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敲起來 張燈又結彩」「開心的鑼鼓敲出年年的喜慶」……作為中國年的標配之一,鑼鼓傢伙一響,喜慶歡樂登場。今年的中國年,大明宮將迎來全國各地的著名鑼鼓流派,為遊客送上一場振奮人心的鬥鼓大賽。1月25日至2月8日(正月初一到十五),「中國年·看西安」2020全國鑼鼓、嗩吶、社火展演大賽將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舉行。來自全國的14支著名鑼鼓社火隊,將為市民和遊客帶來精彩紛呈的演出。
鑼鼓 東西南北中 匯聚到西安
鼓子秧歌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山東省濟南市的濟陽鼓子秧歌,將在大年初一閃亮登場。濟陽鼓子秧歌傘、鼓、棒、花齊全,套路變化繁多,動作粗獷豪放,節奏歡快熱烈,氣勢恢宏磅礴,是民族舞蹈藝術中的瑰寶。本次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表演的節目為《齊風魯鼓》,節目由玉女穿梭、金錢眼、花傘對舞、日月轉、乘風破浪等演出環節所呈現。
1月28日(正月初四),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來自我省延安市安塞區的安塞腰鼓將閃亮登場。安塞腰鼓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中華鼓王」「東方神鼓」「東方第一鼓」。1月31日(正月初七),廣東省揭陽市揭陽尋樂樂團將帶來精彩的鑼鼓展演,與北方鑼鼓表演不同,該樂團的鑼鼓表演是嶺南音樂潮州音樂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演奏形式,是以打擊樂為主,是以大鼓為中心,以嗩吶為領奏的大型合奏。鼓手槌擊鼓心、鼓邊、鼓沿,採取響擊、悶擊、重擊、輕擊以及節奏變化,手槌加花等手法,指揮著樂隊的演奏,被西方稱之為「東方交響樂」。此外,還有蘭州太平鼓、韓城行鼓等同臺競技。
嗩吶 「百鳥朝鳳」鬧新春
除了鑼鼓,不同風格的嗩吶將在1月26日(正月初二)送出特有的年味。
魯西南吹打樂是眾多嗩吶裡技巧最豐富的嗩吶表演。作為中國嗩吶之鄉山東省嘉祥縣,也是名曲《百鳥朝鳳》的發祥地,此次參賽將帶來《儒鄉古韻》《農家小院裡的笑聲》《百鳥朝鳳》等精彩演出。當日,還將有山西壺口原生態嗩吶展現,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亢激昂、粗獷豪邁、原生態展示是其表演特點。
1月30日(正月初五),將有來自我省榆林市米脂縣的陝北嗩吶進行表演,米脂是陝北嗩吶的發源地,嗩吶傳承歷史悠久,發展土壤濃厚,是西北地區最具特色的嗩吶流派之一。此外,當日還有旬邑嗩吶表演,旬邑嗩吶吹打樂團曾代表旬邑嗩吶參加電影《百鳥朝鳳》首映禮,此次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參演的節目為《群雁爭雄》《大升官》《節節高》等。另外,來自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的芒碭山嗩吶藝術團將表演精彩的碭山嗩吶。
社火 全國高蹺之冠即將亮相
社火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源於隋唐,鼎盛於清末民國,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新春鬧社火也是一種獨特的年俗。1月27日(正月初三),西安市藍田縣肖家坡村民俗社火將亮相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表演節目包括鑼鼓儀仗、十組抬社火、高蹺、旱船等。
1月30日(正月初六),西安市高陵區的船張芯子將登場。船張芯子是以中國戲曲人物為造型藝術模版,以童為主,將孩童們古裝打扮成各色歷史人物與典故並捆、梆、扦裝在設計牢固的鐵支架上(俗稱芯子),支架上人物累疊一般三層,服飾將鐵架遮蓋,好似人物凌空垂懸。
蘭州苦水高蹺社火是甘肅省傳統民俗文化,將於2月2日(正月初九)登場。這種藝術起源於元末明初,已有近七百年的歷史,蹺腿高度達3.3米以上,加上人體身高,高蹺高度達4.8米左右,居全國之冠。表演者身穿傳統戲劇服裝,畫上秦腔劇中人物的臉譜,踩上高蹺,排成長隊以過街形式向觀眾表演,甚是威武壯觀,奇特驚險。
來源: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