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兜大電影裡的故事,有些長大以後才看得懂,劇情平淡卻引人深思

2020-12-04 小俊說生活

麥兜大電影裡的故事,有些長大以後才看得懂,劇情平淡卻引人深思

香港人那種最本質的性情全部揉進了麥兜這部電影中,通過麥兜看到了整個香港一代人的奮鬥,失敗,努力和感傷。如果誰單純的只把這片當做喜劇來看那你就傻了。不但有香港的本土氣息,同時具有世界共通性,傳遞著濃厚的時代信息。麥兜的人生故事很平常,上班,工作,反應了很多香港人的平凡生活。純真年代小清新的質樸與一縷淡淡再也回不去的緬懷,成為了麥兜故事能真正感人至深的內在縱深,這是一場屬於成人的童話,它給予了一個給大人重返童真平凡卻又至美的夢境。

無論你現在是多麼平凡,又是多麼甘於現在的平凡,但總會有一個時期,你曾相信自己是不平凡的,正如同珊珊拿了奧運金牌之後,香港所有的父母和孩子們都坐不住了一樣。一貫死蠢的麥兜想去長島而錯上了南丫島,卻誤打誤撞地找到了狗仔隊都找不到的黎根,但誕生過周潤發的南丫島最終也沒有成就麥兜的帆船夢,他只學到了註定失傳,且毫無用處的絕技搶包山。不知是不是黎根那隻粗過腳瓜的小腿讓麥太想起了麥兜的爸爸阿炳的原故,反正麥太打消了讓兒子退師的想法,返回家裡憑藉著快譯通給奧委會主席寫了一封正宗的英文信,以一個母親的身份強烈要求將搶包山加入奧運項目,只因為她有一個很了不起的兒子。

麥兜的故事,是草根的故事,在春田花花幼稚園這個濃縮的小社會中。最後我看到真人版的麥兜,他的短腿和腿毛,在海邊,說懷念麥太.拿著包子,我忽然明白,原來有些東西,沒有就是沒有,不行就是不行,沒有魚丸,沒有粗面,沒去馬爾地夫,沒有獎牌,沒有張保仔的寶藏,而張保仔也沒吃過那包子,原來愚蠢,並不那麼好笑,愚蠢會失敗,失望並不那麼好笑,胖並不一定好笑,胖不一定有力,有力氣也不一定行,拿著包子,我忽然想到,長大了,到我該面對這硬繃繃,未必可以做夢、未必那麼好笑的世界的時候,我會怎樣呢.

粉紅色的小身子加上右眼一塊巧克力色胎記就構成了這隻小豬。如同它的外形,它簡單、憨厚。在這個迅速發展的社會,麥兜的童言童語仿佛世間少有稀罕寶貝。常常看見幾歲的小孩站在舞臺上,表演才藝,卻忘了,其實在他們這個年紀時,他們應該是整天無憂無慮、玩玩鬧鬧。過早的懂事,如今以為常態,孩子的單純只能在這隻虛擬的小豬身上反映。同時,它的大智若愚也俘獲了很多大朋友的心。麥兜告訴我們:不開心睡一覺,就讓他過去吧,傷心還好,傷胃就不好了。麥兜還告訴我們:要懂得珍惜守護身邊的每個人,因為前世扭斷脖子的回眸,我們才換來了今生的相遇……

麥兜兒時故事給成人帶來的只有回憶和喟嘆,麥兜變成負資產人士的故事,可謂一下切中香港草根族的命脈。在大公司裁員、小公司倒閉,資產縮水的狀況之下,負資產成為香港經濟社會中一個常用的詞語。而負資產的人士當中以草根階層的人數居多,只有這些日日奔忙,不斷承受壓力在供房、供車的人,才最無承受經濟波動的能力,最有機會成為負資產的人。與其說麥兜是某一個香港草民的化身,還不如說是草根階層的觀眾在銀幕上看到的就是自己。麥兜的故事之所以能夠令港人如此接受,除了故事接近香港百姓之外,片中大量出現的香港各地的景色,和香港的文化特徵,成為吸引觀眾的又一賣點。創作者們在影片使用的都是香港的真實地名,地道的香港街景,更讓香港的觀眾感受到這一完全虛構的卡通人物故事的真切。由此產生的認可,除了為自己找到一個寄託同感的知己外,也是對創作者一個莫大的寬慰。

麥兜的人生故事很平常,上學、工作,希望、失望,他都一一經歷。他的各個方面不論是家庭、人生、夢想和追求可以說都是代表了香港最普通的草根階層的奮鬥經歷和生存狀態,反映了很多香港的普通百姓的人生歷程。麥兜的形象也可以說是香港最成功的原創漫畫人物,成為香港成人動畫的典範。從電影中,人們可以親切的看到香港的普通街景、普通生活以及眾多的傳統文化,因此這部電影業創造了香港票房的一大奇蹟。而麥兜不僅是香港漫畫界的一個傳奇角色,更是代表了香港動畫電影的成功的先行者。在影片中,麥兜就是生活在香港平民階層的代表,因此,它的經歷或許就是香港平民階層中某一位真人真實故事的銀幕投射,因此才會感染眾多香港觀眾以及有過這種經歷的其他觀眾。

兒童節又到了,每年的時候,就像黃藥師一定會去看望歐陽鋒一樣,大家照例要讚美一下兒童,因為地球的未來就在他們手裡,可是我想,孩子們總會長大的,總會失去一些孩提時代的純真和夢想,本來這就是生活,但是請不要在他們還是孩子,還應該享受最無邪的快樂的時光時就去扼殺他們,我至少知道雖然孩子對很多事情都不太理解,但是他們卻已經在觀察這個世界了,這個五光十色,光怪陸離的世界背後是如此蒼白和飢餓,以至於還等不及孩子們長大就已經張開了血盆大口。

麥兜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虛擬的故事,更是一個勵志的故事。我曾經感嘆,好萊塢國外電影的逼真,同時又能以小見大的給人們傳遞生活的道理。如今看來,一部好的動畫,也不在於動畫技術如何高超,畫面如何逼真。而在於如何在逗樂時,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給觀眾傳遞正能量。

網友們,你們看過麥兜大電影之後,有沒有感覺這其實是給大人看的一部電影呢

相關焦點

  • 電影賞析:《麥兜故事》我不像麥兜般善良,卻有幸擁有麥太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有了去馬代的打算,但第一次知道馬代,的確是小時候看麥兜故事看來的。一直以為麥兜去過馬代,今日回看,原來是麥太一個美好的謊言。今年高三畢業,我也如願以償地和我的媽媽一起去馬代啦,真的很美,很捨不得走。說完了我與這部電影的相關,還是著重回到電影內容吧。作為一個去過香港的廣州人,在如此港味十足的電影裡可以說是相當之有代入感和畫面感了。
  • 麥兜今天25歲,我才剛剛看懂他的故事|原創
    在麥兜的想像裡,捕到的是印度洋裡的海魚,其實是麥太藏在後面,把準備好的魚給他捉。/ 《麥兜故事》有想像力是好事,在麥兜的想像中,世界是如此美好。兩張纜車票成了飛機票,媽媽準備好的魚便當是印度洋裡捉來的魚,海灣就是麥兜眼中的「馬爾地夫」。
  • 麥兜故事:有些事情沒有就是沒有,但粗壯的小腿總是要先練好的~
    最近因為一句戳心的話又去看了一遍《麥兜的故事》,其實記憶麥兜系列的影片已經串的差不多了,想起的鏡頭可能發生在《麥兜響噹噹裡》也有可能是《春田花花同學會》……但你說結尾有個穿著看起來像囚服一樣睡衣的男子,好的,那絕對是《麥兜故事》,至少在我印象裡
  • 電影「麥兜系列」和香港文化:粉色的小豬如此的可愛
    但是,在香港,有一隻可愛的粉色小豬,雖然形象低幼化,卻能夠獲得各年齡段觀眾的喜愛,並且形成系列大電影。從1988年麥兜動漫連載到2001年第一部動畫電影上映,再到2009年第三部麥兜故事登陸內地影院,憑藉其溫暖、簡單的情節,治癒、溫馨的氛圍,讓無數觀眾為之感動。可愛的粉色小豬:麥兜從麥兜的身上,每個人都可以看見自己。
  • 影視鑑賞;《麥兜故事》沒有魚丸沒有粗面,生活努力又美好!
    《麥兜故事》裡的小麥兜,看起來更像一個活脫脫的普通孩子,他只為自己的夢想而沉沉浮浮著。小小的麥兜,代表著一種奇妙的樂觀,我們不必再嫉妒阿甘的那一句關於巧克力的經典臺詞,麥媽為我們創造的紙包雞包紙包雞是關於如何活著的最好詮釋。
  • 麥兜故事——沒有魚丸,沒有粗面
    《麥兜故事》是一部於2001年上映的香港動畫電影,是「麥兜」系列的首部電影。它講述的是住在香港九龍大角咀豬樣小朋友麥兜的成長故事。麥兜是一隻單純樂觀的小豬,他有一個單親媽媽:麥太。在麥兜出生前,麥太躺在產床上看到一隻橘紅色的塑料臉盆從天而降,臉盆無端端飄來總有原由,媽媽麥太單純地想到「好運臨盆」的話,並許下願望:「保佑我的孩子像周潤發、梁朝偉……」。可是為了保險起見,麥兜媽媽還是再一次許願了,就算不聰明不帥,也沒關係,只要福星高照,遇事都能逢兇化吉就好了。在父母的心裡,孩子的平安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 其實我們都是平凡的豬:《麥兜故事》
    《麥兜故事》是一部於2001年上映的香港動畫電影,也是麥兜電影系列的第一部,續集包括《麥兜菠蘿油王子》《麥兜響噹噹》等。講述的是住在香港九龍大角咀豬樣小朋友麥兜的成長故事: 從麥兜的出生開始,到他上幼兒園、上中學,再到他長大成為上班族的一員,直到最後也變成時下常見的負資產者。
  • 又長大了一歲的你 是否更能讀懂麥兜的經典語錄
    麥兜是源自香港的卡通萌星,故事由謝立文撰寫,麥家碧繪畫。這隻豬豬的生活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可正是這樣一個角色,讓觀眾看到了自己、孩子以及周邊人群中普遍的影子。麥兜的很多話看似毫無邏輯甚至有點蠢,但就是這樣的一個麥兜才更讓人感動。有觀眾在看完麥兜的電影後評價:從頭笑到尾,但不知怎地,笑著笑著就哭了......
  • 《麥兜》「兩生豬」特輯 配音群星動情追憶親子故事
    黃磊和多多首次加盟麥兜(1 /10張)大電影《麥兜我和我媽媽》即將在明日全國上映,今日麥兜片方曝出一款「麥太萬能俠」特輯,特輯講述了麥太作為一個母親,在外打拼,和在家照顧麥兜兩種截然不同的身份。在外,麥太是無所不能的「家居萬能俠」,在家裡,麥太把全部心血賦予這個傻傻笨笨的小麥兜。短片溫馨感人,讓人重拾麥兜品牌最初的純真與感動。即將上映的這部《麥兜我和我媽媽》中,導演謝立文希望用麥兜和麥太的溫馨故事,最直接地傳遞出親情的價值。影片的配音明星吳君如、黃磊、李雲迪在看完電影之後無一不被麥兜麥太的母子親情打動,不約而同分享出自己和家人的親情故事。
  • 麥兜是個好孩子,本命年也不出來撈錢
    即使是回頭跟道長並肩作戰,也沒有出現電影裡常見的小人物得真傳改變命運的情節,麥兜在武林大會上依然結結實實地被揍了一頓;而長大的他既沒有變成梁朝偉,也沒有當上成功人士——我是從輝煌到衰落的分割線——和電影中麥兜和麥太的故事總是帶著些殘酷的色彩不同,生活中麥爸和麥媽的故事就要平淡許多,但相同的是,漫畫和現實都帶著同樣溫情的底色
  • 大家覺得《麥兜》系列電影怎麼樣?
    誕生於1990年的麥兜是作者獻給成年人的港式童話。自2001年麥兜電影《麥兜故事》上映一炮而紅,之後又相繼推出麥兜菠蘿油王子(2004年)、麥兜響噹噹(2009年)、麥兜噹噹伴我心(2012年)、麥兜我和我媽媽(2014年)、麥兜·飯寶奇兵(2016年),共6部動畫電影,除了最近的一部,其他幾部豆瓣平均分都在8分以上。
  • 麥兜:在這個硬邦邦的世界,柔軟地活著
    在一眾大片的夾擊裡,《麥兜響噹噹》正在重映國語版。這不是一個熱門事件,卻是踢踢很想開啟的話題。畢竟,生活不是童話,但殘忍中也帶著溫柔。只有純真的人會懂。這篇寫給柔軟純真的你們。就在麥太快要生下麥兜的時候,天邊突然飛過一隻膠兜(塑料盆)。麥太認定這是異象,立刻對著膠兜許願,腦裡出現的是快要出生的兒子的樣子——希望他好聰明,讀書很厲害。
  • 《麥兜故事》關於麥兜的成長,你看懂了嗎?
    麥兜還沒有出生的時候,麥兜的媽媽就希望他能夠是個十分帥氣的孩子,可是為了保險起見,麥兜媽媽還是再一次許願了,希望麥兜不帥沒關係,只要能遇到事情平安無事就好了。麥兜和朋友一起去店裡面吃飯,麥兜點了一碗魚丸粗面,老闆說沒有,但是麥兜一直在點魚丸粗面,他不明白為什麼沒有的東西還要開店呢?
  • 麥兜第七部大電影全新歸來
    時光網訊 麥兜第七部大電影《麥兜·飯寶奇兵》今日首發「打怪獸」先導海報,宣布即將於2016年回歸,暑期檔正式上映。此次海報風格不改麥兜呆萌本色,同時又加入不少全新元素,主角麥兜模仿超級英雄歸來霸氣登場,而與之對峙的是一隻酷似哥斯拉的蠢萌外星生物「屁屁怪」。
  • 網易雲熱評:麥兜的結尾裡,長大後的它拿著包子說……
    網易雲熱評:麥兜的結尾裡,長大後的它拿著包子說…… 讓我喜歡的人和我在一起吧 ——網易雲音樂熱評《遇見你的時候所有星星都落到我頭上》 "麥兜的結尾裡
  • 電影點評《麥兜故事》:我們曾經都是麥兜,是那一隻很有哲學的豬
    準備看麥兜的心情是和喜劇之王一樣的,結果也一樣,甚至連過程都一樣:笑聲成直線下降,到了最後,差點感動地哭出來,童年時的媽媽也是如此,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對我的管教異常嚴格。在麥兜的小世界裡,什麼困難都沒有大過一個麵包,蓮蓉包,菠蘿包,叉燒包,大包,小籠包……大不了就一口吃掉,就算是有吃了半個月都吃不完的火雞一樣的,不行就丟掉算了。麥兜悟出來的所謂哲學想法在他的小腦袋裡也就出現過兩次,單純地在他的世界裡。當然麥兜還說過這樣的話,你可以頓悟人生,但是頓悟之後,你依然是你。
  • 《魚丸粗面之麥兜的故事》,帶孩子看,不僅有趣還能學到很多東西
    魚丸粗面之麥兜的故事就那麼淡淡的哀愁,火雞的美味在將吃而未吃到的瞬間達到最高。很多道理,讓我在今後的日子裡想了很久。充滿港味的一部電影,麥兜的人生故事很平常,上班,工作,反應了很多香港人的平凡生活。麥兜故事上映後帶來的轟動,令香港觀眾和香港電影人看到了香港動畫電影的前景,沒有好萊塢式的三維動畫技術,也沒有日本人的詭異想像,一個地地道道的香港故事便令觀眾齊聲叫好,這其中一定得感謝謝立文、麥家碧夫婦的用心創作。麥兜兒時故事給成人帶來的只有回憶和喟嘆,麥兜變成負資產人士的故事,可謂一下切中香港草根族的命脈。在大公司裁員、小公司倒閉,資產縮水的狀況之下,負資產成為香港經濟社會中一個常用的詞語。
  • 國產的粉紅小豬麥兜(豬的卡通形象大搜羅)
    12、麥兜終於是要長大的,在現實面前他發現自己並不是梁朝偉,眼睛上還有一個難看的胎記;他發現自己很笨,在硬繃繃的世界裡處處碰壁。希望……失望……希望……失望……久而久之,就變成大朋友麥兜麥太的世界。麥兜的長大並不僅僅是配音的變化,即便是他的自言自語也充滿了夢想破滅的傷感。    13、拿著包子,我忽然明白,原來有些東西,沒有,就是沒有。
  • 「麥兜」動畫電影第六部《麥兜我和我媽媽》講述母子親情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白瀛)暫別銀幕2年之後,「麥兜」系列動畫電影第六部《麥兜我和我媽媽》將於10月1日起在全國上映。影片表現了親情主題,描述了麥兜與麥媽媽間的珍貴感情。片中長大後的麥兜「波比」由黃磊配音。
  • 《麥兜》麥太特輯 配音明星憶親子故事
    影片的配音明星吳君如、黃磊、李雲迪在看完電影之後無一不被麥兜麥太的母子親情打動,不約而同分享出自己和家人的親情故事。吳君如:爸爸曾經是六合彩的主持人在這一部的電影劇情中,麥兜和媽媽生活在一個海濱小鎮,鎮上的人們熱衷買六合彩,麥兜為了幫媽媽發達,熬夜填寫六合彩數字,還熬出了萌萌的黑眼圈。「麥太」吳君如感嘆,「我一生接觸六合彩最多了,因為我爸爸是六合彩曾經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