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月琴、嗩吶、司鼓……京劇樂隊專場奏響「雲中戲苑」

2020-12-04 生活報

對於龍江戲迷來說,悠揚動聽的京胡曲牌和振奮激昂的打擊樂伴奏應該是再熟悉不過的聲音了。每一場京劇演出的背後,都是這些京劇樂隊的表演者,用高超的技藝完美地烘託演員的唱腔和表演,同時還肩負著託腔保調的重要職責。為了讓更多戲迷了解這些「幕後英雄」,記者從黑龍江省京劇院獲悉,16日19時30分「雲中戲苑」京劇音樂演奏會將在抖音直播間開演。屆時,演奏員們將由邊幕伴奏走上舞臺中心,給觀眾帶來一場京劇音樂的饕餮盛宴。

既然是樂隊專場,自然少不了京胡曲牌、京胡獨奏、京二胡獨奏、月琴獨奏、嗩吶獨奏了。當晚,演員們將為觀眾帶來京胡曲《迎春》、京胡演奏《四進士》、京二胡演奏《琴緣》、京胡獨奏《梨園情》《夜深沉》、月琴獨奏《馴鹿》、嗩吶獨奏《新東方紅與京劇唱腔串燒》和《京劇打擊樂聯奏》共八個精彩節目。實力演奏家劉曉波、張崇義、張成、王威,還有您喜愛的京胡美女天團滕希娟、王珊珊、稅毅、張欣等將讓大家足不出戶一飽耳福。

+1

相關焦點

  • 【說文武場】說說月琴在京劇音樂中的功能
    在吸收徽劇、漢劇、崑曲和梆子等劇種音樂的基礎上,京劇逐漸形成以西皮、二黃為主的聲腔音樂體系,京胡、月琴與三弦繼續為京劇伴奏,它被後人稱為京劇文場中的「三大件」。 在長期的京劇伴奏的實踐中,使月琴更具有了獨特的演奏方法,其配置的琴弦和品位數與其他用途的月琴也有所不同。為京劇伴奏的月琴,是京劇文場中的重要伴奏樂器之一。
  • 「廣德樓」湘潭市大眾業餘京劇團2003網上演唱會16日舉辦
    2003年8月16日(周六)下午2:30,廣德樓京劇票友社與京昆戲迷網聯合推出湘潭市大眾業餘京劇團2003網上演唱會。    此次演唱會由京昆戲迷網南梆子老闆策劃,廣德樓反漢調老闆擔任主持,邀請了湘潭各位老闆現場演出,好戲連臺,熱誠期待諸位戲迷票友前來捧場。
  • 淺談:有關於月琴與京劇藝術
    隨著一大批有造詣的京劇藝術家先後崛起,在生、旦、淨、末、醜各行當中,形成無數優秀流派,使京劇漸漸發展成為我國戲曲藝術的高峰。然而在京劇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樂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京劇樂隊分為文樂和武(打擊樂),文樂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即四大件。那麼月琴在樂隊中它的作用如何呢?
  • 著名月琴演奏家——天津京劇院劉訓毅
    月琴演奏家劉訓毅《京劇音樂語彙賞析》講座精彩紛呈6歲開始學習月琴,1988年考入天津藝術學校京劇班,1995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同年留校進修。1999年進修畢業後調入天津京劇院工作,至今學習月琴已有22年。在校期間曾先後從師于于學森、張連弟、王志祥、董生、鄭伯林、楊建、王志林、王悅、湯振鋼、呂玉勇等多位藝術家。
  • 雙語|京劇英語詞彙
    京劇的前身的徽劇(Anhui Opera)。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 解小華從藝70年 "三代老旦情"京劇專場傾港城
    原標題:解小華從藝70年 "三代老旦情"京劇專場傾港城  26日晚,煙臺大劇院座無虛席,絲竹悠揚,京腔曼妙。由煙臺市文廣新局主辦,市京劇院承辦的我市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解小華從藝70年專場演出在此舉行,助陣唱段精彩迭出,解小華一家三代同臺獻藝,演繹少有的梨園世家「老少三代老旦情」.臺下掌聲、叫好聲不絕於耳,廣大觀眾享受了一場京劇文化盛宴。  演出在膾炙人口的京胡協奏曲《夜深沉》中拉開帷幕,著名京胡演奏家周志強的弟子柳安明演奏此曲剛勁柔美,酣暢淋漓。
  • 看古箏演奏京劇曲牌《夜深沉》,和京胡完全兩種味道
    《夜深沉》本是一首京劇曲牌的曲目,通常是由京胡來演奏,用於給京劇伴奏,比較著名的段落是在京劇《霸王別姬》中,虞姬舞劍的場景。此曲以崑曲中的《思凡下山》折中《風吹荷葉煞》一曲中的四句歌腔為基礎,經過歷代京劇琴師們的加工改編發展而成,曲名出自首句唱詞的頭上三字。《夜深沉》的作者們運用民間音樂創作中常用的加花、刪減、緊縮、句末填充和變新等手法,將原來悲哀怨恨的曲調改成一支剛勁有力的新型樂曲,剛勁有力,充滿激情。在京劇《擊鼓罵曹》和《霸王別姬》中,用 它來配合禰衡擊鼓和虞姬舞劍等的場面。
  • 瑜老闆創新傳播收穫一茬茬新粉絲,他們湧向劇場第一次看京劇
    她介紹了這一次上演的《老生常談》京劇清音會和《亂彈·三月》京昆演音會的創作歷程,也期待從中遇到更多第一次看京劇的觀眾。「清音會」:清談+演唱+實時直播+「彈幕」互動一張茶桌,一塊彈幕,一個小樂隊,這便是王珮瑜自創「清音會」。
  • 跨界變身電視紅人 王珮瑜:只願分享京劇之美
    一方面,她致力於恢復傳統骨子老戲,比如《硃砂痣》《蘆花河》之類幾十年來幾乎無人再演的劇目,另一方面她試圖用各種創新方式打通戲曲與時代的壁壘,讓更多年輕人喜歡京劇。  她嘗試了各種招數。2010年,她邀請畫家申世輝創作一組山水畫卷,將《趙氏孤兒》的唱段同新穎的舞美相結合;2012年,她和吉他手梁劍鋒合作,在京劇演唱中加入了《加州旅館》等流行歌曲的元素;2016年,她打造京昆演音會《亂彈·三月》,把京劇文武場中的諸多樂器,如板鼓、京胡、二胡、三弦、阮、月琴、小鑼、大鑼、鐃鈸等,都單獨剝離展現,並將他們的演奏內容既傳統又現代地呈現出來;而因為直播當紅,她就乾脆在京劇清音會中玩起了直播和彈幕
  • 京劇融合改編名曲,這場月琴和京胡的「廝殺」太燃了
    赤焱樂團《北京一夜》:月琴與京胡合體,再現教科書級演奏「國樂也能這麼潮」系列大放送這版《忐忑》如此熱血與震撼!
  • 京劇丑角藝術獨挑大梁 專場演出欲樂翻觀眾
    2010年4月16、17日,上海京劇院將隆重推出「中國喜劇饕餮盛宴:小丑挑梁——京劇丑角藝術」的專場演出。孫正陽、金錫華、蕭潤年、嚴慶谷、郝傑等老中青三代丑角「諧星」將齊集亮相、輪番登場,為觀眾帶來《盜銀壺》《海周過關》《打城隍》《十八扯》《連升店》《九龍杯》等京劇醜行的經典折子戲。
  • 當京劇曲牌《夜深沉》遇見梅派經典《梨花頌》,一出絕美《盛世梨園...
    民歌中國   傳承民歌文化·分享民歌作品   說起《夜深沉》,相信不少喜愛京劇的朋友都耳熟能詳但你能想像出,在《夜深沉》中加入清脆柔和的月琴會是什麼情景嗎?如果再加入梅派經典《梨花頌》呢?
  • 京胡伴奏的三種常用定調方法(1 字母法)
    京胡伴奏的三種常用定調方法(1 字母法)(京劇的唱腔與音樂部分呢是中國音樂範疇,有自己的樂理。其實二十四律是自然而然使用的,因為音樂畢竟是表現人類情感的藝術,不是刻板的、絕對數據化的音響,在實際唱奏中不可能像數學運算出來的數據一樣精確和沒有變化,而是必須具有適當的變通性和靈活性,此外,「腔音」以及某些音在在一定程度上的遊移與模糊等因素,都構成對「律」的確定性的否定。
  • 國家京劇院首辦月琴音樂會 京劇名家甘當綠葉
    端午小長假期間,「李花月琴碩士畢業音樂會」在國家京劇院暢和園上演,這也是國家京劇院二十年來首次舉辦月琴音樂會。  當晚的演出顯得很特別,舞臺中央出現的是國家京劇院年輕的月琴演奏員李花,而張建國、魏積軍等京劇名家則只在舞臺左側甘當綠葉。
  • 鶴壁男子吹嗩吶40多年 可以口鼻同吹5支嗩吶
    2月22日,在濬縣善堂鎮西善堂村,身穿藍色粗布長衫,內襯白布短褂的村民李俊生一人同時奏響5支嗩吶,帶領兒子、孫子一起吹奏《百鳥朝鳳》,引得圍觀村民紛紛叫好。代代傳承吹嗩吶「西善堂村自古以來就有『大弦戲 老館主』的說法。」一曲吹罷,李俊生和記者講起故事,原來大弦戲指的是明末清初民間盛行的宮戲,伴奏樂器以嗩吶為主,老館主指的是當年李俊生的祖上在西善堂村供養戲班吃喝,被戲班演員稱為館主。「俺家往上數十六、七代,有人從商開染坊,算是小康人家。
  • 北京人被周家班震到了,一聲嗩吶吹徹悲歡人生
    正如策劃並主持這場《周家班中國元氣》吹打專場音樂會的楊浪先生所說:「我們很難獲得這樣的音樂感受,因為它和百姓的呼吸俯仰連在一起。」民間家族音樂傳承的奇蹟這八條漢子都是誰?嗩吶便成為災民們謀生的手段,每逢過年過節、迎神賽會、男婚女嫁、舉喪祭祀等習俗,均有嗩吶鼓吹,鑼鼓敲打,而周家班就是其中最負盛名的樂隊,甚至流傳著「周家班不到,男不娶女不嫁」的說法。縱貫周氏家族七代,作為一個家族樂隊,在全世界都很罕見。
  • 鑼鼓嗩吶社火鬧新春 民俗文化添彩中國年
    1月25日至2月8日(正月初一到十五),「中國年·看西安」2020全國鑼鼓、嗩吶、社火展演大賽將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舉行。來自全國的14支著名鑼鼓社火隊,將為市民和遊客帶來精彩紛呈的演出。鑼鼓 東西南北中 匯聚到西安鼓子秧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山東省濟南市的濟陽鼓子秧歌,將在大年初一閃亮登場。
  • 嗩吶在古巴!
    她說Cuban Dreams裡的中國嗩吶令她印象深刻,而那嗩吶,是當年中國的華工帶去古巴的!我大吃一驚。此前只知道古巴有華工,但不知道有嗩吶。於是趕緊找來Cuban Dreams來聽。果然,在第六首曲子Conga Santiaguera中聽到了親切的嗩吶,那是在conga鼓之上引領者的聲音,它當然不帶有任何中國音階,吹出的完完全全是狂歡節的魂魄。於是趕緊做點網絡研究,發現嗩吶在古巴被稱作La Corneta china或者trompeta china,1848年華工開始湧入古巴,到1860年的時候,已經有10萬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