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蕪湖,從小被確診為腦癱的姚俊鵬,今年取得高考623分的好成績。姚俊鵬不善言辭,但這不影響他用文字書寫內心:「我仍然笨拙地飛,雲端遠比傳說中更加絢爛…」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色。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
關於什麼樣的孩子是一個出色的孩子,一個優秀的孩子,一個成功的孩子?
我相信,看過這則新聞的人,都會覺得俊鵬就是一個這樣的孩子。
他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除了自己的努力,我相信跟他身為教師的父母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新聞,在某某處發現棄嬰,經檢查後發現嬰兒身體是帶有殘缺或不健康的,這樣的父母都不配做人,更別說做父母。所以,完整的接納你的孩子,就是對孩子最深的愛。
愛,需要理智,卻不需要任何條件。
學會尊重孩子
所謂「尊重」,指的是肯定、重視並加以讚賞。
在一個家庭裡,要想讓父母耐心而平等地接受孩子的觀點和行為,學會尊重孩子,「平等」的觀念就顯得十分重要。
要想學會尊重孩子,首先需要了解孩子。了解,不是泛泛地知道孩子每天的喜怒,大致的個性,什麼時候哭什麼時候笑,而是要格外留意孩子在社會生活中是否具備良好的應對能力,是否建立了正常關係,以及如何解決面臨的困難和矛盾……通過細心的觀察,父母就能從孩子身上發現很多閃光點,也會發現很多需要得到科學引導的問題。
俊鵬因為身體的原因,寫好字對於他來說很困難。父母為了讓他上學,就通過肢體訓練、鼓勵,堅持訓練他寫字。
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出色的父母將帶著耐心和機智,把欣賞的目光落到孩子真正的特點上,在個性特點的成長期中給予科學有效的引導和幫助。
父母能給孩子的幫助,就在於告訴他堅持做完這件事帶來的結果。如果堅持練習鋼琴,你雖然不一定成為鋼琴家,但是具有極高的音樂修養,可以比別一般人多一個表達情緒的技巧。如果你想成為一個鋼琴家,那麼現在的付出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花費更多的汗水和時間。只有當孩子清楚自己面臨的挑戰具有什麼樣的狀況時,自信心和獨立性才會得到提升。
孩子的一生和我們的一生一樣,其實就是一個馬拉松。在有的階段,我們的孩子會落後,而在有的階段他則領先。無論最後是拿到了獎牌,還是做了黯然無光的最後一名,他能堅持跑完自己的全程,那就是值得驕傲的好事。如果他能在拿到獎牌前就欣賞到了一路風光,甚至收穫了鳥語花香,還有什麼是讓你覺得遺憾的呢?
事實上,不管是無條件的溺愛,還是有條件的攀比,都是對孩子的不尊重。
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都不一樣,父母的教養可以不同,尊重的態度卻是一樣的。
不要輕易指責孩子
在一些家庭裡,父母很溺愛孩子,讓他們如蹦出五指山的孫猴子為所欲為,這是不對的;但也有一些家庭,對孩子管教又過於嚴苛,事事都要完美無缺,樣樣都要符合標準,完全忘記了自己面對的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天真孩子,這也是不對的。
對於父母來說,一面尊重孩子的個性,一面抑制孩子的獨佔欲望,讓他在各種物質與精神的競爭中體會公平、寬容、無私的親密感情,這是很理智的做法。但是,好的出發點需要好的方法配合,而不是藉助呵斥和苛刻來達成目標。
批評孩子可以,但不要輕易發出無情的指責。
好話聽多了無用,呵斥的話聽多了也會無用。這就是人性的特點,不要讓孩子受制於父母的怪習慣,也不要讓孩子的自尊心在破罐子破摔的自暴自棄中完全崩潰。
信任和等待,是理性父母面對孩子時必須持有的態度。
在孩子出現不妥或錯誤時,請不要急於站出來嚴打猛攻,而是需要父母付出多一點的精力來幫助他們反思問題所在,去探索如何展開修正,如何建立彌補機制和減少惡果,如何尊重別人的權力和感受……培養孩子對愛的理解能力,接受愉快的情緒體驗,十分益於孩子逐步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出現各種抵制行為的方式是千差萬別的,很多時候讓父母難以分辨。如果能清楚孩子抗議不滿的原因,再對症下藥,相信就會有一定收效。而一味的抱怨和謾罵,將讓孩子徹底遠離你的世界和引導。
如果父母不去思考孩子的成長特點,一開始就採取指責和阻止,孩子會認為父母在小題大做,心中很容易產生逆反,導致你越不準我越要做的惡性循環。
比較理想的做法是,走出父母大人高高在上的立場,讓自己換位成為孩子去面對事態,而不是孤立地覺得孩子的抗拒就是挑釁權威,就是無視規則。越是要冒火的時候越要冷靜,儘可能真實地清楚孩子採取相關舉動的直接原因,並予以溝通解決。
對於那些真正做錯了事,卻在溝通中無法糾正改善,甚至繼續採取對抗來試圖扭轉控制父母的孩子,父母不能做出妥協,但也需要注意說話的技巧,並控制事態的發展。建議父母直截了當地表明自己的看法,確定獎懲制度,爭取讓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
父母不要用冷酷的批評來改造孩子,而應竭盡全力幫助他們塑造一個良好的處事態度,教育的愛和包容才能發揮最大作用。
放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夢想
全世界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幸福,這是毋庸置疑的。
通常家庭中的父母,都以孩子能夠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而引以為傲,也就出現了一批又一批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悲情守望者」。
嚴格地說,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並無過失。捫心自問,就算再開明的父母,也不會超然到不想自己的孩子出色,不想自己的孩子優秀。問題在於,什麼樣的孩子是優秀的,什麼樣的孩子是「龍」是「鳳」?
俗話說,龍生九子,五鳳呈祥,各個不同。但一些父母卻對龍對鳳的定義只有一個標準,這就很容易成為羈絆孩子健康成長的攔路石。
孩子不是承載父母夢想的機器,過去不是,現在不是,將來也不是。
事實上,在父母將孩子作為一個物件與他人攀比時,錯誤已經紮下了根。
無謂的比較,就像讓本該享受融融春日的小苗提前接受嚴寒酷暑,這樣的磨練和受苦是毫無價值的。
不比較,並不是說讓孩子放棄競爭和學習。比較是存在的,怎麼比才能讓孩子獲得動力去改善提高自己,認可並接受別人的卓越,這也是需要父母慢慢體量的。當一個孩子的心態穩定樂觀,他就能在積極的比較中發現問題,而不是迴避問題,更不會產生悲觀、嫉恨、仇視等暗瘤。
作為一個人來說,即使只是小小年紀的孩子,也會存在希望被別人認可、實現自我價值的心理需求。盡職的父母就是讓孩子在良性競爭中一點點發現自己的優點,發揮自己的潛能,樹立自信,心理和智力都健康地成長。
父母應該丟掉那些無謂的比較,幫助孩子適應變化,對學習保持興趣,對知識保持興趣,對自己學習知識的能力保持自信。
讓我們的孩子學會自己去確定目標,自己去實現目標,學會去挖掘潛能,學會去創造機會,學會去運用知識,在成龍成鳳之前先成為一個好品質好心態的人吧!
堅信你的孩子一定很出色
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渴望得到尊重和信任,孩子也不例外。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孩子更容易接受正面信息而做出積極反應。與此相對的,就是負面刺激帶來的傷害也會更勝一籌。
相信奇蹟,奇蹟才會發生。
父母的相信,不僅表現在對結果的鼓勵,還應落足在事情的歷程中。
在表揚孩子的時候,注意不要太強調聰明。實際上,聰明這個因素只佔一個人成功的所有條件的很小一部分,勤奮和努力、認真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我們的孩子學會了注重過程,才知道自己的過程將得到公正的認可,他便擁有足夠的自信去克服遇到的挫折,一點點完善自身的品質。切忌將正面的鼓勵與物質、功利掛鈎,這樣出來的孩子必須依靠獎勵來觸動,否則就會毫無鬥志。
如果孩子得到正面的肯定和鼓勵,就更容易按照父母計劃中的道路前行。而孩子在得到父母讚賞、認可和關注之後,也將自覺加強行為習慣的展開。好的行為越多,孩子獲益越多,良性循壞的結果也越明顯。
如果父母在短期的期待中就喪失信心,或者用魯莽的不恰當的方式去逆勢改造自己的孩子,除了給孩子和自己增加煩惱痛苦,幾乎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相信自己的孩子,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信自己。如果父母不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心願去打造一個所謂的全才、奇才,而是平和心態讓孩子健康、平安、快樂地成人成長,然後再由他自己去設計未來的前景,那是不是會更讓人開心呢?
只要孩子將來有益社會,能夠自己擔當一份責任,那就是出色。
振翅高飛吧,少年!
我是鈞爸,我會繼續根據自己的實踐,不斷總結孩子教育的經驗,為大家提供可用信息。也歡迎大家關注交流,批評指正。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在快樂愉悅的環境下,健康茁壯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