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蘭州牛肉麵出了蘭州就不香了?

2021-01-12 懂球帝官方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三個料理人」(id:sanjiangfood),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 | 王槍槍

如果要讓三匠廚房(ID:sanjiangfood)給出一個無情讚美蘭州的理由,不會是因為陌生人的那支蘭州煙,也不是蘭州盛產民謠歌手,而是一碗熱氣騰騰的蘭州牛肉麵。

比蘭州牛肉麵名氣更大的是「蘭州牛肉拉麵」,這個莫名其妙的稱呼常常能把蘭州人氣個半死。因為自古以來,蘭州就沒有一種叫牛肉拉麵的東西。

沈宏非寫重慶小面,筆尖充滿感情:「小面的小,不僅僅意味著簡單,更代表著重慶人輕巧的生活態度。」蘭州牛肉麵有著跟重慶小面一樣的特質。一碗麵,三兩分鐘煮畢,簡單快捷;幾塊錢,有湯有肉有菜,物美價廉;沒有什麼繁文縟節,蹲在馬路牙子上就能吃。吸溜吸溜幾口下肚,令人神清氣爽,用蘭州人的話說:「哎呀,真是滿福得很。」

但這貌似是蘭州人獨有的享受,因為出了蘭州,蘭州牛肉麵不僅變成了「蘭州拉麵」,味道似乎也走樣了,這是為什麼?

▍對蘭州人來說,牛肉麵是宗教

陸文夫筆下的蘇州老饕朱自治,起個大早就為了一碗蘇式頭湯麵。在蘭州,也有趕在清晨6點來到牛肉麵館吃頭湯麵的人。可以說,蘭州人的一天,是從牛肉麵開始的。

牛肉麵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1905年,回族人馬保子開始製作一種叫「熱鍋子」的牛肉麵,做法就是在涼麵上澆上熱湯汁。後來,他又嘗試現場拉麵、煮麵,並對湯做了改良,由此創立了蘭州清湯牛肉麵。

牛肉麵、牛肉麵館的真正普及要到上世紀80年代,據說當時在蘭州街邊搭一個帳篷,就能開一個牛肉麵館。從那時起,牛肉麵才慢慢從一種奢侈的享受變成了平民食品。

▲肉蛋雙飛,肉是薄切熟牛肉,蛋是普通滷蛋。小菜也很常見,多為涼拌土豆絲、拌黃瓜、泡菜、糖蒜等

在不懂門道的外地人看來,蘭州人吃牛肉麵有一整套「黑話」:「牛大」是蘭州人對牛肉麵的愛稱;「扎牛大」就是吃牛肉麵;「面下大些」指面要多一些;「肉蛋雙飛」是老蘭州吃牛肉麵的經典搭配;關於牛肉麵,還有個最能體現蘭州人幽默感的笑話--顧客:老闆,下個小碗二細,辣子多些肉多些,蒜苗子多些面多些。老闆:兄弟,你不會要個大碗嗎?

嘴刁的蘭州人,有一整套衡量牛肉麵的標準——一清(湯汁清爽鮮香)、二白(蘿蔔白淨香甜)、三紅(辣油紅豔)、四綠(香菜蒜苗翠綠)、五黃(麵條黃亮勁道)。但三匠廚房(ID:sanjiangfood)的經驗是,蘭州牛肉麵很難做到完全的標準化,即使是同一家麵館,每天的味道也都會略有不同。

對蘭州人來說,牛肉麵不是消遣,而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2007年,蘭州牛肉麵價格由2.5元漲到3元,蘭州人不高興了。最後蘭州市物價局不得不出臺限價規定,規定「普通級大碗牛肉不得不超過2.5元,小碗和大碗的差價為每碗0.2元」。雖然政府干預市場為人詬病,但也體現出蘭州城對這碗面的在意。如今二塊五一碗牛肉麵早已是老皇曆了,蘭州牛肉麵的價格普遍漲到6、7塊錢,高端的也有8塊錢的。

推薦牛肉麵館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兒。因為每個蘭州人幾乎都有自己從小吃到大的牛肉麵館,就像球迷從小看到大的球隊一樣,誰都不能褻瀆自己的主隊。

▍聽戲聽腔,吃麵吃湯

湯是蘭州牛肉麵的靈魂。在蘭州,仍有老牌麵館的老闆每天清晨五點去店裡獨自配湯料的傳統。

熬湯的肉,首選產自甘肅和青海的犛牛肉,輔以牛脊髓和棒子骨,再按一定比例加入花椒、草果、香葉等十幾種香料,經過幾個小時的煨煮,反覆過濾後,才能得到一碗清亮鮮香的湯。每天煮下的湯都要留下一盆左右的湯,這叫老湯,第二天再把老湯倒進新湯裡。只有不地道的牛肉麵館,才會用大量的味精提味。

湯料的配方是秘密。沒有牛肉麵培訓學校之前,製作牛肉麵的技藝靠家族或師徒傳承,有的師父會對徒弟留一手,什麼都教,就是不給湯的配方。所以,對於一個牛肉麵師傅來說,調好一鍋湯比學會拉麵的手藝還難。

▍堪比雜技表演的拉麵手藝

牛肉麵的麵條按形狀、粗細不同分為九種:毛細、細的、三細、二細(二細比三細粗)、二柱子、韭葉、蕎麥稜、薄寬、大寬。三匠廚房(ID:sanjiangfood)是「二細黨」,因為二細勁道又入味。

▲各種面型的製作標準

▲二細是最常見的一種麵條形狀 

▲毛細是最細的一種牛肉麵麵條

從揉面到撈麵盛出,最考驗後廚的默契。後廚的通常配置是廚師長帶著幾個個拉麵師傅,一個煮肉蛋蘿蔔、打掃衛生,一個揉面,一個拉麵,一個撈麵,一個舀湯(同時負責放蒜苗香菜辣椒)。每個大師傅,都有遊刃有餘的記憶系統。臺口的師傅收票,一次收二三十張票,報給後面的拉麵師傅,拉麵師傅要全神貫註記住順序,揉面的師傅也一定要跟上,和面、揉面要軟硬合適,太軟或太硬,拉麵師傅都做不好。十幾碗面同時下鍋後,撈麵的師傅,只憑一雙長點兒的褲子,一撈一碗不多不少,分量、火候全都恰到好處,從來沒有食客能在自己碗裡挑出兩樣麵條來的。

但凡見識過大師傅拉麵的人,都會對牛肉麵麵條的勁道和延展性感到吃驚。為什麼牛肉麵的麵條可以被反覆拉伸而不會斷裂?答案是蓬灰。

蓬灰是燃燒乾枯的「蓬草」(生長在西北部乾旱區的一種草)得到的灰燼,其中主要的成分是碳酸鉀,碳酸鉀具有弱鹼性。研究表明,讓麵條口感勁道的物質是麵粉中的麵筋蛋白,而麵筋蛋白中,起決定作用的是谷蛋白。在鹼性環境下,谷蛋白更容易發生聯結,麵團的筋度和彈性會更好。

▲最右為製作好的蓬灰結晶,圖片來源:攝影師馬宏傑

蘭州最傳統的牛肉麵麵條製法講究「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就是把蓬灰塊煮3次,然後這3次煮出來的蓬灰水混合後用來和面(衝淡蓬灰水的鹼性),這樣才能抻出細如棉線的「一窩絲」,麵條才會有筋道柔韌的口感。

但蓬灰曾經引起過恐慌,2011年,南京電視臺報導了拉麵行業使用蓬灰的「潛規則」,蓬灰致癌的說法一時不脛而走。

人類現在還未完全搞清楚誘發癌症的機理,所以蓬灰致癌的說法沒有根據。但蓬灰作為一種天然植物,確實可能含有砷、鉛等有毒元素,儘管蓬灰在拉麵中使用量並不大,也有媒體報導蓬灰中的砷、鉛含量微不足道,但三匠廚房(ID:sanjiangfood)在過去的文章中提到過,應該考慮個人生活的特殊性,預防危險因素的疊加效應。

而且蓬灰的產量也不大,無法滿足所有蘭州牛肉麵館的需求。現在多數麵館已經改用質量和成分更可控的拉麵劑作為蓬灰的替代品。

▍牛肉只是意思意思,別忽略湯裡的蘿蔔蒜苗香菜

非甘肅人第一次吃蘭州牛肉麵,大都有上當受騙的感覺,碗都翻穿了,只找到幾小塊塞牙縫的牛肉。其實在蘭州牛肉麵中,牛肉就是個點綴,如果想多吃肉,得加錢,一碟薄切牛肉在蘭州一般賣五塊。

三匠廚房(ID:sanjiangfood)最喜歡的是牛肉湯裡的蘿蔔,每次吃麵先把蘿蔔翻出來吃掉,再來一口蒜苗香菜,舒坦。老派的麵館會選秋冬季節經過霜凌以後的大白蘿蔔,煮湯的時候能去腥增鮮。

能給牛肉麵提味的還有「油辣子」。好的油辣子有微微的焦香和醇香。製作油辣子也要配合十幾種香料,一般家庭炸不出來那個味兒。

對了,地道的蘭州人,吃牛肉麵一定會加醋。有個笑話是:一個食客把面放桌子上然後去取筷子,坐回來吃了第一口,就大罵一句,哪個哈慫(甘肅方言,壞蛋)給我面裡放哈的醋。

▍出了蘭州,吃一碗不走樣的蘭州牛肉麵為什麼這麼難?

首先,你吃到的很可能不是蘭州牛肉麵,而是青海化隆牛肉麵。

據南方周末報導,遍布全國的「蘭州牛肉拉麵」,其實不是甘肅蘭州人開的,而是青海化隆人,「牛肉拉麵」其實是化隆人的招牌。直到2012年,蘭州本土牛肉麵才開始走出蘭州。2015年,深圳還發生過青海化隆人抵制和圍攻蘭州牛肉麵館的事件。

此外,地方特色食物出了原產地就變味了,也確實是人們的普遍感受。北京滿大街都是重慶小面,但哪一碗又得到了重慶小面的真傳?

味道的變化是有原因的。可能是食材的問題,一旦離開原產地,食材和調料的供應都不會如以前充足和地道,如今許多餐館號稱從原產地空運原料,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此外,一樣吃食到了陌生的城市,難免會根據當地口味進行改良,堅守傳統和創新自然各有各的食客,但對從小吃到大的老鄉來說,卻有天壤之別。

味道的改變還可能涉及到飲食「玄學」。比如同樣的調料和同樣的配方比例,在不同的地方,熬出來的牛肉麵湯的味道卻有不同。一個猜測是,這跟海拔高度、水質有關。

三匠廚房(ID:sanjiangfood)認為,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食客的嘴還不夠刁。之前的文章提到過,廚刀的境界不只取決於生產者,更取決於消費者,麵館的水準也是一個道理。在餐飲業發展成熟的地方,食客和廚師的關係不僅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還有比試、切磋、監督、惺惺相惜的含義。

   · END ·  

三匠廚房 | 廚房裡的意見領袖

 ID:sanjiangfood 

本微信號內容除特殊註明外,版權均屬三匠廚房所有,版權合作請聯繫

sanjiangchufang@126.com

相關焦點

  • 吃了那麼多年的「蘭州拉麵」,不如去蘭州吃一碗「蘭州牛肉麵」?
    然而,你吃過的「蘭州拉麵」,未必正宗。更何況蘭州本地人吃的面,根本不叫「蘭州拉麵」,而是「蘭州牛肉麵」。今天的文章,就帶你走進《高鐵遊中國》系列之第55站——蘭州,忘掉「蘭州拉麵」,吃一碗正宗的「蘭州牛肉麵」。
  • 來到蘭州,才知道什麼是最正宗的牛肉麵
    在民間蘭州牛肉麵與山西刀削麵、河南燴麵、四川擔擔麵、北京炸醬麵、武漢熱乾麵、崑山奧灶面、鎮江鍋蓋面、杭州片兒川、吉林延邊冷麵......為中國十大麵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麵食。之前數次與蘭州的擦肩而過,這一次終於深情會面,讓我與這一碗接一碗的牛肉麵,有了深入的熱切的相處,僅僅第一次,就愛的徹底,愛的忘我。
  • 一款絕對正宗的蘭州牛肉麵的做法!看完不後悔,馬上就學會!
    一款絕對正宗的蘭州牛肉麵的做法!看完不後悔,馬上就學會!說起蘭州,大家第一印象肯定就是蘭州拉麵,其實在蘭州本地多數的麵館都是蘭州牛肉麵,蘭州牛肉麵又被叫做清湯牛肉麵,是我國的十大麵條之一,講究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這其中的道道我奧比安就不在這裡一一贅述了。
  • 蘭州拉麵和蘭州牛肉麵到底有啥區別,為何蘭州人對它如此「痛恨」
    但是要說到中國美食界的「霸主」,那就不得不說到蘭州拉麵、沙縣小吃還有黃燜雞這「三大巨頭」了,相信很多吃貨對於這三種中國美食都是很熟悉的。蘭州拉麵和蘭州牛肉麵到底有啥區別,為何蘭州人對它如此「痛恨」尤其是其中的蘭州拉麵,在中國各地的街道上都能看到這種綠色在招牌的蘭州拉麵館,而且蘭州拉麵在中國的知名度是很高的,幾乎所有人都吃過蘭州拉麵。
  • 蘭州牛肉麵動漫形象「牛大」正式發布(圖)
    當日,甘肅省蘭州市委宣傳部舉行發布會向公眾正式發布蘭州牛肉麵動漫形象「牛大」。據了解,「牛大」看上去憨態可掬,體現出蘭州人民憨厚耿直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牛角的顏色體現了蘭州牛肉麵「一清二白三紅四綠」的特色,形象輪廓則採用均勻流暢的線條體現蘭州牛肉麵的做工手法——拉麵。
  • 「蘭州牛肉麵創始人」馬保子的第四代傳人馬文斌先生現場表演拉...
    在9月5日——9日第八屆蘭州黃河文化旅遊節期間,文旅君抖音上發了一條拉蘭州牛肉麵的視頻了!383萬瀏覽量,5.3萬點擊量,3700餘條評論。這可不是普通的拉麵師傅,這是蘭州牛肉麵的創始人馬保子的第四代傳人馬文斌先生表演的拉蘭州牛肉麵。一坨面在馬先生手中輕輕一搓,揮手拉幾下就拉出了細如龍鬚的「『細的」牛肉麵。很多人問文旅君為何這坨面能拉的如此之細還不斷呢?
  • 我們找了一個甘肅土著,問他成都到底有沒有地道的蘭州牛肉麵
    我還記得那個晚上,在萬年場地鐵口的街沿上,他一邊嚼著酸辣羊肚子,喝著杏皮水,一邊跟我說,下次,要帶我在成都吃最好吃的蘭州牛肉麵。蘭州牛肉麵我確實不懂。最早的記憶,大概是高中時期的一頓午餐,隨手點了一碗,端上來之後,軟、塌、坨、膩,讓人無法起筷。無奈,只好把湯喝完,給了10元錢,氣呼呼地走了。從此,對甘肅系的牛肉麵只有一種態度:不吃。
  • 蘭州拉麵走遍了全國,為什麼蘭州人說它不正宗?
    但是出了甘肅,就全叫蘭州拉麵館了,大部分和蘭州沒有任何關係,也就是上面大家說的基本都是青海人打著蘭州人的幌子開的。牛肉麵,是一道常見的麵食,也是蘭州的傳統名食。它具有"一清、二白、三綠、四紅、五黃"的特徵,且色香味美,譽滿全國。全國各地都會有"蘭州正宗牛肉拉麵"的招牌,但其實都並不正宗,蘭州牛肉麵只有在蘭州才能達到原汁原味。
  • 名人可以坑爹,但別坑蘭州牛肉麵,臉呢?飲食文化面前你就是個噗
    貌似不貴就對不起你這名人,別把消費者當傻缺了好嗎?個別名人開店你就別丟人了,敢問你們都請的哪路師傅只會拉細的和寬的,連什麼是二細和韭葉都不知道,還是明明知道就是譜很大不給做,還有臉拉加盟,感情在你這廚子都是自帶閃耀和閃爍,最後沒少關門吧!
  • 為什麼蘭州拉麵沒見多少人吃卻倒閉不了?其中的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蘭州人的一天,從清晨一碗熱氣騰騰的蘭州牛肉麵開始。蘭州這座城市,每天賣出的牛肉麵有數百萬碗之多。可是蘭州拉麵到了其他省份,卻門可羅雀,沒什麼顧客。提到蘭州拉麵,相信為眾多食客所熟知,蘭州拉麵又稱蘭州牛肉麵,可以說是我們街頭巷尾最常見的麵館兒了。
  • 「煙火蘭州,線上告白」 蘭州網友暢談城市情懷
    多家網媒在微博、微信等平臺發布活動信息煙火氣息·點讚專屬蘭州味道@用戶871206346:最愛吃的就是牛肉麵,不是習慣而是真的喜歡。每天清晨的一碗牛大,「滿腹的很」。@大寫一個Z的超:感覺每次去蘭州出差,不吃一碗牛肉麵不算來過,不喝一杯甜胚子奶茶總有遺憾。
  • 世界上最長的面,蘭州牛肉拉麵的故事!
    蘭州牛肉拉麵,又稱蘭州清湯牛肉拉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風味小吃。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
  • "蘭州牛肉拉麵"商標註冊風波 超2000家店鋪在用
    自此,「蘭州牛肉拉麵」商標正式註冊成功。  這款以「一個綠色的剪影,一輪火紅的太陽,配以簡潔明快的線條,下方加以蘭州牛肉拉麵字樣」為主要內容的商標,是蘭州市民自己「海選」出來的牛肉麵標識。然後又通過新聞媒體公開面向蘭州市民進行了投票評選,根據市民投票結果,選出了4件得票最高的作品,經各方評議最終確定了商標及圖案。」  為什麼是拉麵而不是牛肉麵?  張海明表示,之所以選擇目前這款商標,是因為其中每個元素都與蘭州牛肉麵息息相關。
  • 蘭州牛肉拉麵出"行規",你碗裡的面正宗嗎?
    蘭州牛肉拉麵,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風味小吃,曾被評為「中國十大麵條」之一,廣受消費者喜愛。然而你吃到的蘭州牛肉拉麵正不正宗呢?"行規"來了。在2018中國麵條博覽會上,蘭州牛肉拉麵行業協會會長馬利民公布了《蘭州牛肉拉麵經營規範標準》,規定了蘭州牛肉拉麵的店面標準、服務標準、操作標準、安全標準等其它要求。如在選址方面,《標準》要求總經營面積不得少於120--150平方米,操作間面積不得低於總經營面積的30%。在操作方面,《標準》規定牛肉拉麵的原湯和水的比例不得大於1比2。
  • 舌尖上的歷史,甘肅省蘭州市篇,蘭州拉麵在本地其實很便宜
    一說起蘭州的美食,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蘭州拉麵吧。在全國蘭州拉麵和黃燜雞,沙縣小吃等都是小吃界的霸主。那麼作為一個非正經的歷史美食研究者,毛毛一定要給大家普及下蘭州拉麵這道美食。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在蘭州本地蘭州拉麵一般稱之為牛肉麵,或者叫牛大碗。蘭州牛肉拉麵的起初原來是西北地區招待高級賓客的風味食品,不僅在蘭州,在全國乃至各個地方都有蘭州牛肉拉麵館。
  • 蘭州人用他來砸蘭州牛肉麵場子專用!
    或許很多人都知道蘭州牛肉拉麵,但是知道蘭州牛肉麵的遠遠不如蘭州拉麵,只有真真去過了解蘭州的人才知道牛肉麵跟蘭州拉麵之間的「特殊」關係!蘭州牛肉麵是蘭州街頭的早中餐鋪子,遍布蘭州大街小巷!且都是蘭州當地人經營,而蘭州拉麵則是青海化隆人在蘭州「偷師」並發揚到了全國,說是師從蘭州到也不過分,不過因為蘭州拉麵慣了蘭州的地名,讓多數人以為蘭州拉麵就是源自蘭州的,加上味道不如蘭州,所以蘭州人現在很反感有人把蘭州拉麵叫成蘭州牛肉麵!(個人理解,歡迎指正)要說怎麼去區分蘭州牛肉麵跟蘭州拉麵,我一直以來都沒有好的辦法,直到前幾日蘭州金福牛肉麵的老闆給我下了一碗蕎麥稜後我眼睛一亮!
  • 蘭州拉麵館遍布大街小巷,到蘭州才知道,原來以前吃的都是冒牌貨
    要說到最有名的麵條,那一定就是蘭州拉麵了,畢竟它不僅在國內火爆,如今也進軍一些國外市場。不知道小夥伴喜歡吃蘭州拉麵嗎?小編就很喜歡吃蘭州拉麵,相信大家也都吃過,它便於大街小巷,不管在哪一個城市,哪一個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吃過蘭州拉麵的小夥伴都知道,這家麵館主要都是一些蘭州的特色,除了拉麵以外,也有一些蓋澆飯、肉夾饃等等美食,味道都非常不錯,而且它的價格很實在,經濟實惠。
  • 非洲女碩士拜師學藝,30秒做出一碗蘭州牛肉拉麵!真香!
    2016年成為蘭州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研究生。金佑琪來中國前,心裡既忐忑又好奇。中國是什麼樣的?蘭州有好吃的嗎?能適應當地的生活嗎?初到蘭州,當地的非洲朋友紛紛告訴她。「來蘭州最重要的事,就是吃碗地道的牛肉拉麵。」到底蘭州牛肉拉麵有多好吃,街頭巷尾都是拉麵店,還讓這麼多非洲朋友安利?抱著好奇,她前往學校附近的一個小麵館。
  • 蘭州人最愛的牛肉麵
    這是因為:過於細的牛肉麵,容易在湯裡吸水泡軟;過於粗或過於寬的面則不易煮熟,或煮熟後較硬;而稜形面則因對拉麵師的技術要求較高,普及程度不高,所以,不是隨便能吃到的。蘭州牛肉麵蘭州牛肉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
  • 融媒視頻 | 蘭州老街十大主題活動攪熱國慶中秋
    為了迎接國慶中秋雙節,9月27日,蘭州老街再出「王炸」新舉,十大潮玩活動攪熱金城,在這個國慶秀出屬於蘭州的「老街範兒」。跟著DJ暢快淋漓,隨著音樂肆意晃動,不用solo雲蹦迪,放下包袱、拋開煩惱,十一來蘭州老街攢勁HIGH!四、造面節——我是吃貨範兒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碗牛肉麵聞名全國。蘭州牛肉麵技術,堪稱西北一絕。拉麵製作在中國流傳已久,久負盛名,天下第一之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