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揭秘 為什麼會有「麻雀養不活」的說法?

2021-01-15 科普成華

常常聽人說「你能養活任何東西,但你養不活麻雀」,小時候確實是記得,你抓得住麻雀,但你關不住麻雀,你要是關住它,它就算是把頭撞破了,也要出去。




其實野鳥被撿到之後,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照料,都很難養活。


麻雀數量多而且近人,所以被撿到的野鳥通常是麻雀。雛鳥食量很大,要吃富含蛋白質而且易於消化的食物(蟲子),如果羽毛尚未長全的話,還很怕冷,本身就非常容易死於照顧疏忽。




成鳥相對好辦一點,鳥一般養在籠子裡,但沒親近過人的野鳥放在籠子裡,四面漏光,放眼看到的都是怪異的陌生環境,還有兩腳大怪獸……救助鳥類的常用方法是放在黑暗、墊毛巾的紙箱內,保持安靜,更不要看著萌就上手撫摸,否則有驚嚇過度致死的可能。


聽老人說,野生麻雀被捉住後很生氣,所以養不活,會氣死。


麻雀的脾氣比較大是不假,但是很多人說成年的野生麻雀一旦被捉住飼養就會不吃不喝,直到氣死,這也是有道理的,但是真正是被氣死的麻雀是很少的。下面來分析一下幾種麻雀被捕捉之後的死因。



有很多時候只在路面撿到的麻雀,拿回家飼養了沒有成功,是因為這種情況多是老弱病殘的麻雀,實際上本來就患病了,或者是受傷了,這種麻雀本身體質就很虛弱,再加上人追逐的過程裡面拼命的飛行,以及人用手抓的時候有可能下手很重,很有可能抓壞腹中的臟器,所以鳥就在傷病中死去,並不是氣死的。





還有很多人是抓到了健康的麻雀,但是找不到合適的地方飼養,所以放在了一些盒子裡面,或者用一些籃子之類的東西扣了起來,麻雀著急回到原來的世界,所以會在裡面亂飛亂撞,弄得體力急速下降,導致脫水,在那時候,就算是餵食,鳥也不會吃了,最後還是死亡。




還有很多人抓到野生的健康麻雀,也有籠子飼養,但是餵鳥的是一些鳥根本不認識的食物(蛋糕、饅頭渣、熟米飯等等)。鳥根本不知道這種食物可以吃,所以被活活餓死了。





這種死法是最冤枉的,但是我們卻真真實實的遇到過。小時候從樹上的麻雀窩逮來一些年幼麻雀,幼鳥成天聽到聲音見到人就主動張嘴討食,我們往往處於善心,就往它嘴裡塞雞飼料或者大米等食物,殊不知掌控不了食量,另外或許食物本身不太好消化,往往就把麻雀幼鳥活活給撐死了。




具有保護色的動物都有很強的應激反應機制,就是遇到緊急情況時,腎上腺素急劇增加,呼吸,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血液流動加劇。麻雀就屬於這樣的類型。當它們遇到危險時,應激反應機制讓它們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活動能力,但是如果被捕捉後持續感到高度緊張,呼吸,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的生理情況長期得不到緩解,機體就會產生毒素,嚴重的就會影響鳥的內分泌甚至器官的正常運作,最終導致死亡。


大多數人都是不會養鳥的,而且很多人飼養的麻雀沒有成功,就會告訴其他的人關於「麻雀養不活」這種沒有正確根據的說法,正如古人說的—腐草為螢的道理,這種「麻雀養不活」的說法就隨著人們失敗中,慢慢的傳開了。


作者:她叫溜溜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會有「麻雀養不活」的說法?
    這一點已經從當年的「滅麻雀熱」中吸取了教訓(當年數十億隻麻雀被屠殺,造成了嚴重的農業蟲害,糧食大面積減產)。好了,我們言歸正傳,有許多人說「麻雀是養不活的」,這個說法到底有沒有依據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麻雀真的養不活嗎?
  • 為什麼我們抓到的麻雀,怎麼都養不活?原來是因為這個?
    為什麼我們抓到的麻雀,怎麼都養不活?原來是因為這個? 而一些調皮的小孩就會製作各種的機關和陷阱來抓捕麻雀,那為什麼我們抓到的麻雀怎麼都養不活呢?原來是因為這個。
  • 為什麼抓住的麻雀,永遠都養不活?看完淚目
    當然了,野生的麻雀比較難抓,可是機緣巧合之下,也會有些受傷的麻雀被抓。不過令人十分疑惑的是,為什麼抓住的麻雀,永遠都養不活呢? 麻雀是一種很有意思的鳥類,它們個子雖小,五臟俱全,但是有一點,那就是它們脾氣很大,這個脾氣大導致它們不喜歡受到約束,最有意思的是,麻雀如果被人抓到進行餵養的話,它們會主動絕食,
  • 為什麼我們抓到的麻雀,怎麼都養不活?看完才明白!
    為什麼我們抓到的麻雀,怎麼都養不活?看完才明白!麻雀是我們經常見到的動物,它們經常停駐在電線桿或者圍牆上,它們生性活波好動,遇到人們更是無所畏懼,經常飛到人們的身邊,也讓人們很喜歡它,甚至會出現將它捕捉的現象。但人們抓到的麻雀卻怎樣都養不活,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捕獲的麻雀,我們養幾天就死了?真相讓人後悔莫及
    相信大家小時候都有這樣的經歷,一隻麻雀不知道怎麼的飛到家裡來了,然後你把他捉住想要養起來,可是沒過幾天麻雀就死去了。然後你發現不止是自己,你身邊的人也有過這樣的經歷,那麼為什麼會有發生這樣的事情呢?為什麼麻雀這麼不好養呢?
  • 為什麼我們抓到的野生麻雀,基本都養不活?今天可算知道了
    為什麼我們抓到的野生麻雀,基本都養不活?今天可算知道了夏日到了,除了隨處了聽到的知了聲,我們還能看到的是到處飛翔的麻雀。麻雀可以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過的數量最多的一種鳥,這種鳥嬌小可愛,許多人都生過想要抓它們飼養的念頭,有些人也確實這麼做了,但是他們發現,所有被他們抓回來的麻雀全部都沒有養活,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死掉了。大家肯定好奇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因為對於麻雀來說,被飼養著的話,它的生活肯定要比風餐露宿要好上許多,然而它們依舊是拒絕,甚至通過激烈的方式告訴我們,它們是拒絕的。
  • 你們知道為什麼「你能養活任何東西,但你卻養不活麻雀」嗎?
    常常聽人說「你能養活任何東西,但你養不活麻雀」,我小時候確實是記得,你抓得住麻雀,但你關不住麻雀,你要是關住它,它就算是把頭撞破了,也要出去。成鳥相對好辦一點,鳥一般養在籠子裡,但沒親近過人的野鳥放在籠子裡,四面漏光,放眼看到的都是怪異的陌生環境,還有兩腳大怪獸……救助鳥類的常用方法是放在黑暗、墊毛巾的紙箱內,保持安靜,更不要看著萌就上手撫摸,否則有驚嚇過度致死的可能。
  • 為何逮住的麻雀,永遠都養不活?看完心情真的複雜!
    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很喜歡小鳥、尤其喜歡到田間捕捉麻雀來養。小時候最喜歡和夥伴們到山上到田野上抓小鳥。弄各種各樣的捕鳥器。最容易逮住的就屬麻雀了。但奇怪的是每次抓回來的麻雀都養不活、精心的照料還是會死掉。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為什麼人們總是說麻雀養不活?今天終於弄明白了!
    以前在農村會看到成群結隊的麻雀。對於城市化建設越來越快,再加上人類的大量捕殺,麻雀的數量也越來越少。很多人就想在家中自己餵養,但是老人卻說麻雀養不活。其實以前就有人養過麻雀,把它放到鳥籠子裡而且細心的照料,但是沒過幾天它仍然還是死掉了。
  • 麻雀容易抓,但是為什麼卻怎麼都養不活?脾氣大容易被氣死
    在農村有這樣一句話,麻雀好抓但是卻不好養活,因為說實話麻雀不是什麼多聰明的動物,所以獵人們一般隨便上用點小花招就能抓到了,但是為什麼都說麻雀難養活呢?   的確有很多人都做過實驗,把麻雀抓來之後不管怎麼養,甚至是好吃好喝的待著也還是養不了多長時間,最後都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
  • 《麻雀》裡李易峰竟不是第一位麻雀!開始代號023揭秘真正的...
    《麻雀》裡李易峰竟不是第一位麻雀!開始代號023揭秘真正的麻雀到底是誰&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二種說法是真正的麻雀另有其人,一開始時,陳深的代號是023,並不是麻雀。那麼真正的麻雀究竟是誰呢?
  • 麻雀電視劇結局揭秘 李小男慘死 真正麻雀浮出水面
    麻雀電視劇裡面一共有幾個麻雀 麻雀電視劇裡面麻雀都有誰 下面,小編來為大家做一下相關的介紹,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幫助。麻雀電視劇誰是麻雀 麻雀真實身份揭曉電視劇《微微》完結後想必大家現在都在觀看由李易峰主演的諜戰劇《麻雀》。
  • 人類捕捉的麻雀,為何養不活?科學家表示與它的性情有關!
    人類捕捉的麻雀,為何養不活?科學家表示與它的性情有關!大約在幾十年前,當時我們國家的整體生產力較低,人們要解決的首要任務便是溫飽問題。糧食的豐收對於人類而言十分重要,在這保護糧食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種生物,它就是麻雀。
  • 麻雀的壽命有多長,為什麼很少看見死去的麻雀?
    麻雀並不是特指某種鳥,它是文鳥科-麻雀屬下的27種小型鳥類的統稱,中國有5種,分布十分廣泛,我們平時叫不出名字而用「小鳥」來代替的鳥類,大多時候都是麻雀。說到麻雀,有一點它和人人喊打的老鼠是一樣的,兩則都是高度跟隨人類社區的動物,換句話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基本可以看到它們。
  • 麻雀氣性大,養不活?可不敢瞎說,這方面科學研究多嚴謹你不敢想
    關在鳥籠裡養不活?關於這個問題,坊間普遍的說法是因為「麻雀氣性大,圈養根本養不活」。這是不是真的呢?這個說法並不正確。麻雀「氣性大」不假,卻也並非不能養活。科學實驗:麻雀圈養是養得活的麻雀是不是能夠養活,網絡間有很多討論,養不活 VS 養得活兩種說法都不乏支持者,兩種觀點針鋒相對,互不相讓。但是,網友的依據的往往是自己經驗或者見聞,證據性和說服力似乎都有欠缺,也因此雙方都很難說服對方。
  • 為什麼我們抓到的麻雀,怎麼都養不活?看完後漲知識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不再只滿足於養這些尋常寵物,像那些過去感覺離我們很遠的動物也被人們馴養成了寵物,比如蛇,比如老鼠,又如鳥,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別人做不到的。說到鳥,相信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都知道,在農村有一種非常小而且靈巧的鳥,這種鳥身型嬌小,毛色通常是褐色和灰色相間,人們叫它麻雀。它們經常穿梭於農村的院落和田野當中,這種鳥雖然很常見,但是都是野生的。
  • 為什麼撿來的麻雀永遠都養不活?多年研究科學家終於發現秘密
    假如說起大家最常見的鳥類,除開小燕子外,那便是麻雀了。棲息的地方十分普遍的他們,在海拔高度300到2500米的地區都能夠生存。你很有可能會在山坡地山坡看到他們的影子,也很有可能會在沼澤地田地看到他們。但不一樣類型中間的身形尺寸、背毛都區別並不算太大,大多數是黑棕色而且含有一些黑斑。現階段,大家較為普遍的幾類分別是樹麻雀、黑頂麻雀、家麻雀和山麻雀,四者的身長均為15釐米上下。但是麻雀雖小,但嚴苛實際意義上而言還不可以算作益鳥。作為一種的雜食的飛禽,他們最喜歡吃的是禾本科植物種子,換句話說待到人類的穀類成熟時,他們便會成群結伴趕到田地裡「暴飲暴食」。
  • 小小麻雀到底能活多少年?為什麼從來都沒見過麻雀屍體?
    這麻雀到底能活多久,怎麼就沒見過麻雀的屍體呢?大的活得久還是小的活得久?一般情況下都是大的動物活得更久,比如經常看到的老鼠,壽命不過1-2年,畢竟它繁殖很快,所以你不用擔心它死絕了,反而驚嘆於它們指數級增長的繁殖能力!
  • 過去令人討厭的麻雀,如今農民都在養,三大原因告訴你真相
    所以農民對於麻雀是深惡痛絕的,只要看到了,就會想著要把它趕走,或者是消滅掉,隨著行動的持續深入,麻雀的數量大為減少,以至於少到成為了保護動物,而且在很多人的眼中覺得麻雀好像什麼用處也沒有,也沒有人過來收麻雀,那麼過去不受農民待見的麻雀,現在開始人工養殖了,這是為什麼呢?
  • 氣性大養不活?麻雀到底能不能養,老北京人有一套「獨家秘笈」
    小時候掏過麻雀窩的人都知道,麻雀氣性大,一般養不活。不過,老北京人卻有一套養麻雀的獨家秘笈。今天,我們請「一把駁克槍」老師回憶一段,老北京人養麻雀的往事。當然,麻雀是保護動物,我們可不是教您去逮麻雀,只是作為一種民俗掌故,一種老北京的記憶保留下來。主講人趙振華,網名「一把駁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