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源氏物語》中有很多白居易的詩?白居易在日本很有名嗎?

2020-11-30 一往文學

《源氏物語》作為日本最著名的古典小說,裡面充斥著大量白居易的詩作。這就要從作者的生活與時代背景相聯繫起來,作者紫式部大約生於公元九七八年,這個時期是中國北宋年間,要知道唐宋兩朝正是中日文化交流、貿易往來最繁盛的時期,遣唐使將中國典籍帶回日本,讓其在當地產生了深遠影響。紫式部的曾祖父、祖父以及父親都是有名的詩人,尤其她的父親擅長漢詩與和歌,對中國古典文學頗有研究,因此紫式部在家人薰陶下對唐詩解讀同樣有過人的造詣,加之日本嵯峨天皇對唐詩的熱愛也影響著日本文人,所以唐風在日本可謂扶搖直上。

在一眾有名的唐代詩人中,白居易又深得紫式部的喜愛,白居易的詩歌首先是通俗易懂,傳播廣泛。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說:"自長安抵江西三四幹裡,凡鄉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題僕詩者;土庶、僧徒、媚婦、處女之口,每每有詠僕詩者。"元鎮也說白居易之詩,"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牆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馬走之口無不適。至於繕寫模勒街賣於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這充分說明了元白詩派在當時重寫實,尚通俗在民間獲得巨大的成功,而且正因如此,更容易被傳播到海外,例如日本。

白居易仕途不順以及顛沛流離的經歷使得他更加對社會與官場看得更為透徹,在詩風上又繼承了《詩經》、樂府古詩與杜甫歌行的優良傳統,寫出了《長恨歌》《琵琶行》《觀刈麥》《輕肥》等現實主義風格強烈的詩作,同時揭示了宮廷鬥爭,官場腐敗的社會現實。平安時代的紫式部有機會接觸到了日本的宮廷生活,見證了婦女的不幸與宮廷的內幕,並有全面了解以後,與白居易的詩歌產生了強烈共鳴。這也是《源氏物語》中有大量白居易詩歌的原因之一,無論是源氏和有夫之婦空蟬的情愫,還是與藤壺中宮的不倫之戀,其實都反映了紫式部對貴族階級強迫女性意志的反感,白居易的詩作在文中起了畫龍點睛之筆。如小說第四回"夕顏",源氏公子思念夕顏便說出白居易的詩句"八月九月正長夜,千聲萬聲無了時",表達了他的相思之情。

白居易在刻畫人物形象上面也是栩栩如生,甚至將白描手法運用自如地勾勒人物形象,這種手法很適用於描寫小說的人物形態和心理活動,即是紫式部認可白居易的重要方面。總而言之,白居易的諷喻詩深刻揭示社會現實,諷刺貴族奢靡生活。而他的寫情寫景的紀遊詩,又生動地描繪了各種美麗景色,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寫到景物的變化從而引起人物心緒的變化,對春天美景的驚喜之情溢於言表。"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又切切實實地寫出了作者以酒會友,在雪天與朋友小酌一杯,表現了生活的美好。"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等一系列詩句不僅僅描寫自然景物的神奇,也蘊含著對生活的熱愛。

白居易的詩裡有月,有酒,有花,有鳥,有風雨,也有落日。這樣的意趣和日本自古以來的審美不謀而合,也深刻擊中日本各個階層人們的內心。日本的《萬葉集》《古今和歌集》與中國《詩經》《古詩十九首》,樂府歌行直至唐詩宋詞都有文體與內容的相似之處,這也是為什麼白居易的詩歌在吸收了先賢作品的精髓後更被日本文人接受的重要原因。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沒有白居易,就沒有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小說《源氏物語》?
    《源氏物語》是世界上第一部長篇紀實小說,不僅是日本文學的高峰,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有一定閱讀經驗的讀者都不難發現:《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可以說是白居易的小迷妹,在你書中大量引用了白居易的詩句,單單《長恨歌》中就有多處被引用。
  • 一場高考移民的鬥詩活動,為什麼白居易薦徐凝屈張祜
    又有範攄《雲谿友議》記載,白居易請二人寫一篇賦、寫一首試帖詩:《長劍倚天外賦》、《餘霞散成綺詩》。 考評以後,白居易把徐凝定為了解元,張祜次之,然後白居易又評價到:(張祜)以宮詞四句之中皆數對,何足奇乎?然無徐生云:"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解破青山色。"二、鬥詩取解的重要性文中提到:江東學子奔杭取解。
  • 這首詩傳到皇宮,皇帝讀了立馬下旨,白居易卻像吃了蒼蠅一樣噁心
    話說唐朝的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那是三座高峰。李白有詩仙之稱,杜甫被譽為詩聖,白居易呢,人稱詩魔,又稱詩王。白居易的詩,在日本,遠比李白杜甫的影響要大得多。其實,大唐的頂級詩人很多,並不能排出一二三四的順序,只不過是各有千秋罷了。
  • 白居易這首詩同樣飽含哲理,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白居易可以說是唐朝眾多詩人中,名氣最大的一位,他不僅在當時就很有名,同時他在國外,也是同樣的很有名,據說在日本,他是最受歡迎的中國詩人,他的很多作品不僅被學者研究,同時也收錄進了日本的教科書裡。所以如果真要論起名氣來,即使是李白和杜甫,那也是不如白居易。
  • 白居易《杜陵叟》詩中,德音是什麼,為什麼在白麻紙上書寫?
    《杜陵叟》是白居易《新樂府》五十首中的名篇,作於唐憲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這一年都城長安周邊地區的農民遭受了兩場災難,首先是春旱,從前一年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沒有降水出現,久旱成災,導致麥苗枯黃,幾乎絕收。
  • 白居易的一首冬至詩,寫出了堪比《靜夜思》的思鄉情,值得一讀
    很多人沒有注意到自己讀過的許多思鄉詩其實就是羈旅詩,其中最有名的當然要數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其實,詩魔白居易也曾有一首羈旅詩,雖沒有《靜夜思》有名,但是白居易在詩中表達出來的思鄉之情並不輸於李白,並且他寫這首詩時還是在一個十分特殊的日子——冬至。
  • 白居易最有名氣的一首敘事詩,其中經典的詩句實在是太多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飲先生,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有三大詩人,分別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以及有"詩魔"和「詩王」之稱的白居易。白居易在我國古代詩詞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尤其是現在,很多人都認為他在詩歌上的成就其實並不比李白杜甫低。
  • 白居易的《歲晚》,全詩一片肅殺寒冷之象,寫出了他的心灰和意冷
    白居易外號「詩王」,是中唐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以體恤黎民、平易淺白為特徵,聲名播及海外,對日本詩壇影響深遠。白居易早期愛寫諷喻詩,但是自從為武元衡遇刺上書後被貶江州,從此意志消沉。又受佛道文化的影響,詩風開始偏向閒適散淡。這一首《歲晚》就是寫在他被貶江洲之後,他在詩中一面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一面勸慰自己固守天命,把世間事都看淡了。
  • 幾首白居易狎妓的詩,帶你了解不一樣的唐朝詩人
    他的詩通俗易懂,據說白居易做好詩後,先念給不識字的老太太聽,老太太若能聽懂,那就達到了標準,王安石曾感嘆:「世間好語,都被杜甫說盡;世間俗語,又被白居易說盡」。白居易的詩火到什麼程度呢?王公、妾婦、馬走之口無不適,市井處處吟其詩,正是童子解吟長恨歌,胡兒能唱琵琶篇。
  • 【用日語讀唐詩】白居易——草
    【用日語讀唐詩】白居易——草 2016年01月08日10:18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
  • 白居易的奪命詩——關盼盼之死
    白居易在做校書朗的時候,一次去淮河泗水之間遊玩,期間徐州張建封尚書設宴招代了他。張尚書有一個愛妓,名叫關盼盼,關盼盼能歌善舞風姿雅態。喝的盡興的時候,張尚書就讓關盼盼出來助興,於是氣氛更加活躍。白居易因此贈詩,最後兩句是這樣的:「醉嬌勝不得,風嫋牡丹花。」
  • 歷史上空海和白居易認識嗎 妖貓傳是真實案例嗎
    電影《妖貓傳》中兩位男主空海和白居易是一對摯友,兩人一起來探案,空海和白居易都是歷史上著名的人物,那麼歷史上的空海和白居易認識嗎?此外,他還是有名的書法家,與嵯峨天皇、橘逸勢共稱三筆。無論是漢字書法還是梵文書法,空海法師都達到非常高的造詣。
  • 他用詩文徵服了萬千日本人,詩集被日本天皇視為「枕秘」
    他的詩作,在交通及其不便利的一千多年前就可以在創作三年內到達日本,喜愛他詩歌的人,常把可以首先拿到他詩作當作炫耀的資本。他的粉絲,平安朝最頂尖的漢文學家之一——都良香稱他的詩集「儘是黃金」。他的影響,在日本文壇整整持續了400年。他的影響力,甚至可以達到這種程度——《源氏物語》中飲用中國古典文學典籍185處,其中白居易詩作106處。
  • 白居易有關紫藤的詩詞賞析
    古人關於紫藤的詩詞很多,比如李白就有讚美的詩,《紫藤樹》:「紫藤掛雲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其他很多詩人也是對紫藤讚不絕口。然而,在白居易的詩詞中,關於紫藤的詩詞卻是另一番見解。白居易生活在唐代中晚期,那時候政治上「牛李黨爭」愈演愈烈,宦官得勢,藩鎮割據,達官貴人奢侈成性,動輒大興土木,營造園第。
  • 白居易白蓮詩賞讀:紅鯉二三寸,白蓮八九枝
    這種長在水澤的植物,其野生狀態,就是單瓣,花朵大而飽滿,開花季節有特殊的香味。所以原始的荷花多粉紅色,紅色,這是物競天擇的結果。白蓮花有嗎?肯定有,但是相對稀少,尤其是花瓣上一點紅都沒有到白蓮花,它們更適合在江南肥沃的沼澤生存,其香氣更加清洌幽遠。唐朝的審美很注重華麗,顏色也有品級,比如官服,是深紫色為高貴,紅色次之。
  • 白居易思念弟弟的一首詩,夢見弟弟卻感嘆沒有寫出好詩
    親情令人溫暖,「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母親與燈前細密縫補衣衫的畫面最能撩動人心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愛情就是這般如像鳥兒般比翼雙飛,如同連理樹,相互依存緊靠在一起;「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只要有朋友在,又何懼天涯海角呢。親情友情愛情都是那麼珍貴迷人,讓這個世界充滿酸甜苦辣各種滋味。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親情詩,《夢行簡》寫白居易思念弟弟行簡。
  • 白居易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把少女的嬌羞表現得淋漓盡致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採蓮曲》,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留下的一首寫採蓮的經典名篇。它寫於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期間,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白居易這首詩的內容,主要是描寫了一位採蓮少女見到情郎後嬌羞的情態。雖然說把人物心理狀態描摹的生動而傳神並不容易,但是白居易這首詩無疑是做到了,尤其是後兩句通過少女動作而展開的細節描寫,使得整首詩熠熠生輝。
  •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被貶,原因讓人匪夷所思
    上中學時,學過一篇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琵琶行》。老師特地找來一臺電唱機,給我們放了一曲《琵琶獨奏曲》,讓我們感受一下,「大珠小珠落玉盤」。老師要求背誦全文,當時也被詩中的優美詞句所吸引,有些經典名句至今還在耳邊迴響,比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 中唐詩王白居易,知足常樂,胸懷百姓
    中唐詩王白居易,知足常樂,胸懷百姓白居易是我國唐代繼李白、杜甫之後,又一位極具影響力的大詩人,他為自己取字樂天,樂天一詞來源於《易經》中的一句話,「樂天知命故不憂」,意思是順應天命就沒有憂慮,這是詩人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的外在流露。
  • 白居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02 對詩詞創作的滿腔真情 只有傾注真情的詩詞才有生命力,白居易一生中把全部精力都傾注在詩歌創作上,寫了2800多首詩,多首詩歌成為千古名篇。白居易16歲時到長安幹謁大詩人顧況。顧況笑著說:「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