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鳥友成為全國首個拍攝到鵑頭蜂鷹的人

2021-01-08 華夏經緯網

  8月4日,新疆鳥友又為《中國鳥類名錄》增加了一個新成員。對於新疆觀鳥會會員楊庭松而言,當日12時43分,這個時刻他記得很清楚。

  8月4日12時43分,一隻鵑頭蜂鷹在伊犁河上空盤旋,楊庭松用相機記錄下來,成為全國首個拍攝到鵑頭蜂鷹的人。(楊庭松拍攝)

  當時楊庭松和鳥友在伊寧市伊犁河大橋下拍照。「快看,這隻鳥從沒見過,翅膀真漂亮。」他們無意間發現頭頂30米高處盤旋著一隻陌生的鳥,那隻鳥的腹部和翅膀下有清晰的花紋。  楊庭松趕緊用手中的相機長焦鏡頭拍下這隻鳥在空中展翅飛翔的姿態,因為第一次見這種鳥,他生怕漏掉每一個畫面,短短兩分鐘內抓拍了20多張照片。

  「我拍鳥已有5年了,每次見到這種陌生的鳥類,都會趕緊抓拍。」楊庭松說,每次去拍鳥,他都會帶齊設備,照相機、三腳架、各類鏡頭、望遠鏡等一樣都不能少,當時他還不知道這是什麼鳥,就沒有開車去追尋鳥的蹤跡,現在想想還挺後悔。

  回到家,楊庭鬆通過QQ把照片發給了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根據其十多年來觀鳥、拍鳥的經驗,苟軍一眼認出這是一隻鵑頭蜂鷹,在中國,還從未有人成功拍攝過鵑頭蜂鷹的照片。

  為了保險起見,苟軍將照片發給了遠在中山大學從事國際鳥類研究的學者,經多方確認,照片中所拍的鳥的確是一隻鵑頭蜂鷹。  「這在全國還是第一次記錄到鵑頭蜂鷹,中國鳥類又要增加一名新成員了。」苟軍說,鵑頭蜂鷹主要分布在歐洲,曾有人稱在新疆阿爾泰山考察時見過這種鳥,但並沒有照片、標本等證據,並未得到國內鳥類研究界的普遍認可,因此未能列入《中國鳥類名錄》。

  苟軍曾和鳥友專門去阿爾泰山尋找這種鳥,每次都撲了個空,按照鵑頭蜂鷹的生活習性,它是在每年4月中旬到6月初、8月底到9月底遷徙,這次出現在這個時間和地點,還是比較意外。

  楊庭松說,鳥類也有自己的地盤,對於棲息在伊犁河谷的鳥類而言,這隻鵑頭蜂鷹顯然是個外來客,在空中盤旋了2分鐘,就被當地其他鳥類驅趕走了。

  苟軍說,目前新疆共有460多種鳥類,其中包括40多種猛禽,現在,新疆鳥類家族又可以新增一個鵑頭蜂鷹了。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馬鳴介紹,鵑頭蜂鷹是蜂鷹的一種,另外還有一種蜂鷹叫鳳頭蜂鷹,兩種蜂鷹在新疆均有分布,但數量不多。

  小資料

  鵑頭蜂鷹是一種中型猛禽,體長約0.6 米,體重600 克~1000 克,壽命29 年。頭小,頭側具有短而硬的鱗片狀羽毛。主要以黃蜂、胡蜂、蜜蜂和其他蜂類為食,也吃其他昆蟲和昆蟲幼蟲。

  鵑頭蜂鷹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 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華盛頓公約》附錄Ⅱ瀕危物種,主要生活在森林河谷、山地和丘陵森林。(完)

作者: 蓋煜 來源: 新疆網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蜂群最害怕的鷹類,鵑頭蜂鷹餓了就去挖蜂巢,吃飽了就在一旁監視
    ,在食物鏈中,鵑頭蜂鷹就是任何蜂類的天敵,所有蜂類都在它的食譜上。作為食物鏈上天敵,鵑頭蜂鷹能天然克制蜂群,鵑頭蜂鷹最為薄弱的臉部有緻密羽毛,這些羽毛非常厚,像鱗片一樣保護著,讓蜂群的毒刺傷害不了鵑頭蜂鷹,讓蜂群的攻擊沒有效果,最終鵑頭蜂鷹闖入蜂群,就像狼入羊群一樣。
  • 揚州鳥友首拍「時尚」藍翡翠
    藍翡翠正在築巢 鳥友「大哥小弟」攝  中國江蘇網5月21日訊 揚州玉器聞名全國,因此,揚州人對「翡翠」當然熟悉。不過,這裡所說的翡翠,並不是玉石,而是一種鳥類,就是藍翡翠。雖然藍翡翠在我國分布比較廣泛,但在揚州,它卻是稀有鳥種,本世紀以來,直到去年,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的鳥友才在宋夾城發現它的身影,今年又有一對藍翡翠現身儀徵,而更讓鳥友們興奮的是,現在它們正在一個土堆的土壁上打造「愛巢」。  淵源  藍翡翠去年在揚州「驚鴻一現」  去年,揚州鳥友在宋夾城發現了一對藍翡翠,但見到並用相機拍到它們的人很少。
  • 新疆10年拍到41個新鳥種 9個中國鳥類新記錄
    12月6日,新疆觀鳥會年會公布了10年來新疆觀鳥界的主要收穫,10年間共觀測到41個鳥類新記錄,其中9個屬於中國鳥類新記錄。
  • 新疆鳥友拍到烏鴉嘴對嘴餵食畫面,這是烏鴉在「養老」嗎?
    原標題:新疆鳥友拍到烏鴉嘴對嘴餵食畫面,這是烏鴉在「養老」嗎?近日,新疆額敏縣鳥友發布了一組禿鼻烏鴉嘴對嘴餵食的圖片,「這是現實版『烏鴉反哺』嗎?」很多鳥友看完圖片後猜測。也有鳥友分析,圖片反映的也許只是烏鴉之間相互幫忙的行為。
  • 新疆鳥友拍到國內首份赤翅沙雀影像資料
    雄性赤翅沙雀(李邊江攝)  新疆觀鳥會會員李邊江拍攝的赤翅沙雀影像資料,在新疆觀鳥會年會上,被確認為目前國內首份赤翅沙雀影像資料。  為了弄清這是什麼鳥,李邊江將拍到的圖片帶回去,諮詢鳥類專家、查詢相關資料後確定這些鳥兒的名字叫「赤翅沙雀」。  想要進一步了解赤翅沙雀時李邊江發現,國內關於赤翅沙雀的資料和記錄甚少,甚至沒有野外拍攝的照片可供研究和參考。
  • 藍頰蜂虎繁殖地首現新疆
    在伊犁霍城縣附近山區拍攝到的藍頰蜂虎。(楊庭松供圖)一身羽毛大多為翠綠色,臉頰是天藍色,好似塗了藍色「粉底」……近日,新疆鳥友在伊犁霍城縣意外發現了幾隻顏色豔麗的藍頰蜂虎,並拍到它們的繁殖地,後據專家介紹,這裡是藍頰蜂虎國內首個繁殖地。27日,記者聯繫到網名為「山貓」的鳥友楊庭松,楊庭松回憶說,5月初,他與鳥友「海王星」在伊犁霍城縣附近山區拍鳥時,一群小鳥引起他們的注意。
  • 新疆鳥友拍到麝鼠洗臉畫 面原來鼠類也愛乾淨
    原標題:新疆鳥友拍到麝鼠洗臉畫 面原來鼠類也愛乾淨都市消費晨報、亞心網訊 (記者趙梅 通訊員金祖昌)身體圓胖,尾巴粗壯,外形像鼠,個頭卻跟貓差不多大。1月9日,新疆鳥友金祖昌在瑪納斯河邊拍到一隻長相怪異的大肥鼠,啃食完水中植物,用前爪給自己洗臉的可愛畫面,「沒想到鼠類也這麼愛乾淨」,拍到這一畫面的金祖昌感嘆。
  • 驚現斑胸田雞,全國各地鳥友打「飛的」來圍觀
    據街坊爆料,黃埔街大吉沙島出現一隻斑胸田雞,吸引了全國各地鳥友打「飛的」前來膜拜。昨日,小e上島實地走訪,沿著江邊大壩走,一路上可見灰、黑、綠色小鳥,它們穿過叢林、掠過草地,在藍天下盤旋飛舞。島上清脆的鳥叫聲不斷。
  • 說曹操(蜂鷹)曹操(蜂鷹)到
    (燕隼在驅趕體型大幾倍的遊隼) 精湛的拍攝技巧讓我嘖嘖稱奇我們在裡分布的是鳳頭蜂鷹又叫東方蜂鷹。(學名:Pernis ptilorhynchus)共有6個亞種。它們雖然長了個鷹樣,但是不愛吃肉愛昆蟲,尤以黃蜂、胡蜂、蜜蜂和其他蜂類為食,也吃其他昆蟲、幼蟲和蛇、蛙。
  • 頭戴「鳳冠」卻愛吃蜂蜜,猛禽中最厲害的捕蜂高手,鳳頭蜂鷹
    蜂鷹和蜜蜂蜂鷹屬的王者——鳳頭蜂鷹,頭頂「王冠」霸氣又威武,喜歡在密林間穿梭蜂鷹屬共有4種,分別為鳳頭蜂鷹、南洋蜂鷹、鵑頭蜂鷹、菲律賓蜂鷹,其中代表物種鳳頭蜂鷹,它們長相十分俊美,頭頂暗褐色至黑褐色,後枕部通常具有一簇黑色羽冠,看上去像在頭頂戴了一尊「鳳冠」,鳳頭蜂鷹之名就是由此而來的。
  • 頭戴「鳳冠」卻愛吃蜂蜜,猛禽中最厲害的捕蜂高手,鳳頭蜂鷹
    「王冠」霸氣又威武,喜歡在密林間穿梭蜂鷹屬共有4種,分別為鳳頭蜂鷹、南洋蜂鷹、鵑頭蜂鷹、菲律賓蜂鷹,其中代表物種鳳頭蜂鷹,它們長相十分俊美,頭頂暗褐色至黑褐色,後枕部通常具有一簇黑色羽冠,看上去像在頭頂戴了一尊「鳳冠」,鳳頭蜂鷹之名就是由此而來的。
  • 新疆發現2個鳥類新記錄、6個罕見鳥種
    12月27日,記者從新疆觀鳥會2020年度工作報告會上了解到今年,新疆鳥類朋友圈又添新夥伴新疆鳥友記錄到2個鳥類分布新記錄和6個罕見鳥種據新疆觀鳥會副理事長秦雲峰介紹今年,新疆觀鳥會持續推出「2020觀鳥大年」活動截至目前鳥友從「新疆鳥類網站」建立以來
  • 新疆鳥友在于田縣發現上千紫翅椋鳥起舞
    都市消費晨報訊(記者趙梅 通訊員陳文杰攝影報導)近日,新疆鳥友陳文杰在于田縣託格日尕孜鄉郊區拍鳥時,發現路邊一片溼地上空出現了一個黑色的大圓球,「遠遠望去像一團黑霧,忽而上天,忽而入地,忽而向左,忽而向右」,他開始以為是一群烏鴉在嬉戲,走近一看才發現,這群黑鳥原來是椋鳥家族的「鐵甲兵」——紫翅椋(liáng)鳥。
  • 科普 | 鳳頭蜂鷹
    每年春季的三月底至五月底是華北地區候鳥遷徙的過境期,這段時間中大約有三十多種猛禽會從北京地區上空經過,成為這裡每年春季必不可少的自然風景。在這段猛禽遷徙的時間中,普通鵟和蒼鷹會成為遷徙的先頭部隊,緊跟著它們之後的是雀鷹、黑耳鳶和灰臉鵟鷹,在它們之後從四月底開始,從東南亞結束越冬的鳳頭蜂鷹正好北上到繁殖地,將飛越京城上空,成為這半個月中天空的主角。
  • 新疆首次發現須葦鶯刷新中國鳥類新紀錄
    新疆鳥友在烏魯木齊周邊溼地拍到的須葦鶯。   白眉細嘴、翅膀灰褐,乍一看其貌不揚,細看玲瓏秀美的中國鳥類新紀錄——須葦鶯,近日出現在烏魯木齊周邊溼地。據悉,這是新疆鳥友近80年來,首次記錄到這種來自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東南部的「外賓」。
  • 生態持續改善 大群灰鶴留在新疆越冬
    天山網訊(記者趙梅報導)12月27日,記者從新疆觀鳥會2020年度報告會上了解到,新疆首次「2020年新疆冬季鶴類資源同步調查」顯示,近年來,隨著新疆各地環境保護工作的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部分灰鶴不再南遷,「留」在新疆環塔裡木盆地周邊溼地棲息越冬。
  • 蜂鷹(英文名:Honey Buzzard)為鷹科的鳥類
    蜂鷹(英文名:Honey Buzzard)為鷹科的鳥類,是一類中型猛禽,共有3 種。體長約0.6米,背部羽毛深褐色。臉部呈有小而致富的羽毛,看上去像鱗片一樣。蜂鷹經常棲息於稀疏的松林中,常到鄉村田野和草原上活動。蜂鷹挖掘蜂巢,吞食蜂卵、蜂幼蟲甚至長有毒刺的成年蜂。
  • 成都拍到第一張黑喉歌鴝照片 鳥友競相一睹真容
    世界上從未有野外照片公布的罕見鳥種黑喉歌鴝現身成都,被攝影愛好者「逮」了個正著。這一消息昨日網上炸開,引得眾鳥友紛紛前往一睹真容。  川大天使林內  愛鳥者拍到稀奇鳥兒  發現地位於四川大學的一片小樹林裡,因為常年是鳥的樂園,它的名字在鳥友中如雷貫耳天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