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嗩吶社火鬧新春 民俗文化添彩中國年

2021-01-10 曲江新區

「鑼鼓敲起來 張燈又結彩」「開心的鑼鼓敲出年年的喜慶」……作為中國年的標配之一,鑼鼓傢伙一響,喜慶歡樂登場。今年的中國年,大明宮將迎來全國各地的著名鑼鼓流派,為遊客送上一場振奮人心的鬥鼓大賽。1月25日至2月8日(正月初一到十五),「中國年·看西安」2020全國鑼鼓、嗩吶、社火展演大賽將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舉行。來自全國的14支著名鑼鼓社火隊,將為市民和遊客帶來精彩紛呈的演出。

鑼鼓 東西南北中 匯聚到西安

鼓子秧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山東省濟南市的濟陽鼓子秧歌,將在大年初一閃亮登場。濟陽鼓子秧歌傘、鼓、棒、花齊全,套路變化繁多,動作粗獷豪放,節奏歡快熱烈,氣勢恢宏磅礴,是民族舞蹈藝術中的瑰寶。本次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表演的節目為《齊風魯鼓》,節目由玉女穿梭、金錢眼、花傘對舞、日月轉、乘風破浪等演出環節所呈現。

1月28日(正月初四),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來自我省延安市安塞區的安塞腰鼓將閃亮登場。安塞腰鼓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中華鼓王」「東方神鼓」「東方第一鼓」。1月31日(正月初七),廣東省揭陽市揭陽尋樂樂團將帶來精彩的鑼鼓展演,與北方鑼鼓表演不同,該樂團的鑼鼓表演是嶺南音樂潮州音樂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演奏形式,是以打擊樂為主,是以大鼓為中心,以嗩吶為領奏的大型合奏。鼓手槌擊鼓心、鼓邊、鼓沿,採取響擊、悶擊、重擊、輕擊以及節奏變化,手槌加花等手法,指揮著樂隊的演奏,被西方稱之為「東方交響樂」。此外,還有蘭州太平鼓、韓城行鼓等同臺競技。

嗩吶 「百鳥朝鳳」鬧新春

除了鑼鼓,不同風格的嗩吶將在1月26日(正月初二)送出特有的年味。

魯西南吹打樂是眾多嗩吶裡技巧最豐富的嗩吶表演。作為中國嗩吶之鄉山東省嘉祥縣,也是名曲《百鳥朝鳳》的發祥地,此次參賽將帶來《儒鄉古韻》《農家小院裡的笑聲》《百鳥朝鳳》等精彩演出。當日,還將有山西壺口原生態嗩吶展現,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亢激昂、粗獷豪邁、原生態展示是其表演特點。

1月30日(正月初五),將有來自我省榆林市米脂縣的陝北嗩吶進行表演,米脂是陝北嗩吶的發源地,嗩吶傳承歷史悠久,發展土壤濃厚,是西北地區最具特色的嗩吶流派之一。此外,當日還有旬邑嗩吶表演,旬邑嗩吶吹打樂團曾代表旬邑嗩吶參加電影《百鳥朝鳳》首映禮,此次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參演的節目為《群雁爭雄》《大升官》《節節高》等。另外,來自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的芒碭山嗩吶藝術團將表演精彩的碭山嗩吶。

社火 全國高蹺之冠即將亮相

社火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源於隋唐,鼎盛於清末民國,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新春鬧社火也是一種獨特的年俗。1月27日(正月初三),西安市藍田縣肖家坡村民俗社火將亮相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表演節目包括鑼鼓儀仗、十組抬社火、高蹺、旱船等。

1月30日(正月初六),西安市高陵區的船張芯子將登場。船張芯子是以中國戲曲人物為造型藝術模版,以童為主,將孩童們古裝打扮成各色歷史人物與典故並捆、梆、扦裝在設計牢固的鐵支架上(俗稱芯子),支架上人物累疊一般三層,服飾將鐵架遮蓋,好似人物凌空垂懸。

蘭州苦水高蹺社火是甘肅省傳統民俗文化,將於2月2日(正月初九)登場。這種藝術起源於元末明初,已有近七百年的歷史,蹺腿高度達3.3米以上,加上人體身高,高蹺高度達4.8米左右,居全國之冠。表演者身穿傳統戲劇服裝,畫上秦腔劇中人物的臉譜,踩上高蹺,排成長隊以過街形式向觀眾表演,甚是威武壯觀,奇特驚險。

來源:西安晚報

相關焦點

  • 雁塔區:不忘鄉風民俗 鑼鼓社火「鬧」起來
    民俗既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又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在當下社會發展中可謂彌足珍貴。民俗文化,是依附人民的生活、習慣、情感與信仰而產生的文化,也泛指一個國家、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和生活習慣。所謂「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民俗文化在各地有不同的形式。
  • 西安年·最中國 | 一大波最有年味的春節活動等你來打卡!
    (2)「禮儀之邦」——周禮體驗時間:2月1日——2月19日地點:詩經裡小鎮活動內容:通過周禮服飾角色扮演+情景演藝、百家守歲筵席、燈光秀、花神評選、灃河傳承社火民俗等文化活動,以及簪花祈福、沐手抄詩、禮儀和鳴、風雅遊園、月夜放燈等生活體驗,將文化與生活落地,讓遊客感受最詩意中國年。
  • 紀錄片《社火中國年》講海城高蹺隊故事
    紀錄片《社火中國年》講海城高蹺隊故事 遼寧日報 2020年03月25日 10:21
  • 打鐵花、燈塔秀、地道小吃點燃你的新春!
    立足龍城本土民俗文化,今年的民間文化藝術節將通過一系列獨具傳統文化特色的活動,充分彰顯「家和睦,愛傳承」的新春文化。春節越來越近全省各地賀年節慶活動也陸續啟動2018山西省的年味兒全在這兒,我會說? ↓↓2018山西省首屆民間文化藝術節將於2018年2月16日——3月3日(正月初一至正月十六)在長風西街260號天際賽車公園隆重開幕。立足龍城本土民俗文化,今年的民間文化藝術節將通過一系列獨具傳統文化特色的活動,充分彰顯「家和睦,愛傳承」的新春文化。
  • 社火,記憶裡的年味
    圖片來自網絡在村裡幾個愛熱鬧的大伯大嬸的張羅下,鑼鼓從臘月二十八左右就開始咚咚咚鏘鏘鏘的敲起來了。人們隨著鑼鼓聲循聲而去,大人孩子圍著鑼鼓聲感受著越來越近的年味,也加入其中進行正月期間社火的排練。圖片來自網絡在那個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沒有任何娛樂活動的歲月,人們以他獨有的方式「耍社火」迎接新年,慶祝新年。所以每年過年前的社火排練也是拉開年味的標誌活動之一。
  • 【新疆是個好地方】烏魯木齊大巴扎步行街「舞龍舞獅鬧新春」
    新疆新聞在線網2月6日消息(記者阿依本、柴林):2月5日上午,「舞龍舞獅鬧新春」活動在烏魯木齊大巴扎步行街精彩上演,吸引了眾多首府市民和各地遊客前來觀賞。  上午十二點半,烏魯木齊大巴扎步行街上響起陣陣鑼鼓聲,一時間龍飛獅舞,濃濃的年味兒撲面而來,讓整個步行街熱鬧了起來。
  • 「鼠兆豐年——新春民俗文化展」, 傳承春節習俗,寄望美好生活
    本期,要給大家呈現的,是我館於2020年1月15日正式開展的「鼠兆豐年——新春民俗文化展」。鼠兆豐年——新春民俗文化展前 言歡迎來到大渡口區博物館臨時展廳,下面,我將帶領大家一起走進「鼠兆豐年——新春民俗文化展」。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於都嗩吶公婆吹
    ,於都傳統民俗文化資源豐富,擁有得天獨厚的靈山秀水。坐吹,即樂班圍桌而坐,配合琴、笛、鑼鼓進行吹奏。常用曲牌有《十堂花》、《揚州調》、《結心草》、《洞房》等。對吹的曲牌有《公婆調》、《斑鳩調》等細膩悠揚的民間小調。齊奏,就是幾十人甚至一、二百人在一起同吹一支曲子,也即大合奏。這時,激越而氣勢磅礴的演奏,會把整個場景推向熱潮。
  • 非遺麒麟鳳凰舞鬧新春,來大研花巷這樣過年才夠味
    1月25日—1月30日大研花巷「民俗鬧新春·花巷過大年」新春活動年味十足,等你來鬧寫和秀山:納西族,家族傳承9代東巴世襲,2017年被評為第3批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同年被雲南省東巴文化傳承協會評為東巴法師,曾在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院從事納西族文化宣傳工作,長期致力於東巴文化推廣與傳習
  • 五鼠鬧新春 萌鼠賀新禧——2020年無錫動物園春節生肖文化活動
    中國江蘇網1月15日無錫訊 才見肥豬財拱戶,又迎金鼠福臨門。農曆鼠年即將到來,如何過一個有年味的鼠年新春小長假?無錫動物園一年一度的春節生肖文化活動拉開了新春的序幕——五鼠鬧新春,萌鼠賀新禧。1月25日-2月8日,五鼠鬧新春、最大齧齒動物水豚泡溫泉、百鼠鬧萌寵、辭豬迎鼠秀、鼠年話鼠科普展、「貓」鼠陪你過大年、新年送福樂悠悠等各精彩節目輪番上演,給一個只「鼠」於你的精彩假日。鬧春五鼠鬧新春 實景舞臺劇歡樂上演古有「鑽天鼠、徹地鼠、翻江鼠、穿山鼠、錦毛鼠」五鼠鬧東京,今有無錫動物園「歡樂鼠、精靈鼠、魔幻鼠、呆萌鼠、幸運鼠」五鼠鬧新春。
  • 山東賀年會推四大產品「宴禮樂遊」鬧新春
    對於賀 年宴,旅遊局將廣泛發動旅遊飯店、旅遊餐館,要求突出歡樂祥和的氣氛,體現「 飲魯酒、品魯菜、體驗齊魯飲食禮儀」的文化氛圍,通過賀年宴吃出味道、吃出文 化、吃出特色、吃出好客情懷。這四大產品分別是:賀年宴春節團圓全家福:主要旅遊場所、酒店組織全家福套餐,布置全家福客房。
  • 2020年春節帶您玩轉武漢
    以民俗廟會和非遺展示活動為主,共計9項活動,包括2020第五屆漢口裡廟會、2020年吉慶新春廟會、省博物館「禮樂學堂」傳統節日系列活動、木蘭花鄉第二屆春節文化廟會等。 (二)「花·燈迎春」板塊。以賞梅等賞花遊和東湖、園博園燈會為主,共計9項活動,包括「《國家》——我們的中國夢」長江燈光秀鼠年新春特輯展演、東湖梅花蠟梅節、2020年武漢東湖燈會、2020第五屆武漢園博園主題燈會、「金鼠迎春,百花爭豔」武漢市2020迎春花市等。 (三)「漢味過年」板塊。
  • 鶴壁男子吹嗩吶40多年 可以口鼻同吹5支嗩吶
    作為回報,戲班班主就教祖先吹嗩吶。李家這才有了吹嗩吶的傳統,到俺孫子這輩,已經是第20代。」為證自己所言非虛,李俊生拿出一支祖先使用過的嗩吶。在2014年河南省古玩商會鑑定委員會出具的鑑定證書上顯示,這支嗩吶確定為清代樂器。在李俊生收藏的《戲曲志》上,還有一頁濬縣流布戲曲劇種表記載,明末清初時期,西善堂村曾有一個小唱班,擅長大弦戲,「家裡的族譜寫的有,這個小唱班,就是當年吃住在俺家的戲班。」
  • 湘鄉虞唐高蹺踩上街 民俗鬧春好熱鬧
    湘鄉市虞唐鎮有一個傳承了近500年的新春習俗--踩高蹺。   紅網湘鄉市分站2月10日訊(分站記者 熊杜泉)9日上午,湖南省湘鄉市虞唐鎮區鑼鼓喧天,好不熱鬧,虞唐高蹺表演隊走上街頭,為當地群眾送上了一道新年「民俗大餐」。這項新春習俗傳承至今已近500年。   相傳明朝正德年間,明武宗朱厚照私訪江南,春節期間途經湘鄉虞唐,明武宗一行參加虞唐花燈會的遊藝活動,傳授了高蹺技藝,從此這門技藝被傳承下來。
  • 敲鑼鼓、舞花劍,這個景區用花朝民俗迎新春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20日訊(通訊員程書雄 劉慧)19日上午,武漢市新洲區潘塘街花朝民俗「鬧新春」、河灣風情「鼠送福」文化惠民活動,在當地武漢花朝河灣景區廣場舉行。「花朝文化」活動豐富 葉東輝 攝當天的活動現場,非遺項目牌子的鑼鼓歡騰喜慶,民俗表演「採蓮船」詼諧有趣,楚劇演出受到老年鄉親熱捧。各種精彩的武術表演,更是得到大家一致叫好。
  • 梅花報春漢味年 文化武漢歡樂遊
    2012年春節旅遊黃金周即將到來,為展現「大江、大湖、大武漢」的城市旅遊形象,全市旅遊行業精心設計並推出了「賞梅探花遊」、「漢味風情遊」、「科普奇幻遊」、「鄉村休閒遊」等四大板塊的春節黃金周旅遊活動,豐富廣大市民及遊客的節假日文化生活,營造出濃鬱的年味,讓市民共同感受旅遊新景象,過一個歡樂祥和、豐富多彩的喜慶年。
  • 記者帶您看節會:看獅舞,聽大戲民俗廟會免費逛
    精彩的大裡王獅舞,獨特的十六掛轉秋……作為牡丹文化節的專項活動之一,第26屆河洛文化民俗廟會今日在洛陽民俗博物館開幕,許多民間絕技將集中展演,市民、遊客均可免費觀賞。  ● 4月11日下午  曹屯排鼓《威風鑼鼓》、古箏《金蛇狂舞》、小丑表演、三弦鉸子書《關祿算卦》、民樂與香道表演、琵琶與剪紙表演、二鬼摔跤表演、南無拳表演、民族舞表演、南莊木偶戲《王小趕腳》、河洛大鼓表演、手偶戲《二小打虎》。
  • 泰山尋跡⑥:走進 新泰百獸圖 體會民俗祈福舞的神秘與力量
    ,一汽奔騰冠名、大眾網·海報新聞主辦、山東華騰一汽奔騰4S店協辦的「泰山尋跡 一汽奔騰泰山非物質文化遺產探源之旅」活動來到位百獸圖雜耍發源傳承地,泰安市新泰羊流鎮大窪村,探尋「百獸圖」的傳承與奧秘。百獸圖作為山東為數不多的祈福民舞,源於清朝光緒二十三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