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詩王白居易,知足常樂,胸懷百姓

2021-01-08 小於談歷史

中唐詩王白居易,知足常樂,胸懷百姓

白居易是我國唐代繼李白、杜甫之後,又一位極具影響力的大詩人,他為自己取字樂天,樂天一詞來源於《易經》中的一句話,「樂天知命故不憂」,意思是順應天命就沒有憂慮,這是詩人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的外在流露。

初登仕途的白居易一心想要有所成就兼濟天下的大事業,但在經歷了官場的黑暗糾紛後,他選擇,他的思想有了巨大的改變,在官場他保持著一種急流勇退的態度,對於生活他保持著清心寡欲、知足常樂的心境。他通過比下有餘的這種思維方式去感受生活的快樂。在他六十七歲那年,他為自己作了《醉吟先生傳》,通過與他人的境遇的對比他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幸運與幸福。

在詩中首先他與黔婁作比較,黔婁是春秋時期一位著名隱士,也是一位家境貧寒的君子,黔婁逝世後曾參前往他家弔唁,見曾參夫人用一條布被將黔婁的遺體覆蓋起來,但被子太短,蓋了頭腳便露了出來,蓋了腳就蓋不住頭,黔婁家境窮困到實在找不出一條好的布被來,與他相比,白居易認為自己雖貧窮但還不至於此,因此他感到快樂。

再者他又與孔子最欣賞的學生顏回作對比,顏回十分短壽,年僅三十二歲,而白居易作《醉吟先生傳》時已是花甲之年,與顏回相比他有更多的歲月去欣賞花開花敗、人情冷暖,這又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他還與榮啟期作比較,榮啟期也是春秋時期一位著名的隱士,相傳當初他見到孔子時曾說他有人生三樂:一為人,他此生沒有做牛做馬;二為男人,他能夠享受比女性更多的權利和更高的地位;三是壽至九十,在古代九十歲已很高壽,後世稱之為「榮公三樂」。其實榮啟期的三樂很簡單,他看到了最簡單的快樂因而覺得幸福,白居易認為自己擁有的更多,所以他比榮啟期還要快樂。

最後他與晉代名士衛叔寶作比,衛叔寶體質柔弱、重病纏身,英年早逝。雖然白居易此時已經發白齒落,但他沒有遭受病痛的折磨,這也讓他感到十分欣慰。我認為他與這些古人進行比較使得他能夠珍惜於眼下的幸福,所以他總是處於一種心境平和的心理狀態,當他能夠看到身邊微小的幸福時,他便能收穫巨大的滿足。如果一個人總是與比自己強的人相比,久而久之就會陷入一種永遠不知滿足的境地,人生短暫,何不讓自己享受身邊簡單的快樂呢?

雖然白居易曾身居要職,但他為官十分清廉,身系百姓。當初他在杭州、蘇州當刺史時,還把多餘的俸祿捐獻給當地的公庫。他一年的祿糧有三百擔,可讓全家飽食,當他看到農民辛辛苦苦勞作,但仍然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時十分羞愧。在他的詩作中可以看出他對自己的俸祿持著很滿意的態度,那是朝廷給予他的合法收入,但是他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接受如此豐厚的俸祿,與勞動人民相比,實在心中有愧。當其他的官員不滿朝廷薪俸待遇時,他總是謙虛地表示目前的俸祿已經十分豐厚了。

晚年的白居易遠離權利中心,告老還鄉,朝廷的俸祿便隨之中斷,他曾在詩中這樣描述他沒有朝廷薪俸的生活:早晨丫鬟來稟報說衣服已破,傍晚火夫來稟報說家中連鹽米都沒有了。但我覺得這只是他自嘲的一種說法,實際上他辭官後還有半薪可拿,他家中有果園數畝、田地數頃,不可能淪落到如此地步。

歸鄉後的他常與元稹、劉禹錫等詩友以及官場退休的好友們一起郊遊唱和、飲酒對詩,生活得十分充實愜意,但與此同時他也不枉造福一方百姓。當時洛陽有一條河叫伊水,河中有許多尖銳的礁石,一到冬天水位下降,船便卡在礁石之間,過往的船夫必須脫鞋跳到水裡將船託起才能順利通過。

白居易當時居住在伊水河邊,經常聽到船夫跳到河裡後因寒冷而發出的叫喊聲,他聽後十分痛心,便決定慷慨解囊,與一位名為道玉的和尚共同聯手招募一批窮人,用鐵鑿子把河裡的峭石全部除掉,白居易曾作詩形容當時鑿石頭的聲音就像雷鳴一樣。工程完成後船隻可以順利通行,船夫們再也不必在寒冬中光著腳跳到水裡拉船。

他只有半薪收入的時候仍然願意為了百姓捐出自己的俸祿,可見他胸懷百姓。一個人只要真心想要報效國家,不管他是身居朝廷,還是在歸隱鄉間,都會為百姓謀福祉。

本文由《小於談歷史》原創文章,一代詩魔,知足常樂,真君子也。禁止抄襲,轉載請聯繫。

相關焦點

  • 【用日語讀唐詩】白居易——草
    【用日語讀唐詩】白居易——草 2016年01月08日10:18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
  • 白居易民歌風味的唐詩,寫出採蓮姑娘面對愛情令人怦然心動的羞澀
    當絕美的唐詩遇到美麗的愛情,兩者的融合讓人怦然心動。古詩詞之中很多描寫愛情的詩歌,從《詩經》開始,歷經漢樂府等體裁的發展,到了唐詩宋詞之中,愛情詩詞已經相當成熟。尤其是對於採蓮女子愛情的主題表達,往往充滿著生活情趣,充滿著民歌風味,而且有著豐富的情意綿綿。
  • 白居易一首寫月華如水的唐詩,田園景色之美,有身臨其境之感
    相比李白杜甫等人的唐詩題材和內容顯得有些高大上,白居易的唐詩則更是把目光投向了普通人的生活。更為重要的是,他的這些唐詩創作和普通人之間的距離非常小。完全不像李白,杜甫那樣,更多的都是在自我抒情。所以我們讀白居易的《賣炭翁》,《觀刈麥》等等這些經典作品,很容易讓我們感知到其中的赤子之心。而且其中幾乎滿是口語化的表達形式,讀起來更是經典,也更便於流傳。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唐詩,是白居易非常經典的一首田園題材的唐詩。28個字寫秋夜月華如水,第一句當中的七個字更是有兩種疊字,讀起來很有趣味。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 為什麼《源氏物語》中有很多白居易的詩?白居易在日本很有名嗎?
    紫式部的曾祖父、祖父以及父親都是有名的詩人,尤其她的父親擅長漢詩與和歌,對中國古典文學頗有研究,因此紫式部在家人薰陶下對唐詩解讀同樣有過人的造詣,加之日本嵯峨天皇對唐詩的熱愛也影響著日本文人,所以唐風在日本可謂扶搖直上。在一眾有名的唐代詩人中,白居易又深得紫式部的喜愛,白居易的詩歌首先是通俗易懂,傳播廣泛。
  • 白居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被譽為「詩魔」和「詩王」,他與元稹共同倡導了唐代中期的「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又與劉禹錫並稱「劉白」,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之一,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
  • 唐詩四大家分別指誰?他們有何成就?除了李白杜甫沒想到還有他!
    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同時也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對於後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自唐初陳子昂和「初唐四傑」起,唐朝著名詩人層出不窮。其中,有四位詩人被稱為「唐詩四大家」,他們分別是誰?在詩歌方面有何成就?
  • 白居易:我不是臭流氓,我只是釋放了天下男人都有的本性而已
    白居易(772~846),漢族,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圭 (今陝西渭南東北)人,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在中國、日本和朝鮮等國有廣泛影響,是「新樂府運動」的領袖。
  • 白居易《杜陵叟》詩中,德音是什麼,為什麼在白麻紙上書寫?
    《杜陵叟》是白居易《新樂府》五十首中的名篇,作於唐憲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這一年都城長安周邊地區的農民遭受了兩場災難,首先是春旱,從前一年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沒有降水出現,久旱成災,導致麥苗枯黃,幾乎絕收。
  • 唐詩中四十句經典詩句
    唐詩,是中華文化史上一顆燦爛的明珠,與宋詞並稱「雙絕」,代表了唐代最高的文學水平,因其語言凝練、文字優美、對仗工整、含義雋永的特點,深受世人喜愛,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唐詩中四十句經典名句,看一看自己最喜愛的詩句是否榜上有名。1、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終南別業》2、一身轉戰三千裡,一劍曾當百萬師。
  • 唐詩說合歡:夜合花前日又西,白居易和杜秋娘,誰是原創?
    現代醫學證明,合歡樹中的成分,可以抗過敏和治療神經衰弱。所以喝的合歡湯或合歡酒,看著合歡樹,那不可達到的願望雖然痛苦,可能真的生出無盡的期望和能量吧。」斜憑繡床愁不動,紅綃帶緩綠鬟低。遼陽春盡無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白居易《閨婦》如果別人寫,我不大看,因為總有秀的成分,但白居易一向不肯做無病呻吟,唐朝邊患多,而男人入伍當兵幾乎家家都有。
  • 白居易模仿白鵝寫了首詩送給仙鶴,看似風趣幽默,讀完卻讓人想哭
    我們都知道,白居易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詩人,不過他與李白不同,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而白居易是現實主義詩人,他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被合稱為「元白」,與劉禹錫並稱為「劉白」。世人稱他為「詩魔」和「詩王」。當然,這是他作品中最為成功的兩首,他也有其它的作品,有這樣的一首詩,他利用白鵝的口吻,給天上的仙鶴寫了一首詩,這首詩就是《鵝贈鶴》。在這首詩裡面可以看出白居易的恨與累,其實了解了白居易的一生之後,對他的這種感情就會深有體會,他的一生屢次遭到貶謫,內心的痛苦與寂寞無處傾訴,於是就寫進了他的詩裡面,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些詩,所以成就了他在歷史上「詩王」的地位。
  • 六神磊磊:翻過唐詩那道牆,折幾枝帶露的花
    沒想到,他還是一個唐詩愛好者,加班之餘寫下《拜服吧,關於唐詩的那些猛人猛事》,自此一發不可收。他的新書《六神磊磊讀唐詩》於近日出版。   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專訪時,王曉磊說,他給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個「翻牆的人」——幫你翻過唐詩那道牆,去折幾枝帶露的花來。你若喜歡,就可以自己去找正門參觀。
  • 周絢隆:錢鍾書選唐詩
    (王伯祥原來做的稿子似乎因某種原因未被採用,所以《唐詩選》前言最後只對他簡單提了一句:「王伯祥同志在世時也對這項工作給予不少幫助。」這大概是對他一九六二年以後參與審閱、討論其他人撰寫的《唐詩選》書稿略表謝意。)從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五年,因為下「幹校」,這項工作中斷了九年。據參與此項工作的王水照回憶,重新修訂是在地震棚裡進行的——那個後來被證實是偽造的所謂回紇詩人坎兒曼,就是這時加進去的。
  • 燕子的壽命有多長,以至於「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比如他和白居易鬥時所寫出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就非常富有哲理,一下子流傳千古,把白居易的詩歌比了下去。 而他的這首入選唐詩300首當中的經典詠史七絕,更是流傳深廣。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蘇軾打獵到底有沒有全城百姓跟隨呢?
    詞的上闕中寫道「為報傾城隨太守」的「為」作為古漢語中最常見的一個多音多義字,我們通常會讀作四聲,但在這裡,「為」依舊應該讀四聲嗎?本期學而時習,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江城子·密州出獵宋·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 唐詩宋詞裡的荷花意象,有這幾種象徵意義
    寫荷花的唐詩宋詞不可謂不多,它們有的是寫夏天的風光,有的是形容女子的美好,有的是寫少男少女的感情,也有的是寫佛家的信仰,還有的是寫君子的高潔清廉。所以荷花的意象代表了眾多不同的象徵意義,就看詩人們怎麼用。
  • 餘生,願歲月靜好,知足常樂!
    導讀:怎樣理解「歲月靜好,知足常樂」?閒下來的時候,沏一壺茶,捧一卷書,在灑滿陽光的庭院中,坐在枝繁葉茂的樹下,品茶讀書,或許興致起時,再趁著微風煦陽撫一撫琴絲,吟一吟唐詩宋詞。這大概是每個人所嚮往的詩意生活吧,我們期盼歲月安詳,期盼生活美滿幸福,可是歲月靜好的背後一定有人在默默的付出,而想要過著幸福安樂的生活一定要先管理好自己的貪心,方能體悟知足常樂。
  • 唐詩鑑賞-秋雨夜眠(白居易)
    臥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賞析】「秋雨夜眠」是古人寫得膩熟的題材。白居易卻能開拓意境,抓住特定環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徵進行細緻的描寫,成功地刻畫出一個安適閒淡的老翁形象。「涼冷三秋夜,安閒一老翁」,詩人用氣候環境給予人的「涼冷」感覺來形容深秋之夜,這就給整首詩抹上了深秋的基調。
  • 100個唐詩中千金難換、百裡挑一的名字,需趁早收藏!
    從唐詩中可以感受到巍巍大國的氣度,感受到那時的才士們發自內心的文化自信,唐詩也激勵著一代代人奮發向上、砥礪進取。以唐詩作為孩子起名的藍本,一筆一畫都是豪邁與意氣,彰顯大國氣度,弘揚傳統文化。好名字,千金難求!以下是經過層層篩選得來的100個精品好名,需要起名的寶媽寶爸們一定要為孩子收藏!
  •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靜夜思
    【用日語讀唐詩】李白——靜夜思 2015年11月30日11:17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