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毒蜥,大家張口就來的估計就是希拉毒蜥了,無論是名氣還是顏值都是毒蜥科的翹楚,即使是不玩兒爬的人多少都聽說過他的名字。除了希拉之外,還有些朋友應該還能說出來墨西哥毒蜥,至於習性和飼養繁育這塊,大多數人對他的了解基本還都停留在「有毒,貴」這兩個簡單粗暴的詞上,殊不知老外搞毒蜥的繁育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到現在不說成功繁殖,連選育都小有成果,那今天就來帶大家感受一下玩起選育的毒蜥們究竟有多「毒」~
選育希拉
老外飼養的裡富珠毒蜥
對於不同選育,我琢磨還是按每個獨立說比較好。換句話說,毒蜥科可不僅僅只有希拉和墨西哥這麼簡單。自墨西哥珠毒蜥的4個亞種被拆分後,毒蜥科目前共有5個獨立種,分別是墨西哥珠毒蜥,裡富珠毒蜥,黑珠毒蜥,瓜地馬拉珠毒蜥,以及我們最熟悉的希拉毒蜥。由於前四個成員形態結構類似,還是曾經珠毒蜥裡拆出來的,所以前4個也被稱作珠毒蜥種組。
從選育情況來說,無論是希拉還是珠毒蜥種組都各有千秋,但總的來說其實是大家更陌生的前者反而「枝繁葉茂」一些,那我們就從他開始吧。
珠毒蜥種組
裡富珠毒蜥 Heloderma exasperatum
先講裡富珠毒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貨是我最喜歡的毒蜥科成員,它不僅是珠毒蜥屬花紋與體色最絢麗的,同時也是體型最大的,成體可以到達90釐米,甚至是接近1米的驚人體型,平均下來也有75到80釐米左右,再配上他們豐富的花紋,簡直就是超級放大版的希拉。不過國內確實有很多人見到裡富的照片都誤認為是希拉,其實裡富的尾巴都快有希拉的腰粗了。
感受一下這個變態的提體型
裡富珠毒蜥是珠毒種組分布地最靠北,也是氣溫最高的地區,但他們並不是生活在寸草不生的荒漠中,而是荒漠草原與熱帶草原的交界地區,屬於半溼潤-半乾旱環境,這與大家對毒蜥生活在沙子堆裡的印象或許有些出入(墨西哥,裡富,黑珠毒蜥都生活在這種環境)。
毒蜥雖然目前選育向還比較單一,畢竟還不是非常成熟,但裡富絕對是這當中最出彩,也是最簡單暴力的一個。只要往鮮豔選育,絕對不會錯,尤其那標誌性的空心大斑塊,儘可能的凸顯出來。這也讓人工裡富在市面上大受歡迎。不過話說回來,裡富不僅是體型最大的毒蜥,同時也是珠毒蜥屬毒性最強的,好看是好看,接觸還是要謹慎。
色彩斑斕的幼體選育個體
成體選育裡富
大個體裡富接觸要小心
墨西哥珠毒蜥 Heloderma horridum
儘管剛才狂吹裡富是體型最大的毒蜥科成員,但墨西哥毒蜥作為繁育歷史最久的大型毒蜥(大型,這很重要),美國繁育者都認為,這貨出過人工環境下最大的毒蜥個體。正常來講,墨西哥毒蜥的平均體長在70到80釐米左右,一些個體可以更大,拿在手上非常有分量,我一直覺得他和裡富的體型是不相上下的。
超大的體型
不過,如果你覺得墨西哥毒蜥只有體型,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他們是分布區域最廣的大型毒蜥,在野外就有著繁雜的花色,因而選育向也有著多種選擇,這使得墨西哥毒蜥成為繁殖家口中體色最多變的大型毒蜥,不過……就我個人看來,多變其實並沒給墨西哥的選育帶來太多精彩,至少現在是這樣,還有待發展。無論是向純黑選育,還是「星點」效果,還是高對比度,看起來都沒有非常顯著的區別。
不同花紋樣式的墨西哥珠毒蜥
黑珠毒蜥 Heloderma alvarezi
如果是第一次見,你一定會認為黑珠毒蜥是最酷炫的毒蜥。但實話實說,他也是我們了解最少,最神秘的毒蜥。他們生活在瓜地馬拉西部的灌木叢與森林中,雖然長得很糙,但他們並不生活在乾燥的地方。
生活環境的背景並非荒漠
儘管叫黑珠毒蜥,但是……他們其實不是黑色的,而是深棕色。甚至,都不是純色的。黑珠毒蜥只有一些個體是無紋,有相當一部分個體有暗紋,甚至還有一些有少數鮮亮的黃點,尤其是幼體。
注意溼潤的墊材
明顯看得出他們不是黑色
大多數黑珠毒蜥幼體都是有花紋的
目前對於黑珠毒蜥的選育還在起步階段,甚至說約等於沒有選育。繁殖家努力讓自己手中的黑珠毒蜥達到完完全全的無紋,能有多黑就有多黑。目前市面上能見到一隻一個黃點都沒有的黑珠毒蜥幼體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些繁殖者根本不想出售,而是留種,更不用說售價了。
雖然這兩隻亞成體有暗紋,但也已經是非常高的價格了
體色濃重的無紋個體很少見
黑珠毒蜥與背部的婆羅洲無耳蜥
瓜地馬拉珠毒蜥 Heloderma charlesbogerti
由於瓜地馬拉珠毒蜥目前沒有任何選育個體,在這裡就不過多介紹,簡單說一下他的基本信息就好了。瓜地馬拉珠毒蜥是毒蜥科最岌岌可危的成員,是毒蜥科唯一在附錄一的傢伙,不說選育,連人工繁殖都成問題,野外採集數據也十分困難,可以說是毒蜥科最悲催的傢伙。
瓜地馬拉珠毒蜥僅分布在瓜地馬拉境內的山地森林中,他們根本不生活在乾旱的荒漠,反而生活在溼潤的森林中,溼度可以高達60%到70%,有明顯的雨季,所以……不要想當然地認為毒蜥就是在美國西部的荒漠裡了。
瓜地馬拉珠毒蜥不細看的話和墨西哥非常相似,有的人可能根本分不出來。但其實瓜地馬拉珠毒蜥的體型更小,底色更黑,而墨西哥毒蜥的體色的底色則更偏向深棕色。除此之外,絕大多數墨西哥珠毒蜥的黃色斑點都是稀疏的遍布全身,而瓜地馬拉珠毒蜥的上半身是幾乎沒有一個黃點的,下面放幾個圖大家感受一下(具體區分還要看情況,有很多特例)。
上半身幾乎沒有花紋
生活在森林裡
注意瓜地馬拉更黑的底色
希拉毒蜥 Heloderma suspectum
希拉是我們最熟悉的毒蜥科成員,更是色彩最鮮豔,目前看也是基因變異與選育前景最高的毒蜥,因而放在壓軸的位置。儘管沒有裡富花枝招展的紋路,希拉卻以他別具一格的高飽和度色彩在毒蜥選育中獨樹一幟。正當其他毒蜥想「更黑」,「更花」的方向一去不返時,希拉已經開始選顏色了……
紅色選育向黑帶希拉
黃色選育向黑帶
黃色選育向網狀希拉
除了顏色有紅黃之分,熟悉希拉的人應該還會經常提到希拉的兩個亞種,網狀希拉毒蜥和黑帶希拉毒蜥。雖然這兩個亞種已經被廢除,而且被證明僅僅是差異個體而已,但長得不一樣就是長得不一樣,既然不一樣就有選育的價值,尤其是網狀希拉,更是逐漸走向了消除黑色花紋的蜜汁造型。
顏色極度豔麗的黑帶
黑色花紋很少的選育黑帶
儘量減少黑色花紋的選育網狀希拉
另外說一下,希拉是整個毒蜥科分布最靠北的傢伙,也是生活環境溼度最低的,當然,也或許就是希拉的生活環境給人們留下的印象太深,才會讓大家都以為毒蜥全都在荒漠。
希拉毒蜥的分布環境
家庭飼養上,希拉其實要比珠毒蜥種組的各位更適合一些,他們體型比較小,成體只有40到50釐米,大個體也不超過60釐米,相較於五大三粗的裡富和墨西哥來說小巧了許多。
成體希拉也不是很大
其實這篇推送基本都是在放圖,沒什麼乾貨給大家放出來,都是一些國外的成果,只是突然想起幾天前深圳抓到出逃的希拉還有一堆人不知道是啥,驚慌失措,反差略大吧,進而突然想簡單說說毒蜥們。這一篇對於毒蜥科5成員的介紹還僅僅是開始,他們每一種都各具特色,無論是生活習性,行為方式,飼養方法都有所不同,以後有機會我會一個個摘出來給大家詳細講,今天就當是個開胃菜吧。最後,感謝好友鱗蟲尋蹤校對~就拿我最喜歡的裡富珠毒做結尾好了。
淘寶搜索店鋪:
爬行天下寵物用品銷售總店
http://pxtx0412.taobao.com
總有一款是您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