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地之初,地球有兩顆衛星,一顆叫月亮,一顆叫宙星,在共同的戰鬥中他們相愛了。有一天,宙星發現一顆巨大的隕石要撞到地球,宙星為了保護月亮和地球,毅然決定衝向隕石,阻止撞擊。宙星消失了,月亮流下了傷心的眼淚,眼淚掉落到海中,幻化成美麗的海月水母,海月水母是月亮對宙星思念的化身,也是天下所有有情人之間愛與思念的化身。「水母」一直以來都被人類賦予神奇神秘的色彩,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標本館,探索水母的世界。
水母:是水生環境中重要的浮遊生物,包括刺絲胞動物缽水母綱、十字水母綱、立方水母綱動物。體外形就像一把透明傘,大水母的傘狀體直徑可達2米。傘狀體邊緣長有一些須狀的觸手,有的觸手可長達20-30米。
水母是海洋中隱藏的「長者」。其實無論是熱帶的水域﹑溫帶的水域﹑淺水區﹑約百米深的海洋,甚至是淡水區都有它們的影蹤。水母早在六億五千萬年前就存在了,它們的出現甚至比恐龍還早。全世界的水域中有超過250餘種的水母,它們分布於全球各地的水域裡。全部生活在海洋中。是很容易被人們忽略的歷史悠久的生物。
水母的發光原理一直是學者們研究的重要課題。水母是一種細胞動物,構造簡單,沒有肌肉和骨骼,身體的98%都是水。例如櫛水母在海裡遊動,身體顯現著球形的藍光,後面的幾條長長觸手在閃耀著細長的光帶,隨著櫛水母遊動時的身體彎屈和擺動,光亮也是千姿百態,十分優美動人。原來水母的發光源與其它動物是不同的,其它動物大多是螢光素、螢光酶經過氧的催化作用,因而發光。可是水母發光靠的卻是一種叫埃奎林的神奇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遇到鈣離子就能發出較強的藍色光來。據科學家研究,每隻水母大約含有50微克的發光蛋白質,這說明水母就是靠它發光的。
水母雖然美麗,引人注目,又看起來是一種性格溫順的生物,但其實是比較兇猛的。且大部分的水母都是有毒的。水母觸手上有特殊的構造,可以釋放出毒液,可以起到麻痺的作用。具體來說,這些毒液的毒性大小則是不同的。不同的品種,它們噴出的毒液的毒性強弱程度不同。一般來說,越是鮮豔的水母,它們的毒性也就越大。
如「黑星海刺水母」,這種水母的姿態優雅,顏色也比較漂亮,它們水中的動作就像是舞蹈一樣,不過它們的毒性非常強,在遇到獵物的時候一般來說是不會隨意放過的。再比如「發形霞水母」,它們的毒性也很強。研究發現,它們的毒素可以直接作用於心臟,也就是說可以造成心臟功能異常甚至停止,因此對人類也是有威脅的。
其實威猛而致命的水母也有天敵,「稜皮龜」就可以在水母的群體中自由穿梭,輕而易舉地用嘴扯斷它們的觸手,使其只能上下翻滾,最後失去抵抗能力,成為海龜的一頓「美餐」。
水母作為自然界的「元老」級人物,在地球上已存活6.5億年之久了,對比之下,人類進化史要走的路仍在繼續,用正確的方法與水母共生存也仍需我們探索,其實學會尊重自然生物,也是尊重人類自己,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