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兜故事》是一部於2001年上映的香港動畫電影,是「麥兜」系列的首部電影。它講述的是住在香港九龍大角咀豬樣小朋友麥兜的成長故事。
麥兜是一隻單純樂觀的小豬,他有一個單親媽媽:麥太。在麥兜出生前,麥太躺在產床上看到一隻橘紅色的塑料臉盆從天而降,臉盆無端端飄來總有原由,媽媽麥太單純地想到「好運臨盆」的話,並許下願望:「保佑我的孩子像周潤發、梁朝偉……」。可是為了保險起見,麥兜媽媽還是再一次許願了,就算不聰明不帥,也沒關係,只要福星高照,遇事都能逢兇化吉就好了。在父母的心裡,孩子的平安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小小的麥兜上幼稚園了,他並沒有像周潤發、梁朝偉一樣帥氣,也沒有成為一個聰明的人。偶爾也會有魚丸與粗面的困惑。
麥兜:麻煩你,魚丸粗面。 校長:沒有粗面。
麥兜:是嗎?來碗魚丸河粉吧。 校長:沒有魚丸。
麥兜:是嗎?那牛肚粗面吧。 校長:沒有粗面…
麥太愛麥兜,在麥兜病的時候她為了勸麥兜喝藥水,騙他說病好了就帶他去馬爾地夫。為了不讓麥兜失望,她用纜車假扮飛機帶麥兜在香港周邊玩了一天。為了讓搶包山成為奧運項目,麥太利用電子翻譯器一句句將寫給奧委會主席的信翻譯成英文。
麥兜愛麥太,小小的麥兜在看完媽媽的信後,決定繼續學習搶包山,"我去搶包山,不是為了見姍姍,不知道為什麼要搶包子,也不是為了得到世界冠軍,是因為我愛我媽媽。"。
但是,搶包山還是沒成為奧運項目,小小的麥兜也還是平凡的樣子。每個人小時候都會幻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如何如何,沉浸在自己的幻想裡,直到有一天明白,那終究不過是自己的幻想。
「拿著包子,我忽然明白,原來有些東西,沒有,就是沒有。不行,就是不行。沒有魚丸,沒有粗面,沒去馬爾地夫沒獎牌,沒有張保仔的寶藏,而張保仔,也沒有吃過那個包子。原來愚蠢,並不那麼好笑。愚蠢會失敗,會失望。失望,並不那麼好笑。胖,也並不一定好笑。胖,不一定有力氣。有力氣,也不一定行。拿著包子,我忽然想到,長大了,到我要面對這個硬邦邦,未必可以做夢未必那麼好笑的世界的時候,我會怎麼樣呢?」。
長大的麥兜一如千千萬萬的普通人,成為上班族的一員,直到最後也變成時下常見的負資產者。他站在海水沒過比一節瓜還要大的大腳瓜的海灘邊說:「好多包……可是沒有包成功的故事,故事說了一輪,什麼也沒有?也不是,我想,當媽媽看到我這個大腳瓜,我猜,她會好開心……」。
是的,即使成長得平凡,沒有成為最好、最偉大的我們,但當父母看到我們幸福快樂,看到我們努力過的見證,他們也會為我們驕傲,為我們開心。
麥太最後給了我們一個錦囊,教大家怎麼整燒雞,方法簡單,人人可學,就是:「燒雞,材料,雞,方法,把雞燒幾燒,就這樣,一味燒雞大功告成,如果你想把雞燒的美味可口,吃完後不會心肺實胃氣脹,秘訣是:拜託,把雞燒好一點……」。
成長,就是不斷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的過程。
沒有魚丸,沒有粗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生與遺憾。但是麥兜告訴我們那不是缺陷,只是沒有在夢裡。麥太告訴我們唯一的秘訣就是把雞燒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