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電視劇一向都深受周邊國家的喜歡,尤其是後宮劇,甚至越南、泰國地區都有將熱播劇拿來翻拍,雖然有些辣眼睛咳咳。今天就來看看那些被島國神翻譯的熱播劇。
最經典的還要數《還珠格格》,但到了日本電視臺播出後,就被改名為《還珠姬》,日方用姬代替了格格兩個字,姬字在我國古代是妾侍、舞者的意思,這麼翻譯回來就變成還珠妃子了,皇阿瑪大概會被氣病吧。
現在很多中國影視劇在引進日本後都會修改名稱或是增加副標題,就比如:《延禧攻略》日譯版叫做《瓔珞·紫禁城燃燒的逆襲王妃》。
原諒我不厚道地笑了,滿滿的爽文小說既視感有木有,燃燒又逆襲,聖鬥士星矢嗎?燃燒吧,我的小宇宙!
同理還有《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日譯版叫做《明蘭~才女之春》,這個翻譯倒是很簡潔明了,更好理解。不過畢竟是詩句,意境的感覺就體現不出來了。
日方的介紹,這是一部圍繞著「丈夫」和「家族榮辱」題材的女性大繪卷。
以明蘭為代表的女性,在突破重重困難之後獲得完美大結局,只因為「愛」在支撐!網友們都忍不住吐槽「果然很霓虹啊」
幸好我鍾愛的《琅琊榜》被翻譯為《琅琊榜~麒麟才子起風雲》,還算是沒跑偏,副標題也算加的不錯。
另外baby主演的《孤芳不自賞》被譯為《孤高之花,將軍和我》。
這個我倒是覺得翻譯得挺好,如果是不懂漢字的外國人,光聽名字可能會一頭霧水。這麼翻譯粗暴明了,直接就點明,講述的是女主和將軍的故事,而且還描述了女主個性特點。
還有趙麗穎的成名作《陸貞傳奇》,原本的故事是一部邏輯合理的勵志作品,但在出口之後,名字一個硬生生被改成了《後宮的眼淚》,光看名字,總感覺講的是後宮女人的血淚史,笑哭,感覺不會特別壓抑嗎。
娘娘的《甄嬛傳》在日本電視臺播放後,其名字被改成了《宮廷爭霸女》。
太簡單粗暴直接到底了吧,我們好歹婉轉一點,優雅一點嘛。宮鬥,要保持儀態,不是像《真假學園》裡打架的女子高中生,給你個娘娘的眼神,你自己體會下。
有些作品的名字被翻譯的意思完全相反,比如《親愛的翻譯官》變成了《我討厭的翻譯官 這份愛戀、用聲音傳遞給你》。
雖然翻譯得挺溫暖挺美好的,但是名字意思真的變了啊,而且真的太長了啊兄弟。