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袁念琪 上海人家AB面
麻雀和喜蛋,這兩味別致的熟小菜已經遠去。這是上海人歡喜呃熟小菜,既可當零食,又作下酒菜。
過去,買麻雀和喜蛋都在熟食店。住茂名南路時,常去淮海中路「淮國舊」旁的一家。後搬徐家匯,華山路上也有一家,近徐匯浴室。這兩家熟食店的門面都不大,才是一開間。
圖說:麻雀紅燒,濃油赤醬。
隔著玻璃,看營業員拿過一張正方粗黃紙,裡襯油光亮的白紙,生怕油和汁水跑出來。把你要的麻雀或喜蛋放上面,一上一下一左一右包起了,不用繩扎。麻雀和喜蛋都按只賣,不稱份量。
寶貝到手,就是把麻雀喜蛋當零食,也沒邊走邊吃的,因不方便。也有屏不牢的現開銷,剝殼扯毛吃起來。大多還是拿回家吃,捧著它要快步打道回府。時間一長,油和汁水會從裡頭慢慢滲出來;紙就花了,香就溢了,手就齷齪了。
圖說:吃麻雀,先當胸一口。
麻雀紅燒,濃油赤醬。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最好吃是胸脯肉,從這下口,把左胸右脯兩塊吃了;再吃兩條腿。麻雀小,就揀肉多的地方先吃;那光禿禿的頭和細細的頭頸,咬咬嚼嚼就吐掉了,像上海人講的「牛吃蟹」。
「文革」時,吃雞逢年過節配給,一年兩趟。雞不常吃,而吃麻雀的機會比吃雞多。吃麻雀阿Q一下,感覺如吃微型袖珍縮小版的雞;特別是扯起兩條麻雀腿時。
圖說:麻雀雖小,咪道濃。
與雞相比,麻雀的貨源不具優勢,因沒家養。上海人平時講的「養家麻雀」,是指馴養成功的麻雀。弄堂裡的一個朋友,把捉到的麻雀,頭頂塗紅藥水做記號。頭上一灘紅,冒充不了丹頂鶴。馴養是在腳上綁個繩,往外一丟,嘴裡叫喚它,往回飛你身上。馴練到無繩系的狀態,那就是「養家麻雀」。
圖說:麻雀馴到無繩系的狀態,那就是上海人講的「養家麻雀」。
養家不是家養,麻雀還是靠捉。採訪過崇明的一個抓鳥高手,其絕技是用鳥哨捕捉。大竹匾裡插幾個鳥標本,然後拿鳥哨學鳥叫,把鳥引下來。繩子一拉,就把鳥扣在裡面。賣鳥不論品種,當時只賣一兩塊一斤。
不是每隻麻雀都網捕匾罩,大部分用獵槍土槍打,一槍一大片,投入少產出大。這樣,有的麻雀體內留有鉛彈,一不小心會咯牙;因而吃麻雀要慢而細嚼。
悲催的是,到沒麻雀吃時才聽說麻雀大補。說先人把麻雀肉和蛋,包括少得可憐的血和腦都拿來藥用。認為麻雀肉微溫無毒,有壯陽益精和補腎強腰的作用。與美國教授W·愛伯哈德在《中國文化象徵詞典》裡所說的有關聯:「人們認為:麻雀在鳥中是最淫蕩的,麻雀象徵著陰莖」。說是一回事,但藥用價值如何不太清楚。如這位教授只說「麻雀寧死也不願意喪失榮譽」,也不擺事實,講道理。
圖說:一個外國人對中國文化常用象徵符號的解讀。
曾去亳州拍片,這古井貢酒產地的麻雀,成了當地流行的勸酒詞:「喝吧。亳州的麻雀也要喝二兩。」你喝下第一口後,麻雀隨之升級:「喝吧。亳州的麻雀也要喝四兩呢。」
今天,麻雀吃不得也。與它在1958年被列為「四害」,身陷全國人民戰爭汪洋大海相反;它被列入國家林業總局頒發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價值、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捉、買賣和吃麻雀,均屬違法行為。
麻雀不能吃,吃喜蛋的機會同樣也不多了。這喜蛋與生子所送的不同,它也是雞蛋,與前者相比是真正喜蛋,是有喜的蛋。前者是喜在事,而不在蛋的本身。喜蛋就是沒孵化成雞的蛋,但蛋外形沒變卻內已質變。
圖說:喜蛋。
上海人及隔壁浙江人叫它「喜蛋」,同是隔壁鄰居的江蘇,卻有喊「旺雞蛋」的;這一叫法要人腦筋急轉彎。不如山東人叫「雞胚蛋」、福建人叫「雞仔胎」來得明白,也不如河南人叫「毛蛋」顯得形象直觀;而江西、湖南和貴州人稱為「寡蛋」,也是令人傷腦費神。還有叫「混蛋」「壞蛋」的,如此直白也不能說他錯。還是阿拉上海人的叫法,既是現象與本質的統一又顯文化。
圖說:一種喜蛋是蛋已變胚。
沒孵出雞的喜蛋,因孵化時間不同可分兩類:一是蛋已變胚,看不到雞的雛形。另一類是雞胚,殼裡已成雞,有的沒毛有的已有羽毛。
圖說:喜蛋一種是雞胚,殼裡已成雞,有的沒毛有的已有羽毛。
麻雀相傳的藥理,醫書中未見記載;而對喜蛋,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言及:「喜蛋有治頭痛、偏頭痛、頭瘋病及四肢瘋瘴之功能。」還有未入書籍的說法:喜蛋能增加食慾、補氣強身、延緩衰老等。說經孵化的雞蛋,含有的鈣、磷、血紅素鐵及它所特有的維生素E和牛黃酸等成分增加;營養價值上升。說得通俗些,營養與胎盤相似。
圖說:「喜蛋有治頭痛、偏頭痛、頭瘋病及四肢瘋瘴之功能。」
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還能買到麻雀和喜蛋兩寶貝,殺殺嘴巴裡的饞嘮蟲。記得最後吃是在本世紀初,於單位旁招商局大樓的藍寶;每次去,多點炒麻雀肫。雖它們已遠去,味道永留。
袁念琪。1978年從農場考入大學,獲法學士學位。1983年考入上海電視臺,高級編輯(專業技術二級),上海長江韜奮獎獲得者。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獲全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一等獎等,入選王蒙主編《中國最佳散文》和《中國新聞年鑑》。著有《上海品牌生活》、《上海門檻》、《上海姻緣》、《上海B面》和《零食當飯吃》等。
原標題:《麻雀、喜蛋:遠去的熟小菜》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