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症狀很多,伴隨著病情的嚴重程度不同,症狀也有所不同

2020-12-05 小郭醫生談

導語:我們常常會聽到手足口病,對其也有些許的了解,手足口病其實是由人體腸道病毒導致的,而且具有傳染性,除了咳嗽打噴嚏可以傳染外,通過接觸感染者的糞便或者水皰液體也可以傳播病毒,手足口病往往會在幼兒園、社區等小孩子比較多的地方爆發。

01關於手足口病,我們需要了解的更多,才有可能有效防治

1、 手足口病的傳播方式

手足口病的源頭是腸道病毒,人體是腸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所以患病的孩子和隱性感染者都具有傳染的風險,腸道病毒更是通過唾液極易傳播,嚴重的時候甚至可以通過接觸患者皮膚傳播,沾染到皰疹液也會感染

在患者發病前的幾天中,被感染者的糞便和咽喉部也會出現病毒,剛發病的時候,病毒的傳染性會很強,所以在這個期間,對於患者的毛巾、手絹、床上用品、玩具、內衣等都可能造成疾病的傳染,所以對這些物品要格外注意。

2、 手足口病的流行特點

手足口病並沒有特殊的地區性,而且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病,夏天和秋天的發病率較春天和冬天更高,極易出現聚集性感染,在幼兒園、家庭中、託兒所等都很容易出現,傳染性強,隱性感染的比例較大,傳播的速度也很快,如果一旦傳染的人過多,感染範圍就會變得難以控制。

3、 簡單的防治措施

手足口病流行的季節,要讓孩子們所處的環境保持痛風,對個人衛生用具、餐具和玩具等都需要進行清洗和消毒,對於公共的扶手、門把手、桌面等都需要進行擦拭消毒,更好的防止病毒傳播

及時體檢,發現可疑的患者時,需要及時地將其送去就診,居家的時候,對患者的物品進行及時消毒,當出現傳染的狀況時候,需要及時的上報給社區衛生社,及時的將病毒隔離住。

02手足口病的症狀很多,伴隨著病情的嚴重程度不同,症狀也有所不同

1、 輕症患者症狀

若你是輕症患者,主要的症狀會現為發熱、病情爆發較快,口腔黏膜會出現不少的皰疹,手部、臀部、腳部也會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看起來會像過敏一樣很紅,雖然起了皰疹,可是皰疹中的液體會很少,有時候也會出現咳嗽、流鼻涕、食慾不佳的症狀。

2、 腦發育、神經系統出現問題

重症患者的病情發展更為迅速,尤其對於三歲以下的孩子而言,在發病的1到5天內就可能出現腦炎、腦膜炎、循環障礙、腦脊髓炎、肺部水腫等問題,有一些病人甚至會出現死亡情況,即便存活也會有後遺症

重症患者在神經系統方面會出現嗜睡、頭痛、嘔吐、精神變得很差甚至出現昏迷現象,若不及時控制,還可能會出現眼球震顫、肌肉痙攣、眼球運動障礙、肢體抖動等問題,嚴重時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3、 呼吸系統與循環系統出現問題

重症手足口病會導致我們的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受到影響,呼吸系統的主要不適表現在呼吸淺、口唇紫紺、會咳出血性、粉紅色、白色等泡沫狀態的痰液,嚴重時會導致肺部出現問題,影響體健康

除此之外,循環系統也會出現許多不良現象,由於手足口病的影響,人體的面色會變得更加蒼灰、四肢總是發涼地狀態,皮膚出現問題,有時候也會導致我們的心率不正常、過快或者過慢,血壓不穩定,搏跳動也會受到影響。

03手足口病比較常見,但是嚴重時會危及生命,所以發現患者時,要及時治療

1、 普通病例的治療方案

普通的手足口病沒有必要反覆的去醫院治療,可以通過居家的方式來治療,但是要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適當的進行保養,清淡孩子的飲食,做好口腔和皮膚的護理,如果出現發熱和疼痛的現象,可以服用乙醯氨基酚或者布洛芬等治療該病的藥物,但是需要詢問醫生和閱讀說明書。

若孩子出現了一些普通的症狀,不如咳嗽、發熱、咽喉疼痛等,可以讓孩子喝一點涼白開來緩解後痛的疼痛,更不要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儘量避免酸性的水果,酸性的水果會讓我們的喉嚨更加疼痛

2、 重症患者出現神經系統症狀時的治療方案

當你出現嗜睡、嘔吐、眼球震顫神經系統問題時,可以去醫院進行治療,此時醫生會積極給予甘露醇降顱壓治療,出現問題時,有必要加用呋噻米,根據實際的情況酌情食用糖皮質激素或者進行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採用對症治療措施進行降溫治療,注意密切觀察病情的變化

3、 出現呼吸、循環衰竭現象的治療方案

呼吸系統出現問題時,要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氣,確保我們的兩條靜脈通道保持通暢,時刻監測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血壓,呼吸功能出現障礙的時候,要及時地用氣管插管進行正壓機械通氣,維持我們的血壓穩定的前提下限制液體入量。

若循環出現了問題,可以根據循環的變化,選用米力農、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等藥物,酌情應用利尿藥物,可以幫助患者的身體循環,隨時監測血糖的變化,如果出現了嚴重的高血糖現象,可以酌情的食用胰島素,繼發感染嚴重的時候要給予抗生素的治療。

4、 出現高熱、白細胞增多時的治療方式

若出現手足口病導致的高熱現象,可以口服布洛芬退燒,或者口服抗病毒口服液進行治療,更要注意衛生,許多的足口病患者都是由於不講衛生,所以衛生要多注意,可以幫助我們退燒。

當白細胞明顯增高的時候,人體會變得比較虛弱,這個時候我們可以使用阿莫西林進行藥物治療,或者可以採用頭孢克肟膠囊治療,多喝水,注意飲食習慣,少吃生冷、油膩、刺激的食物,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保持室內通風

結語:手足口病是兒童群體容易得的一種病,算是比較常見的,但是也不容忽視,尤其是當病情嚴重的時候還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所以對手足口病的及時防治也是很重要的,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要多注意衛生。

相關焦點

  • 水痘、流感和手足口病預防知識
    —、流感的症狀: 流感的潛伏期數小時至4天,一般為1~3天。發病症狀的嚴重程度與個體免疫狀況有關。流感典型症狀以突然發熱、 頭痛、肌肉酸痛、乏力,同時可伴有喉嚨痛和咳嗽、鼻塞、流涕、眼 痛等症狀。發熱體溫可達39~40℃,持續2~3天後漸退。
  • 接種疫苗將顯著降低手足口病
    ■科學與生活據新華社電 (記者林小春)16日發表在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醫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在嬰幼兒中大規模實施腸道病毒71型(EV-A71)滅活疫苗免疫接種,將會顯著降低手足口病的發病率和總體治療負擔。這一新研究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領導進行。
  • 手足口病又來了!幼兒園一個班三個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近日,靈芝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共衛生科科長董國萍接到轄區某幼兒園老師電話,說該園中一班發現3例手足口病病例接到電話後,董科長及傳染病負責人嚴醫生立即前往該幼兒園調查,核實病情,經檢查後發現確實有3名幼兒發生手、足皰疹等情況。靈芝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傳染病負責人嚴醫生告訴記者,「最近一段時間氣候變化大,是手足口病的易發期。手足口病是一種很常見的傳染病,家長對此不必恐慌,做好兒童個人、家庭和託幼機構的衛生是預防本病傳染的關鍵。
  • 說說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這對狐朋狗友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是一對狐朋狗友 來說一下傳說中的皰疹性咽峽炎,他和手足口病其實是一對狐朋狗友,它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共同點1:腸道病毒感染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腸道病毒是一類病毒的統稱,有很多不同的品種,比如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腸道病毒71型等。
  • 4歲男孩手指甲突然一個個脫落 竟是手足口病所致
    王女士告訴記者,她上網查了查,說可能和手足口病有關。「我這才稍微安心下來,因為洋洋前段時間剛好得過手足口病。」  對此,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陶承軍說,王女士不用擔心。一些孩子在得了急病、重病,比如嚴重的手足口病、肺炎等,有過高燒的情況,病情好了一個多月後,會出現類似指甲分裂、脫落和更換的情況。「一般從月牙處長到上面,大概需要3個月。這段時間,要注意孩子的手部衛生,防止感染。
  • 手足口病高發期:打了手足口病疫苗還可能會得病,那有必要打嗎?
    很多家長說手足口病疫苗並不能預防所有的手足口病,而且打了還可能繼發手足口病,那這疫苗還有必要打嗎?畢竟價格貴,到底是打還是不打呢?因此即使孩子注射了手足口病疫苗也還是可能會得手足口病,所以很多家長覺得沒必要打。但這是錯誤的觀念,畢竟打疫苗才幾百塊錢,能降低可能引起孩子死亡的機率,千萬不要因小失大。手足口病疫苗什麼時候打好專家鼓勵寶寶在6月齡開始接種,12月齡前完成接種程序,1歲及以上兒童越早接種越好。
  • 手足口病疫苗打不打?先搞清這十件事
    特約撰稿石浩強  編者按:據新華社報導,從7月底開始,手足口病EV71疫苗開始進駐北京市各預防免疫門診,適齡兒童可選擇接種。不過,能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而當前的疫苗只能預防由EV71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那麼到底該不該讓孩子接種這個疫苗呢?讓我們聽聽專家給出了怎樣的建議。
  • 北京市疾控中心通報近期手足口病疫情 同比上升45.27%
    手足口病同比上升45.27%  除手足口外其他部位也長皰 約三成患兒愈後會指甲脫落  手足口病流行呈現出「大小年」交替的規律,今年是「大年」。昨天下午,北京市疾控中心通報了近期的手足口病疫情。目前來看,6月手足口病疫情有所抬頭,報告病例數仍低於前三年的平均發病水平。
  • 「手足口病」相關詞彙
    「手足口病」相關詞彙[ 2008-05-08 10:17 ]目前,中國內地爆發手足口病疫情的影響範圍正在擴大,安徽、山西、貴州、河北、陝西、浙江、湖北、廣東、湖南、江西、江蘇、新疆、寧夏、雲南、海南15個省(區)以及北京、重慶2個直轄市相繼發現感染個案,感染人數增至近
  • 犬瘟症狀:不同時期犬瘟症狀有什麼不同?
    犬瘟假如能夠及時發現並醫治,治癒的概率就會偏大,因而作為狗狗的主人最好掌握住犬瘟熱初期症狀,以便及時發現病情,下降損害。一般情況下,犬瘟熱的潛伏期是3-9天,症狀許多,不同時期所體現的症狀也不一樣。症狀多樣的體現主要與毒力、狗狗的抵抗力、環境以及年紀等有很大的關係。
  • 女孩打了疫苗沒多久得了手足口病 孩子家長很疑惑
    結果打完第二針沒多久,孩子被確診得了手足口病。打了疫苗沒多久,得了手足口病李阿姨:「我們打針就是怕手足口才去打針,因為我們準備要去上早教班了孩子家長很疑惑蜜蜜的病情還沒有診斷報告,但記者從醫院方面了解到確實得了手足口病。李阿姨很疑惑,孩子明明打過疫苗,怎麼還會得手足口呢?
  • 氣胸也有不同的類型,不同的類型會有不同症狀表現,需要做好區分
    導語:氣胸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非常陌生,但其實就是指氣體進入到胸腔膜之後出現了積氣的情況,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肺部有漏氣的問題。氣胸其實也有分成不同類型,並且如果患上氣胸之後身體會有5個症狀,如果發現自己有這類的症狀最好及時就醫就行處理。
  • 6月需特別關注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恙蟲病等傳染病
    廈門網訊(駱翎)近日,廈門市疾控中心發布了6月份健康預報,根據我市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數據,結合國際國內傳染病疫情動態,經過專家會商評估,預計未來一段時期,需特別關注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
  • 手足口病疫苗到底要不要打?先了解這5個問題
    6月齡到5歲內的娃(尤其是3歲以內),是手足口病的主力部隊;剛好這個年齡段的娃,都是「以瘋跑為己任,用生命在玩耍」,稍有不慎就會中招。手足口常見症狀 :·出疹前或中大部分娃會伴有小於38.3攝氏度的低燒。
  • 手足口病劇增,早已上市的救命疫苗為何打不了?
    哭鬧不止、發燒持續不退、口腔出現潰瘍……2016年6月19日,趙琴發現11個月大的兒子得了手足口病。在安徽合肥市,這位年輕的媽媽心疼又著急,「就在小區裡轉轉,怎麼就染上了呢?」趙琴老家在安徽濉溪縣,今年6月,她隨父母回了老家,發現村裡幼兒園的一名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同樣導致周圍二十多個孩子中招。這並非特例。
  • 究竟要不要給孩子打手足口病疫苗?請先搞清楚這十件事
    手足口病疫苗要不要打?打了之後是不是就一定不會再得病?在給孩子打疫苗前,這十件事你需要了解。 1.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種學齡前兒童常見的感染性疾病。95%的患兒屬於輕症,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症狀輕微,及時就診並規範治療才是最重要的,一周內多會痊癒且預後較好。 2.手足口病病因是什麼?
  • 手足口病疫苗預計明年上市 需要自費注射兩次(圖)-廣西新聞網
    研究結果顯示,該疫苗安全性較好,對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保護率可達97.3%今年前十月全區報告17萬餘病例有寶寶的家庭對手足口病都不陌生,這病常常在幼兒園等地方扎堆,時有重症甚至死亡病例出現,讓不少家長聞之色變。2014年中國法定傳染病報告顯示,手足口病佔據傳染病比例的39%,並連續6年成為我國傳染病發病率最高的病種。
  • 【科普】狗狗心絲蟲病,4個階段症狀各不同!
    1、在心絲蟲病的第一階段,狗通常不會有任何症狀,儘管你可能會注意到輕微的咳嗽。這是一個非常溫和的階段,這時很容易被狗主人們忽略。 2、心絲蟲病的第二階段伴有中度症狀,例如咳嗽持續或運動後疲勞。 有些症狀足以讓您提前檢測到它們。在這個階段,心臟病對狗的影響可能會在測試中顯示出來。
  • 即將迎來手足口病高發期,別用這些哄娃神器,可能會讓娃生病!
    到了每年的5-7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各位家長要提前了解這種疾病的相關知識,讓孩子少接觸手足口病毒的東西。小編曾聽到一個朋友說過,他家小寶第一天手上出現了一個小水泡,沒太在意,第二天滿手都是,他後來帶孩子去看醫生,經過檢查後,確認孩子是得了這個手足口。
  • 龜頭炎並不簡單,分為4大類,不同類型的症狀會不同!
    甚至許多男性朋友都對這種病沒有足夠的了解,這就導致很多人在發病時不能夠在早期就發現病情,等到發現病情時已經很嚴重了。這就要求大家要對這個疾病的症狀有一定了解,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龜頭炎的常見症狀。 那麼龜頭炎有哪些常見的症狀呢?1、急性淺表性包皮龜頭炎急性淺表性包皮龜頭炎在發病初期會出現局部的潮紅,陰莖的皮膚有發紅,腫脹的感覺,並且龜頭會出現灼熱以及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