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冬天喝酒的絕句,詩情畫意,令人心醉

2021-01-17 品詩賞詞

俗話說,酒不醉人人自醉。一杯陳釀,芳香四溢,若是心情不好,又是一個人自斟自飲,三杯下肚,很快就不能自持,除非有李白的海量,可以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冬天裡,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圍著火爐,一邊品酒,一邊談心。屋內燈火通明、酒香濃鬱,屋外白雪飄飛、杳無人跡,這種溫馨可是難得!下面就分享兩首冬天喝酒的絕句,詩情畫意,令人心醉。

問劉十九

唐代: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劉十九是白居易在江州時的朋友,白居易晚年定居洛陽,回憶起這位朋友,有感而發,便創作了這首膾炙人口的絕句。全詩寥寥二十字,沒有深遠寄託,沒有華麗辭藻,字裡行間卻洋溢著溫馨的情誼,表現了溫暖如春的詩情。

詩人精心選擇、巧妙安排,開門見山地點出新酒,又描繪了一個樸素溫馨的小火爐,「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讀者宛如已聞到了米酒撲鼻的芳香,也看見了燒得通紅的爐火。熊熊的火光,照亮了暮色中的小屋,也渲染了一種濃厚的情誼。「新醅酒」和「小火爐」兩個意象,極具生發性和暗示性,很容易喚起讀者對質樸農家生活的遐想。

後兩句抒發詩人的熾烈情感,「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風寒雪飛的冬天,暮色蒼茫的空閒時刻,更能反襯火爐的熾熱和友情的珍貴。家酒、火爐和暮雪,這三個意象被納入一個整體中,就能感受到一種境界和情味,組成了一幅有機的圖畫,流溢出融融暖意和陣陣芳香。詩人輕言細語、問寒問暖,貼近心窩、溢滿真情,極具身臨其境和悅目怡神之感。

醉著

唐代:韓偓

萬裡清江萬裡天,一村桑柘一村煙。漁翁醉著無人喚,過午醒來雪滿船。 

韓偓喜歡讓手中的詩筆變為畫筆,在詩中展現畫意,讓生動的形象打動讀者的心靈。作者喜歡把紀事與述懷相結合,用典工切,沉鬱頓挫。他善於將感慨蒼涼的意境,寓於清麗芊綿的詞章,悲而能婉,柔中帶剛。這首詩就體現了詩畫結合、蒼涼綿遠的特點。

前兩句仿佛一幅美妙的圖畫,「萬裡清江萬裡天,一村桑柘一村煙。」小船行駛在萬裡清江之上,天空遼闊;清江兩岸的村落一個接著一個,遠遠就能看見嫋嫋升起的炊煙。

詩人用兩個「萬裡」和兩個「一村」,表現出視野的廣闊和村落的連續。江天、村落、桑柘和炊煙,幾個意象恰到好處地交織在一起,互相映帶,構成一幅清新明朗的畫面,同時又巧妙地嵌入了一葉漁舟,顯得輕鬆自然,悠然神遠。

後兩句重在描寫山川寂寥,點出漁翁、小舟和大雪,「漁翁醉著無人喚,過午醒來雪滿船。」漁翁醉酒睡著後,也沒有人喚醒他,直至寒氣將他凍醒,才看見了滿船的積雪。作者用精煉的語言,生動地表現出詩情畫意。全詩也流露出一些迷惘和孤獨之感,甚至令人覺得一切皆空,暗示了作者處境的艱難和心情的悲涼。

縱觀這兩首詩,白居易的作品純用白描,不僅語言平易、畫意很濃,而且文字簡短、高度凝練,讓人含咀不盡。詩人在生活中發現詩情,用心提煉詩意,並恰當地反映出人性中的春暉,令讀者無比動情。

韓偓的這首詩畫面優美,萬裡清江、天朗氣清,一村桑柘、炊煙嫋嫋;更有漁夫醉酒、渾然不知,天寒地凍、滿船積雪。主人公安閒自在,無憂無慮。看著滿船積雪,依然平靜安詳,表現出一種超然的胸襟。生活處境不同,詩情畫意也全然不一樣,白居易晚年生活閒適,詩意輕鬆;而韓偓身處晚唐,生活顛沛流離,自然就讓筆下悲苦。

相關焦點

  • 楊萬裡兩首絕美的詠雪詩,雖然有一些冷門,但是美得令人心醉
    唐詩裡面比較著名的詠雪名篇有韓愈的《春雪》;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白居易的《夜雪》等等,那都是詠雪裡的絕美之作;不過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兩首詩比較冷門的詠雪詩,那使得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的《雪後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後雪二絕句》,這首詩儘管很冷門,但是同樣寫得很美,寫出了不一樣的雪景,美得猶如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其一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
  • 唯美春雨古詩詞8首,細雨綿綿,滿滿的詩情畫意!
    唯美春雨古詩詞8首,細雨綿綿,滿滿的詩情畫意。1、《春盡》韓偓惜春連日醉昏昏,醒後衣裳見酒痕。細水浮花歸別澗,斷雲含雨入孤村。入閒易有芳時恨,地勝難招自古魂。慚愧流鶯相厚意,清晨猶為到西園。這首詩是寫惜春、傷春之情,但是表面卻「不著一字」,含蓄雋永,令人回味無窮。「細水浮花歸別澗」一句,表面不說春已暮,但花落水中,並隨涓涓細水流入別澗,「春暮」之意已在其中矣。「斷雲含雨入孤村」一句,寫殘斷之雲隨風吹下一陣細雨之景,暗示的正是南方春盡的節候。這首詩所用的「細」、「浮」、「別」、「斷」、「孤」五字,都有令人頓生悲涼的感情色彩。
  • 王士禎挑戰《楓橋夜泊》,這兩首絕句獨具風格,更極富神韻
    後世一位才子讀完這首絕句感慨萬端,也即興賦詩,下面分享的是王士禎挑戰《楓橋夜泊》,這兩首絕句獨具風格,更極富神韻。夜雨題寒山寺,寄西樵、禮吉二首(其一)日暮東塘正落潮,孤篷泊處雨瀟瀟。疏鍾夜火寒山寺,記過吳楓第幾橋。
  • 三首冷門卻很美的「荷花詩」,明媚了整個夏天,令人心醉
    今天給大家介紹三首冷門卻很美的「荷花詩」,明媚了整個夏天,令人心醉。1.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這一句出自李重元的《憶王孫·夏詞》。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李浮瓜冰雪涼。竹方床,針線慵拈午夢長。李重元是北宋詞人,生卒年不詳,只知大概生活在宋徽宗年間。
  • 他被認為是古今律詩第一,卻有絕句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由清代孫洙也就是蘅塘退士所編輯,完成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唐詩三百首首》務實編制,篇幅適中,通俗易懂,所以成為了至今唐詩最流行的版本,是清代之後孩童學詩最成功的啟蒙教材,人們常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講的就是《唐詩三百首》。
  • 兩個黃鸝還是兩隻黃鸝,這首千古絕句您小時候是否總會背錯呢
    開篇先來溫習一下我們小時候都背誦過的一首詩,詩聖杜甫的七言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近日,一部名為《蝸牛與黃鸝鳥》的熱播劇引起了筆者的注意,並且再次勾起了小學時代背誦這首絕句時的有趣回憶。
  • 什麼是絕句?絕句是怎樣形成的?絕句有哪幾種分類?
    絕句是中國文學中最為短小的詩歌形式,五言絕句(以下簡稱五絕)只有二十個字,七言絕句(以下簡稱七絕)也只有二十八個字,絕句雖然字數少,但它跟律詩、詞等文學形式一樣,留下了許多千古傳唱的經典名篇,在這些經典絕句中,我們能感受到的美不會壓於任何一首長詩。那麼,什麼是絕句?絕句是怎樣形成的?絕句又有哪幾種分類呢?一、什麼是絕句?
  • 晚唐才子的一首絕句,膾炙人口,南宋一位詩人也深受感染
    晚唐有一位才子就非常善於寫詩,下面介紹晚唐才子的一首絕句,膾炙人口,南宋一位詩人也深受感染。白鹿洞唐代:王貞白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這首詩反映了他讀書非常專心,更彰顯出詩人勤奮好學的精神。白鹿洞在廬山五老峰南麓,此處青山環抱、碧樹成蔭。雖然名為「白鹿洞」,實際只是山谷間的一個坪地。詩人在此幽靜的環境中讀書,不僅沒有喧囂和幹擾,而且還能在大自然中得到很多啟迪。開篇就顯得有些突兀,「讀書不覺已春深」。
  • 秦觀的兩首絕句,構思巧妙,閒雅淡泊,不愧為蘇門弟子
    不過下面這兩首詩卻清新流暢,極富生活情趣。 秋日二首(其一)宋代:秦觀霜落邗溝積水清,寒星無數傍船明。菰蒲深處疑無地,忽有人家笑語聲。秦觀閒暇時光,與朋友外出郊遊,一縷清風像溪水輕輕流過,又像是跳動的音符,柔美而富有詩意。秋風輕輕吹過,也把微笑灑滿大地,把愉悅種在詩人心中。詩人心情舒暢,寫下了出遊感受。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李煜是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君主,作為統治者,他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在詩詞上卻頗有建樹。李煜的詞語言明快、用情真摯,在晚唐五代中獨樹一幟,對後世也有一定是的影響。
  • 明朝高僧道源在大雪紛飛之時,寫下一首詠梅詩,通篇美得令人心醉
    雖然明清兩朝沒有誕生多少偉大的詩人,但是也還有一位非常優秀的作品,譬如明朝道源的這首《早梅》,那就是一首非常優美的作品,通篇描寫得極為抒情,也無比的唯美,讀來更是朗朗上口,那這首詩也是成為了詠梅裡的名篇。作為一位得道的高僧,道源的很多作品裡其實是充滿了禪理,這也正是他詩作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而我們讀他這些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詩歌那份獨有的優雅。
  • 李清照最婉約的一首詞,結尾一句,冠絕古今,美得讓人心醉!
    李清照最婉約的一首詞,結尾一句,冠絕古今,美得讓人心醉!每當看到或者想到李清照,腦海裡都會浮現出幾個與她相關的詞,清麗、優雅、浪漫、多情、才華橫溢。有人說,你看到的只是表面,李清照骨子裡,還很直率,豪爽呢。喜歡喝酒,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個性情中人。
  • 陸遊這首經典的七言絕句 最後一句深入人心
    陸遊少年時代就有著這樣的理想,而且他在青年時代,也一度參與了戰場,去到前線衝鋒陷陣,還非常的勇敢,只不過生不逢時,著實是令人痛心,原本是有將帥之才,但是由於當時的南宋朝廷一味地議和,這也使得陸遊根本沒有機會,只在部分裡生活了一年多的樣子,最終從前線調回後方,此後他再也沒有上過前線,一直是生活在故鄉。
  • 【詩詞微塾】絕句的結構
    格律詩中的絕句是中華古典文學藝術中的瑰寶,是自古以來最受歡迎的藝術。原因是,絕句用最少的字表現最突出的主題、最感人的畫面;語言明了,讓人一看就懂;題材平常,帶普遍性的;意味綿長,一唱三嘆,餘音嫋嫋。 絕句之所以如此,除了作者善於用物象表意,融情於景,借景抒情外,就是善於組織語言,是駕馭語言的高手,精通凝聚語言的鏈條。這個鏈條就是絕句語法藝術。一首藝術高超的絕句,都離不開科學的語法結構。語法和語言總是如形隨影,形影不離。
  • 兩首經典宋詩,一首寫春景,一首寫秋景,第一首作者一詩封神!
    像唐宋文人才子,就會將眼前所見的秀美的景色和自己興奮的心情付諸於筆墨,化成了一首首令人陶醉的詩篇,被世人保存下來。南宋時期,詞風盛行。在諸如辛棄疾這樣的「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詞風盛行之下,也有不少的經典宋詩出現,比如我們今天要欣賞的第一首宋詩就是其中的一首。這首詩的作者是南宋的一位僧人,名叫志南。他的生平資料已無記載。他憑藉著這一首詩而一詩封神,被後人皆知。
  • 二年級古詩《絕句(兩個黃鸝)》看似簡單,竟藏著這麼多知識點
    他一生寫了很多詩,保存到現在的有1500多首。他是唐朝現實主義詩人.由於經歷了唐代由盛到衰的過程,杜甫更多的是對國家的憂慮及對老百姓困難生活的同情。作品被稱為「詩史」,宋代以後杜甫被稱為「詩聖」。杜甫是「全世界唯一一個隨著時間推移影響力不斷增長的詩人」。我們曾背過他的《春夜喜雨》《絕句(遲日江山麗)》。
  • 5首端午七言絕句,祝您端午安康
    5首端午七言絕句,祝您端午安康!1、《五毒符》[清]郭麐角黍須盛五彩筒,蛟龍波底泣孤忠。六丁六甲符安用,且避人間蠆與蜂。「五毒符」最初是畫五種毒蟲的形狀,端午日隨身佩帶,相傳可避免它們的侵害。趙甌北的詩好就史事發議論,但是這首詩中的議論恐怕落人之後了,唐代的元稹早就說過「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的話。作為愛國精神象徵的三閭大夫屈原自沉於江,引發無數仕途蹭蹬的後人的感慨。
  • 別看不起清詩,這七首絕句,不比唐詩差,寫出明亡慘變,家國憂思
    和尚有話說絕句是中華詩詞王冠上的明珠。絕句辭短言長,最宜寫情而神韻悠遠,回味不盡。元代楊載曾說:絕句要句絕而意不絕,講究刪蕪就簡,婉曲迴環,真切含蓄。明代胡應麟也說,絕句之構,獨主風神。因此,絕句就像精緻的小品,速寫地繪畫,尺幅之間,風姿盡現。而五絕,更是精煉優美,將漢字的精妙與表現力呈現殆盡。
  • 唐詩中最有禪意的一場雪,來自李商隱,無一生僻字卻美得令人心醉
    詩詞的美有兩重境界,一重是字句本身的美,一重是意境之美。能做到第一重的不少,但能做到第二重的卻少之又少。最讓人無奈的是,不少人為了追求意境之美,連字句本身的美都放棄了,卻終究達不到第二重。而晚唐的李商隱則是一個二者能同時兼顧的大詩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證明了唐詩的美是由外至內全方位的。
  • 他追悼亡妻寫出千古絕句「曾經滄海難為水」,實際到處尋花問柳
    他追悼亡妻寫出千古絕句「曾經滄海難為水」,實際到處尋花問柳元稹是唐朝著名詩人,與白居易齊名。於是元稹立馬答應迎娶韋叢為妻,把當初和崔小迎的山盟海誓拋之腦後,韋叢下嫁給她據說也過的很苦,因為當時元稹沒有什麼功名,更令人傷心的是韋叢為他生的五個兒子都夭折了,只有一個女兒存活,因為生育的太多,婚後的第七年韋叢因身體不適,臥病在床半年後去世。《遣悲懷三首》《離思五首》《六年春遣懷八首》都是元稹紀念亡妻而寫,句句感人至深催人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