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說養鴿子要了解鴿子心理,要跟鴿子有良好的互動,但是怎麼出發呢?之前寫觀念的文,有人說看不懂,或不知怎麼做。想想也是,每個人觀察與解讀不同,基本意識不相同,講的人自言自語,看的人一頭霧水,猶如雞同鴨講。
在快要進入配對期的時候,不久鴿崽子們就要破殼出生。當鴿崽子大到長毛管的時候,你與他們建立互動就要開始了,這個時機要把握。很多養鴿比賽的過程,了解時機很重要,就是那個timing。那個時間點過了就過了,不會重來,要重來請等下一季。
長出毛管的鴿崽子們在配對櫥時,這時候你要經常去抓牠們,不是要你看什麼,只是要讓鴿崽子們認同人類,進而喜歡親近你。有沒有看過《冰原歷險記3》?裡面有一個情節就是: 樹獺喜德撿到那3個恐龍蛋,當恐龍崽出生時,一直對著喜德叫:媽媽,媽媽!我們會覺得很好笑,但編劇這樣寫是有根據的。研究顯示鳥類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再根據現今的研究鳥類出生開眼的階段,見到的動物都會以為那是它的父母親,所以編劇反推鳥類習性,認為恐龍也是這樣,才有上述那個電影情節。
如果在這個時期你經常與雛鴿接觸,對於日後它們出櫥會比較不怕人,當然改變環境還是會怕的,只是會比較快適應。當鴿子跟你有了這段互動,你在牠們心中就不僅僅是一個教練了,對了,就是套交情,哈哈!就算你不是日後的教練,鴿子對人還是比較容易親近。
還有一點要講:如果你配對的地方有蚊子。儘量不要在天黑後開燈去抓雛鴿,這樣雛鴿被蚊子叮咬的機會比較多,有次天黑我去抓那次確實有幾隻長鴿痘。這是我的經驗。最後再補充一點,如果它們的父母鴿個性較敏感,你要注意觀察,否則你打擾它們餵雛,有時候它們會棄巢不管鴿仔,那就會弄巧成拙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