬物既偉大又渺小》、《萬物有靈且美》、《萬物既聰慧又奇妙》、《萬物剎那又永恆》、《萬物生光輝》幾個部分。小說講述一戰之後,二戰以後英國維多利亞時代鄉村風情的最後遺存,以及其中關於人、動物、自然之間『愛』的故事,由一個個獨立事件構成,人物事件每冊又彼此聯繫。
作者吉米·哈利本人就是一位持有醫師執照的真實的鄉村獸醫。小說裡的情節也大多以他在鄉間行醫和生活的真實經歷為靈感。所以,很多讀者都這麼評價他的才能——左手能殺豬,右手能寫書。
整體而言,吉米·哈利的文筆輕鬆自然、風趣幽默,用一種輕快活潑的文筆,把日常的趣事和感受綜合起來,用儘可能平實的語言向讀者介紹那種維多利亞時期的清新和諧。於是,小說出版後迅速在英國、美國暢銷,後來更是被連續翻拍成電影、電視劇,不僅僅滿足觀眾對那種舊時代的留戀之情,填滿了一代觀眾的記憶,甚至直接帶動了當地農場觀光業的發展,成為一出最響亮的旅遊業和畜牧業的廣告。
當然,文學作品並不完全等同於作者生活。就如同那些拿著三毛的散文去撒哈拉求證事件真假的閒人一樣,把文學形象和真實混淆一談的行為,都是虛妄。
同理,把明星和扮演角色嵌套起來,然後一廂情願的投入感情的,更是鐵憨憨。如果再不聽勸,還要被迫害妄想症患者一樣反應過激,那就是真的腦殼有泡了!
實際上,寫出「萬物」系列的吉米·哈利,並不是如同故事描寫的一樣,是一個無憂無慮的空想家。
他的真實生活,可沒有書裡描繪的如此美好——
儘管他持有正規的醫師執照,但他的醫術常常不被人認可;
而鄉村獸醫的工作日常,並不是城裡人所理解的吸貓擼狗的寵物店工作,而是農村生活裡接待的豬牛羊這種大型家畜的作業,以髒活累活居多,
遇見繁殖季節,在圈裡面踩著泥濘抓豬餵藥,大冷天脫掉衣服給動物接生也是家常便飯。
當然,被大型牲畜誤傷的機率,可比貓抓狗咬要頻繁和危險的多!
他外表看似天真樂觀,對待生活裡的困難都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態度,但實際上他是個二戰親歷者,曾服役與英國皇家空軍,親身見證過戰爭的殘酷與血腥。
然而,儘管自己在生活中見證過人類世界最殘酷的一面,吉米·哈利也並沒有因此頹喪。
他把自己對於動物、對於生活的所有熱愛,統統寫進小說,讓50年後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依然忍不住羨慕他的生活。
因為他筆下的故事,不是在描寫幻想中的世外桃源,而是處處透著經歷世間萬千後,依舊心懷善良、光明與愛的純真之心。
這是一個鄉村醫生的日常生活!
其實,《萬物生靈》在之前1975年就已經被改編成了真人電影,雖然時間久遠,但是回去搜一搜,裡面居然有如今英國戲劇界國寶級別的安東尼·霍普金斯老爺子當男三號!
而後也經歷過多次翻拍,但是,相對因為傳播途徑問題,並沒有達到它原著那種「全民雞湯」的江湖地位!
而這次新版,用了高清的鏡頭和時下流行的小鮮肉擔綱,立志要在景色和美色兩個層面上,把高度提升上去!
當然,雖然高清了,故事還得按照原著一板一眼的走——故事一開始,就如同當前社會現實一樣,處於一個變革的時代。
我們的主角吉米年輕帥氣,但是畢竟年輕不能當飯吃,他的父母一開始就在為他的工作擔憂,畢竟好不容易從大學學獸醫專業畢業了,可工作卻遲遲沒有著落。
於是,逼不得已,吉米只能異地求職,在遠離家鄉的約克郡找到一份工作。那時候,作為邊遠畜牧區的約克郡,不僅僅遠,還以貧瘠而享譽英國國內。去往那裡,雖然專業對口,但是必然的,收入不會很多!
於是,城裡人吉米在一路磕磕絆絆的行程之後,艱難地取得了當地獸醫法儂先生的首肯,開始在小鎮上開始了進一步磕磕絆絆的行醫過程——法儂並不想花錢僱一名初出茅廬的嫩秧子來增添自己的開銷,所以一直陰陽怪氣的對待吉米,比如冷嘲熱諷,比如在出診的車上故意折騰吉米……
而同時,吉米本身也對鄉村生活還有不適應——他缺乏真正的實踐,在面對大型牲畜的時候缺乏保護意識,剛登場就被生病的馬尥蹶子踢了給四腳朝天;然後留下心理陰影害怕大一點帶有攻擊性的牛馬一類大型牲畜;可面對小小型牲畜他又毛躁和不仔細,喝了酒把寵物貓關錯籠子,第二天死活在主人面前叫不對該有的寵物……
一路犯錯,一路折騰,吉米艱難地用自己專業理論和現實操作相互結合,逐漸將書本上的東西落實在現實裡,逐漸顯露了他基本功紮實的特點。加上脾氣好,受過高等教育,很快在周邊群眾裡樹立了自己的形象,開始慢慢地融入當地的生活與民眾圈子!
這是一場英式田園風光的洗禮!
《萬物生靈》的故事其實很散漫,換句話說是一出慢節奏的鄉村醫生職場劇。但是,這種職場進階之路不同於國產職場劇的虛浮和狗血,因作者自身幾十年鄉村獸醫經歷的真實性,使得故事具有足夠的說服力。
而且,最主要的是,這種維多利亞時期的風情,衝淡了那種職場劇的套路化流程,給人一種散漫無忌但是靜水流深的舒緩與浸潤感覺。
緩慢,悠長,不急不躁,甚至把職場尷尬轉化為不傷大雅的玩笑,在輕鬆詼諧的氣氛裡慢慢講自己的晉升過程,比諸於國產劇那種灑狗血湊巧合的強硬創造戲劇衝突的手法,更容易讓觀眾產生代入感和認同感。
何況,職場劇的形式其實並不算主旨核心。畢竟,本劇最大的看點,就是劇中對英格蘭鄉村如畫般自然風光的展現。
約克郡是迄今為止最為保守的傳統畜牧區,雖然經歷了百年的戰爭與工業化進程,大體上還保留著最初的草場和鄉村景致。
《萬物生靈》選擇實景和搭景相結合,在當地一個拍攝基地裡復原最初維多利亞時期的鄉鎮形象,儘可能地復原那種傳統農業時期的實際風光!
這一點英國影視製作工業化的厲害之處就顯露了出來——他們很忠實的還原了一戰以後的那種泥濘的環境,現代文明逐漸進入傳統的農業文明,但是,大體上還是保持了維多利亞時期的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居民生活環境。
而在野外,就採用了比較原始的真實景色,不論是那些路途上看見的一望無際的草場
還是靠近城鎮之後的人類生活的痕跡,都儘可能的保持最原始的面貌!
我可以見識碧空如洗,綠草如茵的傳統英國田園風光,舉目皆是來自大自然的滿滿治癒。
而同時,我們又在領略維多利亞時代的那種英國普通居民生活的閒適和優雅!
甚至於在吉米和法儂先生出診過程裡,在駕車行駛往病患居住地的過程中,偶爾還要為路過的動物讓道的細節,都儘量的還原。
那些原始的景色,舒適悠閒的生活方式,現代工業產品和農耕時代生產工具相結合的理念,對於被高樓大廈圍困住,生活逐漸乾癟匱乏的城市人來說,確實時時懷念而心嚮往之。
最起碼,在一條沒有汙染的原始溪流裡遊泳,是很多人心底潛藏的夢想!
最主要的是,人家的撕胯劇情好像沒有那麼狗血!
這樣一部詩情畫意的英劇,不止美在風景,更美在人心。
最起碼的一點,他沒有像國產職場劇乃至生活劇一樣,刻畫一種善惡兩元對立的簡單局面,來強調劇情裡的戲劇衝突。
不知道是創作理念不同,還是整個國民意識形態不同,《萬物生靈》裡面出現的人物,都是生活裡那些自給自足的典型鄉村居民,著意於自己的固定生活領域。
他們有各自不同的性格,但是大體上保持著自己生活的疆域,卻又不會強行去幹預別人的生活狀態和人生軌跡。最起碼一點,他們在自己的生活範圍裡盡力的生活,不會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強行對比別人的生活狀態,更不會對不同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橫加指責。
這種條塊明晰的生活方式,使得這種生活顯得平靜和淡雅。
當然,人的劣根性依舊存在,其實骨子裡蜚短流長依舊存在,只不過人們的展示方法不一樣,《萬物生靈》側重於生活裡溫暖而柔軟的正面導向,所以會避免出現簡·奧斯汀那種夫人家扎堆傳八卦的行為!
所以,《萬物生靈》看似樸實無華的劇情中,側重於發掘生活細節處對生命的浸潤,用那些細枝末節的細密之處來喚醒人性裡積極向上的地方,讓人生往正面的方向進發,這種寫作理念,使得劇情裡閃耀著人與人與動物間,彼此坦誠以待的真情。
如同原著裡描寫的一樣,《萬物生靈》看上去沒什麼激烈的矛盾衝突,但它卻是一部需要人們靜下心來觀看的劇。
祛除生活裡追求結果的毛躁,在靜下心的深夜,看那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細節中,去品味作者的風趣與智慧。
雖然一樣是典型的農村題材,在《萬物生靈》裡卻看不見國內觀眾最喜聞樂見 的鄰裡失和,家族鬧騰,婆媳姑嫂抓臉對撕的焦躁,作者筆下雖然在講著和動物們的趣事囧事糗事,但是,調侃的語氣裡,夢想、親情、友情等都以最自然的狀態呈現在觀眾面前,通過哈利的視角,我們能夠以最平等的態度審視著這一切。
萬物之中,人類到底是渺小還是偉大!
人類一貫的自詡萬物的靈長,總以為自己掌控著所有因果輪迴的主動權,只著眼於自身的偉大之處,妄圖去完全把控世間萬物的運轉。
於是形成急功近利的價值標準——以自己為尺度評判其他生物的價值,有則利用,無則拋棄。
卻丟掉了對自然的敬畏與感恩,也忘記了在自然面前,自己同樣是渺小的存在。
而《萬物生靈》給我們展示的是我們曾經經歷過的一種生存心態——在那大片的綠色掩映下,帶有泥土氣息的空氣,在上面奔跑的動物,生活的人們,讓我們看到了另一種生活,一種不需要費盡心機以命換錢的生活。
我們不一定能夠得到這種生活,但不妨礙我們在《萬物生靈》裡尋找一種久違的歸屬感。於是,這種散漫,舒展的敘事,就像是一劑良藥,治癒了像陀螺一樣疲於奔命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